基于移动终端之间的碰撞方式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9564991阅读:来源:国知局
,执行所述向业务管理平台发送支付订单生成请求的操作。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HTTPS通信单元,用于通过HTTPS传输信息,所述第一客户端与业务管理平台之间通过HTTPS通信单元采用HTTPS进行信息交互。16.—种移动终端,用于作为付款方身份的第二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及物理振动,感应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碰撞; 时钟单元,用于提供时钟信息; 定位单元,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所述定位单元包括采用GPS定位方式进行定位的GPS单元、或者与定位平台协作采用基站定位方式进行定位的通信业务单元; 第二 WiFi单元,用于实现WiFi通信功能;以及根据第二客户端的指示,基于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WiFi连接;以及根据第二客户端的指示,通过所述WiFi连接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返回支付结果响应消息,该支付结果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支付订单号; 第二客户端,用于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感应到所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从所述时钟单元获取发生碰撞的时间信息,指示所述定位单元采用GPS定位方式或基站定位方式对所述移动终端定位、或者指示所述第二 WiFi单元以WiFi定位方式对所述移动终端定位,获得所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向业务管理平台发生第二上报消息,所述第二上报消息中包括发生碰撞的时间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MAC地址;接收所述业务管理平台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指示,该第二连接建立指示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指示所述第二 WiFi单元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WiFi连接;以及通过业务管理平台与支付平台进行信息交互进行订单支付,并在支付成功或失败后,指示所述第二 WiFi单元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返回支付结果响应消息。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WiFi单元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WiFi连接时,具体用于通过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搜索第一移动终端的WiFi广播,并在搜索到第一移动终端的WiFi广播后,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WiFi连接请求,该WiFi连接请求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并在所述WiFi连接请求通过验证后接入所述WiFi。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客户端还用于在所述第二WiFi单元接入所述WiFi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提示用户选择本次业务中的身份;并接收用户通过交互界面输入的付款方身份。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业务管理平台与支付平台交互信息进行订单支付时,具体用于接收业务管理平台下发的订单支付提示消息,该订单支付提示消息中包括所述支付订单号与交易金额;根据用户操作向业务管理平台返回订单支付确认消息,并接收业务管理平台下发的支付方式选择提示消息,该支付方式选择提示消息中包括可选择的支付方式;根据用户操作向业务管理平台返回确认支付方式消息;接收支付平台发送的支付交互页面,接收用户输入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信息后提交的支付请求消息并发送给所述支付平台,所述支付交互页面中包括所述商户名称、所述支付订单号与交易金额,所述支付请求消息中包括支付信息,所述支付信息包括用户账户与支付密码;接收所述支付平台返回的支付成功或失败的支付结果通知消息,该支付结果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支付订单号与表示支付成功或失败的结果信息。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加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客户端的指示,利用所述安全密钥对支付请求消息中的支付信息进行加密; 所述第二客户端,还用于在启动后,读取第二移动终端中用户身份识别卡中的ICCID,并从运营商业务平台获取该ICCID对应的用户手机号码信息;请求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基于所述用户手机号码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鉴权;以及在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鉴权后,从所述业务管理平台下载预先设置的安全密钥;在接收到用户输入支付信息后提交的支付请求消息后,还用于指示数据加密单元利用所述安全密钥对支付请求消息中的支付信息进行加密,然后执行所述将支付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支付平台的操作。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HTTPS通信单元,用于通过HTTPS传输信息,所述第二客户端与业务管理平台、支付平台之间通过HTTPS通信单元采用HTTPS进行信息交互。22.一种基于移动终端之间的碰撞方式进行数据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用于在与第二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发生碰撞的时间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一上报消息上报给业务管理平台,所述第一上报消息中还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以及接收业务管理平台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指示,根据该第一连接建立指示中第二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WiFi连接;接收业务管理平台发送的支付订单生成请求,该支付订单生成请求中包括交易金额和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以及接收业务管理返回的支付订单生成响应,所述支付订单生成响应中包括支付订单号;通过所述WiFi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订单信息,所述订单信息中包括交易金额与支付订单号; 第二移动终端,用于在与第一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发生碰撞的时间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二上报消息上报给业务管理平台,所述第二上报消息中还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MAC地址;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的时钟信息一致;以及接收业务管理平台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指示,根据该第二连接建立指示中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WiFi连接;以及通过业务管理平台与支付平台交互信息进行订单支付,并在支付成功或失败后,通过所述WiFi连接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返回支付结果响应消息,该支付结果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支付订单号; 业务管理平台,用于对分别接收到的上报消息中的时间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比较,获取时间之间差值在预设时差范围内、且地理位置间距在预设间距范围内的两个上报消息中分别携带的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和第二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建立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与第二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之间的配对关系;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第一连接建立指示,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连接建立指示;所述第一连接建立指示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MAC地址,所述第二连接建立指示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支付订单生成请求,该支付订单生成请求中包括交易金额和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生成支付订单生成响应并返回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支付平台,用于通过业务管理平台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交互信息进行订单支付。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业务管理平台与支付平台交互信息进行订单支付时: 所述业务管理平台,具体用于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订单支付提示消息,该订单支付提示消息中包括所述支付订单号与交易金额;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移动终端返回的订单支付确认消息,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支付方式选择提示消息,该支付方式选择提示消息中包括可选择的支付方式;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移动终端根据用户选择返回的确认支付方式消息,向确认支付方式消息中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平台发送支付处理请求,该支付处理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对应的商户名称、所述支付订单号与交易金额、第二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所述支付平台,具体用于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支付交互页面,接收用户输入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信息后提交的支付请求消息;所述支付交互页面中包括所述商户名称、所述支付订单号与交易金额;所述支付请求消息中包括支付信息,所述支付信息包括用户账户与支付密码;以及基于预先存储的用户信息对所述支付请求消息中的支付信息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向第二移动终端返回支付成功或失败的支付结果通知消息,该支付结果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支付订单号与表示支付成功或失败的结果信息。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中包括第二客户端,用于在启动后,读取第二移动终端中用户身份识别卡中的ICCID,并从运营商业务平台获取该ICCID对应的用户手机号码信息;请求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基于所述用户手机号码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鉴权;在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鉴权后,从所述业务管理平台下载预先设置的安全密钥;接收到用户输入支付信息后提交的支付请求消息后,利用所述安全密钥对支付请求消息中的支付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将支付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支付平台; 所述支付平台,具体利用预先设置的所述安全密钥对所述支付请求消息中的支付信息进行解密,并基于预先存储的用户信息对解密获得的支付信息进行验证。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具体为权利要求11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具体为权利要求16至21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之间的碰撞方式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对移动终端之间碰撞的时间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建立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配对关系;指示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WiFi连接;第一移动终端向业务管理平台发送支付订单生成请求;业务管理生成支付订单生成响应并返回第一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通过WiFi连接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订单信息;第二移动终端通过业务管理平台与支付平台交互信息进行订单支付,并在支付成功或失败后,通过WiFi连接向第一移动终端返回支付结果响应消息,该支付结果响应消息中包括支付订单号。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的精确配对,并且实现成本低。
【IPC分类】G06Q20/32
【公开号】CN105321070
【申请号】CN201410342378
【发明人】申奇, 江志峰, 熊小敏, 高宏亮, 宁檬, 李博智
【申请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7月18日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