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rfid标签分布优选配置方法

文档序号:9598157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rfid标签分布优选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RFI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RFID多标签分布配置技术,特别是引入神经网络对RFID标签分布进行优选配置,属于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射频识别(Rad1 Frequency Identificat1n,RFID)作为一种新颖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已在现代物流、智能交通、生产自动化等众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特别在人们密切关注的智慧物流中货物的出入库信息采集与货物盘点应用尤为突出。但由于物联网与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内部缺乏统一标准,物联网应用系统实际性能缺乏有效的评估方式和检测手段。
[0003]RFID技术的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多目标同时识别,但要实现多目标同时识别,就要面临如何提高标签识读性能的问题。RFID系统动态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识读距离。在实际的测量中,RFID系统的动态性能受到RFID标签位置的影响很大。如果RFID标签的分布不好,会产生漏读或误读等现象,那么RFID多目标同时识别的优势将不再存在。因此,优化RFID标签分布位置,从而提高RFID标签读取率,对于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
[0004]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RFID多标签分布优选配置方法,通过BP神经网络对RFID标签分布下的识读距离进行训练,进一步在RFID标签识读距离下对RFID多标签分布进行预测,从而找出RFID多标签的最优分布。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RFID标签分布优选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第一步骤:搭建测试平台步骤,测试平台由1-RFID读写器、2-RFID读写器天线、
3-激光测距传感器、4-光学升降台、5-反射板、6-RFID标签、7-透明塑料箱、8-相机、9-相机支架、10-托盘、11-控制计算机、12-导轨、13-电机构成,ι-RFID读写器及3-激光测距传感器与11-控制计算机相连,8-相机安置在9-相机支架上并正对贴有6-RFID标签的7-透明塑料箱,2-RFID读写器天线和3-激光测距传感器分别安置在4-光学升降台两侧,调整
4-光学升降台,使3-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光束正对5-反射板,同时,2-RFID读写器天线的辐射方向正对6-RFID标签,如图1所示;
[0007]第二步骤:采集图像步骤,托盘上放置多个透明塑料箱,将RFID标签随机粘贴在透明塑料箱上,托盘在旋转过程中,相机对托盘上的RFID标签快速扫描,再拼接获得立体图像;
[0008]第三步骤:RFID标签位置提取步骤,对第二步骤中获得的立体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模板匹配,获得一组RFID标签的三维坐标,每一个RFID标签对应一个节点,得到一组节点的三维坐标;
[0009]第四步骤:RFID读写器天线对RFID标签的识读距离测量步骤,贴有RFID标签的透明塑料箱在导轨上由电机带动向RFID读写器天线方向运动,随着透明塑料箱靠近RFID读写器天线,当全部的RFID标签被RFID读写器天线读到时,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RFID读写器天线到RFID标签的距离值,作为RFID读写器天线对RFID标签的识读距离,存储于控制计算机中;
[0010]第五步骤:不同分布下RFID标签识读距离测量步骤,重新随机布置RFID标签的位置,重复以上第二、三、四步骤,获得不同分布下节点的三维坐标及其对应的RFID读写器天线对RFID标签的识读距离,存储于控制计算机中;
[0011 ] 第六步骤:BP神经网络训练步骤,利用BP神经网络对第五步骤获得的节点三维坐标和RFID读写器天线对RFID标签的识读距离进行训练,得到一组连接权值,构建出BP神经网络;
[0012]第七步骤:预测RFID标签分布步骤,输入任意RFID读写器天线对RFID标签的识读距离,根据第六步骤训练的BP神经网络对节点的三维坐标进行预测,获得RFID读写器天线对RFID标签的识读距离对应的节点三维坐标;
[0013]以上第三步骤所述的特征提取是指获得一组权利要求1第二步骤立体图像中的RFID标签外形形状;
[0014]以上第三步骤所述的模板匹配是指先由单个标签的外形形状构成模板,再通过对特征提取到的一组RFID标签的外形形状依次与模板进行匹配。
【附图说明】
[0015]图1:测试平台结构图
[0016]图2:RFID标签立体图像
[0017]图3:节点三维坐标图
[0018]图4:不同分布下的RFID读写器天线对RFID标签识读距离
[0019]图5:RFID标签的外形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RFID标签分布优选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第一步骤:搭建测试平台步骤,测试平台由1-RFID读写器、2-RFID读写器天线、
3-激光测距传感器、4-光学升降台、5-反射板、6-RFID标签、7-透明塑料箱、8-相机、9-相机支架、10-托盘、11-控制计算机、12-导轨、13-电机构成,ι-RFID读写器及3-激光测距传感器与11控制计算机相连,8-相机安置在9-相机支架上并对准贴有6-RFID标签的7-透明塑料箱,2-RFID读写器天线和3-激光测距传感器分别安置在4-光学升降台两侧,调整
4-光学升降台,使3-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光束正对5-反射板,同时,2-RFID读写器天线的辐射方向正对6-RFID标签,如图1所示,RFID标签采用超高频电子标签——Impinj H47,RFID读写器采用Impinj Speedway Revolut1n R420读写器,最大射频输出功率为30dBm,RFID读写器天线采用LAIRD S9028R30NF超高频天线,增益9.0dBi,频率915MHz,工作波长λ =c/f = 3.0X 108/9.15X 108= 0.328m ;
[0022]第二步骤:采集图像步骤,托盘上放置多个透明塑料箱,将RFID标签随机粘贴在透明塑料箱上,托盘在旋转过程中,相机对托盘上的RFID标签快速扫描,再拼接获得立体图像,如图2所示;
[0023]第三步骤:RFI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