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识别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27778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识别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设及石油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特别设及一种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识别方 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白云岩储层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世界范围内与碳酸盐 岩有关的油气藏中,白云岩占据一半W上。特别是在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储层中,白云岩所占 比例更大。由于白云岩储层时代老、埋深大、成岩演化程度高、孔隙类型丰富多样、非均质性 较强,导致储层成因方面的研究明显滞后,制约了对该类储层的评价工作。
[0003] 传统针对白云岩的研究多集中在白云石化作用机制方面,认为白云石化过程中的 减体积效应可W产生孔隙,因此主要通过刻画白云岩的形成机制W及分布范围,对白云岩 储层进行预测。但随着勘探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深部古老地层白云岩储层 的形成不仅仅是白云石化作用的结果,还与溶蚀作用有关。同时,不同流体来源、不同强度 的溶蚀作用所形成的白云岩储层在分布规律方面也具有明显差异。一般将与溶蚀作用有关 的白云岩储层作为白云岩岩溶储层。准确识别所述白云岩岩溶储层的成因,对于油气储层 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0004] 近年来对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的研究主要是将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相结合W对储 层成因进行分析。例如,根据白云岩孔隙是否具有组构选择性W及胶结物形态特征等岩相 学特征,W及白云岩的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识别白云岩岩溶储层的成因。
[0005] 但是,由于需要对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测试,因此,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方法 存在测试数据多、实验分析周期长、分析费用高的问题。目前,急需一种快速地对白云岩岩 溶储层的成因类型进行识别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识别方法和装置,W快速地 对白云岩岩溶储层的成因类型进行识别。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识别方法和装 置是运样实现的:
[000引一种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识别方法,包括:
[0009] 建立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对应关系;
[0010] 获取待识别的白云岩;
[0011] 对所述白云岩进行阴极发光分析,获取所述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
[0012] 基于所述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根据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对 应关系,获取所述白云岩的岩溶储层成因。
[001 ;3 ] -种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识另噪置,包括:
[0014]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与岩溶储层成因的对应关系;
[0015]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识别的白云岩;
[0016]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白云岩进行阴极发光分析,获取所述白云岩的阴极发 光特征;
[0017] 第Ξ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根据所述阴极发光特征与 岩溶储层成因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白云岩的岩溶储层成因。
[0018] 由W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可W预先建立岩溶储层 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对应关系。在获取到待识别的白云岩后,可W获取该待识别 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然后根据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待识别白云岩的岩溶储层 成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不需要对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测试,可W节省 地球化学分析所需的时间和费用,从而可W快速地对白云岩岩溶储层的成因类型进行识 另IJ,对于白云岩油气储层分布规律的研究及下一步的勘探部署均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还可W根据运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0021]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同生溶蚀型储层中的残余麵粒白云岩示意图;
[0022] 图化为本申请实施例残余麵粒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示意图;
[0023]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准同生层间岩溶储层中的似角碱化白云岩示意图;
[0024]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似角碱化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示意图;
[0025]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埋藏热液溶蚀储层中的鞍形白云岩示意图;
[0026] 图4b为本申请实施鞍形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示意图;
[0027]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表生风化壳岩溶储层中的岩溶缝桐方解石和白云岩胶结物 示意图;
[0028] 图化为本申请实施例岩溶缝桐方解石和白云岩胶结物的阴极发光特征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建立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对应关系的流程 图;
[0030]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白云岩岩溶储层中分析测试样品的化-Μη含量交会图;
[0031]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白云岩岩溶储层中分析测试样品的碳氧同位素交会图;
[0032]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识别装置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 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 的范围。
[0034]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的识别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 括如下的步骤:
[0035] S101:建立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对应关系。
[0036] 白云岩阴极发光,一般是指用带能量的电子束轰击白云岩表面时产生的发光现 象。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可W包括白云岩阴极发光时的颜色W及发光部分呈现的形状。 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可W通过阴极发光分析装置测试得到。
[0037] 白云岩阴极发光时的颜色可W包括暗红色、中等亮度红色、橘红色和亮红色等颜 色。可饱和度和色调识别白云岩阴极发光时的颜色,或者W亮度、饱和度和色调识别白 云岩阴极发光时的颜色。例如,暗红色、中等亮度红色、橘红色和亮红色的色调可W位于同 一色调区间。但是,暗红色、中等亮度红色、橘红色和亮红色的饱和度范围一般是不相同的。 暗红色的饱和度范围可W为第一饱和度区间,中等亮度红色的饱和度范围可W为第二饱和 度区间,橘红色的饱和度范围可W为第Ξ饱和度区间,亮红色的饱和度范围可W第四饱和 度区间。第一饱和度区间、第二饱和度区间、第Ξ饱和度区间和第四饱和度区间的中位数 和/或平均值可W依次增大。相邻的两个饱和度区间可W是分离的,也可W是交叉的。其中, 第一饱和度区间和第二饱和度区间、第二饱和度区间和第Ξ饱和度区间、第Ξ饱和度区间 和第四饱和度区间是相邻的。那么,W第一饱和度区间和第二饱和度区间为例,第一饱和度 区间和第二饱和度区间可W是分离的,也可W是交叉的。
[0038] 白云岩阴极发光时发光部分呈现的形状可W包括斑驳状、环带状和均匀状。其中, 斑驳状可W为当白云岩阴极发光时的颜色不均匀时,发光部分呈现的色彩杂乱的形状。例 如,暗红色的饱和度范围为第一饱和度区间,当白云岩阴极发光时的颜色为暗红色时,发光 部分的两个相邻位置颜色的饱和度相差较大。例如,一个位置颜色的饱和度可W为第一饱 和度区间的下限,与该位置相邻位置颜色的饱和度可W为第一饱和度区间的上限。环带状 可W包括封闭的图形和不封闭的图形。当环带状为封闭的图形时,该封闭的图形可W为规 则形状的图形,也可W是不规则形状的图形。所述规则形状的图形可W包括矩形、五边形和 Ξ角形等。均匀状可W为白云岩阴极发光部分呈现的颜色较均匀时的形状。例如,暗红色的 饱和度范围为第一饱和度区间,当白云岩阴极发光时的颜色为暗红色时,发光部分的两个 相邻位置颜色的饱和度相差较小。
[0039] 岩溶储层成因可W包括同生溶蚀型储层成因、准同生层间岩溶储层成因、埋藏热 液溶蚀储层成因和表生风化壳岩溶储层成因。
[0040] 同生溶蚀型储层成因,可W为同生溶蚀型储层的形成原因。其中,同生溶蚀型储层 主要由残余藻(蓝细菌)砂屑白云岩和残余麵粒白云岩组成。同生溶蚀型储层中白云岩上的 孔隙W针孔状孔隙为主,具体的孔隙类型一般为粒间孔、铸模孔、晶间孔等具有组构选择性 的孔隙。阴极发光下观察,同生溶蚀型储层中白云岩发光程度一般极低,并且W均匀的暗红 色光为主。因此,可W判断该类储层形成于同生阶段。地化方面,同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