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岩岩溶储层成因识别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727778阅读:来源:国知局
,建立化-Μη元素交会图和C-0同位素交会图。上述交会图中,Fe含量 和Μη含量、δ"〇值和S"C值均为直角坐标系。其中,Fe含量可W使用对数坐标作图。
[0060] 图7为各类白云岩岩溶储层中分析测试样品的Fe-Mn含量交会图。图8为各类白云 岩岩溶储层中分析测试样品的碳氧同位素交会图。图7和图8中,I为同生溶蚀型储层,Π 为 准同生层间岩溶储层,虹为埋藏热液溶蚀储层,IV为表生风化壳岩溶储层。
[0061] S1014:根据所述分析测试样品的铁儘含量交会图和碳氧同位素含量交会图,W及 分析测试样品所属储层的地质特征,获取所述分析测试样品的岩溶储层成因。
[0062] 所述分析测试样品的岩溶储层成因,可W为分析测试样品所属储层的岩溶储层成 因。
[0063] 具体地,所述岩溶储层成因,具体可W包括同生溶蚀型储层成因、准同生层间岩溶 储层成因、埋藏热液溶蚀储层成因和表生风化壳岩溶储层成因。
[006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11中可W获取采集样品的孔隙类型和孔桐充填物 类型。那么,相应地,可W基于所述采集样品的孔隙类型和孔桐充填物类型,并根据所述分 析测试样品的Fe-Mn含量交会图和碳氧同位素含量交会图,W及所述分析测试样品所属储 层的地质特征,获取所述分析测试样品的岩溶储层成因。
[0065] S1105:根据所述分析测试样品的岩溶储层成因和阴极发光特征,建立岩溶储层成 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对应关系。
[0066] 具体地,对于每个分析测试样品,可W获取该分析测试样品的阴极发光特征,W及 该分析测试样品的岩溶储层成因,从而建立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对应关 系。
[006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对应关系,可W如下 表1所示。
[0068] 表 1
[0069]

[0070] ~表1中,同生溶蚀储层成因与均匀状暗红色的阴极发光特征相对应。准同生层间岩~ 溶储层成因与斑驳状中等亮度红色的阴极发光特征相对应。埋藏热液溶蚀储层成因与环带 状暗红色的阴极发光特征相对应。表生风化壳岩溶储层成因与橘红色-亮红色的阴极发光 特征相对应。其中,橘红色-亮红色表示阴极发光时的颜色为渐变的,可W从橘红色渐变为 亮红色,或者从亮红色渐变为橘红色。
[007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建立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对应关系之前 或之后,还可W建立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岩相学特征的对应关系。
[0072] 白云岩的岩相学特征可W包括白云岩的结构类型和孔隙类型。其中,白云岩的结 构类型可W包括砂屑白云岩、团块白云岩、残余砂屑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 岩和晶粒白云岩等类型。白云岩的孔隙类型可W包括粒间孔、铸模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 溶蚀孔桐、溶桐和裂缝等类型。白云岩的岩相学特征可W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
[0073] 进一步地,岩溶储层成因分别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和白云岩岩相学特征的对应 关系,可W如下表2所示。
[0074] 表 2
[0075]
[0077] 表2中,同生溶蚀储层成因与均匀状暗红色的阴极发光特征对应的同时,还分别与 结构类型为砂屑或团块的白云岩W及孔隙类型为粒间孔或铸模孔的白云岩相对应。准同生 层间岩溶储层成因与斑驳状中等亮度红色阴极发光特征相对应的同时,还分别与结构类型 为残余砂屑或粉-细晶的白云岩W及孔隙类型为粒间溶孔或晶间溶孔的白云岩相对应。埋 藏热液溶蚀储层成因与环带状暗红色阴极发光特征相对应的同时,还分别与结构类型为 中-粗晶的白云岩W及孔隙类型为晶间溶孔或溶蚀孔桐的白云岩相对应。表生风化壳岩溶 储层成因与橘红色-亮红色阴极发光特征相对应的同时,还分别与结构类型为砂屑或晶粒 的白云岩W及孔隙类型为溶蚀孔桐、溶桐或裂缝的白云岩相对应。
[0078] 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建立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 对应关系之前或之后,还可W建立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所属储层的地质特征的对应关 系,从而可W建立岩溶储层成因分别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和白云岩岩相学特征的对应关 系,w及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所属储层的地质特征的对应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建立岩溶 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对应关系,建立岩溶储层成因与岩相学特征的对应关 系,W及建立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所属储层的地质特征的对应关系,Ξ者的执行顺序并 不需要特别限定。
[0079] 白云岩所属储层的地质特征可W包括白云岩所属储层的沉积相类型、层序界面类 型和构造活动类型。其中,白云岩所属储层的沉积相类型可W包括颗粒滩、膏云坪、云坪和 丘滩相等类型。白云岩所属储层的层序界面类型可W包括一级层序界面、二级层序界面、Ξ 级层序界面、四级层序界面和五级层序界面等。白云岩所属储层的构造活动类型可W包括 强和弱两种类型。
[0080] 进一步地,岩溶储层成因分别与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白云岩的岩相学特征W 及白云岩所属储层的地质特征的对应关系,可W如下表3所示。
[0081] 表 3
[0082]
[0084]表3中,同生溶蚀储层成因可W与均匀状暗红色的阴极发光特征、结构类型为砂屑 或团块的白云岩、孔隙类型为粒间孔或铸模孔的白云岩、沉积相类型为颗粒滩的白云岩所 属地质特征、层序界面类型为五级层序界面或六级层序界面的白云岩所属地质特征、构造 活动类型为弱的白云岩所属地质特征相对应。准同生层间岩溶储层成因可W与斑驳状中等 亮度红色阴极发光特征、结构类型为残余砂屑或粉-细晶的白云岩、孔隙类型为粒间溶孔或 晶间溶孔的白云岩、沉积相类型为颗粒滩或膏云坪的白云岩所属地质特征、层序界面类型 为Ξ级层序界面或四级层序界面的白云岩所属地质特征、构造活动类型为弱的白云岩所属 地质特征相对应。埋藏热液溶蚀储层成因可W与环带状暗红色阴极发光特征、结构类型为 中-粗晶的白云岩、孔隙类型为晶间溶孔或溶蚀孔桐的白云岩、沉积相类型为颗粒滩或云坪 的白云岩所属地质特征、层序界面类型为一级层序界面、二级层序界面、Ξ级层序界面、四 级层序界面、五级层序界面或六级层序界面的白云岩所属地质特征、构造活动类型为强的 白云岩所属地质特征相对应。表生风化壳岩溶储层成因可W与橘红色-亮红色阴极发光特 征、结构类型为砂屑或晶粒的白云岩、孔隙类型为溶蚀孔桐、溶桐或裂缝的白云岩、沉积相 类型为膏云坪、云坪或丘滩相的白云岩所属地质特征、层序界面类型为一级层序界面或二 级层序界面的白云岩所属地质特征、构造活动类型为强的白云岩所属地质特征相对应。
[00化]S102:获取待识别的白云岩。
[0086] 具体地,可W采集白云岩储层目标层段的白云岩,然后将采集的白云岩作为待识 别的白云岩。例如,所述白云岩储层可W为塔里木盆地深层寒武系的白云岩储层。
[0087] S103:对所述白云岩进行阴极发光分析,获取所述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
[0088] 具体地,可W将所述白云岩制成多用途薄片,然后使用阴极发光分析装置对所述 薄片进行阴极发光分析,获取所述薄片的阴极发光特征,并将所述薄片的阴极发光特征作 为该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
[008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2之后,还可W对所述白云岩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获取所述白云岩的岩相学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所述白云岩的岩相学特征与获取白云 岩的阴极发光特征的执行顺序并不需要特别限定。
[0090]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2之后,还可W获取所述白云岩所属储层的地质特征。需要说 明的是,获取所述白云岩的岩相学特征、获取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W及获取白云岩所属 储层的地质特征,Ξ者的执行顺序并不需要特别限定。
[0091] S104:基于所述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根据所述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 光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白云岩的岩溶储层成因。
[0092] 具体地,可W根据所述阴极发光特征与岩溶储层成因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白 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相对应的岩溶储层成因。
[0093] 进一步地,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的对应关系,可W如表1所示。那 么,根据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可W获取与所述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相对应的岩溶储层成 因。例如,当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颜色的色调位于红色色调区间、饱和度位于第一饱和度 区间,并且所述白云岩阴极发光部分呈现的形状为均匀状时,根据如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 可W获取所述白云岩的岩溶储层成因为同生溶蚀储层成因。
[009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1中,可W建立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阴极发光特 征对应关系W及岩溶储层成因与白云岩岩相学特征的对应关系。在步骤S103中,可W获取 所述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和岩相学特征。那么,相应地,在步骤S104中,可W基于所述白 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和岩相学特征,根据所述岩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