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1154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凹槽,其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上;若干接触点,其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移动终端内的按键电路电连接;以及按键,其在所述凹槽内滑动,并触发与该按键相接触的所述接触点。本发明所述的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可以动态调节实体按键位置,使移动终端适应不同用户对于握持感的要求,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专利说明】
一种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手机等移动终端通常包括电源键、音量键等位置固定的实体按键。移动终端的硬件厂商会根据手机屏幕大小、手机外观、用户手掌大小以及单/双手操作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来设计实体按键的位置。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国家的人种普遍的手形大小不同,在实际生产中,一款移动终端的按键位置无法配合所有用户的握持习惯,从而生产之前就需要考虑考虑不同地区、国家的人种的需求。甚至,即使针对了某一特定地区或人种设计了一款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生产也无法满足该特定地区或人种的所有需要,比如对于某一款大屏幕的女性手机,手掌较小的女性用户单手操作该手机时,往往无法够到设置于手机右侧的音量键。从而,在现阶段,虽然硬件厂商通过硬件设计来尽量满足用户需求,但是仍不能照顾至所有用户。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实体按键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人体工程学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用于解决目前的移动终端的实体按键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人体工程学需求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凹槽,其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上;若干接触点,其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移动终端内的按键电路电连接;以及按键,其在所述凹槽内滑动,并触发与该按键相接触的所述接触点。
[0005]优选地,所述凹槽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框面的一侧和/或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后壳上。
[0006]优选地,所述凹槽中设置有仅一个所述按键。
[0007]优选地,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各个接触点电连接同一按键电路。
[0008]优选地,各个接触点在所述凹槽中以相同间隔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按键的长度小于相邻接触点之间的间隔。
[0010]优选地,所述凹槽中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按键。
[0011]优选地,与不同按键相接触的接触点所电连接的按键电路不同。
[0012]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多个所述凹槽。
[0013]优选地,多个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所述按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按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按键。
[0014]优选地,所述接触点还用于固定所述按键。
[0015]优选地,所述接触点通过在该接触点设置的弹性件或磁性件固定所述按键。
[0016]优选地,所述按键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虚拟按键的功能相对应的实体按键。
[0017]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仪表盘中的任意一者。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可以动态调节实体按键位置,使移动终端适应不同用户对于握持感的要求,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0019]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I凹槽2接触点
[0024]3 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26]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相应轮廓或结构的上、下、左和右。
[0027]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及“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8]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凹槽I,其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上;若干接触点2,其设置在所述凹槽I中,并与所述移动终端内的按键电路电连接;以及按键3,其在所述凹槽I内滑动,并触发与该按键3相接触的所述接触点2。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和仪表盘的任意一者,但并不限制于此。其中,所述仪表盘主要是指具有实体按键的手持式仪表盘,如手持式传感器、校验仪、数显表、生物特征识别仪、GPS设备等。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优选为智能手机,且以下均以智能手机为例描述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平板电脑和仪表盘则可参考智能手机的方式来适应性设置位置可调的按键。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I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框面的一侧和/或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后壳上。
[0031]其中,当凹槽I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一侧时,所述“一侧”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外框的上侦叭下侧、左侧和右侧中的任意一者,具体根据用户操作手机的习惯及手机的外观设计风格等确定将凹槽I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外框的哪一侧。例如,用户习惯在手机外框的上侧开关机,则将使手机的电源键滑动的凹槽设置在手机外框的上侧,对应地,将使手机的音量键滑动的凹槽设置在手机外框的右侧。
[0032]其中,当凹槽I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后壳时,要特别考虑接触点与按键电路之间的电连接,该电连接的实现相对于凹槽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一侧的方案更为复杂,因为后壳内布置有电池等元件,不易布线,且后壳的打开还容易造成功能按键的失效。但是这种方案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对于曲面显示的手机,将凹槽设置在后壳更有利于保证曲面显示的质量,不使按键对曲面显示造成影响。综合来看,在本领域的实践中,设置在手机侧面的实体按键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因此本实施例更为优选的是将凹槽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框面的一侧。
[0033]进一步地,需要根据人的手掌的大小、手机外观要求等来确定凹槽I的具体长度。在考虑此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是,手机外框的侧面往往还设计有电池、S頂卡等的卡槽,从而设计凹槽的位置与大小时,需要保证不影响卡槽的正常打开。一般地,凹槽不宜过长,这是因为凹槽过长在一方面可能会使得卡槽等位置不易确定,另一方面根据用户的人体工程学特点,在实际中也并不需要使按键能够的滑动范围尽可能地大。另外,对于具有曲面显示功能的手机,在设计凹槽I的位置和长度时,还要保证手机曲面显示的质量。此外,还需要结合要配置的按键3的长度以及要设置的接触点2的数量来确定凹槽的长度。
[0034]此外,还需要考虑凹槽I的深度,该深度必须要满足使按键能够嵌入的条件,且不能过多地占用手机内部为电池及各种电路和接口等保留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凹槽I的深度优选为1-2毫米。
[0035]进一步地,纳入至凹槽的按键3需要能够在凹槽I中滑动,该滑动可以通过在凹槽I中设置横向或纵向的滑块来实现,横向或纵向的滑块能够带动按键在凹槽中上下或左右滑动。另外,滑块的设置要考虑接触点的位置,以使按键在滑动至接触点且被按下时,能够与接触点相接触以触发接触点电连接按键电路。
[003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I中可以设置有仅一个按键3。此时,优选为使设置在凹槽I中的各个接触点2电连接同一按键电路,如此实现凹槽中的一个按键实现其唯一的按键功能。在此基础上,优选为使各个接触点在所述凹槽中以相同间隔设置,这样在滑动按键时,能保证按键每次滑动的距离相同,且每滑动一次正好接触一个接触点。此外,本实施中还优选为使所述按键3的长度小于相邻接触点之间的间隔,从而可以避免按键滑动至某处时,同时与两个或更多的接触点相接触,从而引起与按键电路的电连接的混乱,且多个接触点同时固定按键,会增加按键的滑动难度。
[0037]更为优选地,在设置相邻接触点的间距以及按键长度时,使每滑动一次按键,按键的中间位置正好对应一个接触点,再滑动按键一次,按键的中间位置则正好对应下一接触点。
[0038]进一步地,所述凹槽I中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按键3。这种情况下,如手机的音量增大键和音量减小键,可设置在同一凹槽中。此时,优选为使与不同按键相接触的接触点所电连接的按键电路不同,即在凹槽中设置至少两种类型的接触点,使每种类型的接触点电连接一种按键电路,如用于触发音量增大的按键电路和接触点和用于触发音量减小的按键电路的接触点。于此,设置音量增大键在凹槽的对应区域滑动以触发使音量增大的接触点,设置音量减小键在凹槽的对应区域滑动以触发使音量减小的接触点。
[0039]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凹槽I。举例来说,对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一般包括有电源键和音量键,即移动终端可能有两个功能不同的按键。对此,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功能不同的按键3为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中的一者可对应为电源键,另一者可对应为音量键。其中,电源键功能单一,可以按上述的凹槽设置有仅一个按键的方式进行布置,而音量键可能包括一体化的音量增大键和音量减小键两个按键,从而可以按上述的凹槽设置有至少两个按键的方式进行布置。如此,可使功能单一唯一地容纳于一个凹槽,便于用户操作,也可以使多个功能不同的按键或具有多种不同功能的一体化按键在对应的凹槽中自由滑动,并触发对应的接触点来实现相应的按键功能。
[0040]此外,除电源键和音量键外,也可将手机屏幕下方的虚拟按键(如主页键、返回键等)设置成功能相对应的实体按键,再将各个功能不同的实体按键按上述涉及的方式放置于不同凹槽中。如此,可以节省虚拟按键占用的手机屏幕面积,使手机在屏幕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其显示其他内容的面积。此外,设置多个凹槽时,尽量保持凹槽在手机外框的对称性,也使得手机外观更为美观。
[0041]需说明的是,按键电路是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所具有的常规电路,使按键与按键电路电连接以实现按键功能为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对按键电路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赘述。
[004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接触点2还用于固定所述按键3。当按键3滑动至某一接触点2时,接触点2将按键3固定于此,用户按下按键以触发接触点与按键电路的电连接,从而实现了按键功能。接触点对按键的固定可通过机械固定、电磁固定等方式实现,其中机械固定方式优选为在接触点设置弹性件,该弹性件又优选为弹片等,按键至接触点时,弹片可以固定按键,当施加使按键滑动的力时,弹簧片也受力而下压,从而使按键滑过该接触点;电磁固定方式优选为在接触点设置磁性件,优选为电磁铁,再通过手机内部的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铁,在按键到达接触点时使电磁铁吸住按键,而当施加使按键滑动的力时,触发控制电路以失电磁铁失效,从而使按键滑过该接触点。
[0043]需特别考虑的是,不能使固定接触点与按键之间的力过大,以避免接触点将按键固定得过紧,从而无法在凹槽中滑动。一般地,通过用户体验来选择接触点对按键的固定方式,使用户能清楚地感觉到按键滑至接触点时被固定,但是当用户向按键施加滑动的力时,按键又能够轻松地从一个接触点滑动到另一个接触点。
[0044]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3可以为本领域的任意常规型按键,如利用塑胶材料等基材制成的按键,按键如何制作方法不属于本实施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此不再多述。
[0045]进一步地,按键3的外表面一方面优选为高于手机机体的侧面,以便为用户能够更好地按下按键和滑动按键。另一方面,按键优选为完全容纳于凹槽内,形成内凹式按键,用于使用户握持手机时,手掌被凹槽阻挡,从而不会轻易接触至按键。
[0046]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可以动态调节实体按键位置,使移动终端适应不同用户对于握持感的要求,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需求。
[004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9]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按键位置可调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包括: 凹槽,其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上; 若干接触点,其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移动终端内的按键电路电连接;以及 按键,其在所述凹槽内滑动,并触发与该按键相接触的所述接触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框面的一侧和/或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后壳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设置有一个所述按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各个接触点电连接同一按键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各个接触点在所述凹槽中以相同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长度小于相邻接触点之间的间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按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与不同按键相接触的接触点所电连接的按键电路不同。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多个所述凹槽。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所述按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按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按键。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点还用于固定所述按键。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点通过在该接触点设置的弹性件或磁性件固定所述按键。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虚拟按键的功能相对应的实体按键。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仪表盘中的任意一者。
【文档编号】G06F1/16GK105867534SQ20161018714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9日
【发明人】马宁
【申请人】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