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器以及卡片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236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读卡器以及卡片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执行对记录于卡片的数据进行读取或向卡片记录数据的读卡器。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设于该读卡器而使用的卡片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地利用执行对记录于卡片的数据进行读取或向卡片记录数据的读卡器。在利用读卡器的金融机构等行业中,罪犯故意使卡片卡在读卡器内,不法地获取卡片即所谓的钓鱼式欺诈行为成为重大问题。因此,以往提出具有用于阻止钓鱼式欺诈行为的卡片锁定机构的读卡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读卡器中,卡片锁定机构具有阻止卡片从卡片插入口拔出的锁定柄。锁定柄具有与卡片接触且阻止卡片拔出的大致三角形状的锁定齿。该锁定柄被支承销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锁定柄通过连接柄、扇状齿轮以及减速齿轮系连接于马达。连接柄呈平板状形成,连接柄的一端侧能够旋转地安装于锁定柄,连接柄的另一端侧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扇状齿轮。并且,扇状齿轮与减速齿轮系的末级齿轮啮合。锁定柄通过马达的动力,能够在锁定齿从卡片搬运路退避的位置同锁定齿与卡片接触的位置之间旋转。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读卡器中,若卡片在卡片搬运路内异常停止且卡住卡片,则卡片锁定机构起作用,从卡片搬运路退避的锁定齿与卡片接触。在锁定齿与卡片接触时,锁定齿以随着朝向卡片而向读卡器的里侧的方式倾斜。因此,若从卡片插入口拔出卡片,则锁定齿扎进卡片,阻止卡片从卡片插入口拔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556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读卡器中,由于通过连接柄连接锁定柄与扇状齿轮,因此存在如下隐患:锁定柄与连接柄的连接部分以及连接柄与扇状齿轮的连接部分产生晃动。并且,由于连接柄呈平板状形成,因此若对连接柄施加较大的负荷,则存在连接柄发生变形的隐患。根据本申请发明者的研究,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读卡器中,若锁定柄与连接柄的连接部分以及连接柄与扇状齿轮的连接部分产生晃动、连接柄发生变形,则显然存在如下隐患:尽管马达停止,锁定齿依然从与锁定齿接触且拔出被阻止的状态下的卡片脱开,卡片被拔出。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阻止爪从与阻止卡片拔出的阻止爪接触且拔出被阻止的状态下的卡片脱开的读卡器以及卡片锁定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读卡器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卡片插入口,其供卡片插入且排出;卡片搬运路,其供从卡片插入口插入的卡片搬运;以及卡片锁定机构,其用于在卡片在卡片搬运路异常停止且卡片卡在卡片搬运路时,阻止卡片从卡片插入口拔出,卡片锁定机构具有:马达;锁定部件,其形成有与卡片接触且阻止卡片拔出的阻止爪,且通过从马达传递来的动力,在阻止爪与卡片接触的接触位置同阻止爪从卡片搬运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动力传递机构,其将马达的动力传递至锁定部件,动力传递机构具有在从马达向锁定部件的动力传递方向上配置在最靠锁定部件侧的位置的末级齿轮,在锁定部件形成有与末级齿轮啮合的扇形齿轮。

在本发明的读卡器中,在形成有与卡片接触且阻止卡片拔出的阻止爪的锁定部件,形成有与动力传递机构的末级齿轮啮合的扇形齿轮。即,在本发明中,阻止爪与扇形齿轮一体地形成。因此,在本发明中,不会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读卡器那样在锁定柄与连接柄的连接部分以及连接柄与扇形齿轮的连接部分产生晃动、连接柄发生变形。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防止阻止爪从与阻止爪接触且拔出被阻止的状态下的卡片脱开。

在本发明中,优选动力传递机构具有:第一旋转轴,其具有由固定于马达的输出轴的螺旋齿轮和与螺旋齿轮啮合的斜齿轮构成的蜗轮蜗杆,且固定有斜齿轮;第一齿轮,其固定于第一旋转轴;第二齿轮,其获得从第一齿轮传递来的动力;第二旋转轴,其与第一旋转轴平行地配置且能够相对旋转地保持第二齿轮;末级齿轮,其固定于第二旋转轴;两根齿轮侧销,其以向第二旋转轴的轴向突出的方式固定于第二齿轮的侧面;以及轴侧销,其以向第二旋转轴的径向两侧突出且能够与两根齿轮侧销接触的方式固定于第二旋转轴,由两根齿轮侧销和轴侧销构成销式离合机构,马达以在卡片搬运路搬运的卡片的厚度方向与输出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式配置,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二旋转轴以卡片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二旋转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卡片的宽度方向与在卡片搬运路搬运的卡片的搬运方向以及卡片的厚度方向正交,卡片锁定机构具有能够旋转地保持锁定部件的固定轴或与锁定部件一同旋转的旋转轴,锁定部件以固定轴或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且在接触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由于蜗轮蜗杆的减速效率较好,因此若如此构成,则能够充分地确保阻止爪对卡片的接触压力。并且,若如此构成,则在对卡片作用拔出的力时,由于在销式离合机构的作用下阻止爪与卡片一同向拔出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在卡片的表面进一步按压阻止爪、使阻止爪咬入。并且,若如此构成,则由于能够通过蜗轮蜗杆缩短动力传递机构,且能够将马达的输出轴与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二旋转轴正交配置,因此能够使动力传递机构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将蜗轮蜗杆、齿轮以及销式离合机构紧凑地配置,且防止阻止爪从卡片脱开的小型卡片锁定机构。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卡片的厚度方向上,第二旋转轴配置在卡片的厚度方向上的马达的一端与马达的另一端之间。若如此构成,则能够在卡片的厚度方向上使卡片锁定机构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配置在比斜齿轮靠卡片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位置,末级齿轮和锁定部件配置在比斜齿轮靠卡片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在卡片的搬运方向上,马达的输出轴、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固定轴或旋转轴按照该顺序配置。若如此构成,则能够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以马达为中心配置卡片锁定机构的构成零件,且能够在卡片的搬运方向上排列卡片锁定机构的构成零件。因此,能够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使卡片锁定机构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将卡片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作为第一方向,将卡片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作为第二方向,斜齿轮配置在比第一齿轮靠第一方向侧的位置,齿轮侧销以向第二方向突出的方式固定于第二齿轮的第二方向侧的侧面,轴侧销、末级齿轮以及锁定部件配置在比第二齿轮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若如此构成,则由于能够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排列卡片锁定机构的构成零件,因此能够在卡片的搬运方向上使卡片锁定机构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例如将卡片的厚度方向的一侧作为第三方向,将卡片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作为第四方向,马达以输出轴向第三方向侧突出的方式配置,阻止爪在锁定部件从退避位置向接触位置移动时,向第四方向侧移动。

在本发明中,优选卡片锁定机构具有构成卡片锁定机构的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的平板状的第一侧板和构成卡片锁定机构的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面的平板状的第二侧板,卡片的宽度方向与在卡片搬运路搬运的卡片的搬运方向以及卡片的厚度方向正交,锁定部件以及动力传递机构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若如此构成,则例如能够通过以第一侧板为基准在第一侧板上配置锁定部件以及动力传递机构之后安装第二侧板,组装卡片锁定机构。因此,能够容易组装卡片锁定机构。

在本发明中,优选卡片锁定机构具有光学式传感器和遮蔽部件,光学式传感器具有发光元件和对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进行感光的感光元件,遮蔽部件与锁定部件一同移动,且在锁定部件位于退避位置时遮蔽从发光元件射向感光元件的光。若如此构成,则能够利用光学式传感器和遮蔽部件,检测锁定部件位于退避位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卡片锁定机构具有安装有马达、锁定部件以及动力传递机构的支承框架,在支承框架的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面形成有将卡片的厚度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缝状的卡合槽,卡片的宽度方向与在卡片搬运路搬运的卡片的搬运方向以及卡片的厚度方向正交,在读卡器的主体框架形成有与卡合槽卡合的卡合壁部。若如此构成,则能够在与阻止爪接触且拔出被阻止的状态下的卡片被罪犯从卡片插入口拔出时,通过由形成于支承框架的卡合槽和形成于主体框架的卡合壁部防止卡片锁定机构从主体框架脱开。

并且,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卡片锁定机构装设于读卡器而使用,在读卡器形成有供卡片插入且排出的卡片插入口和供从卡片插入口插入的卡片搬运的卡片搬运路,并且,卡片锁定机构在卡片在卡片搬运路异常停止且卡片卡在卡片搬运路时阻止卡片从卡片插入口拔出,卡片锁定机构的特征在于,其具有:马达;锁定部件,其形成有与卡片接触且阻止卡片拔出的阻止爪,且通过从马达传递来的动力在阻止爪与卡片接触的接触位置同阻止爪从卡片搬运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动力传递机构,其将马达的动力传递至锁定部件,动力传递机构具有在从马达向锁定部件的动力传递方向上配置在最靠锁定部件侧的位置的末级齿轮,在锁定部件形成有与末级齿轮啮合的扇形齿轮。

在本发明的卡片锁定机构中,在形成有与卡片接触且阻止卡片拔出的阻止爪的锁定部件,形成有与动力传递机构的末级齿轮啮合的扇形齿轮。因此,在本发明中,不会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读卡器那样在锁定柄与连接柄的连接部分以及连接柄与扇形齿轮的连接部分产生晃动、连接柄发生变形。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防止阻止爪从与阻止爪接触且拔出被阻止的状态下的卡片脱开。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能够防止阻止爪从与阻止卡片拔出的阻止爪接触且拔出被阻止的状态下的卡片脱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读卡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卡片插入部的比卡片搬运路靠下侧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从图2所示的状态卸下了下框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另一角度示出图3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配置在图4所示的第二齿轮与第二旋转轴之间的销式离合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读卡器的示意平面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的侧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从另一方向示出图8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10是从图7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卸下了把手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1是从另一角度示出从图8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卸下了支承框架以及把手等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读卡器;

2卡片;

3卡片插入口;

7、57卡片锁定机构;

14马达;

14a输出轴;

15锁定部件;

16动力传递机构;

18螺旋齿轮;

19斜齿轮;

20蜗轮蜗杆;

21旋转轴(第一旋转轴);

22正齿轮(第一齿轮);

23正齿轮(第二齿轮);

24旋转轴(第二旋转轴);

25正齿轮(末级齿轮);

29齿轮侧销;

30轴侧销;

31销式离合机构;

35a、85a、85b阻止爪;

35b、85c扇形齿轮;

36固定轴;

40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

41遮蔽部件;

56a卡合壁部;

67支承框架;

68a侧面部(第一侧板);

69a侧面部(第二侧板);

69d卡合槽;

X卡片的搬运方向;

Y卡片的宽度方向;

Y1第一方向;

Y2第二方向;

Z卡片的厚度方向;

Z1第三方向;

Z2第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读卡器的示意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读卡器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卡片插入部4的比卡片搬运路靠下侧的部分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读卡器1是用于执行对记录于卡片2的磁数据进行读取和/或向卡片2记录磁数据的装置,装设于ATM(自动取款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等指定的上位装置而使用。该读卡器1具有卡片插入部4和主体部5,其中,所述卡片插入部4形成有供卡片2插入且排出的卡片插入口3。在读卡器1的内部形成有供从卡片插入口3插入的卡片2搬运的卡片搬运路。并且,读卡器1具有卡片锁定机构7,在卡片2由于罪犯的不法行为等在卡片搬运路异常停止且卡片2卡在搬运路时,所述卡片锁定机构7阻止从卡片插入口3拔出卡片2。即,卡片锁定机构7装设于读卡器1而使用。

卡片2是厚度为0.7至0.8mm左右的氯乙烯制成的卡片。本实施方式中的卡片2是依照国际标准(例如ISO/IEC7811)或JIS标准(例如JISX6302)的带磁条的卡片,形成为四个角带有圆弧的大致长方形状。在卡片2形成有供磁数据记录的磁条。并且,在卡片2内置有IC芯片。另外,卡片2既可以是厚度为0.18至0.36mm左右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卡片,也可以是指定厚度的纸质卡片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等所示的X方向上搬运卡片2。具体地说,在X1方向吸入卡片2,在X2方向排出卡片2。即,X方向是在卡片搬运路搬运的卡片2的搬运方向,X1方向是卡片2的吸入方向,X2方向是卡片2的排出方向。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卡片2的短边方向与X方向一致的方式将卡片2吸入读卡器1。并且,以卡片2的短边方向与X方向一致的方式在读卡器1内搬运卡片2。即,读卡器1以在卡片2的短边方向上搬运卡片2并执行指定处理的方式构成。

并且,与X方向正交的Z方向是卡片搬运路的高度方向,是在卡片搬运路搬运的卡片2的厚度方向。并且,与X方向以及Z方向正交的Y方向是卡片搬运路的宽度方向,是在卡片搬运路搬运的卡片2的宽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以Z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读卡器1。在以下的说明中,将X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Y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将Z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并且,将X1方向侧作为“里(后)”侧,将X2方向侧作为“前”侧,将Y1方向侧作为“右”侧,将Y2方向侧作为“左”侧,将Z1方向侧作为“上”侧,将Z2方向侧作为“下”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右方向(Y1方向)是卡片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即第一方向,左方向(Y2方向)是卡片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即第二方向。

卡片插入部4安装于主体部5的前端面。主体部5具有执行对记录于卡片2的磁数据进行读取和/或向卡片2记录磁数据的磁头(省略图示)和用于在与内置于卡片2的IC芯片之间进行数据的通信的IC接点(省略图示)。

磁头以从卡片搬运路的下侧与卡片搬运路相向的方式配置。并且,磁头装设于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的滑架(省略图示)。滑架连接于滑架驱动机构8,磁头与滑架一同向左右方向移动。并且,磁头在能够与卡片2接触的位置同从卡片搬运路退避的位置之间上下移动。IC接点以从卡片搬运路的上侧与卡片搬运路相向的方式配置。并且,IC接点固定于IC触点块。IC触点块与IC触点块驱动机构连接,IC接点在能够与卡片2接触的位置同从卡片搬运路退避的位置之间上下移动。

并且,主体部5具有与卡片2抵接且搬运卡片2的搬运辊10(参照图1)和与搬运辊10相向配置的垫辊11(参照图2)。搬运辊10以从上侧与卡片搬运路相向的方式配置。垫辊11以从下侧与卡片搬运路相向的方式配置。

(卡片锁定机构的结构)

图3是从图2所示的状态卸下了下框架13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从另一角度示出图3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7的立体图。图5是用于说明配置在图4所示的正齿轮23与旋转轴24之间的销式离合机构31的结构的示意图。

卡片锁定机构7具有马达14、用于阻止卡片2拔出的锁定部件15以及将马达14的动力传递至锁定部件15的动力传递机构16。该卡片锁定机构7配置在卡片搬运路的下侧。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卡片锁定机构7配置在卡片插入部4的构成卡片搬运路的下表面部分的下框架13的下侧。在下框架13,供构成锁定部件15的后述的阻止爪35a通过的通过孔13a以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并且,卡片锁定机构7具有用于检测锁定部件15位于后述的退避位置的检测机构12(参照图3)。

马达14是轴向长度较短的扁平马达。该马达14以马达14的输出轴14a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即,马达14以输出轴14a的轴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并且,马达14以输出轴14a向上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支承框架17。支承框架17固定于下框架13的下侧。动力传递机构16具有蜗轮蜗杆20,该蜗轮蜗杆20由固定于输出轴14a的螺旋齿轮18和与螺旋齿轮18啮合的斜齿轮19构成。在从马达14向锁定部件15的动力传递方向上,螺旋齿轮18配置在比斜齿轮19靠马达14侧的位置。

并且,动力传递机构16具有固定有斜齿轮19的旋转轴21、固定于旋转轴21的正齿轮22、与正齿轮22啮合的正齿轮23、与旋转轴21平行地配置且将正齿轮23保持为能够相对旋转的旋转轴24以及固定于旋转轴24的正齿轮25。本实施方式中的旋转轴21是第一旋转轴,旋转轴24是第二旋转轴,正齿轮22是第一齿轮,正齿轮23是第二齿轮。并且,正齿轮25是在从马达14向锁定部件15的动力传递方向上配置在最靠锁定部件15侧的位置的末级齿轮。该正齿轮25与形成于构成锁定部件15的后述的锁定板35的扇形齿轮35b啮合。

旋转轴21以旋转轴21的轴向与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即,旋转轴21以其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并且,旋转轴21呈中空状形成。即,旋转轴21呈细长的圆筒状形成。在旋转轴21的内周侧贯穿插入有固定轴28。固定轴28以固定轴28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于支承框架17。斜齿轮19固定于旋转轴21的右端侧,正齿轮22固定于旋转轴21的左端侧。即,斜齿轮19配置在比正齿轮22靠右侧的位置。并且,斜齿轮19配置在螺旋齿轮18的里侧。即,旋转轴21配置在比螺旋齿轮18靠里侧的位置。

旋转轴24以旋转轴24的轴向与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即,旋转轴24以其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并且,旋转轴24能够旋转地保持于支承框架17。旋转轴24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马达14的上端与马达14的下端之间。并且,旋转轴24配置在比旋转轴21靠前侧的位置。正齿轮23在旋转轴24的右端侧能够相对旋转地保持于旋转轴24。正齿轮25固定于旋转轴24的左端侧,且配置在比正齿轮23靠左侧的位置。

圆柱状的两根齿轮侧销29以向左方向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正齿轮23的左侧面(参照图5)。两根齿轮侧销29以将旋转轴24作为中心的180°间距固定于正齿轮23。在旋转轴24固定有向其径向两侧突出的轴侧销30(参照图5)。轴侧销30以能够与两根齿轮侧销29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比正齿轮23靠左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两根齿轮侧销29和轴侧销30构成销式离合机构31,该销式离合机构31在马达14与锁定部件15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使正齿轮23与旋转轴24之间的动力传递连续或断开。

锁定部件15配置在比正齿轮23靠左侧的位置。该锁定部件15具有两个锁定板35,该两个锁定板35形成有与卡片2接触且阻止卡片2拔出的阻止爪35a。在锁定板35除了形成有阻止爪35a之外,还形成有与正齿轮25啮合的扇形齿轮35b。锁定板35呈平板状形成,且以锁定板35的厚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锁定板35的前端侧部分能够旋转地保持于被固定于支承框架17的固定轴36。即,锁定部件15的前端侧部分能够旋转地保持于固定轴36。固定轴36以固定轴36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两个锁定板35在左右方向上隔着指定间隔的状态下保持于固定轴36。

阻止爪35a形成于锁定板35的上端侧。并且,阻止爪35a配置在比固定轴36靠里侧的位置。阻止爪35a形成为从左右方向观察时随着向末端侧其宽度变窄的三角形状。即,阻止爪35a的末端较尖。扇形齿轮35b具有与正齿轮25啮合的多个齿。该扇形齿轮35b形成于锁定板35的里端侧。具体地说,锁定板35的里端侧部分以从左右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以固定轴36为中心的扇形状的方式形成,扇形齿轮35b形成于锁定板35的里端面。

锁定部件15以阻止爪35a从下侧与卡片2接触的方式配置在卡片搬运路的下侧。并且,锁定部件15以使阻止爪35a通过下框架13的通过孔13a且从下侧与卡片2接触的方式配置。

锁定部件15能够利用通过动力传递装置16从马达14传递来的动力,在阻止爪35a与卡片2接触的接触位置同阻止爪35a从卡片搬运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即,锁定部件15通过从马达14传递来的动力,以固定轴36为中心旋转,且在接触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部件15位于退避位置时,阻止爪35a配置在下框架13的下侧,且与卡片2不接触。另一方面,在锁定部件15位于接触位置时,如图2所示,阻止爪35a的末端侧向下框架13的上侧突出,且能够与卡片2接触。此时,阻止爪35a的基端侧配置在通过孔13a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马达14以正齿轮25向图4中的顺时针的方向(以下将该方向作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旋转,则锁定部件15以固定轴36为中心向图4中的逆时针的方向(以下将该方向作为“逆时针方向”)旋转,锁定部件15从退避位置向接触位置移动。并且,若马达14以正齿轮2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旋转,则锁定部件15以固定轴36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锁定部件15从接触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另外,在锁定部件15固定有向左右方向的两侧突出的引导销37。引导销37与形成于支承框架17的引导槽17a(参照图3)卡合。在接触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部件15被引导销37和引导槽17a引导。

在锁定部件15位于接触位置时,如图2所示,阻止爪35a以随着朝向上侧而向里侧的方式倾斜。具体地说,在锁定部件15位于接触位置时,阻止爪35a以呈三角形状形成的阻止爪35a的末端朝向里上侧的方式向里上侧突出。若对与阻止爪35a接触的状态下的卡片2作用向前侧拔出的力,则在锁定部件15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阻止爪35a的末端扎进卡片2。

如图3所示,检测机构12具有传感器40和遮蔽部件41。传感器40是具有发光元件和对来自该发光元件的光进行感光的感光元件的透射型光学式传感器。该传感器40固定于支承框架17的左端侧。遮蔽部件41呈平板状形成,且以遮蔽部件41的厚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并且,遮蔽部件41配置在比锁定部件15靠左侧的位置。

遮蔽部件41能够旋转地保持于被固定于支承框架17的固定轴42。固定轴42以固定轴42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遮蔽部件41形成有供引导销37的左端侧部分贯穿插入的凸轮槽41a,遮蔽部件41与锁定部件15一同移动。具体地说,若锁定部件15旋转,则遮蔽部件41以固定轴42为中心旋转。并且,遮蔽部件41在锁定部件15位于退避位置时,遮挡从传感器40的发光元件射向感光元件的光。因此,由检测机构12检测锁定部件15位于退避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做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有与卡片2接触且阻止卡片2拔出的阻止爪35a的锁定板35,形成有与正齿轮25啮合的扇形齿轮35b。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阻止爪35a与扇形齿轮35b一体地形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会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读卡器那样,在锁定柄与连接柄的连接部分以及连接柄与扇形齿轮的连接部分产生晃动、连接柄发生变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阻止爪35a从与阻止爪35a接触且拔出被阻止的状态下的卡片2脱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齿轮18以及斜齿轮19配置在比正齿轮22、23靠右侧的位置,且齿轮侧销29以向左方向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正齿轮23的左侧面,轴侧销30、正齿轮25以及锁定部件15配置在比正齿轮22、23靠左侧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卡片锁定机构7的构成零件排列在左右方向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使卡片锁定机构7小型化。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旋转轴21配置在比螺旋齿轮18靠里侧的位置,旋转轴24配置在比旋转轴21靠前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使卡片锁定机构7进一步小型化。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旋转轴24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马达14的上端与马达14的下端之间,因此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使卡片锁定机构7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动力传递机构16具有销式离合机构31,因此不仅能够将马达14的输出可靠地传递至锁定部件15且使锁定部件15驱动,而且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通过拔出而不法取出卡片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锁定部件15成为在拔出方向上能够稍微移动的结构,且使锁定部件15能够与卡片2一同移动,因此与拔出卡片2时锁定部件15完全不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卡片2的表面进一步按压阻止爪35a、使阻止爪35a咬入。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拔出而不法取出卡片2时,通过销式离合机构31的作用,在指定时间内旋转轴24空转,因此,允许阻止爪35a进一步咬入卡片2。另一方面,在卡片2向读卡器1的里侧压入时,在销式离合机构31的作用下旋转轴24不空转,能够限制锁定部件15的移动而使卡片2不进一步向里移动。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中的读卡器51与实施方式1中的读卡器1相同,是用于执行对记录于卡片2的磁数据进行读取和/或向卡片2记录磁数据的装置,且装设于ATM等指定的上位装置而使用。以下说明该读卡器51的结构。另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或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读卡器的示意结构)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读卡器51的示意平面图。图7是图6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57的侧视图。

与实施方式1中的读卡器1相同,在读卡器51形成有供卡片2插入且排出的卡片插入口3。并且,在读卡器51的内部形成有供从卡片插入口3插入的卡片2搬运的卡片搬运路。该读卡器51具有卡片锁定机构57,在卡片2由于罪犯的不法行为等在卡片搬运路异常停止且卡片2卡在卡片搬运路时,所述卡片锁定机构57阻止从卡片插入口3拔出卡片2。并且,读卡器51具有执行对记录于卡片2的磁数据进行读取和/或向卡片2记录磁数据的磁头(省略图示)和用于在与内置于卡片2的IC芯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IC接点(省略图示)。

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6等所示的X方向上搬运卡片2。并且,在X1方向吸入卡片2,在X2方向排出卡片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卡片2的长边方向与X方向一致的方式使读卡器51吸入卡片2,以卡片2的长边方向与X方向一致的方式在读卡器51内搬运卡片2。在以下的说明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将X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Y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将Z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并且,将X1方向侧作为“里(后)”侧,将X2方向侧作为“前”侧,将Y1方向侧作为“右”侧,将Y2方向侧作为“左”侧,将Z1方向侧作为“上”侧,将Z2方向侧作为“下”侧。并且,Z方向是在卡片搬运路搬运的卡片2的厚度方向,Y方向是在卡片搬运路搬运的卡片2的宽度方向。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方向(Z1方向)是卡片2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即第三方向,下方向(Z2方向)是卡片2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即第四方向。

在读卡器51的主体框架56形成有卡合壁部56a,该卡合壁部56a与形成于卡片锁定机构57的后述的卡合槽69d卡合。卡合壁部56a以从构成卡片搬运路的上表面部分的上表面部向上侧竖起的方式形成。并且,卡合壁部56a呈平板状形成,以其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卡合壁部56a的左端与构成主体框架56的左侧面的侧壁部56c相连。并且,卡合壁部56a的右端与呈平板状形成的臂部56c相连。臂部56c以从构成卡片搬运路的上表面部分的上表面部向上侧竖起的方式形成,以其厚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

(卡片锁定机构的结构)

图8是图7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57的立体图。图9是从另一方向示出图8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57的立体图。图10是从图7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57卸下了把手71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1是从另一角度示出从图8所示的卡片锁定机构57卸下了支承框架67以及把手71等的状态的立体图。

卡片锁定机构57配置在卡片搬运路的上侧。该卡片锁定机构57与卡片锁定机构7相同,具有检测机构12、马达14、锁定部件15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6。并且,卡片锁定机构57具有检测机构12、马达14、锁定部件15以及安装有动力传递机构16的支承框架67。支承框架67由第一框架68以及第二框架69这两个框架和用于使第一框架68与第二框架69相连的连接轴70构成。第一框架68以及第二框架69通过使钢板等金属板弯折成指定形状而形成。

第一框架68由构成支承框架67的右侧面的平板状的侧面部68a、固定有马达14的平板状的马达固定部68b以及固定有后述的传感器基板73的平板状的基板固定部68c构成。侧面部68a以其厚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马达固定部68b以其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并且,马达固定部68b与侧面部68a的下端的里端侧相连,且从侧面部68a的里端侧向左侧延伸。基板固定部68c以其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并且,基板固定部68c与侧面部68a的前端相连,且从侧面部68a的前端向左侧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的侧面部68a是构成卡片锁定机构57的左右方向的一侧的侧面的第一侧板。

第二框架69由构成支承框架67的左侧面的平板状的侧面部69a、与侧面部69a的上端面相连的平板状的上表面部69b以及与侧面部69a平行地配置的平板状的内侧面部69c构成。侧面部69a以其厚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上表面部69b以其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并且,上表面部69b与侧面部69a的上端的前端侧相连,从侧面部69a的前端侧向右侧延伸。内侧面部69c以其厚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并且,内侧面部69c与上表面部69b的右端相连,从上表面部69b的右端向下侧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的侧面部69a是构成卡片锁定机构57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面的第二侧板。连接轴70以连接轴70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并且,连接轴70配置在侧面部68a与内侧面部69c之间。

在侧面部69a(即,支承框架67的左侧面)形成有以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缝状的卡合槽69d。卡合槽69d从侧面部69a的下端面向上侧形成。并且,卡合槽69d以在左右方向上贯通侧面部69a的方式形成于侧面部69a的前端侧。卡合槽69d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与主体框架56的卡合壁部56a的厚度(前后方向的厚度)大致相等。如图7所示,卡合槽69d与卡合壁部56a卡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省略图示的螺钉将侧面部69a固定于主体框架56的侧壁部56b,卡片锁定机构57固定于主体框架56。

马达14以马达14的输出轴14a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且以输出轴14a向上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支承框架67的马达固定部68b。与实施方式1相同,动力传递机构16具有由螺旋齿轮18和斜齿轮19构成的蜗轮蜗杆20。并且,动力传递机构16具有旋转轴21、正齿轮22、正齿轮23、旋转轴24以及正齿轮25。正齿轮25与形成于构成锁定部件15的后述的锁定板85的扇形齿轮85c啮合。动力传递机构16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侧面部68a与侧面部69a之间。

在螺旋齿轮18的上端侧固定有用于手动使输出轴14a旋转的把手71。旋转轴21呈细长的圆筒状形成,且以旋转轴21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旋转轴21的内周侧贯穿插入有固定轴28,固定轴28以固定轴28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于支承框架67。斜齿轮19固定于旋转轴21的大致中心位置,正齿轮22固定于旋转轴21的左端侧。即,正齿轮22配置在比斜齿轮19靠左侧的位置。并且,斜齿轮19配置在螺旋齿轮18的前侧,旋转轴21配置在比螺旋齿轮18靠前侧的位置。即,旋转轴21配置在比输出轴14a靠前侧的位置。

旋转轴24以旋转轴24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且能够旋转地保持于支承框架67。该旋转轴24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马达14的上端与马达14的下端之间。并且,旋转轴24配置在比旋转轴21靠前侧的位置。正齿轮23在旋转轴24的左端侧能够旋转地保持于旋转轴24,且配置在比斜齿轮19靠左侧的位置。正齿轮25固定于旋转轴24的右端侧。该正齿轮25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侧面部68a与内侧面部69c之间。并且,正齿轮25配置在比斜齿轮19靠右侧的位置。

与实施方式1相同,圆柱状的两根齿轮侧销29以向右方向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正齿轮23的右侧面。两根齿轮侧销29以将旋转轴24作为中心的180°间距固定于正齿轮23。在旋转轴24固定有向其径向两侧突出的轴侧销30。轴侧销30以能够与两根齿轮侧销29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比正齿轮23靠右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两根齿轮侧销29和轴侧销30构成销式离合机构31。

锁定部件15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侧面部68a与侧面部69a之间。具体地说,锁定部件15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侧面部68a与内侧面部69c之间。并且,锁定部件15配置在比斜齿轮19靠右侧的位置。该锁定部件15具有两个锁定板85,该两个锁定板85形成有与卡片2接触且阻止卡片2拔出的两个阻止爪85a、85b。在锁定板85除了形成有阻止爪85a、85b之外,还形成有与正齿轮25啮合的扇形齿轮85c。锁定板85呈平板状形成,且以锁定板85的厚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

锁定板85的前端侧部分能够旋转地保持于被固定于支承框架67的固定轴36。固定轴36以固定轴36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并且,固定轴36配置在比旋转轴24靠前侧的位置。两个锁定板85在左右方向上隔着指定间隔的状态下保持于固定轴36。

阻止爪85a、85b形成于锁定板85的下端侧,且配置在比固定轴36靠里侧的位置。并且,阻止爪85a配置在比阻止爪85b靠里侧的位置。阻止爪85a、85b从左右方向观察时呈随着向末端侧其宽度变窄的三角形状形成。即,阻止爪85a、85b的末端较尖。扇形齿轮85c具有与正齿轮25啮合的多个齿。该扇形齿轮85c形成于锁定板85的里端侧。具体地说,锁定板85的里端侧部分从左右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以固定轴36为中心的扇形状形成,扇形齿轮85c形成于锁定板85的里端面。

锁定部件15以阻止爪85a、85b从上侧与卡片2接触的方式配置在卡片搬运路的上侧。该锁定部件15利用通过动力传递机构16从马达14传递来的动力,能够在阻止爪85a、85b与卡片2接触的接触位置同阻止爪85a、85b从卡片搬运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即,锁定部件15通过从马达14传递来的动力以固定轴36为中心旋转,且在接触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部件15位于退避位置时,阻止爪85a、85b配置在比卡片搬运路靠上侧的位置,且不会与卡片2接触。另一方面,在锁定部件15位于接触位置时,阻止爪85a、85b的末端侧能够与卡片2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马达14以正齿轮25向图11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旋转,则锁定部件15以固定轴36为中心向图11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锁定部件15从退避位置向接触位置移动。此时,阻止爪85a、85b向下侧移动。并且,若马达14以正齿轮25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旋转,则锁定部件15以固定轴36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锁定部件15从接触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此时,阻止爪85a、85b向上侧移动。

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锁定部件15固定有向左右方向的两侧突出的引导销37,引导销37与形成于第一框架68的侧面部68a的引导槽(省略图示)以及形成于第二框架69的内侧面部69c的引导槽69e卡合。在接触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部件15被形成于侧面部68a的引导槽、引导槽69e以及引导销37引导。

如图7所示,在锁定部件15位于接触位置时,阻止爪85a以随着朝向下侧而向里侧的方式倾斜。具体地说,在锁定部件15位于接触位置时,阻止爪85c以呈三角形状形成的阻止爪85a的末端朝向里下侧的方式向里下侧突出。并且,在锁定部件15位于接触位置时,阻止爪85b以随着向下侧而向前侧的方式倾斜。具体地说,在锁定部件15位于接触位置时,阻止爪85b以呈三角形状形成的阻止爪85b的末端朝向前下侧的方式向前下侧突出。

若对与阻止爪85a、85b接触的状态下的卡片2作用向前侧的拔出力,则对锁定部件15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阻止爪85a的末端扎进卡片2。另一方面,若对与阻止爪85a、85b接触的状态下的卡片2作用压入里侧的力,则对锁定部件15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阻止爪85b的末端扎进卡片2。

检测机构12与实施方式1相同,具有传感器40和遮蔽部件41(参照图9、图10)。传感器40通过传感器基板73固定于第一框架68的基板固定部68c。遮蔽部件41以其厚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侧面部68a的右侧。并且,遮蔽部件41能够旋转地保持于被固定于侧面部68a的固定轴42。固定轴42以固定轴42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遮蔽部件41形成有供引导销37的右端侧部分贯穿插入的凸轮槽41a(参照图9),遮蔽部件41与锁定部件15一同移动。具体地说,若锁定部件15旋转,则遮蔽部件41以固定轴42为中心旋转。并且,在锁定部件15位于退避位置时,遮蔽部件41遮挡从传感器40的发光元件射向感光元件的光。因此,通过检测机构12检测锁定部件15位于退避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做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由于在形成有阻止爪85a、85b的锁定板85形成有扇形齿轮85c,因此能够防止阻止爪85a、85b从与阻止爪85a、85b接触且阻止被拔出的状态下的卡片2脱开。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旋转轴24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马达14的上端与马达14的下端之间,因此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使卡片锁定机构7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22、23配置在比斜齿轮19靠左侧的位置,齿轮25以及锁定部件15配置在比斜齿轮19靠右侧的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马达14的输出轴14a、旋转轴21、旋转轴24以及固定轴36从里侧向前侧按照该顺序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上,卡片锁定机构57的构成零件以马达14为中心配置,且锁定机构57的构成零件排列在前后方向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使锁定机构57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15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6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呈平板状形成的侧面部68a与侧面部69a之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以侧面部68a为基准在侧面部68a上配置锁定部件15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6之后安装侧面部69a,组装卡片锁定机构57。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容易组装卡片锁定机构57。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框架67的左侧面形成有将上下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缝状的卡合槽69d,且在主体框架56形成有以其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的卡合壁部56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槽69d与卡合臂部56a卡合。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卡合槽69d和卡合壁部56a防止与阻止爪85a、85b接触且阻止被拔出的状态下的卡片2被罪犯从卡片插入口3拔出时,卡片锁定机构57从主体框架56脱开。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例,但不限于此,在不变更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动力传递机构16具有正齿轮23、25,正齿轮25与锁定部件15的扇形齿轮35b、85c啮合,但也可以以正齿轮22与扇形齿轮35b、85c啮合的方式构成动力传递机构16。在该情况下,正齿轮22成为末级齿轮。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动力传递机构16具有正齿轮22、23、25,但动力传递机构16也可以具有斜齿轮来代替正齿轮22、23、25。在该情况下,扇形齿轮35b、85c以与斜齿轮啮合的方式形成。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15能够旋转地保持于固定轴36,但锁定部件15也可以固定于能够旋转地保持于支承框架17的旋转轴。

在实施方式2中,马达14以输出轴14a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且在前后方向上,输出轴14a、旋转轴21、旋转轴24、固定轴36从里侧向前侧按照该顺序配置。除此之外,例如,在实施方式2中,也可以马达14以输出轴14a的轴向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旋转轴14a、旋转轴21、旋转轴24、固定轴36从上侧向下侧按照该顺序配置。即使在该情况下,也以阻止爪85a、85b从上侧与卡片2接触的方式形成有锁定板85。并且,在实施方式2中,锁定部件15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6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侧面部68a与侧面部69a之间,但动力传递机构16的构成零件的一部分和锁定部件15也可以配置在侧面部68a的右侧或侧面部69a的左侧。

在实施方式1中,在以卡片2的短边方向与X方向一致的方式处理卡片2的读卡器1装设卡片锁定机构7,在实施方式2中,在以卡片2的长边方向与X方向一致的方式处理卡片2的读卡器51装设卡片锁定机构57。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在以卡片2的短边方向与X方向一致的方式处理卡片2的读卡器装设卡片锁定机构57,在以卡片2的长边方向与X方向一致的方式处理卡片2的读卡器装设卡片锁定机构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