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币装置、纸币出入装置以及自动存储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236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压币装置、纸币出入装置以及自动存储款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银行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压币装置、纸币出入装置以及自动存储款机。



背景技术:

在金融机构等所使用的现金自动存取款机等中,根据与顾客的交易内容,例如让顾客存入纸币、硬币等现金,或者向顾客支付现金。

作为现金自动存取款机,一般具有:在与顾客之间进行纸币的授受的纸币出入装置、对投入的纸币的币种及真伪进行鉴别的验钞部、暂时保留所投入的纸币的纸币暂存装置、以及按币种保存纸币的钞箱。纸币出入装置、验钞部、纸币暂存装置以及所述钞箱之间通过传输通道连接以实现纸币在各个部件之间的传输。

如图1所示为专利号为CN201080002154.4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纸币存取款机,其包括:用于将放入到纸币出入装置中的纸币导出到输送路的分离导出单元、用于将纸币收集到纸币出入装置的收集叶片辊、以及纸币引导部和压币器。纸币引导部和压币器4相对置配置,而且均可在分离导出单元和收集叶片辊之间往返移动。压币器4是由与纸币相对置的支承面、和在该支承面上部并向离开纸币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所构成的“く”字形结构,并且设置有转动单元,可使其自身转动。

压币器4在侧面具有两个沿着移动方向排列的销42,在压币器4的侧方具有可供销滑动地嵌入的滑槽41,在滑槽41靠近收集叶片辊侧的一端,设有向上倾斜的折弯部45,该折弯部45即为上述的转动单元。当压币器4滑动在滑槽41内滑动时未到达倾斜部时,即为其的第一工作状态,当滑动至折弯部45时,在两销42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可倾斜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

在将纸币收集到上述纸币出入装置时,压币器4移动到收集叶片辊侧,并保持第一工作状态,以供纸币进入。在将向顾客支付的纸币收集到纸币出入装置时,压币器4移动到收集叶片辊侧并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以使支承面向收集叶片辊侧倾斜,便于纸币进入。

然而,上述的纸币出入装置具有如下缺点:

1、将滑槽的折弯部45作为使压币器4转动的转动单元,压币器4两端的销42容易卡在折弯部45,出现压币器4转动不畅的问题,而且压币器4在转动时候的速度较慢,降低了纸币处理的效率;

2、压币器4在转动时候具有圆弧形的动作,而一般通过驱动皮带带动压币器的驱动机构仅能实现压币器4做直线运动,该专利所设计转动单元不便于压币器4驱动机构的设计,必然导致结构复杂化。

3、由于确定压币器4的位置需要在其下端设置检测板44和传感器43,而压币器4在转动时其下端存在圆弧动作,很难在纸币出入装置内找到传感器43的合适安置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压币装置、纸币出入装置以及自动存储款机,旨在先有技术中的纸币出入装置,存在压币器转动容易卡死、转动效率低、驱动机构复杂程度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压币装置,安装于纸币出入装置内,包括压币器和用于驱动所述压币器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压币器包括相互倾斜设置的倾斜部和支撑部,于所述压币器侧面、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倾斜部的交界处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转动安装有能够沿所述纸币出入装置滑动的转轴;

于所述支撑部的侧面上开设有与其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滑槽,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块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移动的第一传动结构,所述第一滑块侧端面并排设有止挡销和用于插入所述第一滑槽滑动的销轴;

所述止挡销具有倾斜状用于限制所述支撑部转动角度的斜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销轴一端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的第二传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皮带。

进一步地,于所述压币器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轴孔和所述第一滑槽,且均对应安装有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一滑块。

本发明还提供了纸币出入装置,包括主体和上设述的压币装置,所述压币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下端设有检测片,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片的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内侧壁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转轴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三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槽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槽一末端内侧壁呈便于所述销轴转动的圆弧形。

本发明还提供了自动存储款机,包括上述的纸币出入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压币装置,其借助第一滑块的特殊结构,使得第一传动结构只需提供平移动力,即可带动压币器实现平移和转动两个动作,并且转动过程顺畅快速,对纸币处理效率高。同时,由于第一传动结构只需要提供一个平移动力,使得相关具体的驱动机构具有较为简洁结构,降低了设计难度。

本发明中的纸币出入装置和自动存储款机中均包括上述压币装置,在运行中也均具有上述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压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压币器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压币器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6至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纸币出入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自动存储款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和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纸币出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压币器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压币器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9所示,本实施提供安装在纸币出入装置2内的压币装置,其包括压币器1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驱动压币器1移动。

压币器1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其包括相互倾斜设置的倾斜部11和支撑部12。在压币器1的侧面、并且位于支撑部12与倾斜部11的交界处开设有轴孔13,轴孔13内转动安装有转轴132,转轴132能够沿纸币出入装置2滑动,使压币器1能在图6所示的位置和图8所示的位置之间滑动平移,并且压币器1能够以转轴132为轴线转动。

在支撑部12的侧面上开设有与其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滑槽14,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块141和用于驱动第一滑块141水平移动的第一传动结构144。第一滑块141侧端面并排设有止挡销143和销轴142。销轴142插入第一滑槽14并且可以自由滑动。止挡销143具有倾斜状用于限制支撑部12转动角度的斜侧面。

以下根据上述结构,详述其工作原理。为了便于表述,将图4所示的压币器1状态称为第一状态,此时压币器1的支撑部12可近似看做竖直状态;将图5所示的压币器1状态称为第二状态,此时压币器1相对第一状态发生转动,其支撑部12呈倾斜状。

按照图6、图7、图8的顺序,示出了在用户取钞的过程中,压币器1的工作过程。在图6中,纸币沿箭头A所指的方向进入纸币出入装置2内,此时压币器1位于图示中最左端,并且保持第二状态,其支撑部12的端面倾斜为便于纸币导入的角度,纸币导入后被收集叶片辊28拍打至入钞导向板27上。

在图7中,压币器1转动调节至第一状态,并且滑动后配合入钞导向板夹27紧纸币,沿纸币托板26共同平移至图示右边。

在图8中,压币器1和入钞导向板夹27移动至图示右边,打开上端的钞门29,用户即可从纸币出入装置2内取出钞票。

以上工作过程只为便于叙述压币器1工作过程和状态切换,关于纸币进入纸币出入装置2以及纸币从纸币出入装置2中取出的具体原理详述,可参照背景技术所提供的专利文件,并非本申请重点,在此处不做赘述。

根据上述的工作过程可知,压币器1需要进行两个动作:平移滑动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压币器1侧面轴孔13内安装的转轴132限制其平移滑动方向,并且可作为压币器1的转动轴线。同时,第一传动结构144带动第一滑块141滑动,第一滑块141滑动的过程中具有两个行程:1、整个压币器1被带动滑动,从图8的位置平移滑动到图6的位置。2、当压币器1平移滑动至极限位置后,此时压币器1被转轴132限制无法继续平移滑动,第一滑块141持续移动,使得其销轴142在压币器1侧面的第一滑槽14中滑动,从而带动压币器1发生转动,直至压币器1转动至其端面贴合至止挡销143的斜侧面上时,无法继续转动从而锁定此时的位置和状态,至此完成两个行程,最终完成使压币器1的整个平移滑动和转动过程,使其从图8所示的状态、位置,转化为图6所示的状态、位置。容易理解的是,如果需要压币器1从图6所示的状态、位置,转化为图8所示的状态、位置,同样通过上述的动作组合完成即可,具体不做赘述。

根据上述的动作过程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压币器1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存在销卡死的问题,转动效率高,继而提高了对纸币的处理效率。而且,由于藉由第一滑块141的特殊结构设置将平移的动力转化为驱动压币器1转动的动力,换言之,第一传动结构144只需要提供平移动力即可带动压币器1完成整个平移和转动的动作,对相关动力结构的设计复杂度要求低,减少了零件数量,提升了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动结构144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皮带,如图2所示,皮带与第一滑块141相互啮合,可通过电机等结构驱动皮带,最终带动第一滑块141移动。在实际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通过涡轮螺杆、直线电机等。

为了保证压币器1能平稳移动,在其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轴孔13和第一滑槽14,且均对应安装有转轴132和第一滑块141。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纸币出入装置2,包括主体和上述的压币装置,压币装置安装在主体内。

本实施例中的纸币出入装置2,其内部设置的压币器1可通过第一传动结构144输出的动力完成整个平移和转动过程,而且不会发生销卡死的问题,具有结构简洁、对纸币的处理效率高等优点。

如图2所示,在第一滑块141下端设有检测片31,主体内设有用于检测检测片31的传感器3。由于第一滑块141在压币器1平移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移状态,可容易的在主体内找到合适的传感器3安放位置,降低了传感器3的设计难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自动存储款机3,包括上述的纸币出入装置2。由于改进了压币器1的结构,使得自动存储款机具有不易卡死、结构简洁、对纸币的处理效率高等优点。

自动存取款机3还包括验钞部31、纸币切换器32、循环钞箱33、废钞箱34、遗忘回收钞箱35、暂存部等结构36,上述各结构与纸币出入装置2共同配合实现自动存取款。

实施例二: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外一种压币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压币装置同样包括具有倾斜部11和支撑部12的压币器1、第一滑块141、位于第一滑块141下端的检测片31、传感器3等结构,压币器1上也设有轴孔13和第一滑槽14。

与实施例一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压币装置还包括在安装在转轴132一端的第二滑块131,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滑块131移动的第二传动结构133。其余的结构运行的原理、过程均可参照实施例一理解。

第二传动结构133输出动力后可驱动第二滑块131移动,继而带动压币器1的中部位置滑动,配合第一滑块141共同驱动压币器1完成整个平移、转动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传动结构133也采用皮带啮合的方式,只需要输出平移动力即可,同样具有不易卡死、纸币处理效率高、结构简洁等优点。

实施例三:

如图12所示,在实施例二中压币装置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纸币出入装置2。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滑块141和第二滑块131下均设有检测片31,纸币出入装置2对应包括两传感器3,可分别检测两检测片31的位置,更精确的获得压币器1的位置信息。

实施例四: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外一种纸币出入装置2,在其主体内侧壁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二滑槽211和第三滑槽212,其中转轴132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211内,第一滑块141滑动安装于第三滑槽212内。

与实施例一中所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可将驱动装置与压币器1和相应的各结构隔开,将电机、皮带等机构设置在主体外,杜绝其与纸币接触,使得结构设计更加安全可靠。

优选的,第二滑槽211的长度小于第三滑槽212,当压币器1滑动至第二滑槽211的终点时,转轴132无法继续滑动,限制了压币器1的极限位置,此时第一滑块141继续带动压币器1下部沿着第三滑槽212滑动,压币器1在此处即被带动转动。

优选的,第二滑槽211的一末端内侧壁呈便于转轴132转动的圆弧形,便于位于该处的压币器1转动。

与实施例二相比,由于可借助长度较短的第二滑槽211限制极限位置进行转动,所以无需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