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真伪鉴别设备及票据真伪鉴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5660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票据真伪鉴别设备及票据真伪鉴别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票据鉴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票据真伪鉴别设备及票据真伪鉴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高速发展,市场上的票据流通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票据的造假活动也越来越猖獗,假票据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扰乱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市场经济秩序。为了解决此问题,出现了多种票据鉴别方法。

现有的票据鉴别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种:一种是通过磁性传感器检测票据的磁信息安全线以鉴别出安全线为假的票据,但是,对于安全线为真的拼凑票据,此种鉴别方法却无能为力。另一种是通过白光、紫外光和红外光照射票据的荧光防伪油墨(譬如:紫外荧光油墨、红外荧光油墨),采集票据的荧光特征图像以用于票据的鉴别。但是,制备荧光防伪油墨的材料在市场上相对容易获得,因此,该鉴别方法难以用于高端防伪。综上所述,现有的鉴别方法均存在误辨率高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降低误辨率的票据真伪鉴别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票据真伪鉴别设备,以通过激光照射防伪油墨激发的光斑图像鉴别票据的真伪,从而降低误辨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票据真伪鉴别设备,包括支架,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搁置待测票据的载票平台。支架的顶部设有一顶板,顶板上设有一用于照射激光光束至待测票据的防伪油墨上以致防伪油墨激发出光斑图像的激光发射装置。支架上且位于载票平台与顶板之间设有一用于驱动摄像装置以致拍摄方向正对光斑图像的三维驱动机构以及一设置于三维驱动机构上摄像装置。顶板上还设有一分别与激光发射装置、摄像装置和三维驱动机构电性连接且接收摄像装置获取的实际防伪特征图像且发送实际防伪特征图像至外部的控制板。

优选地,摄像装置还包括一用于过滤光斑图像反射的光线中的红外光线的滤光片切换机构。

优选地,载票平台上设有用于固定待测票据的票夹。

优选地,防伪油墨包括胶印油墨、凸印油墨、雕刻凹版油墨或丝网油墨。

优选地,实际防伪特征图像包括图像形状、亮度、颜色、对比度和防伪特征位置信息。

优选地,待测票据包括钞票、证券或商品标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票据真伪鉴别系统,包括票据真伪鉴别设备和与票据真伪鉴别设备通信连接的终端设备。票据真伪鉴别设备包括支架,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搁置待测票据的载票平台。支架的顶部设有一顶板,顶板上设有一用于照射激光光束至待测票据的防伪油墨上以致防伪油墨激发出光斑图像的激光发射装置。支架上且位于载票平台与顶板之间设有一用于驱动摄像装置以致拍摄方向正对光斑图像的三维驱动机构以及一设置于三维驱动机构上摄像装置。顶板上还设有一分别与激光发射装置、摄像装置和三维驱动机构电性连接且接收摄像装置获取的实际防伪特征图像且发送实际防伪特征图像至终端设备的控制板。终端设备用于比对实际防伪特征图像与存储的票据标准防伪特征图像是否一致,若两者不一致,待测票据为可疑票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油墨在紫外光、红外光或可见光下不发光或发出的光较弱,激光下发出肉眼可见的光斑图像,以此鉴别真伪。进一步地,通过摄像装置拍摄激光照射下的待测票据得到实际防伪特征图像,比对实际防伪特征图像与存储的票据标准防伪特征图像以进一步降低误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票据真伪鉴别系统一种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票据真伪鉴别设备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票据真伪鉴别系统实施的票据真伪鉴别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票据真伪鉴别系统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票据真伪鉴别系统1包括票据真伪鉴别设备10和与票据真伪鉴别设备10通信连接的终端设备11。其中,票据真伪鉴别设备10用于获取实际防伪特征图像。终端设备11用于比对实际防伪特征图像与存储的票据标准防伪特征图像是否一致,若两者不一致,待测票据为可疑票据。

其中,参见图2,票据真伪鉴别设备10包括支架100。支架100的底部设有用于搁置待测票据108的载票平台101。其中,待测票据108包括钞票、证券或商品标签。此外,载票平台101上设有用于固定待测票据108的票夹(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票夹,避免票据真伪鉴别设备10鉴别过程中,票据的移动以致影响鉴别结果。

支架100的顶部设有一顶板102,顶板102上设有一用于照射激光光束至待测票据108的防伪油墨上以致防伪油墨激发出光斑图像的激光发射装置103,防伪油墨含有激光激发发光材料。激光激发发光材料选自有机闪烁材料,如蒽、萘或芪等;半导体类闪烁材料,如Ga:ZnO等;卤化物闪烁材料,如Ce:BaF2、CeF3、Eu:CaF2、Tl:CsI等;氧化物闪烁材料,如Eu:Gd2O3、Eu:GdTaO4、Eu:LuTaO4、Tb:LuTaO4、Ce:YAlO3、PbWO4等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防伪油墨包括胶印油墨、凸印油墨、雕刻凹版油墨或丝网油墨。

支架100上且位于载票平台101与顶板102之间设有一用于驱动摄像装置104以致拍摄方向正对光斑图像的三维驱动机构107以及一设置于三维驱动机构107上摄像装置104。其中,三维驱动机构107包括X轴驱动组件1073、Y轴驱动组件1071和Z轴驱动组件1072。本实施例通过三维驱动机构107驱动摄像装置104,以致可以灵活搁置待测票据108至载票平台101。

顶板102上还设有一分别与激光发射装置103、摄像装置104和三维驱动机构107电性连接且接收摄像装置104获取的实际防伪特征图像且发送实际防伪特征图像至终端设备11的控制板。其中,实际防伪特征图像包括图像形状、亮度、颜色、对比度和防伪特征位置信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104还包括一用于过滤光斑图像反射的光线中的红外光线的滤光片切换机构105。本实施例通过过滤掉光斑图像反射的光线中的红外光线,避免红外光线对摄像装置104的成像造成色差影响,以致有色差的实际防伪特征图像导致误辨。

图3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票据真伪鉴别系统实施的票据真伪鉴别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票据真伪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搁置待测票据。

步骤S2,照射激光光束至待测票据的防伪油墨上以致防伪油墨激发出光斑图像,防伪油墨含有激光激发发光材料。

步骤S3,驱动摄像装置以致拍摄方向正对光斑图像。

步骤S4,过滤光斑图像反射的光线中的红外光线。

步骤S5,拍摄待测票据以获取实际防伪特征图像。

步骤S6,比对实际防伪特征图像与存储的票据标准防伪特征图像是否一致。若两者不一致,执行步骤S7。若两者不一致,执行步骤S8。

步骤S7,待测票据为可疑票据。

步骤S8,待测票据为真票据。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或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