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866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支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OS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现有的非接触式支付的POS机中,天线基本都设置在机壳的背面,或者与屏幕错开设置。而中国银联目前最新的规定要求,非接触式的刷卡面要正对用户,现有的支持非接触式支付的POS机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刷卡面正对用户的POS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OS机,所述POS机的屏幕包括触摸屏、显示屏和天线,所述触摸屏贴合在所述显示屏上,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之间。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提示支付信息,所述天线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支持非接触式支付的移动智能设备所发送的支付信息,所述触摸屏用于显示身份验证交互界面以供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天线为NFC天线。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屏幕集成在所述POS机外壳的正面,与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主板连接。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POS机的外壳上还设有指纹识别装置。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POS机的外壳上还设有虹膜识别装置。本实用新型诸多实施例提供的POS机通过将天线设置在显示屏和触摸屏之间,实现了将非接触式的刷卡面正对用户,使用户可以通过POS机进行正对面的非接触式支付。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POS机进一步通过在外壳上设置指纹识别装置或虹膜识别装置提高支付过程中身份验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POS机屏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POS机屏幕集成在外壳正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POS机屏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OS机的屏幕包括触摸屏11、显示屏13和天线15,触摸屏11贴合在显示屏13上,天线15设置在触摸屏11和显示屏13之间。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显示屏13显示提示支付信息,用户通过支持非接触式支付的移动智能设备发送支付信息进行移动支付,天线15接收所述支付信息,POS机的处理单元处理所述支付信息后通过触摸屏13显示身份验证交互界面,以供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完成移动支付。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天线15为NFC天线,所述支持非接触式支付的移动智能设备为支持NFC支付的手机。在更多实施例中,天线15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支持其它通信协议的天线,所述支持非接触式支付的移动智能设备可以为支持对应通信协议的智能手表等不同移动智能设备,均可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未超出上述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例提供的POS机通过将天线设置在显示屏和触摸屏之间,实现了将非接触式的刷卡面正对用户,使用户可以通过POS机进行正对面的非接触式支付。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POS机屏幕集成在外壳正面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屏幕10集成在所述POS机外壳的正面,与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主板(图中未示出)连接。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POS机的外壳上还设有指纹识别装置。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POS机的外壳上还设有虹膜识别装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POS机进一步通过在外壳上设置指纹识别装置或虹膜识别装置提高支付过程中身份验证的安全性。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各种实施例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实施例中POS机的处理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处理支付信息的单元”。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设备中的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的支付信息处理方法。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