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127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动自行车电池盒,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盒都只是电池单一外壳,主要是保护电池和必要的安全做用,在消费市场对上,对款式新颖,外型美观,简结大方,安全、轻便、实用的电动自行车倍受消费者青睐,充分利用电动车各个部件的空间,简化结构,减少部件,增加人性化功能成了电动车生产企业设计产品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设计一种电动自行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提高安装效率,安全性好,实用可靠,易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包括稳压模块、主控模块、RFID感应模块、数字滤波整形电路、放大模块、电子锁控制模块、电池检测模块和电量显示模块,稳压模块与数字滤波整形电路连接,主控模块、RFID感应模块、数字滤波整形电路、放大模块依次串接,放大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主控模块接电子锁控制模块,稳压模块、电池检测模块均接至VCC电源端,电池检测模块与电量显示模块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由稳压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组成,稳压芯片的1脚依次接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至VCC电源端, 稳压芯片的3脚为5V电源端,稳压芯片的1脚、2脚与3脚之间分别接有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所述稳压芯片采用三端稳压芯片78L05;所述主控模块由单片机、第三电阻和第三电容组成,单片机的1脚接5V电源端,单片机的1脚与4脚之间接有第三电阻,单片机的1脚接第三电容至地端,单片机采用单片机PIC12F1822。

作为优选,所述的RFID感应模块由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感应线圈、第四电阻和RFID IC卡组成,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5V电源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均接至感应线圈的一端,感应线圈的另一端接至数字滤波整形电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均接至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5脚,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感应线圈与RFID IC卡相配合;所述数字滤波整形电路由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五电阻-第七电阻、第二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组成,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感应线圈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负极端分别接第四电容、第五电阻至地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依次接第六电阻、第三二极管至地端,第三二极管两端分别并接有第四二极管、第五电容、第七电阻,第六电阻与第七电阻之间的节点接至放大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放大模块包括放大芯片、第八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六电容-第九电容,放大芯片的5脚与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之间的节点连接,放大芯片的2脚接第八电阻至5V电源端,放大芯片的2脚、3脚分别接第十二电阻、第十电阻至地端,放大芯片的3脚与2脚、7脚之间分别接有第十一电阻、第六电容,放大芯片的6脚、8脚分别极为第八电容、第七电容至地端,放大芯片的6脚与7脚之间接有第十三电阻与第九电容的并联电路,放大芯片的3脚接第九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放大芯片的1脚均接至单片机的2脚,所述放大芯片采用放大器LM358。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子锁控制模块由第一MOS管、第三三极管、第 十四电阻-第十六电阻组成,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接第十五电阻至单片机的7脚,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接有第十四电阻,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十六电阻至第一MOS管的源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池检测模块由电压比较器芯片、三端稳压二极管、第十七电阻-第三十电阻、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按键、第四三极管、第二MOS管、第五二极管组成,电压比较器芯片的3脚反接第五二极管至三端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电压比较器芯片的8脚、10脚分别接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一电阻至第二十电阻的一端,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电压比较器芯片的12脚均接至三端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电压比较器芯片的5脚、7脚、9脚、11脚均接第十九电阻至三端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三端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电压比较器芯片的3脚分别接第十八电阻、第十七电阻至电源VCC端,电压比较器芯片的6脚与8脚、4脚之间分别接有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电压比较器芯片的4脚依次接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至电源VCC端,电压比较器芯片的4脚接第十电容至第二MOS管的栅极,第二MOS管的漏极与电压比较器芯片的12脚连接,第二MOS管的栅极依次接第二十七电阻与第十一电容的并联电路、第二十八电阻至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接有第三十电阻,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依次接第二十九电阻、按键至地端;所述电量显示模块由第一发光二极管-第四反光二极管、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组成,第一发光二极管-第四反光二极管的正极端均接电源VCC端,第一发光二极管-第四反光二极管负极端分别接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四电阻至电压比较器芯片的1脚、2脚、13脚、14脚,所述电压比较器芯片采用电压比较器芯片LM33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RFID智能电子锁功能和电池电量检测显示功能于一体,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电动车的智能电子锁控制 系统,其数据内容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抗干扰性能强,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且用RFID智能电子锁取代了机械锁,简化了结构,从而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也提高的电动车的安全性,操作人性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稳压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控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RFID感应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数字滤波整形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放大模块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量显示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9,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包括稳压模块1、主控模块2、RFID感应模块3、数字滤波整形电路4、放大模块5、电子锁控制模块6、电池检测模块7和电量显示模块8,稳压模块1与数字滤波整形电路4连接,主控模块2、RFID感应模块3、数字滤波整形电路4、放大模块5依次串接,放大模块5与主控模块2连接,主控模块2接电子锁控制模块6,稳压模块1、电池检测模块7均接至VCC电源端,电池检测模块7与电量显示模块8连 接。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稳压模块1由稳压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组成,稳压芯片U1的1脚依次接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至VCC电源端,稳压芯片U1的3脚为5V电源端,稳压芯片U1的1脚、2脚与3脚之间分别接有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所述稳压芯片U1采用三端稳压芯片78L05。

所述主控模块2由单片机U2、第三电阻R3和第三电容C3组成,单片机U2的1脚接5V电源端,单片机U2的1脚与4脚之间接有第三电阻R3,单片机U2的1脚接第三电容C3至地端,单片机U2采用单片机PIC12F1822。

所述RFID感应模块3由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感应线圈L1、第四电阻R4和RFID IC卡U3组成,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5V电源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接至感应线圈L1的一端,感应线圈L1的另一端接至数字滤波整形电路4,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均接至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5脚,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感应线圈L1与RFID IC卡U3相配合;所述数字滤波整形电路4由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组成,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与感应线圈L1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负极端分别接第四电容C4、第五电阻R5至地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依次接第六电阻R6、第三二极管D3至地端,第三二极管D3两端分别并接有第四二极管D4、第五电容C5、第七电阻R7,第六电阻R6与第七电阻R7之间的节点接至放大模块5。

所述放大模块5包括放大芯片U4、第八电阻R8-第十三电阻R13、第六电容C6-第九电容C9,放大芯片U4的5脚与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 R7之间的节点连接,放大芯片U4的2脚接第八电阻R8至5V电源端,放大芯片U4的2脚、3脚分别接第十二电阻R12、第十电阻R10至地端,放大芯片U4的3脚与2脚、7脚之间分别接有第十一电阻R11、第六电容C6,放大芯片U4的6脚、8脚分别极为第八电容C8、第七电容C7至地端,放大芯片U4的6脚与7脚之间接有第十三电阻R13与第九电容C9的并联电路,放大芯片U4的3脚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放大芯片U4的1脚均接至单片机U2的2脚,所述放大芯片U4采用放大器LM358。

所述电子锁控制模块6由第一MOS管Q4、第三三极管Q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六电阻R16组成,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接第十五电阻R15至单片机U2的7脚,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接有第十四电阻R14,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十六电阻R16至第一MOS管Q4的源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一MOS管Q4的栅极连接。

此外,所述电池检测模块7由电压比较器芯片U5、三端稳压二极管D6、第十七电阻R17-第三十电阻R30、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按键S1、第四三极管Q5、第二MOS管Q6、第五二极管D5组成,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3脚反接第五二极管D5至三端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8脚、10脚分别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一电阻R21至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12脚均接至三端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5脚、7脚、9脚、11脚均接第十九电阻R19至三端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端,三端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3脚分别接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七电阻R17至电源VCC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6脚与8脚、4脚之间分别接有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4脚依次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 R26至电源VCC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4脚接第十电容C10至第二MOS管Q6的栅极,第二MOS管Q6的漏极与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12脚连接,第二MOS管Q6的栅极依次接第二十七电阻R27与第十一电容C11的并联电路、第二十八电阻R28至第四三极管Q5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Q5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接有第三十电阻R30,第四三极管Q5的基极依次接第二十九电阻R29、按键S1至地端,电量显示模块8由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四反光二极管LED4、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四电阻R34组成,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四反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端均接电源VCC端,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四反光二极管LED4负极端分别接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四电阻R34至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1脚、2脚、13脚、14脚。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RFID智能电子锁时,把RFID IC卡U3靠近感应线圈L1,感应线圈L1把接受到RFID IC卡U3的数字脉冲通过数字滤波整形电路4送到放大模块5进行放大,经放大后的脉冲信号经由第九电阻R9送到单片机U2的2脚,与单片机U2内部寄存器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当比较的数据相同时,单片机U2的7脚输出控制脉冲,使第一MOS管Q4导通;开启电源,从而实现电动车电源的开和关。

在电池电量检测时,按下按键S1,第二MOS管Q6导通,由电压比较器芯片U5组成的电池电量检测制模块工作,点亮电池电量指示LED灯,指示电池电量,电压比较器芯片U5使用电压比较器芯片LM339做为电池检测和电量显示模块功能,LM339有四路独立的电压比较器,电压检测持精准。

本具体实施方式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作为电动车电源开关的控制系统,抗干扰性能好,对水、油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安全性好,具有放盗功能,且由于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抗干扰性能强,减少故障源减低故障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也提高的电动车的安全性,减少了不 必要经济损失。

本具体实施方式集合了RFID智能电子锁功能和电池电量检测显示功能于一体,用RFID智能电子锁取代了机械锁,简化了结构,从而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也提高的电动车的安全性,让电动自行车操作更人性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