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127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模块(1)、主控模块(2)、RFID感应模块(3)、数字滤波整形电路(4)、放大模块(5)、电子锁控制模块(6)、电池检测模块(7)和电量显示模块(8),稳压模块(1)与数字滤波整形电路(4)连接,主控模块(2)、RFID感应模块(3)、数字滤波整形电路(4)、放大模块(5)依次串接,放大模块(5)与主控模块(2)连接,主控模块(2)接电子锁控制模块(6),稳压模块(1)、电池检测模块(7)均接至VCC电源端,电池检测模块(7)与电量显示模块(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模块(1)由稳压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组成,稳压芯片(U1)的1脚依次接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至VCC电源端,稳压芯片(U1)的3脚为5V电源端,稳压芯片(U1)的1脚、2脚与3脚之间分别接有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所述稳压芯片(U1)采用三端稳压芯片78L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模块(2)由单片机(U2)、第三电阻(R3)和第三电容(C3)组成,单片机(U2)的1脚接5V电源端,单片机(U2)的1脚与4脚之间接有第三电阻(R3),单片机(U2)的1脚接第三电容(C3)至地端,所述单片机(U2)采用单片机PIC12F182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FID感应模块(3)由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感应线圈(L1)、第四电阻(R4)和RFID IC卡(U3)组成,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5V电源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接至感应线圈(L1)的一端,感应线圈(L1)的另一端接至数字 滤波整形电路(4),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均接至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5脚,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感应线圈(L1)与RFID IC卡(U3)相配合;所述的数字滤波整形电路(4)由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组成,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与感应线圈(L1)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负极端分别接第四电容(C4)、第五电阻(R5)至地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依次接第六电阻(R6)、第三二极管(D3)至地端,第三二极管(D3)两端分别并接有第四二极管(D4)、第五电容(C5)、第七电阻(R7),第六电阻(R6)与第七电阻(R7)之间的节点接至放大模块(5);所述的放大模块(5)包括放大芯片(U4)、第八电阻(R8)-第十三电阻(R13)、第六电容(C6)-第九电容(C9),放大芯片(U4)的5脚与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之间的节点连接,放大芯片(U4)的2脚接第八电阻(R8)至5V电源端,放大芯片(U4)的2脚、3脚分别接第十二电阻(R12)、第十电阻(R10)至地端,放大芯片(U4)的3脚与2脚、7脚之间分别接有第十一电阻(R11)、第六电容(C6),放大芯片(U4)的6脚、8脚分别极为第八电容(C8)、第七电容(C7)至地端,放大芯片(U4)的6脚与7脚之间接有第十三电阻(R13)与第九电容(C9)的并联电路,放大芯片(U4)的3脚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放大芯片(U4)的1脚均接至单片机(U2)的2脚,所述放大芯片(U4)采用放大器LM35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锁控制模块(6)由第一MOS管(Q4)、第三三极管(Q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六电阻(R16)组成,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接第十五电阻(R15)至单片机(U2)的7脚,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接有第十四电阻(R14),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十六电阻(R16)至第一MOS管(Q4)的源极,第三三极 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一MOS管(Q4)的栅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检测模块(7)由电压比较器芯片(U5)、三端稳压二极管(D6)、第十七电阻(R17)-第三十电阻(R30)、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按键(S1)、第四三极管(Q5)、第二MOS管(Q6)、第五二极管(D5)组成,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3脚反接第五二极管(D5)至三端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8脚、10脚分别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一电阻(R21)至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12脚均接至三端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5脚、7脚、9脚、11脚均接第十九电阻(R19)至三端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端,三端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3脚分别接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七电阻(R17)至电源VCC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6脚与8脚、4脚之间分别接有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4脚依次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至电源VCC端,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4脚接第十电容(C10)至第二MOS管(Q6)的栅极,第二MOS管(Q6)的漏极与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12脚连接,第二MOS管(Q6)的栅极依次接第二十七电阻(R27)与第十一电容(C11)的并联电路、第二十八电阻(R28)至第四三极管(Q5)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Q5)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接有第三十电阻(R30),第四三极管(Q5)的基极依次接第二十九电阻(R29)、按键(S1)至地端;所述电压比较器芯片(U5)采用电压比较器芯片LM33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车RFID智能电子锁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量显示模块(8)由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四反光二极管(LED4)、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四电阻(R34)组成,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四反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端均接电源VCC端,第一发 光二极管(LED1)-第四反光二极管(LED4)负极端分别接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四电阻(R34)至电压比较器芯片(U5)的1脚、2脚、13脚、14脚。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