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超声波无线远传智能水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2825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性超声波无线远传智能水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超声波无线远传智能水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超声波水表集成度较低,且由于需要连接外部数据导线,造成水表无法完全密封,防护等级较低。申请号为:201420869319.3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超声波水表,主要由下表壳、上表盖、换能器、管段等组成,管段的安装孔内安装有反射立柱,用密封圈C将换能器放入管段的换能器安装孔内,将密封圈B装在下表盖的密封槽内,用螺丝把带有密封圈B的下表盖固定在管段上。上述专利在更换电池时需要将外部壳体打开,增加了水表内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概率,降低了水表的防护等级。因此,需要一种完全密封的超声波水表,以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高稳定性超声波无线远传智能水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稳定性超声波无线远传智能水表,包括表体、卡装在所述表体顶部的上盖、位于所述上盖内部的表盘、插接在所述表体一侧的进水管、插接在所述表体另一侧且与所述进水管朝向相同的出水管,所述表体内部卡装有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测量管,所述测量管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超声波换能器,所述测量管下方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相对应位置卡装有反射板,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一侧上方安装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一侧镶嵌有WiFi模块,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另一侧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蓄电池组。

作为优选,还包括可卡接在所述表体一侧的无尾充电器,所述无尾充电器下方通过导线连接有插头。

作为优选,所述无尾充电器为‘U’型结构,且其内侧圆弧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直径,可卡接在所述出水管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表盘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流速表。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屏为数码显示屏。

作为优选,所述蓄电池组为可充电锂电池组。

作为优选,所述表体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水管接口部位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无尾充电设计能够完成设备的有效密封,增强设备可靠性,且能够进行远程信号传输,便于使用者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和远程控制,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尾充电器的主视图;

其中:1、表体;2、进水管;3、流速表;4、显示屏;5、表盘;6、出水管;7、测量管;8、处理器;9、上盖;10、WiFi模块;11、超声波换能器;12、蓄电池组;13、反射板;14、无尾充电器;15、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高稳定性超声波无线远传智能水表,包括表体1、卡装在表体1顶部的上盖9、位于上盖9内部的表盘5、插接在表体1一侧的进水管2、插接在表体1另一侧且与进水管2朝向相同的出水管6,表体1内部卡装有连通进水管2和出水管6的测量管7,测量管7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超声波换能器11,测量管7下方与超声波换能器11相对应位置卡装有反射板13,超声波换能器11一侧上方安装有处理器8,处理器8一侧镶嵌有WiFi模块10,超声波换能器11另一侧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蓄电池组12。

还包括可卡接在表体1一侧的无尾充电器14,无尾充电器14下方通过导线连接有插头15,无尾充电器14为‘U’型结构,且其内侧圆弧直径大于出水管6直径,可卡接在出水管6外侧,表盘5上设置有显示屏4和流速表3,显示屏4为数码显示屏,蓄电池组12为可充电锂电池组,表体1与出水管6和进水管2接口部位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设备通过WiFi模块10连接无线网络后与用户端手机通过互联网连接,超声波换能器11发射超声波信号,经反射板13发射后再通过超声波换能器11接收,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给处理器8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完成后通过WiFi模块10将水表信息传输给用户端,当蓄电池电量不足时,将无尾充电器14卡装在出水管6端,与表体1紧密配合,并接通电源后,即可实现蓄电池组12的充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