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航机场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1177阅读:20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民航机场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航机场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智能门禁系统已成为“智能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传统的门禁系统大多都采用机械锁、IC卡等方式,这要求使用人员必须近距离的操作,且存在钥匙忘带、IC卡磨损消磁等问题,对只能门禁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情况下,门禁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方式通常是采用软件连接,具有支持数字视频服务器功能的门禁控制器与数字监控系统同时实现从设备协议层到软件数据库层的双层数据交换功能,但其关联的视频会存在1-3秒的延时,不能对通道处异常情况之前的视频进行调用,增加安全隐患;同时,门禁系统需要长时间运行,功耗越大、发热越大,在封闭的空间内,如果散热条件不能够满足,容易引起工作出现异常,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民航机场门禁系统进行改进,使得民航机场门禁系统的结构更为完善,最大化提高民航机场门禁系统的实用性,可实现远程监控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民航机场门禁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使用更为方便,同时,能够增加其使用寿命,降低功耗,能够快速识别并与数据据比对,判别刷卡人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所述的民航机场门禁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管理控制服务器、信息存储模块、门禁控制模块、网络传输控制模块、防盗报警模块、远程监控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所述的计算机管理控制服务器分别与信息存储模块、门禁控制模块、网络传输控制模块、防盗报警模块、远程监控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连接,门禁控制模块包括门禁控制装置、射频识别装置、防盗报警装置、监控管理装置,所述的门禁控制装置包括通信接口、门禁控制器、实时时钟、I/O接口,所述的门禁控制器分别与实时时钟、I/O接口、射频识别装置、防盗报警装置、监控管理装置连接,门禁控制器通过通信接口与计算机管理控制服务器连接,射频识别装置包括读写器和射频标签,射频标签与计算机管理控制服务器通过读写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为RFID卡。

进一步,所述的射频标签包括天线Ⅰ、控制器、存储器、编码器、时钟、调制器,控制器一端与天线Ⅰ连接,另一端通过存储器与编码器连接,编码器与调制器和时钟连接,所述的控制器、存储器、编码器、时钟、调制器均与电源连接,所述的读写器包括天线Ⅱ、射频模块、控制模块、接口模块,天线Ⅱ与射频模块双向连接、射频模块与控制模块双向连接、控制模块与接口模块双向连接,天线Ⅰ与天线Ⅱ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天线Ⅰ和天线Ⅱ为偶极子天线。

进一步,所述的门禁控制器信号为PHILIPS-P87LPC76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民航机场门禁系统,通过对门禁控制装置对读写器所接受的射频卡数据信息传输,通过门禁控制器对信息的分析,判断RFID信息是否合法,具有很好的设防、撤防和屏蔽警告等功能,同时可支持各种电控门锁,黑、百名单两种工作方式,偶极子天线的全方向性,辐射能力比较强,成本低;门禁系统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管理中心对整个门禁系统进行联网控制,对异常突发情况报警,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对射频卡进行选用和改进,能够降低其使用功耗,增加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读写器与门禁控制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计算机管理控制服务器、2-信息存储模块、3-门禁控制模块、4-网络传输控制模块、5-防盗报警模块、6-远程监控模块、7-信息管理模块、8-门禁控制装置、9-射频识别装置、10-防盗报警装置、11-监控管理装置、12-通信接口、13-门禁控制器、14-实时时钟、15-I/O接口、16-天线Ⅰ、17-控制器、18-存储器、19-编码器、20-时钟、21-调制器、22-天线Ⅱ、23-射频模块、24-控制模块、25-接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4所示,所述的民航机场门禁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管理控制服务器1、信息存储模块2、门禁控制模块3、网络传输控制模块4、防盗报警模块5、远程监控模块6、信息管理模块7。

所述的计算机管理控制服务器1分别与信息存储模块2、门禁控制模块3、网络传输控制模块4、防盗报警模块5、远程监控模块6、信息管理模块7连接,门禁控制模块3包括门禁控制装置8、射频识别装置9、防盗报警装置10、监控管理装置11,射频识别装置9为RFID卡,所述的门禁控制装置8包括通信接口12、门禁控制器13、实时时钟14、I/O接口15,所述的门禁控制器13分别与实时时钟14、I/O接口15、射频识别装置9、防盗报警装置10、监控管理装置11连接,门禁控制器13通过通信接口12与计算机管理控制服务器1连接,门禁控制器13信号为PHILIPS-P87LPC767,门禁控制器13是门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门禁设防、撤防和屏蔽告警功能,支持各种电控门锁,支持黑、白名单两种工作方式。门禁自动模块自动对卡的合法性、权限、时段、有效期、是否为挂失卡等进行判断,只有符合条件的卡才会开门,同时会将有关信息记录在监控管理中心,通过对门禁控制装置8对读写器所接受的射频卡数据信息传输,通过门禁控制器13对信息的分析,判断RFID信息是否合法,具有很好的设防、撤防和屏蔽警告等功能。

射频识别装置9包括读写器和射频标签,射频标签与计算机管理控制服务器1通过读写器连接,所述的射频标签包括天线Ⅰ16、控制器17、存储器18、编码器19、时钟20、调制器21,控制器17一端与天线Ⅰ16连接,另一端通过存储器18与编码器19连接,编码器19与调制器21和时钟20连接,所述的控制器17、存储器18、编码器19、时钟20、调制器21均与电源连接,所述的读写器包括天线Ⅱ22、射频模块23、控制模块24、接口模块25,天线Ⅱ22与射频模块23双向连接、射频模块23与控制模块24双向连接、控制模块24与接口模块25双向连接,天线Ⅰ16与天线Ⅱ22连接,所述的天线Ⅰ16和天线Ⅱ22为偶极子天线,偶极子天线的全方向性,辐射能力比较强,成本低;读写器是门禁系统信号进行输入的重要设备,它主要用于读取射频卡中的相关数据或者相关的生物特征信息(如指纹、人脸特征),并将该数据信息发送到门禁控制器13,门禁系统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管理中心对整个门禁系统进行联网控制,对异常突发情况报警,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对射频卡进行选用和改进,能够降低其使用功耗,增加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当持卡者进入到读写器的读卡范围内,读写器自动读卡,门禁控制器13接收到读写器传过来的识别卡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处理(如这张卡是否是有效卡,是否在可用的时间范围内,是否有打开这扇门的权限等),数据处理完成后,门禁控制器13对电子门锁发出指令,电子门锁打开,门禁控制器13记录开门的事件、时间和使用人员,将这些信息发送给计算机管理控制服务器1,计算机管理控制服务器1进行归档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便于查询,同时,智能门禁系统还可以对进出的人员进行监控,读写器只要读卡,就会将当前的事件记录下来,自动传送到控制管理中心的计算机上,并保存成记录,以便以后查询,并通过防盗报警器监视,通过门禁控制器13判别,传输至计算机控制管理服务器,实现黑白分明判别。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民航机场门禁系统,通过对门禁控制装置对读写器所接受的射频卡数据信息传输,通过门禁控制器对信息的分析,判断RFID信息是否合法,具有很好的设防、撤防和屏蔽警告等功能,同时可支持各种电控门锁,黑、百名单两种工作方式,偶极子天线的全方向性,辐射能力比较强,成本低;门禁系统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管理中心对整个门禁系统进行联网控制,对异常突发情况报警,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对射频卡进行选用和改进,能够降低其使用功耗,增加其使用寿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