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存装置及介质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6910发布日期:2019-02-12 22:2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暂存装置及介质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暂存装置及介质处理机。



背景技术:

介质处理机中暂时存取介质的装置通常被称为暂存装置,在暂存装置中介质的传输方式是通过卷带夹持作用进行运输,因此如何保证卷带能够稳定的夹持介质传输是介质处理机设计的关键。由于卷带自身尺寸的限制,卷带无法完全将介质包住,致使介质在跟随卷带传输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翘起,且距离卷带越远的介质翘起的幅度越大。当翘起幅度较大的介质撞击到通道板时将会发生折角或者撕裂等问题,影响该介质后续的存取,最终导致该暂存装置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介质在跟随卷带传输的过程中出现折角、撕裂问题的暂存装置及介质处理机。

一种暂存装置,用于暂时存储介质,包括:

安装架;

第一旋转机构,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

第二旋转机构,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

卷带,所述卷带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上,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上,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用于收放卷所述卷带,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用于收放卷所述介质和所述卷带;及

导向机构,包括第一通道板和抵持组件,所述第一通道板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抵持组件凸出设于所述第一通道板朝向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一侧,所述抵持组件用于抵接所述卷带以将所述介质压紧在所述第二旋转机构上并使所述第一通道板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之间形成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板上设有贯穿的辅助口,所述抵持组件穿过所述辅助口并外露于所述第一通道板朝向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组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抵持组件沿所述辅助口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组件包括:

支撑轴,设于所述第一通道板背离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一侧;及

转轮,用于与所述卷带抵接,所述转轮转动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且所述转轮穿过所述辅助口并外露于所述第一通道板朝向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通道板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板背离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一侧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辅助板,每一所述辅助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伸入每一所述辅助板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组件还包括卡环,所述卡环卡设于所述支撑轴上并与所述辅助板的一侧抵接,以限制所述支撑轴沿其轴向的相对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二通道板,所述第二通道板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通道板和所述第二通道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所述介质通过的传输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第一传输组件,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一传输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板;及

第二传输组件,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二传输组件穿过所述第二通道板,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所述第二传输组件用于夹持并驱动所述介质穿过所述传输通道。

一种介质处理机,包括上述暂存装置。

上述暂存装置,随着第二旋转机构上卷绕的介质厚度的变化,第一通道板会相对安装架转动,由于抵持组件相对于第一通道板的其他部位相对更加靠近第二旋转机构,抵持组件能够抵接卷带以将介质压紧在第二旋转机构上并使第一通道板与第二旋转机构之间形成间隔,使得第一通道板能够与介质保持一段距离,以对位于第一通道板与第二旋转机构之间的介质进行较好地避位,避免介质在跟随卷带传输的过程中因产生的翘起幅度过大而撞击到第一通道板发生折角或者撕裂等问题,提高介质传输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介质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介质处理机的局部结构框图;

图3为图1所示介质处理机中暂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暂存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介质处理机的另一局部结构框图;

图6为图3所示暂存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暂存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暂存装置中第一通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暂存装置中第一通道板和抵持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8所示第一通道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3所示第一通道板和抵持组件的另一视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及图2,一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机为用于存储纸币的存储装置,例如存取款一体机,介质为纸币。介质处理机可以包括机架1、识别装置2、暂存装置3、传输装置4、换向装置5、储存箱6、控制器7以及存取钞部(包括如图1所示的存钞口13和取钞口14),其中,该控制器7连接存取钞部、识别装置2、暂存装置3、传输装置4、换向装置5及储存箱6并施以控制。存取钞部用于与用户交互并具有收纳空间,用于收纳用户投入纸币以及收纳需要输出至用户的纸币;识别装置2用于确认纸币是否符合流通要求;暂存装置3用于暂时存储纸币;传输装置4用于传输纸币,其包括位于存取钞部、识别装置2、暂存装置3及储存箱6之间的传输通道及相应传输驱动机构;换向装置5用于在纸币的传输过程中切换纸币的传输路径,储存箱6用于存储纸币。具体地,机架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机芯11及第二机芯12,存取钞部、识别装置2、暂存装置3均位于第一机芯11内,储存箱6位于第二机芯12内。本实施例中,换向装置5设有多个,间隔分布在传输装置4上,各个换向装置5根据控制器7的指令选择性的对纸币进行换向。

储存箱6包括循环储存箱61及废储存箱62,循环储存箱61用于存储经识别可流通的纸币,废储存箱62用于存储经识别不可流通的纸币。循环储存箱61和废储存箱62的入口处均设有换向装置5,而且,循环储存箱61设有多个,每个循环储存箱61的入口处都对应设有一个换向装置5。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介质处理机的存取钞部具有存钞口13和取钞口14,存钞口13及取钞口14均设置在第一机芯11上,识别装置2位于存钞口13与暂存装置3之间。循环储存箱61设有5个,换向装置5设有9个,分别为换向装置a-i,其中换向装置a对应取钞口14,换向装置b对应存钞口13,换向装置c位于识别装置2与暂存装置3之间,换向装置d至换向装置h分别对应5个循环储存箱61,换向装置i对应废储存箱62。

用户在存钞时,将纸币放入存钞口13,纸币逐张进入第一机芯11后,在换向装置b的作用下,纸币被切换至识别装置2,经识别后,可流通的纸币通过换向装置c被切换至暂存装置3,不可流通的纸币依次经过换向装置d、换向装置e、换向装置f、换向装置g、换向装置h、换向装置i、换向装置a而被返回至取钞口14。用户取出无法识别的纸币,并确认存款数目后,控制器7控制暂存装置3输出可流通的纸币,在换向装置c以及换向装置d-h中的至少一个的作用下,纸币被存储至控制器7选中的循环储存箱61中。

用户在取钞时,控制器7控制纸币由选中的一个循环储存箱61输出,并在对应的换向装置5的作用下朝向换向装置i传输,再依次经过换向装置a、换向装置b进入识别装置2,经识别后,可流通的纸币通过换向装置c被切换至暂存装置3,不可流通的纸币依次经过换向装置d-i而进入废储存箱62内。当暂存装置3中的纸币与用户需求的纸币数量相同时,暂存装置3输出纸币,纸币再依次经过换向装置c、识别装置2、换向装置b、换向装置a,最终进入取钞口14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循环储存箱61的数目也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6个或更多个,换向装置5的数目也可以相应改变,以形成具有不同存储容量的介质处理机。

另外,一实施例的介质处理机还可以为自动存款机、自动取款机等现金类产品,当介质处理机为自动存款机时,存钞口13和取钞口14可以共用,当介质处理机为自动取款机时,存钞口13和取钞口14可以共用。或者,一实施例的介质处理机还可以为非现金类产品,作用对象可以为各类票据、银行卡等,此时,识别装置2可以省略。在其他实施例中,介质也可为较为轻薄的纸质类介质或者塑料类介质,例如支票、发票或其他票券等。

请参考图3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暂存装置3具有供介质进出的出入口302,暂存装置3还包括安装架31、第一旋转机构32、第二旋转机构33、驱动机构34、卷带35、导向机构36及输送机构37。其中,第一旋转机构32、第二旋转机构33、驱动机构34均安装在安装架31上并连接至该控制器7,卷带35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旋转机构32上,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旋转机构33上,第一旋转机构32用于收放卷卷带35,第二旋转机构33用于收放卷介质和卷带35。驱动机构34与第一旋转机构32和第二旋转机构33连接,以实现第一旋转机构32和第二旋转机构33的主动旋转,驱动机构34还与输送机构37连接,以向输送机构37提供动力,从而实现介质的传输。导向机构36设于安装架31上,导向机构36用于压紧缠绕在第二旋转机构上的介质,并在出钞时起到铲钞的作用,导向机构36还与输送机构37共同形成供介质通过的传输通道304,传输通道304与出入口302连通。

入钞时,控制器7控制第二旋转机构33收卷卷带35,第一旋转机构32放卷卷带35,介质由出入口302进入暂存装置3,在输送机构37与导向机构36的共同作用下,介质沿着传输通道304朝向第二旋转机构33移动,待介质移动至卷带35与第二旋转机构33的接触点处,卷带35会将介质一起缠绕在第二旋转机构33上。出钞时,控制器7控制第一旋转机构32收卷卷带35,第二旋转机构33放卷卷带35,卷带35与介质分离,导向机构36铲出介质后,通过输送机构37将介质沿着传输通道304从出入口302送出暂存装置3。而无论是在入钞的过程中还是在出钞的过程中,尽管缠绕在第二旋转机构33上的卷带和介质的厚度会发生变化,但导向机构36始终与卷带和介质之间保持紧密接触。在如图3所示的一侧剖视图中,第一旋转机构32的放卷方向与第二旋转机构33收卷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一旋转机构32的收卷方向与第二旋转机构33放卷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显而易见,从与图3相反的另一侧观察,第一旋转机构32和第二旋转机构33的收放卷方向为相反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输通道304位于第二旋转机构33上方,从而导向机构3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与卷绕在第二旋转机构33上的卷带35保持紧密接触,以将介质压紧在第二旋转机构33上,防止出现因介质松散、倾斜或重叠等而导致的介质卡住的情况。另外,在出钞时,由于导向机构36与卷绕在第二旋转机构33上的卷带35的紧密接触,能保证导向机构36顺利铲出介质,降低卡钞概率。

进一步,第一旋转机构32位于传输通道304上方,也即,传输通道304位于第一旋转机构32与第二旋转机构33之间,从而能使得卷带35与介质分离的部位尽量接近导向机构36上铲钞的部位,提高铲钞成功率。

可以理解,在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机构32、第二旋转机构33及传输通道304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还可以为其他形式,例如,第一旋转机构32与传输通道304均位于第二旋转机构33下方等。

暂存装置3还包括与导向机构36连接的张紧机构38,张紧机构38用于张紧卷带35,从而在入钞及出钞的过程中,卷带35均能一直处于张紧状态,进而能够保证缠绕在第一旋转机构32和第二旋转机构33上的卷带35的直径尽可能的小,以减小卡钞率,提高可靠性。暂存装置3还包括连接至控制器7的检测机构39,检测机构39包括第一检测器391、第二检测器392及第三检测器393,其中,第一检测器391设于第一旋转机构32与导向机构36之间,且能够检测卷带35的状态值,这里所说的状态值可以理解为卷带35的移动速度或单位时间内通过第一检测器391的卷带35的长度。当第一检测器391的检测结果在预设范围内波动时,表明第一旋转机构32或第二旋转机构33上仍留有至少一圈的卷带35,可继续放卷或收卷。当第一检测器391的检测结果超出了预设范围,表明第一旋转机构32或第二旋转机构33上的卷带35已用完。

具体地,入钞时,卷带35沿着第一旋转机构32至第二旋转机构33的方向移动,第一检测器391能够检测出卷带35的状态值,若该状态值几乎不变,暂存装置3可继续接收介质。当第一旋转机构32上的卷带35用完时,第一检测器391检测到的状态值会减小至0,此时,第二旋转机构33停止转动,避免卷带35与第二旋转机构33分离,并且,需禁止向暂存装置30继续传送介质。

第二检测器392设于导向机构36上,第二检测器392具有计数功能,能够在入钞的过程中,计算进入暂存装置3的介质的数量。同时,根据第二检测器392的检测结果还能判断出传输通道304内是否存在残留的介质。

第三检测器393设于安装架31上,且用于检测第二旋转机构33上是否存在残留的介质。第三检测器393主要应用于出钞的过程中,以判断第二旋转机构33上卷绕的介质是否全部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器391、第二检测器392及第三检测器393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均类似,三者均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机构32包括第一转轴322和卷带轮324。第一转轴322转动设于安装架31上。驱动机构34与第一转轴322连接。驱动机构34能够驱动第一转轴322相对安装架31的转动。卷带轮324套设于第一转轴322上,并与卷带35的一端连接。卷带轮324用于收放卷卷带35。进一步地,第二旋转机构33包括第二转轴332和滚筒334。第二转轴332转动设于安装架31上。驱动机构34与第二转轴332连接,驱动机构34能够驱动第二转轴332相对安装架31的转动。滚筒334套设于第二转轴332上,并与卷带35的另一端连接。滚筒334用于收放卷介质和卷带35。

在本实施例中,卷带轮324和卷带35均包括两个。两个卷带轮324间隔分布于第一转轴322上。两个卷带35远离滚筒33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卷带轮324一一对应。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导向机构36包括第一通道板361。第一通道板361转动设于安装架31上。第一通道板361用于抵接卷带35以将介质压紧在第二旋转机构33上。进一步地,导向机构36还包括第二通道板362。第二通道板362设于安装架31上。第一通道板361和第二通道板362之间形成有用于供介质通过的传输通道304。

如图6及图7所示,进一步地,导向机构36还包括抵持组件363。抵持组件363凸出设于第一通道板361朝向第二旋转机构33的一侧。抵持组件363用于抵接卷带35以将介质压紧在第二旋转机构33上并使第一通道板361与第二旋转机构33之间形成间隔。

上述暂存装置3,随着第二旋转机构33上卷绕的介质厚度的变化,第一通道板361会相对安装架31转动,由于抵持组件363相对于第一通道板361的其他部位相对更加靠近第二旋转机构33,抵持组件363能够抵接卷带35以将介质压紧在第二旋转机构33上并使第一通道板361与第二旋转机构33之间形成间隔,使得第一通道板361能够与介质保持一段距离,以对位于第一通道板361与第二旋转机构33之间的介质进行较好地避位,避免介质在跟随卷带35传输的过程中因产生的翘起幅度过大而撞击到第一通道板361发生折角或者撕裂等问题,提高介质传输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如图8至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道板361上设有贯穿的辅助口3611。抵持组件363穿过辅助口3611并外露于第一通道板361朝向第二旋转机构33的一侧。进一步地,抵持组件363包括多个。多个抵持组件363沿辅助口3611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以增强导向机构36对卷带35的压持稳定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抵持组件363包括两组。两组抵持组件363沿辅助口3611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持组件363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或三个以上,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如图7及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抵持组件363包括支撑轴3631和转轮3632。支撑轴3631设于第一通道板361背离第二旋转机构33的一侧。转轮3632用于与卷带35抵接。转轮3632转动套设于支撑轴3631上。转轮3632穿过辅助口3611并外露于第一通道板361朝向第二旋转机构33的一侧。转轮3632能够降低与卷带35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介质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转轮3632的转动轴线与第一通道板361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以提升暂存装置3整体的装配便捷性,便于卷带35在第一旋转机构32和第二旋转机构33之间的卷绕及介质的传输。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组抵持组件363设有一个转轮3632,另一组抵持组件363设有两个转轮3632。其他实施例中,其中一组抵持组件363设置的转轮363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另一组抵持组件363设置的转轮3632可以为一个或三个以上。

如图8及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道板361背离第二旋转机构33的一侧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辅助板364。具体的,两个辅助板364位于辅助口3611的两侧。每一辅助板364上设有固定孔3642。支撑轴3631的两端分别伸入每一辅助板364对应的固定孔3642内。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辅助板364上设有间隔分布的两个固定孔3642。每一抵持组件363的支撑轴3631的两端分别伸入每一辅助板364对应的一个固定孔3642内。在一实施例中,抵持组件363还包括卡环3633。卡环3633卡设于支撑轴3631上并与辅助板364的一侧抵接,以限制支撑轴3631沿其轴向的相对移动。

如图10所示,进一步地,第一通道板361背离第二旋转机构33的一侧还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卡板365。第一卡板365位于两个辅助板364之间。其中一个抵持组件363的转轮3632夹持于两个第一卡板365之间,以限制该其中一个抵持组件363的转轮3632沿其对应的支撑轴3631的轴向的相对移动。

如图10所示,进一步地,第一通道板361背离第二旋转机构33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卡板366。第二卡板366位于两个辅助板364之间。第二卡板366与第一卡板365分别位于辅助口3611的另外两侧。另一组抵持组件363的其中一个转轮3632夹持于其中一个辅助板364和第二卡板366之间,另一组抵持组件363的另一个转轮3632夹持于另一个辅助板364和第二卡板366之间,以限制该另一组抵持组件363的两个转轮3632沿其对应的支撑轴3631的轴向的相对移动。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道板361具有朝向背离第二旋转机构33的一侧折弯的翘角3612。由于第一通道板361具有朝向背离第二旋转机构33的一侧折弯的翘角3612,第一通道板361设有翘角3612的部位相对于第一通道板361的其他部位距离第二旋转机构33的间隔较大,以对位于第一通道板361与第二旋转机构33之间的介质进行较好地避位,避免介质在跟随卷带35传输的过程中因产生的翘起幅度过大而撞击到第一通道板361发生折角或者撕裂等问题,提高介质传输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道板361还包括用于转动连接安装架31的本体3613。翘角3612设于本体3613的一端。在一实施例中,翘角3612包括多个。多个翘角3612间隔设置于本体3613的一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翘角3612包括两个。两个翘角3612间隔设置于本体3613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翘角36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三个以上,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翘角3612与本体3613一体成型,以便于第一通道板361整体结构的加工。

如图7及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翘角3612与本体3613的连接处光滑过渡。当严重翘起的介质与翘角3612发生干涉时,由于翘角3612与第一通道板361的本体3613的连接处光滑过渡,这样该严重翘起的介质与翘角3612的接触部分会顺着翘角3612向下压,使得该严重翘起的介质不断贴近第二旋转机构33,进而不会发生折角或撕裂等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介质传输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请同时参阅图10至图1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抵持组件363、辅助口3611、辅助板364、第一卡板365及第二卡板366均设于第一通道板361的本体3613上。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导向机构36还包括用于分离介质的分离件367。分离件367转动设于安装架31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分离件367位于第一通道板361的下方。第一通道板361与分离件367之间形成用于传输介质的引导通道306。引导通道306与传输通道304相连通。该结构便于在收卷介质时介质通过引导通道306传输至卷带35并跟随卷带35绕在第二旋转机构33上,还便于在放卷介质时介质跟随卷带35移动经过引导通道306传输至出入口302。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输送机构37包括第一传输组件372和第二传输组件374。第一传输组件372转动设于安装架31上。第一传输组件372穿过第一通道板361。具体的,驱动机构34与第一传输组件372连接。驱动机构34能够驱动第一传输组件372相对安装架31的转动。第二传输组件374转动设于安装架31上。第二传输组件374穿过第二通道板362。第一传输组件372和第二传输组件374用于夹持并驱动介质穿过传输通道304。当介质通过传输通道304时,第一传输组件372和第二传输组件374会分别与介质的上下表面相抵接,从而夹持并驱动该介质穿过传输通道304。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第一传输组件372包括两个第一带轮3722和第一传输带3724。两个第一带轮3722转动设于安装架31上,并穿过第一通道板36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带3724绕设于两个第一带轮3722上。请同时参阅图11,进一步地,第一通道板361的本体3613上设有避位槽3614。第一带轮3722穿过避位槽3614。驱动机构34与第一带轮3722连接。驱动机构34能够驱动第一带轮3722相对安装架31的转动。

如图6所示,第二传输组件374包括两个第二带轮3742和第二传输带3744。两个第二带轮3742转动设于安装架31上,并穿过第二通道板362。第二传输带3744绕设于两个第二带轮3742上。第一传输带3724和第二传输带3744并列设置且相互反向运行。第一传输带3724和第二传输带3744用于夹持并驱动介质穿过传输通道304。

由于传输带的宽度较大,第一传输带3724和第二传输带3744可以夹持并传输不同宽度的介质,卷带35可以把不同宽度的介质缠绕在第二旋转机构33上,实现介质相对暂存装置3的顺利进出。该暂存装置3增加存储介质的容量,增加对不同宽度介质的兼容性,同时不会出现卡钞现象,提高介质行走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组件372还包括用于使第一传输带3724张紧的第一张紧轮3726。第一张紧轮3726转动设于安装架31上,并位于两个第一带轮3722之间。第一传输带3724的一端设于其中一个第一带轮3722上,另一端绕过第一张紧轮3726设于另一个第一带轮3722上。该结构能让第一传输带3724和第二传输带3744可靠夹持并传输介质。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第二传输组件374还包括用于使第二传输带3744张紧的第二张紧轮3746。第二张紧轮3746转动设于安装架31上,并位于两个第二带轮3742之间。第二传输带3744的一端设于其中一个第二带轮3742上,另一端绕过第二张紧轮3746设于另一个第二带轮3742上。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器391、第二检测器392及第三检测器393均包括两个。两个第一检测器391间隔设于张紧机构38上。两个第二检测器392分别设于第一通道板361和第二通道板362上,并位于传输通道304的两侧。两个第三检测器393位于滚筒334的两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