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1366发布日期:2019-10-19 02:48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归集装置,具体是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



背景技术:

发票是指一切单位和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开具和收取的业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审计机关、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收据才是收付款凭证,发票只能证明业务发生了,不能证明款项是否收付。

发票是需要核对的,从而,对于一次性开具较多发票的公司或单位,在发票的管理上是一大难题,该单位或公司财务部门工作量会很大,且工作效率也比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正面上部设置有触摸显示屏,且在触摸显示屏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喇叭,机体内位于触摸显示屏的后侧设置有安卓主板,安卓主板的后侧设置有驱动控制板,安卓主板电性连接驱动控制板和触摸显示屏;

机体内位于触摸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导入机构,导入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送纸传动机构,送纸传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发票箱,机体正面下侧设置有箱门,箱门内侧壁上部安装有锁扣,机体内对应锁扣的位置安装有电磁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入机构包括底板一,底板一的上端安装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上安装有送纸轮,送纸轮的一侧设置有搓纸轮,搓纸轮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一,且底板一上端位于送纸轮和搓纸轮的下方设置有摩擦垫,底板一上端位于动力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分离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纸传动机构包括底板二,底板二上端近导入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二,底板二上端左侧安装有小型马达一,小型马达一转动连接有转轴一,转轴一上近小型马达一的位置安装有主带轮,主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从带轮,从带轮安装在转轴二上,转轴二安装在安装板上,且转轴二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底板二上端,转轴一和转轴二上均套设有走纸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票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设置在下箱体的上端,下箱体内底部设置有两个蝶形弹簧,蝶形弹簧的上端设置有发票托板,发票托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个滑杆,下箱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对应滑杆位置开设有滑槽,滑杆在滑槽内滑动,且滑槽内底部设置有传感器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箱体的顶部安装有识别机构,识别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上箱体的顶部,固定板的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自动对焦摄像头,且固定板下端位于自动对焦摄像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LED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箱体左右两侧壁下部均安装有叠齐机构,叠齐机构包括小型马达二,小型马达二安装在上箱体的外侧,且小型马达二转动连接主动轴,主动轴穿过上箱体且在端部安装有主同步轮,主同步轮上设置有同步带,同步带的另一侧连接从同步轮,从同步轮安装在从动轴上,从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上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入机构、送纸传动机构、识别机构、叠齐机构的设置可将一叠发票一张一张送入发票箱内,并整齐堆叠在发票箱里,发票输送到发票箱里后通过自动对焦摄像头进行拍照和识别,可生成数据保存在数据库里,并汇总生成报表,方便了一次性开具数量较多发票的单位对开具的发票进行有效管理,大大减轻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中导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中送纸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中发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中图5的侧视图。

图7为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中叠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中发票托板的俯视图。

图中:1-机体;2-触摸显示屏;3-喇叭;4-安卓主板;5-驱动控制板;6-导入机构;61-底板一;62-动力机构;63-送纸轮;64-搓纸轮;65-传感器一;66-分离胶垫;7-送纸传动机构;71-底板二、72-传感器二;73-小型马达一;74-安装板;75-转轴一;76-主动轮;77-转轴二;78-从带轮;79-走纸轮;8-发票箱;81-上箱体;82-下箱体;821-蝶形弹簧;822-发票托板;823-滑杆;824-滑槽;825-传感器三;83-识别机构;831-固定板;832-固定螺栓;833-自动对焦摄像头;834-LED灯;84-叠齐机构;841-小型马达二;842-主动轴;843-主同步轮;844-同步带;845-从同步轮;846-从动轴;847-轴承;9-箱门;10-锁扣;11-电磁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发票智能归集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正面上部设置有触摸显示屏2,且在触摸显示屏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喇叭3,机体1内位于触摸显示屏2的后侧设置有安卓主板4,安卓主板4的后侧设置有驱动控制板5,安卓主板4电性连接驱动控制板5和触摸显示屏2;

机体1内位于触摸显示屏2的下方设置有导入机构6,导入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送纸传动机构7,送纸传动机构7的一侧设置有发票箱8,机体1正面下侧设置有箱门9,箱门9内侧壁上部安装有锁扣10,机体1内对应锁扣10的位置安装有电磁锁11。

所述导入机构6包括底板一61,底板一61的上端安装有动力机构62,动力机构62上安装有送纸轮63,送纸轮63的一侧设置有搓纸轮64,搓纸轮64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一65,且底板一61上端位于送纸轮63和搓纸轮64的下方设置有摩擦垫,底板一61上端位于动力机构62的左侧设置有分离胶垫66。

所述送纸传动机构7包括底板二71,底板二71上端近导入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二72,底板二71上端左侧安装有小型马达一73,小型马达一73转动连接有转轴一75,转轴一75上近小型马达一73的位置安装有主带轮76,主带轮76通过皮带连接从带轮78,从带轮78安装在转轴二77上,转轴二77安装在安装板74上,且转轴二77与安装板74转动连接,安装板74固定安装在底板二71上端,转轴一75和转轴二77上均套设有走纸轮79。

所述发票箱8包括上箱体81和下箱体82,所述上箱体81设置在下箱体82的上端,下箱体82内底部设置有两个蝶形弹簧821,蝶形弹簧821的上端设置有发票托板822,发票托板82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个滑杆823,下箱体82的左右两侧壁上对应滑杆823位置开设有滑槽824,滑杆823在滑槽824内滑动,且滑槽824内底部设置有传感器三825。

所述上箱体81的顶部安装有识别机构83,识别机构83包括固定板831,固定板831通过固定螺栓832固定连接在上箱体81的顶部,固定板831的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自动对焦摄像头833,且固定板831下端位于自动对焦摄像头83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LED灯834。

所述上箱体81左右两侧壁下部均安装有叠齐机构84,叠齐机构84包括小型马达二841,小型马达二841安装在上箱体81的外侧,且小型马达二841转动连接主动轴842,主动轴842穿过上箱体81且在端部安装有主同步轮843,主同步轮843上设置有同步带844,同步带844的另一侧连接从同步轮845,从同步轮845安装在从动轴946上,从动轴846通过轴承847转动连接上箱体8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一叠发票放入导入机构6入口处,通过动力机构62工作带动送纸轮63和搓纸轮64转动,送纸轮63和搓纸轮64转动将发票分页,再经过分离胶垫66后传递到送纸传动机构7上;

送纸传动机构7中的小型马达一73工作带动转轴一75旋转,转轴一75通过皮带带动转轴二77转动,从而使走纸轮79转动,走纸轮79将发票传送入发票箱8内;

发票进入发票箱8后落在叠齐机构84上,这时识别机构83中的自动对焦摄像头833对发票进行信息采集,LED灯834起到补光的作用,采集完成后,叠齐机构84中的小型马达二841工作带动主动轴842转动,主动轴842带动主同步轮843转动,主同步轮843通过同步带844带动从同步轮845转动,从而同步带844将发票传送到发票托板822中,发票托板822上随着发票数量的增多在滑杆823和滑槽824的作用下下移,在滑杆823对传感器三825作用时,传感器三825将信号传输到驱动控制板5,驱动控制板5再将信息传送至安卓主板4,安装主板4将信息在触摸显示屏2上显示;

在取出发票时,通过触摸显示屏2输入指令,从而驱动控制板5控制电磁锁11打开,这时人员可将箱门9打开,并从发票托板822上将发票取出,人员可通过触摸显示屏2输入相关命令从而控制该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