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9995发布日期:2020-09-11 22:0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出钞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钞机,尤指纸钞于输送模块的输送通道内的输送过程中,该纸钞相对二侧面为分别受到转动方向相同的输送装置及分钞装置接触带动,以达到确实分钞的效果。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科技发达,在许多公共场所为了考量现代人所注重的便利性及迅速性,都设置有自动化贩卖机器(如:售票机或兑钞机等),凭借上述自动化贩卖机器不但可大幅节省人员工资外,使用时的方便性更为现代人所乐意接受,便使得出钞机朝向自动化的方向作设计重点所在,然而,一般各式纸钞的厚度极为微小,常因各种因素,容易发生纸钞于输送时不够顺畅或重复出钞的情形发生,故要如何使各式纸钞都可轻易由纸钞出口送出,便为厂商进一步改良的重点所在。

请参阅图4所示,是现有的侧视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出钞机a设有一容置空间a1,且容置空间a1前方设有间隙调整装置b,而容置空间a1下方则设有复数输出轮a2,且输出轮a2为可由马达a3带动旋转,将容置空间a1内的纸钞c带向间隙调整装置b,并凭借调整间隙调整装置b的间距来控制纸钞c的输出数量,以此结构设计,由于输出轮a2的圆周长较小于纸钞c长度,且输出轮a2为由具高摩擦力的材质(如橡胶)一体制成,所以输出轮a2在旋动时会持续带动纸钞c向外移动,故若要使上述结构设计在每次出钞均仅能输出一张时,则必须计算出输出轮a2的圆周长与纸钞c长度的比例,使输出轮a2所旋转的圈数恰为输出一张纸钞c的长度,然而,各国纸钞c的尺寸都不相同,而使得一台机器仅能适用一种纸钞c尺寸,于实际使用上极为不便。

另,输出轮a2为利用摩擦力来带动纸钞c,于移动时会一次带动复数张纸钞c向外移动,又因纸钞c的厚度极薄,而无法使间隙调整装置b精密的将间距调整至与纸钞c厚度相同,如此,极易因间距过宽而使得二张纸钞c容易前、后重叠送出,或者因间距过窄,虽勉强能通过一张纸钞c,但其余受连动的复数纸钞c则会挤在间隙调整装置b后侧,并当输出轮a2持续转动时则会导致纸钞c卡死于间隙调整装置b的间距处,进而造成故障损坏,而上述现有虽有功效上的增进,但是其整体构造仍稍嫌复杂且尚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出钞机的新型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出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输送模块,其中:

该壳体内部形成有供预设复数纸钞置入堆叠的容置空间,并在容置空间一侧形成有预设纸钞通过的出口,且壳体内部相反于容置空间的一侧处形成有收容空间,再在收容空间一侧面设有贯通至壳体外部的出钞口;

该输送模块包括有收容于收容空间内的电路板、输送装置及分钞装置,其中该电路板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外露壳体外侧处的连接器,并在电路板上连接有接触于预设纸钞一侧面且将预设纸钞从容置空间向外出钞的输送装置,以及接触于预设纸钞另一侧面并将预设纸钞朝容置空间方向分钞的分钞装置,再在输送装置与分钞装置之间形成有供预设纸钞通过的输送通道,且输送通道一侧与容置空间的出口形成连通,而输送通道另一侧则与壳体的出钞口形成连通。

该壳体的容置空间与收容空间之间设有垂直及水平设置的复数隔板。

该壳体的收容空间相反于出钞口的一侧处设有供电路板的连接器穿入的穿孔。

该输送模块的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连接有导线。

该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驱动模块,且该输送装置具有连接于驱动模块且受到驱动模块带动而产生转动的至少一个第一轴杆,再在第一轴杆上设有随着第一轴杆转动而产生轴向旋转的至少一个输送轮,而该分钞装置具有连接于驱动模块且受到驱动模块带动而产生转动的至少一个第二轴杆,再在第二轴杆上设有至少一个外径小于输送轮外径且转动方向与输送轮相同的分钞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乃在于,纸钞输送的过程中,该分钞装置接触于纸钞另一侧面,并反向分钞,若有复数纸钞重叠送出时,便可通过分钞装置来将纸钞往回分离,以达到确保只有一张纸钞可从输送通道的出口送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纸钞于输送模块的输送通道内的输送过程中,其纸钞相对二侧面为分别受到转动方向相同的输送装置及分钞装置接触带动,以具有确实分钞的功能,通过此种物理接触分钞方式可适用于各国不同材质的纸钞上,且也可应用于彩票等各种纸张型式上,以达到提升使用时便利性及广泛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纸钞输送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现有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容置空间;110-出口;111-隔板;12-收容空间;13-出钞口;14-穿孔;2-输送模块;21-电路板;211-连接器;2111-导线;212-驱动模块;22-输送装置;221-第一轴杆;222-输送轮;23-分钞装置;231-第二轴杆;232-分钞轮;24-输送通道;3-纸钞;a-出钞机;a1-容置空间;a2-输出轮;a3-马达;b-间隙调整装置;c-纸钞。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及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及输送模块2,其中:

该壳体1内部为通过垂直及水平设置的复数隔板111间隔出可供复数纸钞3置入堆叠的容置空间11,并在容置空间11一侧形成有出口110,且壳体1内部相对于容置空间11另一侧处形成有收容空间12,再在收容空间12前、后侧面分别设有贯通至壳体1外部的出钞口13及穿孔14。

该输送模块2包括有收容于收容空间12内的电路板21、输送装置22及分钞装置23,其中该电路板21一侧为可通过导线2111连接有定位于穿孔14中且外露壳体1外侧处的至少一个连接器211,再在电路板21上电性连接有驱动模块212,且该输送装置22具有连接于驱动模块212且受到驱动模块212带动而产生转动的至少一个第一轴杆221,再在第一轴杆221上设有可随着第一轴杆221转动而产生轴向旋转的至少一个输送轮222,而该分钞装置23具有连接于驱动模块212且受到驱动模块212带动而产生转动的至少一个第二轴杆231,再在第二轴杆231上设有至少一个外径小于输送轮222外径且转动方向与输送轮222相同的分钞轮232,且该分钞轮232可随着第二轴杆231转动而产生轴向旋转,再在输送装置22与分钞装置23之间形成有输送通道24,且输送通道24一侧与容置空间11的出口110形成连通,而输送通道24另一侧则与壳体1的出钞口13形成连通,如此使壳体1的容置空间11、输送通道24及壳体1的出钞口13共同形成出一出钞路径。

上述电路板21的驱动模块212较佳可为马达,且马达可通过复数齿轮来带动输送装置22的至少一个第一轴杆221及分钞装置23的至少一个第二轴杆231转动,但于实际应用时,也可利用马达及皮带轮或其它传动方式来带动输送装置22的至少一个第一轴杆221及分钞装置23的至少一个第二轴杆231转动,然而,有关电路板21的驱动模块212驱动输送装置22的至少一个第一轴杆221及分钞装置23的至少一个第二轴杆231转动的方式很多,且是现有技术的范畴,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都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再请搭配参阅图2、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及纸钞输送时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于实际使用时,可先将复数纸钞3堆叠于壳体1的容置空间11内,且输送模块2利用电路板21的至少一个连接器211来与外部机壳(图中未示出)相对型式的对接座相互对接呈一电性导通,以通电获取电源,当进行出钞作业时,该输送模块2的电路板21即会通过电性连接的驱动模块212来驱动输送装置22及分钞装置23,以带动输送装置22的至少一个第一轴杆221及输送轮222转动,进而使输送轮222与纸钞3一侧面形成接触并产生摩擦力,如此带动纸钞3从容置空间11的出口110进入至输送通道24内,并持续利用输送轮222来将纸钞3朝壳体1的出钞口13方向输送,而当纸钞3于输送通道24内输送时,该电路板21所电性连接的驱动模块212即会驱动分钞装置23的第二轴杆231及分钞轮232进行转动,进而使分钞轮232与纸钞3另一侧面接触并产生摩擦力,以利用分钞轮232来将纸钞3朝壳体1的容置空间11方向分钞,便可凭借纸钞3二侧面有相反方向的作用力,来避免二张纸钞3发生重叠送出的情况,且因分钞轮232的外径为小于输送轮222的外径,所以纸钞3会持续朝壳体1的出钞口13送出,进而确保只有一张纸钞3可通过壳体1的出钞口13送出,如此供使用者可从壳体1的出钞口13处拿取纸钞3,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上述输送模块2的电路板21内部具有预设电路布局,以供控制驱动模块212作动,且该出钞机可进一步与主机(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可通过主机(如:电脑、兑币机或贩卖机等装置)来直接设定输送模块2的电路板21的驱动方式。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该输送模块2的输送装置22为利用至少一个输送轮222来接触于纸钞3一侧面,以使纸钞3于输送通道24内进行输送作业,而在纸钞3输送的过程中,该分钞装置23的至少一个分钞轮232即会接触于纸钞3另一侧面,并产生同向转动,若有复数纸钞3重叠送出时,便可通过分钞装置23的至少一个分钞轮232来将重叠接触的纸钞往回分钞分离,以避免二张纸钞3发生重叠送出的情况,进而达到确保只有一张纸钞3可从壳体1的出钞口13送出的效果。

(二)该纸钞3于输送模块2的输送通道24内的输送过程中,其纸钞3相对二侧面为分别受到转动方向相同的输送装置22的输送轮222及分钞装置23的分钞轮232接触带动,以具有确实分钞的功能,通过此种物理接触分钞方式可适用于各国不同材质的纸钞上,且也可应用于彩票等各种纸张型式上,以提升使用时的便利性及广泛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