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4489发布日期:2020-09-29 09:3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出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币机,尤指利用出币装置的拨动装置的拨币杆推抵于一个金属硬币侧面,而金属硬币另一侧面即会推抵于出币装置弹片的二挡币柱上,使二挡币柱沿着金属硬币侧面滑移,而当金属硬币越过二挡币柱后,该金属硬币从出币口送出,以一次出一个金属硬币。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文明与科技高度发展,不但加速了人们生活的步调,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更趋向于方便、快速,因此在许多公共场所中,为了考量到民众所注重的便利性及时效性大都都会设置有自动化贩卖机器,例如:贩卖机、售票机或兑币机等,除了可以大幅节省人事雇用成本,随着贩卖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即需具备有更多附加的功能。

再者,一般市面上自动化贩卖机器与游戏机台等,系利用硬币接收装置来提供使用者投入硬币进行操作,以达到无人化经营及自助结账的目的;然,随着自动化贩卖机器所能交易与贩卖的商品种类增加、单价不尽相同,或是因应游戏机台进行硬币接收功能,其机体内部的硬币接收装置都会设置有辨识模块以辨识硬币的币值及真伪,且因硬币不论是国家制造的钱币或游乐场自制的代币,并依不同币值的硬币也会有尺寸上的差异,故,硬币接收装置在辨识完硬币的币值及真伪后,则必须利用硬币分配器来将不同币值的硬币进行分流至对应的各硬币收集管内进行收纳储存,并利用出币装置将上述使用者所欲交易或购物消费投入的硬币可直接用于兑换、找零或退币循环使用,以提供自动化贩卖机器与游戏机台等整体更多便利的条件。

然而,一般出币装置将硬币向外推出,以进行兑换、找零或退币的过程中,由于二硬币间的接触面存有摩擦力,所以会使二硬币接触面之间产生干涉的现象,进而发生二硬币一起向外推出的情况,以致于发生找钱、兑换错误的情形,导致财产上的损失。

是以,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现有的缺失与不便,即从事此行业的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始设计出此种出币机的新型专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出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至少一个硬币收集管及出币装置,其中:

该主体具有外壳,并于外壳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

该硬币收集管组装于外壳内部,并于硬币收集管中空内部形成有供至少一个金属硬币置入的管道;

该出币装置具有组装于主体的容置空间底部并位于至少一个硬币收集管下方处的壳体,并于壳体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且壳体的收纳空间底部设有供金属硬币送出的出币口,再于壳体顶面处贯设有至少一个对正于硬币收集管的管道下方处的穿孔,且壳体的收纳空间内部设有驱动模块,而收纳空间内部并位于驱动模块周围处设有至少一个拨动装置,且该拨动装置具有定位于收纳空间底面上的轴杆,并于轴杆上枢设有供往复旋动位移的拨片,且拨片一端设有受驱动模块驱动而使拨片产生轴向转动的驱动部,再于拨片另一端设有朝上延伸的拨币杆,而壳体的穿孔内部装设有弹片,且该弹片具有定位于穿孔侧面上的定位部,并于定位部一侧朝穿孔内部延伸有供相对向外撑开或复位并供金属硬币放置的二弹臂,而二弹臂之间形成有供拨币杆插入的间隙,且间隙一侧形成有供拨币杆通过的通道,再于各弹臂末端顶面处设有朝上延伸的挡币柱,当拨币杆推抵于一个金属硬币一侧面时,该金属硬币另一侧面即会推抵于复数挡币柱上,且该复数挡币柱会沿着金属硬币侧面滑移,而当一个金属硬币越过二挡币柱后,该一个金属硬币从壳体的出币口送出。

所述的出币机,其中:该主体的容置空间内部且位于至少一个硬币收集管上方处设有供分配至少一个金属硬币至硬币收集管内的硬币分配器,而硬币分配器顶部形成有供至少一个金属硬币进入的入币口。

所述的出币机,其中:该主体的硬币分配器位于入币口下方处设有对金属硬币进行币值与真伪辨识的辨识模块及导引金属硬币来进行分流收纳于对应的硬币收集管内的分币模块。

所述的出币机,其中:该壳体的穿孔一侧面设有剖槽,并于剖槽内设有延伸至穿孔内部且供挡止于第二个金属硬币侧面处的挡片。

所述的出币机,其中:该挡片与拨片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介于一个金属硬币与二个金属硬币厚度之间。

所述的出币机,其中:该出币装置的驱动模块包括有供轴向转动的转盘,并于转盘表面上设有推动体,而该驱动部具有供推动体推抵而使拨片产生轴向转动的拨块。

所述的出币机,其中:该转盘内部穿设有与出币口形成连通且供推出的金属硬币进入的孔洞。

所述的出币机,其中:该轴杆上设有弹性体,并于轴杆上枢设有供拨片挤压而使拨片呈往复旋动位移的弹性体。

所述的出币机,其中:该拨币杆露出于弹片的二弹臂上方的高度小于一个金属硬币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以凭借出币装置达到一次出一个金属硬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拨币杆露出于弹片的二弹臂上方的高度小于一个金属硬币的厚度,所以当拨币杆推动金属硬币侧面时,只会将一个金属硬币向外推出,第二个金属硬币则不会向外推出,以达到提升出币的确实性及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挡片与拨片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介于一个金属硬币与二个金属硬币厚度之间,当拨币杆推动金属硬币侧面时,只会将一个金属硬币向外推出,第二个金属硬币便会受到挡片止挡,如此确保第二个金属硬币不会向外推出,以达到提升出币的确实性及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拨动装置的二挡币柱为沿着金属硬币侧面滑移,以可具有限位金属硬币的效用,进而使金属硬币准确地向外推出,且因二挡币柱为通过二弹臂来沿着金属硬币侧面滑移,所以可配合不同尺寸的复数金属硬币使用,如此达到提升使用稳定性及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硬币收集管及出币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出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出币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出币装置推币前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出币装置推币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出币装置推币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10-容置空间;11-外壳;12-硬币分配器;120-入币口;121-辨识模块;122-分币模块;2-硬币收集管;20-管道;3-出币装置;31-壳体;310-收纳空间;311-出币口;312-穿孔;3121-剖槽;313-挡片;32-驱动模块;320-孔洞;321-转盘;322-推动体;33-拨动装置;331-轴杆;3311-弹性体;332-拨片;333-驱动部;3331-拨块;334-拨币杆;34-弹片;341-定位部;342-弹臂;3420-间隙;3421-通道;343-挡币柱;4-金属硬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硬币收集管及出币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出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及出币装置的俯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1、至少一个硬币收集管2及出币装置3,其中:

该主体1包括有外壳11及硬币分配器12,并于外壳11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0,且容置空间10上方处设有硬币分配器12,而硬币分配器12顶部形成有可供金属硬币4进入的入币口120,且硬币分配器12位于入币口120下方处设有可对金属硬币4进行币值与真伪辨识的辨识模块121及可导引金属硬币4来进行分流收纳于对应的硬币收集管2内的分币模块122。

该硬币收集管2为呈一圆柱状且组装于外壳11内部,并于硬币收集管2中空内部形成有可供承接硬币分配器12分配的至少一个金属硬币4的管道20,且各硬币收集管2管径为对应于不同币值的金属硬币4直径所制成,便可凭借复数硬币收集管2收纳有不同币值的金属硬币4。

该出币装置3具有组装于主体1的容置空间10底部并位于至少一个硬币收集管2下方处的壳体31,并于壳体31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310,且壳体31的收纳空间310底部设有出币口311,再于壳体31顶面处贯设有至少一个对正于硬币收集管2的管道20下方处的穿孔312,而穿孔312一侧面设有剖槽3121,且剖槽3121内设有延伸至穿孔312内部的挡片313,再于壳体31的收纳空间310内部设有驱动模块32,而该驱动模块32包括有可供轴向转动的转盘321,且转盘321内部穿设有与出币口311形成连通的孔洞320,再于转盘321表面上设有推动体322,而收纳空间310内部并位于驱动模块32周围处设有至少一个拨动装置33,且该拨动装置33具有定位于收纳空间310底面上的轴杆331,而轴杆331上设有弹性体3311,并于轴杆331上枢设有可挤压于弹性体3311上而呈往复旋动位移的拨片332,且拨片332一端设有可受驱动模块32驱动而使拨片332产生轴向转动的驱动部333,而驱动部333具有可供推动体322推抵而使拨片332产生轴向转动的拨块3331,再于拨片332另一端则设有朝上延伸的拨币杆334,又于壳体31的穿孔312内部装设有弹片34,且该弹片34具有定位于穿孔312侧壁面上的定位部341,并于定位部341一侧朝穿孔312内部延伸有二弹臂342,而二弹臂342之间形成有可供拨币杆334插入的间隙3420,且间隙3420一侧形成有可供拨币杆334通过的通道3421,再于各弹臂342末端顶面处设有朝上延伸的挡币柱343。

上述拨币杆334露出于弹片34的二弹臂342上方的高度小于一个金属硬币4的厚度,且该挡片313与拨片332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介于一个金属硬币4与二个金属硬币4厚度之间。

再者,上述驱动模块32的转盘321为连接有马达(图中未示出),以可凭借马达来带动转盘321产生轴向转动。

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可先将至少一个硬币收集管2装设于主体1的容置空间10内部,并位于硬币分配器12下方处,且该硬币收集管2的管道20为可供承接硬币分配器12内落下的金属硬币4,再将出币装置3装设于主体1的容置空间10底部处,而该出币装置3壳体31的穿孔312为对正于硬币收集管2的管道20处,以供承接硬币收集管2的管道20内落下的金属硬币4,如此可凭借主体1、至少一个硬币收集管2及出币装置3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出币机。

再请参阅图5、图6、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出币装置推币前的示意图、出币装置推币时的示意图及出币装置推币后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于实际使用时,该主体1的硬币分配器12为可通过入币口120来供至少一个金属硬币4进入,以通过硬币分配器12的辨识模块121及分币模块122,再落入至硬币收集管2的管道20内,而硬币收集管2的管道20内的金属硬币4便会再掉落至出币装置3处,该出币装置3即会利用壳体31的穿孔312来供金属硬币4进入,且该金属硬币4便会掉落至弹片34的二弹臂342表面上,而金属硬币4外缘为限位于定位部341与二挡币柱343之间,此时,该驱动模块32的转盘321即会产生轴向旋转,以使转盘321上的推动体322来推抵于拨动装置33驱动部333的拨块3331,进而使拨动装置33的拨片332以轴杆331作为轴心产生轴向旋转,如此连动拨片332上的拨币杆334旋动位移,其拨币杆334即会从二弹臂342间的间隙3420进入至通道3421内,以推抵金属硬币4一侧壁面,而金属硬币4另一侧面便会推抵于二挡币柱343上,进而使二挡币柱343会沿着金属硬币4侧面滑移,如此使二弹臂342相对向外撑开,且待金属硬币4直径距离二侧越过二挡币柱343后,该二弹臂342便会产生弹性复位,以使二挡币柱343持续随着金属硬币4侧面滑移,而待金属硬币4完全越过二挡币柱343之间后,该金属硬币4即会进入至转盘321内的孔洞320中,再从壳体31的出币口311送出至外部,以完成兑换或找零的功能,而当金属硬币4掉落至外部后,该推动体322即不会推抵于驱动部333的拨块3331,此时,该轴杆331上的弹性体3311便会产生弹性复位,以使拨币杆334回复至间隙3420内的原始位置处,从而完成凭借本实用新型将一个金属硬币4向外推出的使用。

上述若有复数金属硬币4掉落至弹片34的二弹臂342表面上时,其因拨币杆334露出于弹片34的二弹臂342上方的高度小于一个金属硬币4的厚度,所以当拨币杆334推动金属硬币4侧面时,只会将一个金属硬币4向外推出,第二个金属硬币4则不会向外推出,又因穿孔312内部设有挡片313,且挡片313与拨片332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介于一个金属硬币4与二个金属硬币4厚度之间,所以拨币杆334推动金属硬币4侧面时,只会将一个金属硬币4向外推出,第二个金属硬币4会受到挡片313止挡,如此可通过前述的尺寸设计来进一步确保第二个金属硬币4不会向外推出,以达到提升出币的确实性及稳定性的效用。

再者,上述拨动装置33的二挡币柱343为沿着金属硬币4侧面滑移,以可具有限位金属硬币4的效用,进而使金属硬币4准确地向外推出,且因二挡币柱343为通过二弹臂342来沿着金属硬币4侧面滑移,所以可配合不同尺寸的复数金属硬币4使用,则毋须为了配合不同尺寸的金属硬币4来设计多种出币机构,如此达到提升使用稳定性及降低制造成本的效用。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