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的电子门禁感应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0309发布日期:2021-03-02 18:29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干扰的电子门禁感应钥匙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门禁感应钥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干扰的电子门禁感应钥匙。


背景技术:

[0002]
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是一种成本较低,可靠性高的门禁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出租屋、办公大楼、酒店客房等出入人员较多的通道管制。在现有技术中,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所配套的电子门禁感应钥匙,电子门禁感应钥匙一般选用卡片式结构,电子门禁感应钥匙的壳体内设置有用作识别解锁的感应模块。在解锁时,需要手持电子门禁感应钥匙的壳体并靠近门禁感应区,以完成解锁识别。
[0003]
在日常使用中,电子门禁感应钥匙单独存放于随身携带的包内,或将电子门禁感应钥匙通过链扣或绳子等扣接于钥匙串,也可以将电子门禁感应钥匙挂扣于随身携带的手提包或肩包等包具,否则容易遗失。但是,在使用这种电子门禁感应钥匙进行解锁前,都需要将电子门禁感应钥匙或扣挂电子门禁感应钥匙的整个钥匙串取出,才能使其接近电子门锁感应器,以实现感应开锁,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干扰的电子门禁感应钥匙,能够单独快速拉出电子门禁感应钥匙,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干扰的电子门禁感应钥匙,包括壳体和挂扣装置,壳体的内部腔室设置成一内安装室,内安装室中设置有门禁感应装置和绕线装置,门禁感应装置和/或绕线装置设置有屏蔽机构,绕线装置设置有线绳,挂扣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挂扣装置连接线绳;门禁感应装置和绕线装置分别设置在内安装室的相对两侧,屏蔽机构设置在门禁感应装置和绕线装置之间,以实现通过屏蔽机构将门禁感应装置和绕线装置隔离屏蔽。
[0006]
进一步的,所述门禁感应装置设置有门禁感应模块和屏蔽机构,门禁感应模块固定安装于屏蔽机构,门禁感应模块和所述绕线装置位于屏蔽机构的相对两侧,屏蔽机构邻近并朝向绕线装置,门禁感应模块朝向壳体的表面。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机构选用能够屏蔽电磁信号、射频信号或电子信号的屏蔽层,屏蔽层是相对门禁感应装置和绕线装置独立设置的片体,或者屏蔽层是固定在门禁感应装置或绕线装置的相对朝向的侧面的片体,屏蔽层设置在所述门禁感应模块的背面。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为金属屏蔽片、金属屏蔽膜或由金属屏蔽片和金属屏蔽膜复合而成的复合屏蔽片,屏蔽层的面积大于所述门禁感应模块的面积,门禁感应模块固定在屏蔽层的中部。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遮盖所述绕线装置朝向所述门禁感应装置的侧面,以实现屏蔽绕线装置对门禁感应装置产生干扰。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门禁感应装置扣接、固定或自由容置在所述内安装室中,所述绕线装置设置有发条机构、卷线轮和所述线绳、发条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或卷线轮,发条机构传动连接卷线轮,卷线轮设置有绕线轮槽,线绳绕卷于绕线轮槽,线绳的外端伸出壳体并连接于所述挂扣装置。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门禁感应模块包括感应ic线路层,感应ic线路层设置有ic 感应芯片和感应线圈,ic感应芯片位于感应线圈的中部或一侧,ic感应芯片电连接感应线圈;感应ic线路层固定于所述屏蔽机构的中部,感应ic线路层的面积小于屏蔽机构的面积,感应ic线路层的背面贴紧于屏蔽机构。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挂扣装置包括连接部和挂扣部,连接部的内端连接所述线绳的外端,连接部的外端连接挂扣部,挂扣部选用绳带、绳扣、链圈、链扣或扣环,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穿绳孔,线绳穿设于穿绳孔,壳体对应穿绳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或吸合部,连接部的内端活动卡套、插接或吸合于定位部或吸合部。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设置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扣接配合或固接配合,上壳体和下壳体围蔽形成的腔室形成所述内安装室;
[0014]
下壳体的内侧面的中部固定有一发条安装柱,发条安装柱设置有发条固定部;
[0015]
所述卷线轮的中部挖空并形成一发条安装区,绕线轮槽设置有发条安装部和线绳安装部;
[0016]
所述发条机构包括具有弹性力的发条,发条设置于发条安装区中,发条的内端固定于发条固定部、外端固定于发条安装部;
[0017]
所述线绳的内端固定于线绳安装部;
[0018]
所述屏蔽机构位于门禁感应模块与卷线轮之间,屏蔽机构的面积至少大于发条安装区的面积并至少遮盖发条。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感应ic线路层的背面的金属屏蔽片,金属屏蔽片的面积大于感应ic线路层的面积,金属屏蔽片设置在朝向卷线轮的一侧,金属屏蔽片的面积大于所述卷线轮的面积;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发条处于轻度收紧的状态。
[0020]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伸缩绳结构的挂扣装置挂扣于腰间或者随身包具,携带方便,不易遗失,且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不会受到绕线装置或其它信号的干扰。
[0021]
2、在使用电子门禁感应钥匙时,通过内藏的伸缩绳结构能够单独快速拉出电子门禁感应钥匙,在感应解锁完成后使用电子门禁感应钥匙快速自动回位,体积小,使用方便,不易遗失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0022]
3、通过发条连接卷线轮,卷线轮进行复位转动,自动弹性回收电子门禁感应钥匙主体,体积小,成本低,动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0026]
图中:
[0027]
1、壳体 11、上壳体 13、内安装室 14、定位部。
[0028]
12、下壳体 121、发条安装柱 122、发条固定部。
[0029]
2、挂扣装置 21、连接部 22、挂扣部。
[0030]
3、门禁感应装置 31、屏蔽层 32、感应ic线路层 33、ic感应芯片、34、感应线圈。
[0031]
4、绕线装置 41、线绳、43、发条。
[0032]
42、卷线轮 421、绕线轮槽 422、发条安装区、423、发条安装部、线绳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一种抗干扰的电子门禁感应钥匙,图1和2所示,包括壳体和挂扣装置,壳体的内部腔室设置成一内安装室,内安装室中设置有门禁感应装置和绕线装置,门禁感应装置和/或绕线装置设置有屏蔽机构,绕线装置设置有线绳,挂扣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挂扣装置连接线绳;门禁感应装置和绕线装置分别设置在内安装室的相对两侧,屏蔽机构设置在门禁感应装置和绕线装置之间,以实现通过屏蔽机构将门禁感应装置和绕线装置隔离屏蔽,抗干扰性能好。
[0034]
其中,门禁感应装置设置有门禁感应模块和屏蔽机构,门禁感应模块固定安装于屏蔽机构,门禁感应模块和绕线装置位于屏蔽机构的相对两侧,屏蔽机构邻近并朝向绕线装置,门禁感应模块朝向壳体的表面。
[0035]
屏蔽机构选用能够屏蔽电磁信号、射频信号或电子信号的屏蔽层,门禁感应模块安装在屏蔽层的一侧,防止绕线装置或其它装置干扰门禁感应装置的感应,避免门禁感应装置感应不灵敏或无法实现门禁感应的情况发生。
[0036]
较佳的实施方式,屏蔽层31是相对门禁感应装置3和绕线装置4独立设置的片体,屏蔽层31单独固定于壳体1的内安装室13中。另一较佳的实施方式,屏蔽层31是固定在门禁感应装置3或绕线装置4的相对朝向的侧面的片体,屏蔽层31设置在所述门禁感应模块的背面。由于绕线装置4的发条43和卷线轮42 在壳体1中会旋转或移动,屏蔽层31使门禁感应装置3和绕线装置4相对隔开,还能避免门禁感应装置3被绕线装置4磨损。
[0037]
较佳的,屏蔽层为金属屏蔽片、金属屏蔽膜或由金属屏蔽片和金属屏蔽膜复合而成的复合屏蔽片,屏蔽层的面积大于门禁感应模块的面积,门禁感应模块固定在屏蔽层的中部,以实现提升门禁感应装置的灵敏性和抗干扰性。
[0038]
较佳的,屏蔽层遮盖绕线装置朝向门禁感应装置的侧面,以实现屏蔽绕线装置对门禁感应装置产生干扰。在保证其感应灵敏度的同时,避免包括ic感应芯片和感应线圈在内的门禁感应模块在携带过程中因受到外部的撞击或摩擦等因素作用而损坏,也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绕线装置相对壳体的运动而产生的内部损坏。
[0039]
具体的,门禁感应装置扣接、固定或自由容置在内安装室中,绕线装置设置有发条机构、卷线轮和线绳、发条机构安装于壳体或卷线轮,发条机构传动连接卷线轮,卷线轮设置有绕线轮槽,线绳绕卷于绕线轮槽,线绳的外端伸出壳体并连接于挂扣装置。门禁感应模块包括感应ic线路层,感应ic线路层设置有ic 感应芯片和感应线圈,ic感应芯片位于感应线圈的中部或一侧,ic感应芯片电连接感应线圈;感应ic线路层固定于屏蔽机构的中部,感应ic线路层的面积小于屏蔽机构的面积,感应ic线路层的背面贴紧于屏蔽机构。挂扣装置包括连接部和挂扣部,连接部的内端连接线绳的外端,连接部的外端连接挂扣部,壳体的一
侧开设有穿绳孔,线绳穿设于穿绳孔,壳体对应穿绳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或吸合部,连接部的内端活动卡套、插接或吸合于定位部或吸合部。
[0040]
挂扣部选用绳带、腰扣、包扣、钥匙扣、绳扣、链圈、链扣或扣环,能够挂接于腰间的皮带、腰间的皮带穿孔、肩包的拉链头、手提包或其他携带物,带方便,不易遗失。
[0041]
壳体设置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扣接配合或固接配合,上壳体和下壳体围蔽形成的腔室形成内安装室;较佳的,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胶水粘接或热熔固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以形成一固定成一体的壳体。
[0042]
下壳体的内侧面的中部固定有一发条安装柱,发条安装柱设置有发条固定部;卷线轮的中部挖空并形成一发条安装区,绕线轮槽设置有发条安装部和线绳安装部;发条机构包括具有弹性力的发条,发条设置于发条安装区中,发条的内端固定于发条固定部、外端固定于发条安装部;线绳的内端固定于线绳安装部,线绳可以选用现有技术的各种线绳,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制成的线绳,包括具有弹性的弹力绳以及不具弹力的普通线绳。挂扣装置拉出线绳后,线绳通过卷线轮带动发条旋转,使发条收紧并产生弹性力,在松开挂扣装置后,通过发条驱动卷线轮反向旋转,进而将线绳重新绕卷在绕线轮槽中,以实现自动收回线绳,并使壳体和挂扣装置相对复位,以形成一伸缩绳结构。
[0043]
在初始状态下发条处于轻度收紧的状态,在初始状态下发条对卷线轮施架一使其反向旋转的回卷力,使连接部的内端活动抵顶于壳体的定位部或吸合部。轻度收紧是指使发条具有足够的预紧力a使连接部抵顶在定位部或吸合部。
[0044]
屏蔽机构位于门禁感应模块与卷线轮之间,屏蔽机构的面积至少大于发条安装区的面积并至少遮盖发条。较佳的,屏蔽机构包括固定于感应ic线路层的背面的金属屏蔽片,金属屏蔽片的面积大于感应ic线路层的面积,金属屏蔽片设置在朝向卷线轮的一侧,金属屏蔽片的面积大于卷线轮的面积。
[0045]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