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人脸识别装置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9367发布日期:2021-12-01 13:5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人脸识别装置闸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人脸识别装置闸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出入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在人行通道闸机这一领域,常用人行通道闸机通常采用授权卡片通行模式,因此形成了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
3.然而现有闸机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闸机在使用中只能通过卡片进行通过,当需要快速通过时,卡片会增加使用者不必要的步骤,同时感应板区域在长时间使用中可能会发生损坏,并没有对其进行防护效果,而且不能对闸机进行高度调节,降低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人脸识别装置闸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隐藏式人脸识别装置闸机,包括框体,所述框体顶部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远离框体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感应板,所述箱体内腔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远离箱体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本体,所述摄像头本体远离处理器的一端贯穿相邻的箱体内腔侧壁,所述框体内腔有升降机构,所述箱体前后两侧均有防护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框体前侧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后端贯穿框体前侧,并插接在框体内腔后侧,所述传动杆外侧边缘靠近前后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二伞形齿轮顶部均啮合设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圆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箱体底部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箱体内腔前后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纹杆顶端贯穿相邻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升降机构可对不同身高的人群进行调节,在使用中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箱体前后两侧靠近顶部处的竖板,所述竖板靠近箱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所述l形板之间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板,所述竖板靠近箱体的一侧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竖板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在相邻的箱体一侧,所述竖板靠近箱体的一侧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右侧有连轴,所述转轴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连接摆动板,所述连轴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连接活动板,所述连接摆动板和连接活动板顶部均铰接在相邻的活动板一侧,位于左侧所述活动板靠近箱体的一侧铰接有限位摆动板,所述限位摆动板远离活动板的一侧套设在相邻的支撑柱外侧边缘,位于
右侧所述活动板靠近箱体的一侧铰接有活动摆动板,所述活动摆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套设在相邻的支撑柱外侧边缘,当感应板在长时间使用中容易发生损坏的情况,防护机构可对感应板进行防护,当操作人员需要用卡片进行启动装置时,按下握把即可带动多种部件进行移动,最终活动板进行移动,使用者可对其进行使用。
9.进一步的,所述框体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共同固定连接在箱体底部,弹簧提高了框体和箱体之间的连接,不会使得箱体在升降移动时,发生偏移的情况。
10.进一步的,所述框体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电机前侧固定连接在防护罩内腔前侧,所述防护罩后侧为开口设置,防护罩对电机进行防护,避免电机处于悬空的情况发生。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为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位于l形板底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正因相互啮合,所以两个活动板才能进行移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12.进一步的,所述圆环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外侧边缘套设有防滑套,使用者需要拉动握把才能带动其他部件进行移动,同时握把在使用中容易打滑,防滑套对握把进行防滑。
1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横板以箱体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前后对称设置,横板对螺纹杆进行限位,使得螺纹杆在使用中不会发生偏移,同时提高了箱体的升降移动的效率。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摄像头本体、处理器、感应板、箱体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通过摄像头本体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从而启动处理器进行工作,同时也可通过卡片进行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而且箱体前后两侧的防护机构提高了装置的防护效果,当摄像头本体进行工作时,也可通过升降机构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施例的正视图;
17.图2为本实施例的右视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施例的部件竖板后视图。
19.图中:1、框体;2、电机;3、传动杆;4、第一伞形齿轮;5、第二伞形齿轮;6、弹簧;7、横板;8、螺纹杆;9、控制器;10、感应板;11、摄像头本体;12、处理器;13、箱体;14、握把;15、竖板;16、活动板;17、支撑柱;18、l形板;19、限位摆动板;20、连接摆动板;21、转轴;22、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连轴;25、连接活动板;26、活动摆动板;27、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隐藏式人脸识别装置闸机,包括框体1,框体1顶部有箱体13,箱体13内腔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控制器9,控制器9远离框体1中心处的一侧均
固定连接有感应板10,箱体13内腔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处理器12,处理器12远离箱体13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本体11,摄像头本体11远离处理器12的一端贯穿相邻的箱体13内腔侧壁,框体1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开槽,开槽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顶端共同固定连接在箱体13底部,框体1内腔有升降机构,箱体13前后两侧均有防护机构。
22.升降机构包括框体1前侧的电机2,框体1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电机2前侧固定连接在防护罩内腔前侧,防护罩后侧为开口设置,电机2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传动杆3后端贯穿框体1前侧,并插接在框体1内腔后侧,传动杆3外侧边缘靠近前后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5,第二伞形齿轮5顶部均啮合设有第一伞形齿轮4,第一伞形齿轮4圆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箱体13底部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箱体13内腔前后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横板7,两个横板7以箱体13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前后对称设置,横板7上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螺纹杆8顶端贯穿相邻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23.防护机构包括箱体13前后两侧靠近顶部处的竖板15,竖板15靠近箱体1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18,l形板18之间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板16,竖板15靠近箱体13的一侧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支撑柱17远离竖板15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在相邻的箱体13一侧,竖板15靠近箱体13的一侧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转轴21,转轴21右侧有连轴24,转轴21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一卡块22,第一卡块22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连接摆动板20,连轴24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二卡块23,第二卡块23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连接活动板25,连接摆动板20和连接活动板25顶部均铰接在相邻的活动板16一侧,位于左侧活动板16靠近箱体13的一侧铰接有限位摆动板19,限位摆动板19远离活动板16的一侧套设在相邻的支撑柱17外侧边缘,位于右侧活动板16靠近箱体13的一侧铰接有活动摆动板26,活动摆动板26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27,圆环27套设在相邻的支撑柱17外侧边缘,圆环27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14,握把14外侧边缘套设有防滑套,第一卡块22和第二卡块23为相互啮合设置,第一卡块22和第二卡块23位于l形板18底部。
24.本实施例通过电机、传动杆、螺纹杆、横板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电机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传动杆通过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箱体进行上下移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摄像头本体、处理器、感应板、箱体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通过摄像头本体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从而启动护栏进行回收,同时也可通过卡片进行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握把、限位摆动板、活动板、竖板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向下拉动握把,握把带动活动摆动板进行摆动,其他部件一起带动活动板进行移动,可对感应板进行防护,提高了感应板的使用寿命。
25.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电机2,电机2带动传动杆3进行转动,传动杆3带动第二伞形齿轮5进行转动,第二伞形齿轮5带动第一伞形齿轮4进行转动,第一伞形齿轮4带动螺纹杆8进行转动,螺纹杆8带动箱体13进行上下移动,横板7对螺纹杆8进行限位,同时箱体13带动弹簧6进行拉伸,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可对身高较高的人进行使用,使用者在使用中,可通过卡片进行使用,也可用过摄像头本体11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进行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在长时间使用中,需要对感应板10区域进行防护,使用者握住握把14,握把14通过圆环27带动活动摆动板26进行摆动,活动摆动板26带动
右侧活动板16进行移动,有侧活动板16带动连接活动板25进行转动,连接活动板25带动第二卡块23进行转动,第二卡块23带动第一卡块22进行转动,第一卡块22带动连接摆动板20进行摆动,连接摆动板20带动左侧活动板16进行移动,左侧活动板16带动限位摆动板19进行摆动,从而对活动板16进行左右移动,活动板16在l形板18内腔进行移动,实现对感应板10进行防护。
26.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