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防盗配线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284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户外防盗配线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线装置,尤其涉及户外防盗配线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设备日益增多,因而也有很多放置在户外的配线柜。但是对室外的机柜往往未安装门禁监控,并且存在线缆外置的情况,很容易发生线缆被盗的风险,不法分子偷盗线缆时,需要先把线缆剪断,如此一来导致供电情况受阻,工作人员一时也难以判断是线缆被剪还是其他故障,降低了抢修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户外防盗配线柜,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缆被盗风险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户外防盗配线柜,包括柜体、柜门,所述柜体内设有两块隔板,该两块隔板从左至右排列,将柜体内分为第一容纳间、第二容纳间和第三容纳间;第一容纳间内用于容纳线缆;柜体的底部设有出线孔,该第一容纳间内的线缆的一端通过出线孔连接至外部的电设备;柜体具有开口,柜门的一侧与柜体的一侧铰接,该柜门用于封闭所述开口;柜门的顶部装设有门磁开关,第二容纳间内设有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门磁开关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后台中心连接;柜体内还设有LED灯、门磁开关检测电路、照明驱动电路和光线检测电路,所述照明驱动电路和光线检测电路均与微处理器连接,LED灯与照明驱动电路连接,门磁开关通过门磁开关检测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磁开关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光电耦合器U1,电阻R1的一端通过门磁开关与光电耦合器U1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VCC,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为MSP430。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柜体能够将线缆容纳,使线缆不至于外露,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不法份子偷窃线缆;另一方面,在柜门的顶部装设门磁开关,既可以进一步起到防盗作用,同时,该安装方式能够方便线缆的布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图中:1、柜体;2、柜门;3、隔板;4、第一容纳间;5、第二容纳间;6、第三容纳间;7、门磁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户外防盗配线柜,其包括柜体1和柜门2,柜体1具有一开口,柜门2的一侧与柜体1的一侧铰接,柜门2的另一侧可以与柜体1的另一侧连接或不连接,从而使柜门2封闭于所述开口,或者是柜体1处于打开状况。

柜体1内设有两块隔板3,该两块隔板3从左至右排列,将柜体1内分为第一容纳间4、第二容纳间5和第三容纳间6;第一容纳间4内用于容纳线缆;柜体1的底部设有出线孔(未图示),该第一容纳间4内的线缆的一端通过出线孔连接至外部的电设备。第一容纳间4、第二容纳间5、第三容纳间6按从左到右依次排列,每一个容纳间配置不同的功能,用于放置不同的器件,例如第三容纳间配置为电池柜等。在第一容纳间4配置为容置线缆,将线缆都放置在第一容纳间4内,不外露在柜体1外部,防止被偷盗。第二容纳间5配置为电器柜,在第二容纳间5内设有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门磁开关7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后台中心连接。门磁开关7是优选安装在柜门2的顶部,节省位置,不影响线缆的布放。后台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能够随时监控配线柜的情况。无线通信模块的型号例如为MC8331A。

门磁开关的使用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门磁开关是一种安全报警系统,其一般不易被看到,因而能起到很好的安全报警作用,强行侵入者没有看到门磁开关而对门或窗进行强制性进入时,门磁开关就会发出报警音等消息或者直接告知后台中心有非法者入侵。门磁开关也可以配合门禁系统使用,一般情况下,进入者需要进行刷卡操作,系统获取其信息,判断其是否有权限进入,有权限时,门打开,进入得以进入,除此情况之外的一切进入方式都属于强行进入,门磁开关在发觉有强行进入者时便会进行报警。

柜体2内还设有LED灯、门磁开关检测电路、照明驱动电路和光线检测电路,所述照明驱动电路和光线检测电路均与微处理器连接,LED灯与照明驱动电路连接,门磁开关通过门磁开关检测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光线检测线路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直接采用光敏电阻。

门磁开关检测电路作为打开房门的采集信号,当白天打开柜门时,光敏电阻呈低阻状态,也就是光线足够,此时微处理器不控制LED灯工作。当晚上打开柜门,则微处理器可通过照明驱动电路控制LED灯工作。本实用新型中的照明驱动电路可以仅由电阻和二极管构成。

详见图2,开关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光电耦合器U1,电阻R1的一端通过门磁开关T1与光电耦合器U1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VCC,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微处理器的型号优选但不限于为MSP430。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