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9297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公交站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



背景技术:

智能公交运用当下先进的gps定位技术、3g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并结合公交车辆的运行特点,建设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对线路、车辆进行规划调度,实现智能排班、提高公交车辆的利用率。智能公交是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必然模式,对缓减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大部分一线城市都已实现公交智能化。

现有的智能电子公交站牌一般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如3g通信模块与公交智能调度中心进行数据通信,通过液晶显示屏动态显示公交路线,但是目前现有的智能站牌只有单面显示,当公交站内人流量较多,聚集在站牌下查看公交信息时,易造成拥堵,除此之外公交站牌在长期使用时,表面会堆积大量的灰尘,影响乘客查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包括站牌本体、第一显示组件和第二显示组件,其中:

站牌本体为具有空腔的箱体结构,站牌本体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布置且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布置,第一侧板、第三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阶梯卡口、第二阶梯卡口,第一阶梯卡口的台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第二阶梯卡口的台阶面上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

第一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内挡板、第一外挡板、第一led预报屏、第一led线路站点显示屏,第一内挡板设置在第一阶梯卡口内且第一内挡板的内侧面与第一阶梯卡口的台阶面相抵靠,第一内挡板上设有多个第三装配孔,第一内挡板外侧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外挡板设置在第一阶梯卡口内并位于第一内挡板外侧,第一外挡板上设有多个第四装配孔,并且第四装配孔、第三装配孔、第一装配孔一一对应并通过第一螺钉连接,第一外挡板上与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第一led预报屏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一led线路站点显示屏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

第二显示组件包括第二内挡板、第二外挡板、第二led预报屏、第二led线路站点显示屏,第二内挡板设置在第二阶梯卡口内且第二内挡板的内侧面与第二阶梯卡口的台阶面相抵靠,第二内挡板上设有多个第五装配孔,第二内挡板外侧设有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第二外挡板设置在第二阶梯卡口内并位于第二内挡板外侧,第二外挡板上设有多个第六装配孔,并且第六装配孔、第五装配孔、第二装配孔一一对应并通过第二螺钉连接,第二外挡板上与第三安装槽、第四安装槽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三透光板、第四透光板;第二led预报屏安装在第三安装槽内,第二led线路站点显示屏安装在第四安装槽内。

优选的,站牌本体底端设有安装底座,站牌本体顶端设有挡雨板。

优选的,挡雨板内设有蓄水腔,挡雨板顶面分布有多个与蓄水腔连通的进水孔,挡雨板底部靠近第一侧板一端设有与蓄水腔连通的第一引水管,第一引水管上分布有多个将水喷向第一侧板的第一喷头。

优选的,挡雨板底部靠近第三侧板一端设有与蓄水腔连通的第二引水管,第二引水管上分布有多个将水喷向第三侧板的第二喷头。

优选的,第一侧板、第三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led走字屏、第二led走字屏。

优选的,第一内挡板与第一外挡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第二内挡板与第二外挡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在站牌本体的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分别设置第一显示组件、第二显示组件,第一led预报屏、第二led预报屏用于显示不同路线车辆与该站的距离,第一led线路站点显示屏、第二led线路站点显示屏用于显示不同路线车辆的线路,采用双面显示信息,方便乘客查看,便于乘车;本发明拆装方便,便于维修,防水性能高;本发明通过设置挡雨板,在下雨天时,人们也能很方便的查看公交站牌,同时可以避免乘客淋雨;通过在挡雨板内设置蓄水腔,并设置第一引水管与第一喷头对第一侧板、第一外挡板、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进行清洗,设置第二引水管与第二喷头对第三侧板、第二外挡板、第三透光板、第四透光板进行清洗,防止灰尘堆积,影响乘客查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中站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的前视图;

图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中站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的前视图;图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的后视图。

参照图1-图4,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包括站牌本体、第一显示组件和第二显示组件,其中:

站牌本体为具有空腔的箱体结构,站牌本体有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第四侧板4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第一侧板1与第三侧板3相对布置且第二侧板2与第四侧板4相对布置,第一侧板1、第三侧板3上分别设有第一阶梯卡口1a、第二阶梯卡口3a,第一阶梯卡口1a的台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1b,第二阶梯卡口3a的台阶面上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2b。第一侧板1、第三侧板3上分别设有用于显示该站站点名称以及其他信息的第一led走字屏23、第二led走字屏24。

第一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内挡板5、第一外挡板6、第一led预报屏7、第一led线路站点显示屏8,第一内挡板5设置在第一阶梯卡口1a内且第一内挡板5的内侧面与第一阶梯卡口1a的台阶面相抵靠,第一内挡板5上设有多个第三装配孔5a,第一内挡板5外侧设有第一安装槽5b和第二安装槽5c。第一外挡板6设置在第一阶梯卡口1a内并位于第一内挡板5外侧,第一内挡板5与第一外挡板6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外挡板6上设有多个第四装配孔6a,并且第四装配孔6a、第三装配孔5a、第一装配孔1b一一对应并通过第一螺钉连接,第一外挡板6上与第一安装槽5b、第二安装槽5c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透光板9、第二透光板10。第一led预报屏7安装在第一安装槽5b内,第一led线路站点显示屏8安装在第二安装槽5c内。

第二显示组件包括第二内挡板11、第二外挡板12、第二led预报屏13、第二led线路站点显示屏14,第二内挡板11设置在第二阶梯卡口3a内且第二内挡板11的内侧面与第二阶梯卡口3a的台阶面相抵靠,第二内挡板11上设有多个第五装配孔11a,第二内挡板11外侧设有第三安装槽11b和第四安装槽11c。第二外挡板12设置在第二阶梯卡口3a内并位于第二内挡板11外侧,第二内挡板11与第二外挡板1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外挡板12上设有多个第六装配孔12a,并且第六装配孔12a、第五装配孔11a、第二装配孔2b一一对应并通过第二螺钉连接,第二外挡板12上与第三安装槽11b、第四安装槽11c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三透光板15、第四透光板16。第二led预报屏13安装在第三安装槽11b内,第二led线路站点显示屏14安装在第四安装槽11c内。

在具体实施例中,站牌本体底端设有安装底座17,站牌本体顶端设有挡雨板18。挡雨板18内设有蓄水腔18a,挡雨板18顶面分布有多个与蓄水腔18a连通的进水孔18b,挡雨板18底部靠近第一侧板1一端设有与蓄水腔18a连通的第一引水管19,第一引水管19上分布有多个将水喷向第一侧板1的第一喷头20。挡雨板18底部靠近第三侧板3一端设有与蓄水腔18a连通的第二引水管21,第二引水管21上分布有多个将水喷向第三侧板3的第二喷头22。

在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一侧板1上的灰尘厚度值,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三侧板3上的灰尘厚度值,控制器预设厚度阈值,控制器与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连接并将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检测的数据分别与厚度阈值比较,当第一检测器检测到第一侧板1上的灰尘厚度值大于厚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多个第一喷头20打开向第一侧板1喷水,当第二检测器检测到第三侧板3上的灰尘厚度值大于厚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多个第二喷头22打开向第二侧板3喷水。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的智能站牌,在站牌本体的第一侧板1、第三侧板3分别设置第一显示组件、第二显示组件,第一led预报屏7、第二led预报屏13用于显示不同路线车辆与该站的距离,第一led线路站点显示屏8、第二led线路站点显示屏14用于显示不同路线车辆的线路,方便乘客查看,便于乘车;本发明拆装方便,便于维修,防水性能高;本发明通过设置挡雨板18,在下雨天时,人们也能很方便的查看公交站牌,同时可以避免乘客淋雨;通过在挡雨板18内设置蓄水腔18a,并设置第一引水管19与第一喷头20对第一侧板1、第一外挡板6、第一透光板9、第二透光板10进行清洗,设置第二引水管21与第二喷头22对第三侧板3、第二外挡板12、第三透光板15、第四透光板16进行清洗,防止灰尘堆积,影响乘客查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