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探测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565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烟雾探测报警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雾探测报警器。



背景技术:

烟雾报警器,报警器的一种,常见于生活中中,当今世界上使用得最为普遍的烟雾报警器当属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和电离式烟雾报警器。光电烟雾报警器内有一个光学迷宫,安装有红外对管,无烟时红外接收管收不到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当烟尘进入光学迷宫时,通过折射、反射,接收管接收到红外光,智能报警电路判断是否超过阈值,如果超过发出警报。现有的烟雾探测报警器结构复杂,安装较为繁琐,且探测的精度较低,影响烟雾探测报警器的使用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烟雾探测报警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烟雾探测报警器,包括报警器本体,所述报警器本体为空腔结构,所述报警器本体的顶端设有遮光板,遮光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报警器本体的周边还开设有烟雾探测口,所述报警器本体内设有与烟雾探测口连通的迷宫室,其中迷宫室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红外发射管,迷宫室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红外接收管,且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相对应,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之间还设有导光板,所述报警器本体的一侧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上嵌装有温感探测器,所述报警器本体的另一侧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测试按键,所述报警器本体的底端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壁通过3M双面胶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槽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电池放置槽,所述电池放置槽内设有两节AAA电池,所述报警器本体内还设有水平设置的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位于迷宫室和电池放置槽之间,PCB电路板的顶端设有蜂鸣器和MCU,其中,AAA电池分别与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温感探测器、蜂鸣器和MCU连接,MCU的输入端与红外发射管、温感探测器连接,MCU的输出端分别与红外接收管、测试按键和蜂鸣器连接,所述PCB电路板的底端周边焊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缓冲杆,所述报警器本体的底端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其中弹簧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外,且弹簧与缓冲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本体为两个梯形圆柱体构成,其中报警器本体的顶端所处直径小于报警器本体的底端所处直径。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直径小于缓冲杆的直径,且缓冲杆与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顶端所处水平高度与烟雾探测口的底端所处水平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本体的底端两侧均设有安装块,其中安装块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螺钉,且报警器本体通过螺钉与墙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PCB电路板为双面FR4 PCB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光电式迷宫,方便烟雾进入迷宫时引起光线折射发生变化,配合MUC分析处理,产生报警信号,有效提高检测环境的安全度;通过缓冲杆在弹性的作用下于凹槽内上下移动,有利于降低该报警器在装运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力,保护PCB电路板不受损伤;通过采用两节AAA电池供电,便于普通家庭用户更换电池;通过螺丝和3M双面胶两种安装方式,方便根据安装场地进行自由选择,螺丝安装更牢固,3M双面胶安装简便,且不伤墙体;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方便安装以及更换电池,同时有效提高检测环境的安全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烟雾探测报警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烟雾探测报警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报警器本体、2测试按键、3第二凸起、4 PCB电路板、5遮光板、6迷宫室、7探测口、8卡槽、9电池放置槽、10 AAA电池、11凹槽、12弹簧、13缓冲杆、14安装块、15第一凸起、16温感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烟雾探测报警器,包括报警器本体1,报警器本体1为空腔结构,报警器本体1的顶端设有遮光板5,遮光板5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报警器本体1的周边还开设有烟雾探测口7,报警器本体1内设有与烟雾探测口7连通的迷宫室6,其中迷宫室6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红外发射管,迷宫室6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红外接收管,且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相对应,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之间还设有导光板,报警器本体1的一侧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15,第一凸起15上嵌装有温感探测器16,报警器本体1的另一侧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3,第二凸起3上设有测试按键2,报警器本体1的底端开设有卡槽8,卡槽8的内壁通过3M双面胶与墙壁固定连接,卡槽8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电池放置槽9,电池放置槽9内设有两节AAA电池10,报警器本体1内还设有水平设置的PCB电路板4,PCB电路板4位于迷宫室6和电池放置槽9之间,PCB电路板4的顶端设有蜂鸣器和MCU,其中,AAA电池10分别与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温感探测器16、蜂鸣器和MCU连接,MCU的输入端与红外发射管、温感探测器16连接,MCU的输出端分别与红外接收管、测试按键2和蜂鸣器连接,PCB电路板4的底端周边焊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缓冲杆13,报警器本体1的底端内壁上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12,其中弹簧12的一端延伸至凹槽11外,且弹簧12与缓冲杆13连接。

报警器本体1为两个梯形圆柱体构成,其中报警器本体1的顶端所处直径小于报警器本体1的底端所处直径,弹簧12的直径小于缓冲杆13的直径,且缓冲杆13与凹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凸起15和第二凸起3的顶端所处水平高度与烟雾探测口7的底端所处水平高度相同,报警器本体1的底端两侧均设有安装块14,其中安装块14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螺钉,且报警器本体1通过螺钉与墙壁固定连接,PCB电路板4为双面FR4 PCB板。

工作原理:正常工作时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无法被红外接收管检测到,烟雾是由无数微粒组成的,当发生初期火灾时烟雾会弥漫到传感器的迷宫室内时,烟雾的光线漫反射效应会使部分红外线反射到红外接收管中,传感器立即报警,采用光电式迷宫,方便烟雾进入迷宫时引起光线折射发生变化,配合MUC分析处理,产生报警信号,有效提高检测环境的安全度;通过缓冲杆13在弹性的作用下于凹槽11内上下移动,有利于降低该报警器在装运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力,保护PCB电路板4不受损伤;通过采用两节AAA电池10供电,便于普通家庭用户更换电池;通过螺丝和3M双面胶两种安装方式,方便根据安装场地进行自由选择,螺丝安装更牢固,3M双面胶安装简便,且不伤墙体;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方便安装以及更换电池,同时有效提高检测环境的安全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