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家电的智能防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7203发布日期:2019-08-16 21:4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家电的智能防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家电的智能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共享意思是分享,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所有人共同拥有,共享是共享经济中的核心理念,强调物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共享经济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共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2016年,共享单车的兴起将共享的概念带入了人们的视野。2017年,共享经济更加发展壮大起来,涉及行业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种种创新发挥着人们的想象力,同时也是对社会闲散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尝试。现如今共享家电也进入人们的生活,一些出租公寓中,就实行起了共享家电,但是有些家电价格还是相当昂贵的,因此家电的防盗也是我们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家电的智能防盗系统,其智能简便,易操作,便于人们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家电的智能防盗系统,包括家电本体、显示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定位模块与锁定模块,所述定位模块、锁定模块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相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装置,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信息处理装置与信息传输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输出端与信息传输装置相连接,所述锁定模块包括密码输入装置与锁定装置,所述密码输入装置输出端与锁定装置相连接,所述家电本体上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锁定模块相连接,所述感应器为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一旦被触动,锁定模块即启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包括底座、感应器壳体、感应器本体与电源开关,所述感应器壳体在底座中心上固定安装,所述感应器本体在感应器壳体内安装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在底座顶面右下端安装连接,所述底座为一个正方形结构,所述感应器壳体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电源开关为一圆形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模块为GPS定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家电本体内设有物联网芯片,且即使家电被盗,不跟换物联网芯片家电无法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密码输入装置密码输入次数超过3次即锁定装置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本体为一感应线路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家电的智能防盗系统,包括家电本体、显示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定位模块与锁定模块,其智能简便,易操作,便于人们控制,所述家电本体内设有物联网芯片,且即使家电被盗,不跟换物联网芯片家电无法使用。所述家电本体上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锁定模块相连接,所述感应器为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一旦被触动,锁定模块即启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结构简单,灵敏,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感应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家电的智能防盗系统,包括家电本体1、显示模块2、信息处理模块3、定位模块4与锁定模块5,所述定位模块4、锁定模块5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3相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输出端与显示模块2相连接,所述显示模块2包括显示装置6,所述显示装置6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包括信息处理装置7与信息传输装置8,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输出端与信息传输装置8相连接,所述定位模块4为GPS定位装置,所述锁定模块5包括密码输入装置9与锁定装置10,所述密码输入装置9输出端与锁定装置10相连接,所述家电本体1上设有感应器11,所述感应器11与锁定模块5相连接,所述感应器11为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一旦被触动,锁定模块5即启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包括底座12、感应器壳体13、感应器本体14与电源开关15,所述感应器壳体13在底座12中心上固定安装,所述感应器本体14在感应器壳体内安装连接,所述电源开关15在底座12顶面右下端安装连接,所述底座12为一个正方形结构,所述感应器壳体13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电源开关12为一圆形按钮,所述感应器本体14为一感应线路板。

工作原理: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一旦感应家电被移动搬起,则锁定模块启动,不在密码输入装置中输入正确密码,则打开不了,密码输入3次以上错误,锁定装置启动,所述家电本体内设有物联网芯片,且即使家电被盗,不跟换物联网芯片家电无法使用,如果家电被盗,可以通过GPS定位装置定位家电位置,通过显示模块查出具体地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