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紧急呼叫警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3922发布日期:2019-10-22 21:04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简易紧急呼叫警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具体是一种简易紧急呼叫警报器,属于电路安全报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人遇到危险、恐吓或需要紧急救援时,如何快速进行报警救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传统的紧急呼叫报警装置体积有点大,电路相对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紧急呼叫警报器,结构简单,体积很小,可以放入口袋或是手提包里,当遇到危险需要求救时,只要按下开关,就能立即发出警报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紧急呼叫警报器,包括电阻R1-R5,电容C1-C4,电位器RP1,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BG1-BG3,集成电路IC1,电池E,扬声器SW和报警开关S1;电池E的正极分别连接报警开关S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BG2的发射极、扬声器SW的一端,报警开关S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三极管BG2的基极,三极管BG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正极、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4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4脚和8脚,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1的7脚、电位器RP1的第一固定端和滑动端,电位器RP1的第二固定端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1的2脚、集成电路IC1的6脚、电容C3的正极,集成电路IC1的5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3脚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BG3的基极,三极管BG3的集电极连接扬声器SW的另一端,电池E的负极、电容C1的负极、三极管BG1的发射极、电容C2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3的负极、集成电路IC1的1脚、电容C4的另一端、三极管BG3的发射极均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集成电路IC1的型号为NE55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稳压二极管D1的稳压值为3.3V。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三极管BG1为NPN管型,型号为BC547,三极管BG2为PNP管型,型号为BC557,三极管BG3为NPN管型,型号为BC54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电池E的电压为9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电阻R1-R5,电容C1-C4,电位器RP1,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BG1-BG3,集成电路IC1,电池E,扬声器SW和报警开关S1;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性质来工作,当人遇到危险时,按下报警开关S1,电容C1快速充电,小型扬声器SW发出报警声,由于电容C1放电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该报警声可以持续2-3分钟。本实用新型体积很小,可以放入口袋或是手提包里,当遇到危险需要求救时,只要按下开关,就能立即发出警报声,尤其适用于单身外出的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紧急呼叫警报器,包括电阻R1-R5,电容C1-C4,电位器RP1,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BG1-BG3,集成电路IC1,电池E,扬声器SW和报警开关S1;集成电路IC1的型号为NE555,稳压二极管D1的稳压值为3.3V,三极管BG1为NPN管型,型号为BC547,三极管BG2为PNP管型,型号为BC557,三极管BG3为NPN管型,型号为BC548,电池E的电压为9V;电池E的正极分别连接报警开关S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BG2的发射极、扬声器SW的一端,报警开关S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三极管BG2的基极,三极管BG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正极、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4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4脚和8脚,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1的7脚、电位器RP1的第一固定端和滑动端,电位器RP1的第二固定端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1的2脚、集成电路IC1的6脚、电容C3的正极,集成电路IC1的5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3脚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BG3的基极,三极管BG3的集电极连接扬声器SW的另一端,电池E的负极、电容C1的负极、三极管BG1的发射极、电容C2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3的负极、集成电路IC1的1脚、电容C4的另一端、三极管BG3的发射极均接地。

图1中这些元件的阻值均是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各个元件的参数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当人们遇到危险时,按下报警开关S1后,电容C1充电至满电压,此时三极管BG1导通,三极管BG1的集电极电压为零,三极管BG2导通,稳压二极管D1两端电压稳定在3.3V左右,给集成电路IC1供电,电容C2用来维持稳压二极管D1的击穿电压。集成电路IC1与外围的电阻R4、电位器RP1、电容C3组成多谐振荡电路,当集成电路IC1得电后,集成电路IC1开始工作,集成电路IC1的3脚输出脉冲信号,三极管BG3时而导通,时而截止,扬声器SW发出报警声。由于电容C1放电缓慢,当电容C1的电压降至一定数值后,三极管BG1截止,三极管BG1的集电极电压为高电平,三极管BG2截止,集成电路IC1供电中断,报警声结束,这一过程大约可以维持2-3分钟。使用一块9V电池能够维持对电路的长期供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