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烟雾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8723发布日期:2020-01-10 15:13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智能烟雾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烟雾报警器。



背景技术:

烟雾报警器,别称火灾烟雾报警器、烟雾传感器、烟雾感应器等。由总线供电,总线上可以连接有多个,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联网、通讯组成一个报警系统,这类感烟报警装置一般称之为感烟探测器。

然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烟雾报警器需要凿墙打孔,安装繁琐,效率低,如果要挂在比较高的墙上,还要凿墙打孔,安装起来非常麻烦,需要专业工程施工布线、移动便携性差,这给用户使用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实用性也不是很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烟雾报警器,旨在解决现有的烟雾报警器需要凿墙打孔,安装繁琐,效率低,如果要挂在比较高的墙上,还要凿墙打孔,安装起来非常麻烦,需要专业工程施工布线、移动便携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烟雾报警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底板,所述壳体呈长方体设置,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形成一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线路板及与线路板电连接的烟雾传感器、蜂鸣器、无线发射模块、电源模块、火灾指示灯、电源键以及消音键,所述火灾指示灯、电源键以及消音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部,所述安装底板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部,所述安装底板的背部设有双面胶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部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安装凹槽,两所述安装凹槽互相平行且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底板的底部凸设有与所述安装凹槽一一对应且与所述安装凹槽相适配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安装凹槽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扣件呈t字型设置,所述卡扣件的上端部两侧分别凸设有一卡扣凸缘,所述卡扣凸缘分别与所述安装凹槽的侧缘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凹槽同一侧的端部分别设有一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凹槽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部分别设有多个进烟孔和透音孔,且多个所述进烟孔和透音孔分别位于所述烟雾传感器和蜂鸣器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分别设有多个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呈长条形的进烟口,且所述进烟口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部底板侧缘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电连接,所述天线凸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侧壁上。

可选地,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紧固螺钉可拆卸固定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安装底板的双面胶层固定在天花板或墙面上,然后通过安装底板上的卡扣件与第一壳体背部的安装凹槽卡拆卸卡扣固定连接,使得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并且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出无线报警信号,通知远方的接收主机,将报警信息传递出去,火灾指示灯(红色)点亮,并启动蜂鸣器报警,及时警醒人们,采取预防措施,便可有效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使火灾发生后能将危害降到最低,本实用新型无需开孔凿墙安装,无需布线,从而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同时提高了移动便携性,制造成本低,使用与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烟雾报警器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烟雾报警器的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烟雾报警器的背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烟雾报警器的安装底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烟雾报警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烟雾报警器。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智能烟雾报警器,用于烟雾感应报警,包括壳体100和安装底板200,所述壳体100呈长方体设置,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所述第二壳体102可拆卸的扣合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01的上方,并形成一容置空腔110,所述容置空腔内110设有线路板102及与线路板102电连接的烟雾传感器103、蜂鸣器104、无线发射模块105、电源模块、火灾指示灯106、电源键107以及消音键108,所述火灾指示灯106、电源键107以及消音键108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02的背部,所述安装底板200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01的背部,所述安装底板200的背部设有双面胶层201。

具体地,所述第一壳体101的背部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安装凹槽1011,两所述安装凹槽1011互相平行且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底板200的底部凸设有与所述安装凹槽1011一一对应且与所述安装凹槽1011相适配的卡扣件202,所述卡扣件202与所述安装凹槽1011可拆卸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卡扣件202呈t字型设置,所述卡扣件202的上端部两侧分别凸设有一卡扣凸缘203,所述卡扣凸缘203分别与所述安装凹槽1011的侧缘卡扣连接。

具体地,所述安装凹槽1011同一侧的端部分别设有一通孔1012,且所述通孔1012与所述安装凹槽1011相连通,可选地,与所述安装凹槽1011垂直的方向还设有一个安装凹槽1011,所述通孔1012设置在两个互相垂直设置的安装凹槽1011的连接处,分别与两所述安装凹槽1011连通,便于卡扣件202卡入安装凹槽1011,使得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具体地,所述第二壳体102的背部分别设有多个进烟孔1021和透音孔1022,且多个所述进烟孔1021和透音孔1022分别位于所述烟雾传感器103和蜂鸣器104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第二壳体102的侧壁分别设有多个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呈长条形的进烟口1023,且所述进烟口1023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102的背部底板侧缘设置,当发生火灾的时候,烟雾有热量会流动到天花板然后往下流进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底部有很多进烟口,可增大进烟量,提高了检测烟雾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具体地,还包括天线300,所述天线300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105电连接,所述天线300凸设于所述壳体100的上端侧壁上,增强了无线传输的信号,采用无线传输报警信号,信号强,无需布线,安装方便,适用于多种场所,包括没有信号的地下、半地下场所等。

具体地,所述电源模块采用9伏特的酸性或碱性电池。

具体地,还包括紧固螺钉400,所述紧固螺钉400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通过所述紧固螺钉400可拆卸固定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为:具体安装时,只需要通过将安装底板的双面胶层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通过安装底板上的卡扣件与第一壳体背部的安装凹槽卡拆卸卡扣固定连接,使得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并且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出无线报警信号,通知远方的接收主机,将报警信息传递出去,无需开孔凿墙,无需布线,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同时提高了移动便携性,制造成本低,使用与维护方便。

烟雾报警器的原理是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烟雾报警器内部采用离子式烟雾传感,它是一种技术先进,工作稳定可靠的传感器,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消防报警系统中,性能远优于气敏电阻类的火灾报警器。

它在内外电离室里面有放射源镅241,强度约0.8微居里左右,电离产生的正、负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各自向正负电极移动。在正常的情况下,内外电离室的电流、电压都是稳定的。一旦有烟雾窜逃外电离室,干扰了带电粒子的正常运动,电流,电压就会有所改变,破坏了内外电离室之间的平衡关系,报警电路检测到浓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会发出报警,无线发射模块便发出无线报警信号,通知远方的接收主机,将报警信息传递出去,火灾指示灯(红色)点亮,并启动蜂鸣器报警,及时警醒人们,采取预防措施,便可有效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使火灾发生后能将危害降到最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