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挡船索下放保护装置的船闸防撞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4935发布日期:2020-07-10 17: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挡船索下放保护装置的船闸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挡船索(1)、卷筒组(2)、起重量限制器(3)、报警机构(4)、起吊钢丝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挡船索下放保护装置的船闸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挡船索(1)与提升机构连接,挡船索(1)上升实现船舶放行功能,挡船索(1)下放实现挡船防撞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挡船索下放保护装置的船闸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卷筒组(2)、在卷筒组(2)上设有起重量限制器(3)、卷筒组(2)上方缠绕的起吊钢丝绳(5),提升机构通过起吊钢丝绳(5)与挡船索(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挡船索下放保护装置的船闸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数据端分别与重量限制器(3)、报警机构(4)连接,控制器可根据重量限制器(3)检测的数据对报警机构(4)进行控制;起重量限制器(3)用于检测钢丝绳(5)下端负重的重量,所检测的重量低于欠载点则报警值报警机构(4)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挡船索下放保护装置的船闸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船索(1)在端部与船闸的闸槽连接,在闸槽的顶端设有用于安装起重量限制器(3)的底座(3-4),起重量限制器(3)包括轴承座(3-1)、放大器(3-2)、压力传感器(3-3)、显示屏(3-5),轴承座(3-1)设置在压力传感器(3-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挡船索下放保护装置的船闸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3-1)感受的压力由压力传感器(3-3)检测后,转换成模拟量电信号,再送到放大器(3-2)进行放大,然后进行a/d转换成数字量,经处理送到数字显示屏(3-5)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挡船索下放保护装置的船闸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槽包括第一闸槽(9)、第二闸槽(10),挡船索(1)横跨设置并通过两端的挡船索连接部(11)分别与第一闸槽(9)、第二闸槽(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带挡船索下放保护装置的船闸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钢丝绳(5)在底端通过滑轮组件与挡船索连接部(11),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6)、护罩(7),滑轮(6)与若干根起吊钢丝绳(5)的下端连接,且在滑轮(6)外侧面设有用于连接、限位起吊钢丝绳(5)的轮槽,从滑轮(6)一端至另一端且贯穿滑轮(6)设有中心旋转轴(12),护罩(7)与中心旋转轴(12)的两端连接,挡船索连接部(11)与护罩(7)的底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挡船索下放保护装置的船闸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护罩(7)内底侧固定设有钢丝绳防脱槽工件(8),在钢丝绳防脱槽工件(8)上端面且位于各个轮槽的下方设有限位槽(13),轮槽与限位槽(13)配合可将起吊钢丝绳(5)的下侧限位。

10.一种防撞挡船索下放故障停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防撞装置故障”报警;

步骤2)检查核实故障现象及原因;

步骤3)如果防撞挡船索落在船上,防撞机房内触摸屏显示“中隔墩欠载”或“非中隔墩侧欠载”,操作现地提升防撞并指挥船舶后退;

步骤4)当船舶后退至禁停线以内后,复位故障;如果故障不消失,则现地控制方式将防撞挡船索提升至上到位再切除,进行后续检查;

步骤5)如果故障能消失,则现地控制方式将防撞挡船索降至下到位;恢复集控运行。


技术总结
一种带挡船索下放保护装置的船闸防撞系统,它包括挡船索、与挡船索在连接部连接的提升机构、报警机构,提升机构包括卷筒组,在卷筒组上设有起重量限制器,卷筒组通过起吊钢丝绳与挡船索连接。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在出现挡船索下降受阻时,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和调查取证,避免或减轻船闸设备/辅助设备和船舶遭受更严重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高术;吴雅萍;李相宜;熊锦玲;齐俊麟;朱小龙;侯博;阮荣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