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度层与飞机类型的航路利用率评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45883发布日期:2021-01-05 20: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基于高度层与飞机类型的航路利用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评估模型对航路利用率进行评估,所述评估模型包括以下构建条件:

在航路上飞行时,飞机间保持一定间隔以满足安全运行的需要;

飞机在航路上飞行时,按照标准的飞行高度层飞行;

在环境条件确定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飞机具有不同的一个或两个最佳巡航高度层;

相同类型的飞机在不同高度层上飞行时,平均巡航速度存在差异,飞机对航路的利用率不同;

不同类型的飞机在相同高度层上飞行时,对航路的利用率不同;

不同类型飞机在各高度层上飞行的频率不同,对各高度层的航路资源的利用率不同;

其中,航路的高度层分为:

最佳高度层fl,适用高度层[fl1,fl]与[fl,fl2],较适用高度层[fl3,fl1]与[fl2,fl4],较不适用高度层[fl5,fl3]与[fl4,fl6],及不适用高度层fl5以下与fl6;

飞机的类型分为:

大型机、中型机和小型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的评估模型对航路利用率进行评估:

航路利用率=δ1×航路时间利用率+δ2×航路空间利用率+δ3×航路容量利用率,

其中,δ1、δ2、δ3分别表示航路时间利用率、航路空间利用率、航路容量利用率在航路利用中的权重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路时间利用率通过如下的航路时间利用率模型获得:

其中,t表示飞机的实际占用时间,其通过统计在固定航路段的某一高度层上、有飞机飞行的时间片获得,t表示飞机的可用总飞行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的实际占用时间t通过以下模型获得:

其中,nij1表示所有在该航路段的固定高度层上飞行的各类飞机的总架次,tij表示不同类型飞机在不同高度层的实际占用时间,γij(i=1,2,3,4,5;j=1,2,3)表示不同类型飞机在不同类型高度层上飞行时对应的权重值,其中i表示高度层类型,j表示飞机类型。

且所述飞机的可用总飞行时间t通过以下模型获得:

其中,n'ij1表示在该航路段的固定高度层上飞行的各类飞机的最大总架次,tij表示不同类型飞机在不同高度层的可用总飞行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路空间利用率通过如下的航路空间利用率模型获得:

其中,l表示飞机的实际占用空间,其通过统计在给定时间片内某一高度层上、有飞机飞行的航路段获得,l表示飞机的可用总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的实际占用空间l通过如下的模型获得:

其中,nij2表示所有在给定时间片内固定高度层上飞行的各类飞机的总架次,lij表示不同类型飞机在不同高度层的实际占用空间;

且所述飞机的可用总空间l通过如下的模型获得:

其中,n'ij2表示在给定时间片内固定高度层上飞行的各类飞机的最大总架次,lij表示不同类型飞机在不同高度层的可用总飞行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路容量利用率通过如下的航路容量利用率模型获得:

其中,f表示飞机的实际流量,其通过统计在给定时间片内某一高度层给定航路段上、飞行的飞机数量获得,f表示飞机的最大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的实际流量f通过如下的模型获得:

其中,nij3表示所有在该高度层上飞行的各类飞机的总架次,fij表示不同类型飞机在不同高度层的实际流量;

且所述飞机的最大容量f通过如下的模型获得:

其中,n'ij3表示在该高度层上飞行的各类飞机的最大总架次fij表示不同类型飞机在不同高度层的最大容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值通过critic权重法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模型如下:

其中,fl表示全部高度层,nl表示全部航路段,nt表示全部时间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度层与飞机类型的航路利用率评估方法,其以不同高度层航路对不同类型飞机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及这些飞机具有不同的对航路的利用率作为构建条件构建了评估模型,所述评估模型优选为航路利用率=δ1×航路时间利用率+δ2×航路空间利用率+δ3×航路容量利用率。本发明融合了多个维度的因素,评估精度高于一般的航路利用率评估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谢春生;张兆宁;杨明敏;赵龙;李皛晨;孙坤邈;孙大伟;李冬;腾景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航大天元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09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