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拆卸的地磁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6065发布日期:2021-03-02 19:3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快速拆卸的地磁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快速拆卸的地磁检测器。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大范围、全方位发挥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作用。
[0003]
车辆检测系统则是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的数据基础。对于运用地磁检测器的车辆检测系统,地磁检测器可用于检测车辆的存在和车型识别。数据采集系统在交通监控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磁检测器是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部分,检测器的性能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准确性起决定作用。
[0004]
通常,地磁检测器需要固定设置在路面下,现有地磁车辆检测器的检测装置和外壳体采用螺纹连接在一起,然后镶嵌进地面,用水泥溜边,但是现有的地磁车辆检测器不具备防盗结构,只需凿开围绕地磁上面的一小圈水泥,就可以把检测装置与外壳体分离,将检测装置盗走。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地磁检测器,在便于快速拆卸的同时兼顾其防盗性能。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拆卸的地磁检测器,包括检测装置和安装于其底部的壳体,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具有容置腔的盖体、pcb板和电池,所述pcb板连接电池并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腔壁与盖体外壁之间开有圆形凹槽,且所述容置腔开口端面设有若干端面设有卡头的支撑条;所述壳体具有可进入所述圆形凹槽内壳壁,所述壳壁形成具有上开口的腔室,所述壳体中下部设有沿壳壁外周非均匀分布且贯通所述壳壁的卡口,所述卡头可以嵌入所述卡口中。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卡头为方形,所述卡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壳壁内侧的与所述卡头适配的卡接口,以及与所述卡接口连接的贯通口,所述贯通口中部较其两端略细。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贯通口内设置有推压结构。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推压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贯通口两端的推板以及连接所述两推板的连杆,所述推板尺寸大于所述贯通口中部尺寸。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还包括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包括弹性环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环体内侧与所述卡口一一对应的压杆。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圆形凹槽外侧壁与所述壳体上部设有对应的螺纹。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扣入所述容置腔内用以将所述pcb板与电池密封。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圆形凹槽槽底设置有防水垫圈。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还包括设置于底部壳体外周的保护环,所述保护环覆盖所述所有卡口。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6]
本实用新型在底部壳体设置卡口,在检测装置上设置对应的卡头,在螺纹连接后卡头正好卡入卡口中将检测装置与底部壳体卡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增加了盗取难度,降低了被盗风险。同时配合配套的解锁装置,可实现地磁检测器的快速拆卸。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检测装置仰视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口放大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
其中,
[0023]
100-检测装置;
[0024]
101-容置腔;
[0025]
102-盖体;
[0026]
103-pcb板;
[0027]
104-电池;
[0028]
105-圆形凹槽;
[0029]
106-支撑条;
[0030]
107-卡头;
[0031]
108-密封板;
[0032]
109-防水垫圈;
[0033]
200-壳体;
[0034]
201-腔室;
[0035]
202-卡口;
[0036]
203-卡接口;
[0037]
204-贯通口;
[0038]
205-推板;
[0039]
206-连杆;
[0040]
207-保护环;
[0041]
300-解锁装置;
[0042]
301-弹性环体;
[0043]
302-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
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45]
实施例1
[0046]
参照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拆卸的地磁检测器,包括检测装置100和安装于其底部的壳体200,检测装置100包括具有容置腔101的盖体102、pcb板103和电池104,pcb板103连接电池104并固定于容置腔101内,容置腔101腔壁与盖体102外壁之间开有圆形凹槽105,且容置腔101开口端面设有若干端面设有卡头107的支撑条106;壳体200具有可进入圆形凹槽105内的壳壁,壳壁形成具有上开口的腔室201,壳体200中下部设有沿壳壁外周非均匀分布且贯通壳壁的卡口202,卡头107可以嵌入卡口202中。pcb板上集合设置磁传感器模块、单片机、串口模块等地磁检测器必备模块。其中,主要的磁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地磁信号;单片机用于向磁传感器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磁传感器对地磁信号进行检测;串口模块用于将单片机输出的数据信号转换为rs232数据信号,发送至上位机;磁传感器模块、单片机、串口模块电池通过pcb板上的电路线与电池电性连接。
[0047]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设置,进一步地,支撑条106为弹性材料制作,如具有弹性的铜铝合金片或者是塑料材质,如pe,tuv或hus材料。
[0048]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板108,密封板108扣入容置腔101内用以将pcb板103与电池104密封,延长使用寿命。
[0049]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设置,进一步地,圆形凹槽105槽底设置有防水垫圈109。
[0050]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卡头107为方形,卡口202包括设置于壳壁内侧的与卡头107适配的卡接口203,以及与卡接口203连接的贯通口204,贯通口204中部较其两端略细。
[0051]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设置,进一步地,贯通口204内设置有推压结构,进一步地,推压结构包括设置于贯通口204两端的推板205以及连接所述两推板的连杆206,推板尺寸大于贯通口中部尺寸。
[0052]
在本实施例中,将检测装置100圆形凹槽105与壳体壳壁组装,卡头107刚好与卡口202卡接,将检测装置100与底部壳体200卡接在一起。通过推压结构,在外侧同步推压各卡口202内的各推板,将具有弹性的支撑条106向内推压折弯变形,卡头107也随之脱离卡接口203,同时将检测装置100自壳体200拔出。
[0053]
实施例2
[0054]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包含了实施例1所公开的所有技术特征,实施例1所公开的技术特征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已经公开的技术特征在此不做重复描述。参照图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解锁装置300,解锁装置300包括弹性环体301以及设置在弹性环体301内侧与卡口202一一对应的压杆302。
[0055]
一般的,在本实施例1与本实施例中,卡口202采取非均匀设置,其间距、角度以及卡口202数量各不相同,提供与之对应的解锁装置300,方便解锁拆卸。同时,多样化的卡口202布局提升了盗窃难度。
[0056]
实施例3
[0057]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2的进一步改进,包含了实施例2所公开的所有技术特征,实施例2所公开的技术特征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2已经公开的技术特征在此不做重复
描述。参照附图,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圆形凹槽105外侧壁与壳体200上部设有对应的螺纹。圆形凹槽105与壳体200螺纹连接,其一是增强检测装置100与壳体200连接的稳定性能,其二是减少支撑条106底部卡头107处的应力集中,预防形变。
[0058]
实施例4
[0059]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3的进一步改进,包含了实施例3所公开的所有技术特征,实施例3所公开的技术特征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3已经公开的技术特征在此不做重复描述。参照图1~5,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于底部壳体200外周的保护环207,保护环207覆盖所有卡口202。
[0060]
一般的,地磁检测器底部壳体都需要预埋,为了增加防盗性能,将壳体200卡口202全部预埋与地下,为了防止水泥或者是泥土堵塞卡口202,造成无法便捷拔出检测装置,因此在底部壳体200外周的保护环207,保护环207可以防止泥土进入卡口,拆卸时只需将保护环207取下,在进行拆卸即可。
[006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底部壳体设置卡口,在检测装置上设置对应的卡头,在螺纹连接后卡头正好卡入卡口中将检测装置与底部壳体卡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增加了盗取难度,降低了被盗风险。同时配合配套的解锁装置,可实现地磁检测器的快速拆卸。
[006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0063]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