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防盗报警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895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关防盗报警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类电子报警电路。
现有的防盗报警装置一般都是通过一个暗藏开关来控制报警器电源。我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实用电子报警精选百例》一书第128页第三章第二节介绍的一种报警器,由电源、启动开关、报警电路和报警开关组成启动开关必须藏在暗处,使用不方便,且容易被发现被破坏,使防盗报警器失去报警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防盗报器的电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被破坏的、可靠性好的防盗报警器的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下述方案来实现。报警器电路由电源、电源开关电路、报警开关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结构在于(1)可控硅TR1、报警电路和可控硅TR2串联于电源和地线之间,构成报警主电路;可控硅TR1导通,报警电路处于待命状态;可控硅TR2一旦导通,即行报警;(2)接地的报警开关K2经串联电阻R15和二极管D2接于可控硅TR2的控制极之上;K2和R15的接点,和TR1的阴极之间接有电阻R14构成报警开关电路,在电源切断之前,K2断开即可触发TR2导通,实现报警;(3)电源开关电路为A、启动开关K1、电阻R18、R17串联于电源和系统地线之间;二极管D5的阳极接于R18和R17的接点上,其阴极接于可控硅TR1的控制极,构成电源的启动开关电路,用于触发TR1导通;B、密码电路由CC4017计数器、按键计数复位外围线路和控制电源开关电路组成,其中a、利用CC4017计数器的"CP"端输入计数脉冲上升沿触发,而“CPE”端接低电平;利用计数器五个输出端作为编码,Q0、Q1、Q2、Q3、Q4输出端分别和相应编好的有公共线的密码按键相接;b、按键的公共线与三极管T3、电阻R7、三极管T5、R10作为计数外围线路,其中三极管T3的基极与串联于可控硅阴极和地线之间的电阻R4和R5的接点连接;T3的发射极与公共线相接,T3的集电极通过R7与T5的基极连接,T5的发射极接地,T5的集电极通过R10接在CP端上;CP端上和地线之间还接有电容C2,用于保证准确计数;T5的集电极与TR1的阴极之间还接有作为集电极负载的电阻R9;;c、接于可控硅TR1阴极的电阻R6、稳压二极管Z2以及三极管T2、T4组成复位外围线路,其中R6接于Z2的负极;Z2的正极接于T4的基极,T4的发射极接地;T4的集电极接于计数器的复位端R上,T4的集电极和TR1的阴极之间还接有电阻R8;Z2的负极还接有T2的集电极;T2的基极和T3的基极相连,T2的发射极接于公共线;d、计数器的输出端Q5通过串联电阻R1、R2和三极管T1的基极相接;T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接于TR1的控制极,用于触发可控硅TR1截止,切断电源。
本电路的运行过程如下(1)按下K1,电源→R18→D5→触发可控硅TR1导通→R14→K2闭合入地;因D2截止,可控硅TR2截止,报警电路处于待命状态;一旦K2断开,D2导通→TR2触发导通,报警开始。
(2)密码电路运行过程当按照正确的次序按下按键时,因复位后,Q0为高电平,此高电平输出被送到T3的发射极→T5导通,T5集电极为低电平,直到放开按键后才变为高电平,CP进行计数,Q1由低电平变高电平,其它为低电平;以后按正确的次序重复以上过程,当按下最后一个按键时,Q5高电平→R1→R2→T1导通→TR1触发截止,电源断开,解除报警器的待命状态;如按错键位,公共线上出现低电平,T2导通、T4截止→R端为高电平,计数器复位报警器仍处待命状态。
密码电路中使用的计数器可以是同CC4017计数器类似性能的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计数器;编码可以多编或少编,只要相应地增设按键或减少按键即可。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案其它部分和前述方案相同,报警开关电路构成为按于可控硅TR1阴极的报警开关K2经电阻R13接于三极管T7的基极;T7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经串联的电阻R15和二极管D2接于可控硅TR2的控制极;T7的集电极和TR1的阴之间还接有电阻T14。目的在于其下可以增设延时和指示电路。报警开关电路的运行情况如下电源(+)→K2(合上)R13→T7导通→D2截止→TR2截止,报警电路处于待命状态;一旦K2断开→T7截止→D2导通→TR2触发导通报警开始。
本报警器电路的启动开关和密码按键均可安装于门前,使用方便,而且即使被坏也不会影响报警,可靠性好。


图1为报警器电路图。
图2为第一个方案的报警开关电路图。
图3是报警电路参考图。
两个方案都可以在启动开关电路中的二极管D5的阳极和地线之间接电容C4,用以避免可控硅TR1错误启动;在密码电路的稳压二极管Z2的阴极和地线之间接有电容C1,用以保证有效复位;在电阻R1和R2的接点与电阻R14和R15的接点之间接有二极管D1,用于在开门之后(即K2断开)才触发TR1截止,防止有人经过多次尝试而解开密码。因为没有D1时,按对密码,Q5的高电平经由R1、R2→T1导通→TR1触发截止,系统断电;而使用D1时,在K2合上的情况下,Q5的高电平经D1→K2导通入地,T1截止,没有触发TR1在K2断开时,D1截止,Q5的高电年经R1、R2→T1导通,触发TR1截止,系统断电。
第二种方案可以设有延时和指示电路串联于地线和TR1的阴极之间的R11和C8的接点与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连接,Z1的正极与三极管T6的基极相接,T6的发射极接地,T6的集电极经D3接于T7的基极,T6的集电极和TR1的阴极之间接有电阻R12;T6的集电极还接有二极管D6的基极;T8的发射极接地,T8的集电极和TR1的阴极上接有负截电阻R19;接于TR1阴极的发光二极管D经R16接于三极管T9的集电极,T9的发射极接地,T9的基极接T8的集电极。其运行情况如下按下启动开关K1,→TR1导通→发光二极管D导通(灯亮)。C3开始充电。初时C3两端的电压VC3小于稳压二极管Z1的击穿电压VZ1,T6截止,电源经R12分为两路;一路D6导通→R20→T8导通→D继续亮;另一路D3导通→T7导通→可控硅TR2没触发处于截止。经过充电后,VC3>VZ1,T6导通→D6截止→T8截止→T9截止→D截止(灯灭);D3也截止,TR2还是由K2控制。
最佳实施例取数值电源电动势12伏,R1,6, 8,14,19=15KΩ,R2,4,5,7,12,13,17,20=82KΩ;R9,10=4.7KΩ,R11=1mΩ,R18=68KΩ,R16=2KΩ,VZ1·Z2=5.6伏,C1,2=1UF,C3=100UF,C4=0.01UF。
权利要求1.一种开关电子报警器电路,由电源、电TR源开关、报警开关和报警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1)可控硅TR1、报警电路和可控硅TR2串联于电源和地线之间,构成报警主电路;(2)接地的报警开关K2经串联电阻R15和二级管D2接于可控硅TR2的控制极之上;K2和R15的接点和TR1的阴极之间接有电阻R14构成报警开关电路;(3)电源开关电路为A、启动开关K1、电阻R18、R17串联于电源和系统地线之间;二极管D5的阳极接于R18和R17的接点上,其阴极接于可控硅TR1的控制极,构成电源的启动开关电路;B、密码电路由CC4017计数器、按键计数复位外围线路和控制电源开关电路组成,其中,a、CC4017计数器的“CP”端作为计数输入端,“CPE”端接低电平;利用计数器五个输出端作为编码,Q0、Q1、Q2、Q3、Q4输出端分别和直应编好的有公共线的密码按键相接;b、按键的公共线与三极管T9、电阻R7、三极管T5、R10作为计数外围线路,其中,三极管T3的基极与串联于可控硅阴极和地线之间的电阻R4和R5的接点连接;T3的发射极与公共线相接,T3的集电极通过R7与T5的基极连接;T5的发射极接地,T5的集电极通过R10接在CP端上;CP端上和地线之间还接有电容C2;T5的集电极与TR1的阴极之间还接有作为集电极负载的电R9;c、接于可控TR1阴极的电阻R6、稳压二极管Z2以及三极管T2、T4组成复位外围线路,其中R6接于Z2的负极;Z2的正极接于T4的基极,T4的发射极接地;T4的集电极接于计算器的复位端R上,T4的集电极和TR1的阴极之间还接有电阻R8;Z2的负极还接有T2的集电极;T2的基极和T3的基极相连,T2的发射极接于公共线;b、计数器的输出端Q5通过串联电阻R1、R2和三极管T1的基极相接;T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接于TR1的控制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防盗报警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1和R2的接点接有二极管D1的阳极,D1的阴极接于R14和R15的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防盗报警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二极管D5的阳极和地线之间接电容C4,在稳压二极管Z2的负极和地线之间接有电容C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类电子报警电路。为了解决现有报警电路开关过于简单,容易被破坏可靠性低,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电源、电源开关电路,报警电路和报警开关组成的防盗报警电路。电源开关电路由可控硅TR
文档编号G08B13/00GK2229093SQ9424887
公开日1996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31日
发明者叶保剑 申请人:叶保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