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66829阅读:来源:国知局
设备,具有火灾监控、无线通信和联网功能,实现建筑物火灾报警与三维显示、救火设施三维显示,包括建筑物GPS信息、建筑物立体信息等相关数据,主要含有以下参数:(a)电子罗盘:采用平面电子罗盘FNN-3200,具体参数为:响应速度3次/秒;测量精度±1° ;分辨率±0.2° ;重复性±0.4° ; (b)通信模块:3G/4G通信模块,具有3G/4G通信标准;(c)装配性能:符合防摔、防水,防尘国家标准;
[0041]进一步的,所述软件系统包括设置在PC上的报警软件系统及设置在移动信息监控终端上的APP应用软件系统;
[0042]进一步的,所述APP应用软件系统为火灾报警管理系统;
[0043]进一步的,所述软件系统包括制图软件系统、编程软件系统、实时监控软件系统;
[0044]制图软件系统,用来绘制系统GIS三维图及分区GIS三维图图;添加各种设备符号、图形;
[0045]编程软件系统,用来定义报警器件之间的联动关系;
[0046]实时监控软件系统是本软件的主体,具有通讯、图形显示、档案查询及打印等功倉泛;
[0047]软件系统采用电子地图导航、GIS定位技术,三维地显示所在城市建筑物的地图和各防火单位的分布情况,地图可以任意放大、缩小而不变形;在报警时,可在地图上以醒目的图标方式显示报警单位的位置及周围消火栓位置、消防水源位置,并可显示路线图、计算行车路程,可提供消防出警、消防灭火所需要的各类地理信息;
[0048]在整个系统中,各主机设备与PC平台和手持式移动设备相连接,PC和手持式移动设备上安装APP (应用程序)一三维地图显示与火情报警监控软件,在三维地图内嵌有无线报警单元的安装位置、救火设施等数据,所以,本质上来说,本实用新型又是一个加强版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1n System);本实用新型把报警的单调应用扩展到数据采集,则系统的功能就变得更加的强大,成为了一个应用范围更大功能更强的地理信息系统系统(GIS),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0049]本实用新型利用微控制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3G/4G移动通信技术、Internal技术、GPS模块、手持式移动设备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1nSystem),实现一种具有联网功能的移动智能监控报警系统;
[0050]参见图2、图3,本监控报警系统,硬件设备组成由底至顶分别是:无线报警单元,区域簇头单元,区域网关单元,大区域网关主机、移动信息监控终端;无线报警单元,其上可以挂接各种传感器和GPS模块;区域簇头单元的目的是汇总若干个无线报警单元的报警数据;区域簇头单元可以汇总若干个区域簇头单元的报警数据和GPS数据,并把数据上传到PC上;大区域网关主机,用于对下级报警数据的汇总和接警处理;该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采用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通过PSTN公共电话网、ADSL互联网、3G/4G无线网络等通讯网络远程连接各种火灾报警设备,实现远程监控、集中管理,特别适合于城市联网、行业联网、社区联网以及远程无人值守等场所,可缩短报警时间,准确快速扑救火灾,提高整体防灾减灾水平,为消防监管、灭火救援部门以及消防报警服务专业化、社会化提供强有力支持;
[0051]该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采用先进的CAN总线控制技术,以二总线的方式组成强大的消防报警网络(最多可以管理110台带标准CAN 口的设备);采用CAN总线技术有以下优点:(a) CAN网络中任一单元均可作为主单元,主动地与其它单元进行数据交换;(b) CAN网络中的单元(信息帧)可分优先级;(c) CAN的物理层及链路层采用独特的技术,具有抗干扰、错误检测的功能;
[0052]移动信息监控终端主要是手持式移动设备,跟大区域网关主机相互通信,可以随时随地的实时监控整个城市的消防安全情况;手持式移动设备具有消防安全监控、无线通信和联网功能,实现建筑物火灾报警与三维显示、救火设施三维显示,主要包括建筑物GPS信息、建筑物立体信息等相关数据,含有以下参数:Ca)电子罗盘:采用平面电子罗盘FNN-3200,具体参数为:响应速度3次/秒;测量精度±1° ;分辨率±0.2° ;重复性±0.4° ;(b)通信模块:3G/4G通信模块,具有3G/4G通信标准;(c)装配性能:符合防摔、防水,防尘国家标准;
[0053](2)计算机客户端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
[0054]该软件是火灾报警控制器等带有CAN标准接口的报警主机组成系统网络的计算机管理软件,也可以通过以太网或光纤的方式或通过3G/4G无线模块的方式实现远距离通讯;
[0055]计算机通过CAN总线定期巡检系统中各控制器,随时发送各种命令;计算机实时接收各控制器报警信息,利用图形及文字显示报警信息并实时打印;
[0056]它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和资源,提供标准的通讯协议和命令格式(0PC软件接口),便于同弱电集成(BMS)、楼宇自动化(BAS)等系统的对接,形成火灾报警中央计算机管理网络,以适应各种大型建筑群的工程需求;
[0057](3)手持式移动设备APP应用程序一火灾报警管理系统
[0058]参见图4,该软件是火灾报警控制器等带有3G/4G无线模块组成手持式移动设备端管理软件,通过3G/4G无线模块的方式实现远距离通讯;具有数据传输距离长,可靠性高的特点;基于类手机操作系统,有直观的报警平面图显示,以不同颜色的闪烁来表示各种触发器件的工作状态;还有便于查询的信息列表,有声响提示,操作方便、灵活;手持式移动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巡检系统中各控制器,随时发送各种命令;手持式移动设备实时接收各控制器报警信息,利用图形及文字显示报警信息;
[0059]软件系统组成
[0060]本软件系统共分三部分:
[0061](a)制图部分:用来绘制系统GIS三维图及分区GIS三维图图;添加各种设备符号、图形;(b)编程部分:用来定义报警器件之间的联动关系;(C)实时监控部分:实时监控部分是本软件的主体,具有通讯、图形显示、档案查询及打印等功能;(d)采用电子地图导航、GIS定位技术,三维地显示所在城市建筑物的地图和各防火单位的分布情况,地图可以任意放大、缩小而不变形;在报警时,可在地图上以醒目的图标方式显示报警单位的位置及周围消火栓位置、消防水源位置,并可显示路线图、计算行车路程,可提供消防出警、消防灭火所需要的各类地理信息;
[0062]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包括无线报警单元、区域簇头单元、网关单元、大区域网关主机、移动信息监控终端及软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报警单元设置在最底层,并与区域簇头单元信号连接;所述区域簇头单元与网关单元信号连接;所述网关单元与大区域网关主机信号连接;所述大区域网关主机与移动信息监控终端信号连接;所述软件系统设置在大区域网关主机、移动信息监控终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报警单元包括用于检测各种火灾信号的传感器、用于发射报警信号的无线发射模块、GPS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无线发射器及无线接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簇头单元包括报警数据采集单元、GPS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报警数据采集单元与无线报警单元中的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GPS数据采集单元与无线报警单元的GPS模块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簇头网关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及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分别与区域簇头单元的报警数据采集单元、GPS数据采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与大区域网关主机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区域网关主机内设有地理信息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信息监控终端为手持式移动终端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系统包括设置在PC上的报警软件系统及设置在移动信息监控终端上的APP应用软件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PP应用软件系统为火灾报警管理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系统包括制图软件系统、编程软件系统、实时监控软件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灾报警远程监控及城市联网系统,包括无线报警单元、区域簇头单元、网关单元、大区域网关主机、移动信息监控终端及软件系统;本实用新型利用微控制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GPS模块、3G/4G移动通信技术、Internal技术、手持式移动设备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实现一种具有联网功能的移动智能监控报警系统;手持式移动设备跟主机相互通信,可以随时随地的实时监控整个城市的消防安全情况。
【IPC分类】G08B25-00, H04W84-18, G08B17-00
【公开号】CN204375101
【申请号】CN201520012568
【发明人】舒正华, 谢志华, 刘国栋
【申请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