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18704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作业安全保护措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对变配电设备进行安全检修时,需要悬挂接地线,并严格遵从操作规程,以变配电检修为例,电工人员接到停电通知后,拉下有关刀闸开关,收下熔断器,并在操作把手上加锁,同时挂警告牌,对尚无停电的设备周围加放保护遮拦;高低压断电后,在工作前必须首先进行验电;而在实际操作中,人为操作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非可控问题,而且在接地线悬挂安装之前,工作人员出于疏忽大意,往往会忽略挂线前的检定工作,容易产生危险。
[0003]申请号为201520327155.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内接地设备误入报警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变电站内接地设备容易被误入的问题。包括变电站,在变电站中分别设置有第一间隔、第二间隔和遥控器,在第一间隔内分别设置有遥控开关,电池、声光报警器和压力继电器,在第一间隔的入口处设置有压力继电器的压力传感器,压力继电器的一端触点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在一起,电池的正极与遥控开关的一端连接在一起,遥控开关的另一端通过声光报警器与压力继电器的另一端触点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避免误入接地设备引起的误操作事故。
[0004]然而,上述方法在针对变电站安全作业的实际问题时,受气候、空气颗粒浓度,电子设备可靠性、设备成本等因素制约,可推广性不强,仅仅依靠简单的自我控制并不能满足安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能够克服传统方法中人为控制因素过重的问题,可靠性高。
[0006]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包括报警围栏和监控终端,两者间无线连接;所述报警围栏包括设置在带电设备两侧的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绝缘绳。
[0007]所述监控终端设置于变电站工程师站,包括服务器以及与之连接的存储器。
[0008]所述拉力传感器处设置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包括物理报警器和远传报警器。
[0009]所述物理报警器包括触头以及与触头连接的发声装置,所述触头与所述绝缘绳连接。
[0010]所述远传报警器包括无线GSM模块。
[0011 ]所述服务器为计算机服务终端,所述计算机服务终端连接双向网络通信接口。
[0012]所述拉力传感器外围设置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外覆盖绝缘漆层。
[0013]所述屏蔽壳采用0.4mm至0.8mm的金属板材,所述板材上包含多个微型六面体孔。
[0014]本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在每个带电设备两侧设置报警围栏,即拉力传感器和相关设备,拉力传感器的受力端连接绝缘绳,绝缘绳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支架;在拉力传感器与绝缘绳连接的同时,在拉力传感器处设置物理报警器,物理报警器包括触头以及与触头连接的发声装置,触头与绝缘绳连接;利用固定支架对绝缘绳进行展开,以对带电体两侧进行隔离,装置的报警情况可以通过远传报警器传递给智能后端的服务器,以供监控中心查看,提供远程保护,在出现违规危险操作时,也将报警信号传递给服务器后台,拉力传感器外围设置屏蔽壳,屏蔽壳外覆盖绝缘漆层,屏蔽壳采用0.4_至0.8_的金属板材,所述板材上包含多个微型六面体孔,这样一方面起到绝缘作用,另一方面起到电场屏蔽作用,能有效保护拉力传感器及其连接的报警器不受强电场影响,保证装置稳定性。
[001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0016]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分布式智能体系架构,由报警围栏和监控终端组成,报警围栏通过在传统的围挡式隔离措施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报警手段,实现对带电间隔的隔离操作,同时可以通过远传报警器的无线GSM模块,实现对误入操作的监控和报警。本方案中的防误入操作,是在安全接地连接完成后,对带电体周边进行进一步的防护隔离,这种隔离是采用报警围栏的方式,即设置在带电设备两侧的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连接绝缘绳,利用固定支架对绝缘绳进行展开,以对带电体两侧进行隔离,工作人员一旦超出既定工作区域,则会触碰绝缘绳,产生拉力,触发拉力感应器报警,同时,为了避免拉力传感器失效的情况发生,绝缘绳连接拉力传感器的同时,也连接物理报警器的触头,拉力产生时,促使触头与发音装置摩擦,产生明显声音,实现报警,从而有效避免挂接地线触电事故以及接地操作过程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兼具结构简单,取材便捷的优点,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组成结构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所示,一种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包括报警围栏I和监控终端2,两者间无线连接;报警围栏包括设置在带电设备两侧的拉力传感器3,拉力传感器连接绝缘绳4。
[0021]监控终端设置于变电站工程师站,包括服务器以及与之连接的存储器6。
[0022]拉力传感器处设置报警器,报警器包括物理报警器7和远传报警器8。
[0023]物理报警器包括触头9以及与触头连接的发声装置10,触头与绝缘绳连接。
[0024]远传报警器包括无线GSM模块。
[0025]服务器为计算机服务终端5,计算机服务终端连接双向网络通信接口11。
[0026]本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在每个带电设备两侧设置报警围栏,即拉力传感器和相关设备,拉力传感器的受力端连接绝缘绳,绝缘绳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支架;在拉力传感器与绝缘绳连接的同时,在拉力传感器处设置物理报警器,物理报警器包括触头以及与触头连接的发声装置,触头与绝缘绳连接;利用固定支架对绝缘绳进行展开,以对带电体两侧进行隔离,装置的报警情况可以通过远传报警器传递给智能后端的服务器,以供监控中心查看,提供远程保护,在出现违规危险操作时,也将报警信号传递给服务器后台,拉力传感器外围设置屏蔽壳,屏蔽壳外覆盖绝缘漆层,屏蔽壳采用0.4_至0.8_的金属板材,所述板材上包含多个微型六面体孔,这样一方面起到绝缘作用,另一方面起到电场屏蔽作用,能有效保护拉力传感器及其连接的报警器不受强电场影响,保证装置稳定性。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2所示,如图1所示,一种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包括报警围栏I和监控终端2,两者间无线连接;报警围栏包括设置在带电设备两侧的拉力传感器3,拉力传感器连接绝缘绳4。
[0029]监控终端设置于变电站工程师站,包括服务器5以及与之连接的存储器6。
[0030]拉力传感器处设置报警器,报警器包括物理报警器7和远传报警器8。
[0031 ]物理报警器包括触头9以及与触头连接的发声装置10,触头与绝缘绳连接。
[0032]远传报警器包括无线GSM模块。
[0033]服务器为计算机服务终端,计算机服务终端连接双向网络通信接口11。
[0034]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报警围栏还配置监控器,监控器包括红外热像仪12和可见光摄像机13,红外热像仪借助红外辐射信号的形式,经接收光学装置和光机扫描机构成像在红外探测器上,再由探测器将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和进一步放大处理,装置鉴于红外图像不符合人类视觉装置,以及对全景的监视目的,通过增设可见光摄像机,提出了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融合技术,通过图像配准和数据融合,得到关注内容增强的合成图像,这种综合式的红外监控方式,较传统的模拟影像而言,其数字模式的信息抗干扰能力强,不受传输线路信号衰减以及外界干扰的影响,同时依靠较为强大的计算机服务器,可以直接与数据库之间的网络互联,构件一体式的监视、控制平台,使影像的有效性和实时性更佳。
【主权项】
1.一种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围栏和监控终端,两者间无线连接;所述报警围栏包括设置在带电设备两侧的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绝缘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终端设置于变电站工程师站,包括服务器以及与之连接的存储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传感器处设置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包括物理报警器和远传报警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报警器包括触头以及与触头连接的发声装置,所述触头与所述绝缘绳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传报警器包括无线GSM模块。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为计算机服务终端,所述计算机服务终端连接双向网络通信接口。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传感器外围设置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外覆盖绝缘漆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采用0.4mm至.0.8mm的金属板材,所述板材上包含多个微型六面体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间隔防误进入装置,由报警围栏和监控终端组成,报警围栏通过在传统的围挡式隔离措施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报警手段,实现对带电间隔的隔离操作,同时可以通过远传报警器的无线GSM模块,实现对误入操作的监控和报警。本方案中的防误入操作,是在安全接地连接完成后,对带电体周边进行进一步的防护隔离,兼具结构简单,取材便捷的优点,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IPC分类】G08B13/12
【公开号】CN205230233
【申请号】CN201521084483
【发明人】张全德
【申请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