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和物镜的退避移动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77486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装置和物镜的退避移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光盘装置中,在发生聚焦偏离的情况下的光拾取器的物镜的退避移动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光盘的高密度记录化,与现有的CD、DVD用光学系统相比,使用透镜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大的光学系统的光盘装置不断增加。如果加大该透镜数值孔径,则在记录或再现时,光盘表面(以下称为光盘面)与物镜之间的距离(Work Distance工作距离)(以下称为WD)变短而两者接近,变得容易接触。在接触的情况下,光盘面和物镜面受到损伤。例如,在共用CD/DVD用光学系统与蓝光光学系统的三波长用光学系统的情况下,CD的记录或再现时的WD变成最短,光盘面与物镜面容易接触(碰到)。因此,需要即使因光盘的面抖动的增大等而发生聚焦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该接触的对策技术。
在关联于上述对策技术的现有技术中,作为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技术,例如有日本专利特许第3380832号说明书和日本专利特开2005-166088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在日本专利特许第3380832号说明书中,记载有从光盘的反射光检测总信号,在该总信号小于判定值的情况下,通过致动器使物镜在从光盘拉开的方向上退避的技术,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166088号公报中,记载有为了抑制光盘的面抖动的影响而使稳定的跟踪控制和聚焦控制成为可能,通过低速的记录速度下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光盘的面抖动量,根据该检测的面抖动量求出偏压赋予量,通过基于此的偏压信号,在高速记录的情况下也在聚焦透镜与光盘之间维持一定距离而进行正确的聚焦伺服的技术。

发明内容
在上述公报记载的技术中,日本专利特许第3380832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技术仅仅是,在从光盘的反射光中检测的总信号小于判定值的情况下,使物镜从光盘离开退避的技术,所以存在着除聚焦偏离的情况之外,因光盘面上的损伤等局部的缺陷也进行退避移动动作的危险,在进行该动作的情况下,必须使物镜再次返回原始位置而成为聚焦状态,该动作期间中记录或再现动作被中断。此外,日本专利特开2005-166088号公报记载的技术是根据检测的面抖动量,将聚焦透镜(物镜)与光盘之间的距离维持恒定而进行正确的聚焦伺服的技术,不是对应于光盘面的面抖动等使物镜退避移动的技术。
本发明的课题,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在光盘装置中,不受光盘面的损伤等局部的缺陷的影响而正确地判断聚焦偏离,在聚焦偏离的情况下,根据光盘的种类、光盘的面抖动等性能劣化原因,使物镜退避到不接触光盘面的安全的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此课题,提供一种在光盘装置中,防止光盘面和物镜面的损伤,可提高可靠性和使用方便性的技术。
本发明是可以解决上述课题而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作为光盘装置,构成为将作为与来自光盘面的反射光的光量对应的总信号的第一信号的电平,与物镜能够维持聚焦状态(对焦状态)的阈值电平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生成具有与该物镜的聚焦状态(对焦状态)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非聚焦状态(非对焦状态)对应的第二部分的第二信号,判别该第二信号的上述第二部分的连续持续时间是否在设定的基准等待时间以上,在为基准等待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认为已发生聚焦偏离,通过致动器使物镜退避移动。上述基准等待时间以光盘的种类、记录或再现速度、以及光盘的面抖动量为要素来设定,至少取为物镜不碰到光盘面的范围的时间长度。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构成例图。
图2是图1的装置的物镜的退避动作中的信号波形的定时说明图。
图3是聚焦偏离时的物镜的退避动作位移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判别聚焦偏离的基准等待时间的图表例。
图5是物镜的退避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与光盘的旋转相位对应并改变基准等待时间的设定的情况时的例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构成例图,图2是图1的装置的物镜的退避动作中的信号波形的定时说明图,图3是聚焦偏离时的物镜的退避动作位移的说明图,图4是用于判别聚焦偏离的基准等待时间的图表例,图5是物镜的退避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与光盘的旋转相位对应并改变基准等待时间的设定的情况时的例子。
在图1中,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2是光盘,3是旋转驱动光盘2的盘电动机,4是光拾取器,5是物镜,6是用于记录或再现而产生规定的强度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7是经由物镜接收来自光盘的记录面(以下称之为光盘面)的反射激光并转换成电信号而输出的受光部,8是使物镜5对光盘面移动位移、改变物镜5的姿势的致动器,9是加上从受光部7输出的信号,生成作为与来自光盘面的反射激光的光量对应的总信号(全加法信号)的第一信号(图1中的FOK0)的全加法信号生成电路,10是将上述第一信号的电平与上述物镜5能够维持聚焦状态(对焦状态)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以具有与该物镜5的聚焦状态对应的电平的第一部分和与非聚焦状态(非对焦状态)对应的电平的第二部分的信号作为第二信号(图1中的FOK1)生成并输出的作为比较机构的比较电路,11是根据从受光部7输出的信号生成并输出聚焦伺服控制用的聚焦误差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生成电路,12是基于聚焦误差信号生成并输出聚焦伺服控制用信号与光盘2的面抖动量检测信号的聚焦伺服补偿电路,13是作为控制光盘装置1整体的控制机构的微计算机,14是加上来自微计算机13的控制信号与来自聚焦伺服补偿电路12的聚焦伺服控制用信号的加法电路,15是基于来自加法电路14的输出信号,生成并输出用于驱动致动器8的驱动信号(聚焦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在作为控制机构的微计算机13中,判别从上述比较电路10输入的上述第二信号的第二部分的持续时间是否成为预先设定的某个基准等待时间以上,在该判别的结果成为该基准等待时间以上的情况下,生成作为微计算机13的内部信号的第三信号(图1中FOK2),在生成该第三信号FOK2的定时向上述驱动电路15输出用于使上述物镜5退避移动的偏移电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微计算机13还进行该基准等待时间的设定。
在上述构成中,如果通过盘电动机3以规定的速度旋转驱动,例如,在再现动作中的光盘2上产生面抖动而发生聚焦偏离,则由全加法信号生成电路9生成的第一信号(图1中的FOK0)的信号电平降低。如果该电平降低的第一信号(FOK0)被输入到比较电路10,则在该比较电路10中,将该第一信号的电平与物镜5可以维持聚焦状态(对焦状态)的阈值(电平)进行比较,在比较的结果是第一信号(FOK0)的电平降低到该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以具有与物镜5的聚焦状态对应的电平的第一部分和与非聚焦状态(非对焦状态)的电平的第二部分的信号为第二信号(图1中的FOK1)生成。也就是说,在第一信号(FOK0)中超过阈值的期间部分、也就是不引起电平降低的期间部分和从开始电平降低到达到上述阈值为止的期间部分,作为能够维持聚焦状态的部分,比较电路10在第二信号(FOK1)中形成与聚焦状态对应的电平的第一部分,此外,在第一信号(FOK0)中成为阈值以下的期间部分,作为能够维持聚焦状态的部分,比较电路10在第二信号(FOK1)中形成与非聚焦状态对应的电平的第二部分。该第二信号(FOK1),例如,在上述第一部分为上述阈值的电平的时刻成为切换成上述第二部分的阶梯状信号。该生成的第二信号被输入到作为控制机构的微计算机13。
此外,对于光盘2上产生的上述面抖动的量(盘面抖动量),由微计算机13根据聚焦误差信号生成电路11生成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也就是说,由聚焦伺服补偿电路12提取该聚焦误差信号的旋转速度成分,通过由微计算机13监视该提取输出,该微计算机13检测盘面抖动量。
在微计算机13中,根据预先记录在该微计算机13内的存储器(未画出)的图表,根据再现速度信息与面抖动量信息设定适当的基准等待时间。微计算机13判别从上述比较电路10输入的上述第二信号(FOK1)的第二部分的持续时间是否为该设定的基准等待时间以上,在该判别的结果为该第二信号(FOK1)的第二部分为该基准等待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认为已发生聚焦偏离,生成上述第三信号(FOK2)。微计算机13在上述第二信号(FOK1)的上述第二部分的持续时间为上述基准等待时间以上的时刻作为电平切换的信号生成该第三信号(FOK2)。在该第二信号(FOK1)的第二部分不到该基准等待时间的短期间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3不生成第三信号。在微计算机13内生成第三信号(FOK2)的情况下,该第三信号(FOK2)的电平切换时,微计算机13切断(OFF)聚焦伺服补偿电路12的输出,对加法电路14输出用于使物镜5退避移动的偏移电压信号。驱动电路15根据该偏移电压信号生成聚焦驱动信号,由此驱动致动器8,使物镜5在离上述光盘面的距离增大的方向上退避移动。
以下,对在说明中使用的图1的光盘装置1的构成要素,赋予与图1的情况下同一标号。
图2是图1的光盘装置的物镜5的退避动作中的信号波形的定时说明图。(a)是上述图1的全加法信号生成电路9中生成的第一信号的波形,(b)是上述图1的比较电路10中生成的第二信号(FOK1)的波形,(c)是图1的微计算机13中生成的第三信号(FOK2)的波形,(d)是驱动电路15中生成的聚焦驱动信号的波形。
例如,如果在再现动作中发生聚焦偏离,则如图2(a)所示,第一信号(FOK0)的信号电平降低(在图2(a)中P点是聚焦偏离的开始点)。该电平降低的第一信号(FOK0)在比较电路10中与物镜5可以维持聚焦状态(对焦状态)的阈值(电平)E进行比较(图2(a)),在比较的结果为第一信号(FOK0)的电平降低到该阈值E以下的情况下(图2(a)的情况),生成阶梯状地具有与物镜5的聚焦状态对应的电平的第一部分A1和与非聚焦状态对应的电平的第二部分B1的第二信号(FOK1)(图2(b))。也就是说,如图2(b)所示,第一信号(FOK0)的电平在时刻t1降低到阈值E以下时,作为第二信号(FOK1),该时刻t1以前的期间部分形成为与聚焦状态对应的第一部分A1,此外,该时刻t1以后的期间部分形成为与非聚焦状态对应的第二部分B1。也就是说,该第二信号(FOK1)在时刻t1将上述第一部分A1切换成上述第二部分B1。
在微计算机13中,根据记录在存储器中的图表,设定适当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将从比较电路10输入的上述第二信号(FOK1)的第二部分B1的连续持续时间与该基准等待时间Twait进行比较,判别该连续持续时间是否超过该基准等待时间Twait,在判别的结果为该第二信号(FOK1)的第二部分B1在该基准等待时间Twait以上的情况下,认为在物镜5上已发生聚焦偏离,生成上述第三信号(FOK2)(图2(c))。该第三信号(FOK2)在上述第二信号(FOK1)的上述第二部分B1的连续持续时间成为等于或大致等于上述基准等待时间Twait的时刻t2切换电平,该时刻t2以前的期间部分形成第一部分A2,时刻t2以后的期间部分形成第二部分B2。在第三信号(FOK2)的电平切换的时刻t2,微计算机13切断聚焦伺服补偿电路12的输出,对加法电路14输出用于使物镜5退避移动的偏移电压信号。驱动电路15根据该偏移电压信号生成聚焦驱动信号,由此在时刻t2开始致动器8的驱动,在时刻t2以后,时刻t3以前的期间中,使物镜5在离上述光盘面的距离增大的方向上退避移动(图2(d))。经过物镜5充分退避移动的偏移施加时间(时刻t2~时刻t3间)后,慢慢减少偏移施加量,使物镜5慢慢复位到中立点位置。
图3是聚焦偏离时的物镜5的退避位移的说明图,是表示聚焦偏离时的仿真结果例的示意图。作为仿真的条件,取为光盘是CD,旋转速度是48倍速旋转(=175.5Hz),盘面抖动为±500×10-6m,基准等待时间为300×10-6s,正常的聚焦状态的WD为200×10-6m,致动器电压(施加于致动器8的聚焦驱动信号的电压)的最大值为5V,最小值为-5V。
在图3中,x是物镜5的位移量,y是光盘面的位移量,Ea是致动器电压。
例如在取致动器的加速度灵敏度为115(m/s2)/V时,最大致动器电压5V下的物镜5的加速度成为5×115=575m/s2。在物镜退避中将5V的偏移电压施加于致动器的情况下,因为物镜的动作与575m/s2的等加速度运动近似,故令初速度为0(零)时的t秒(s)后的物镜位移距离成为距离x=575×t2/2。但是,实际上从FOK1信号成为Low(低电平)的时刻起数百微秒(10-6s)之间,考虑到有时在关于光盘面的损伤处FOK1信号成为Low,在作为FOK保护期间的上述基准等待时间Twait之间,有必要等待偏移施加。因此,令从聚焦偏离开始时刻(t=0)起的时间为t时,此时的物镜5的位移量x可以由x=575×(t-Twait)2/2 …(式1)求得(其中,t≥Twait)。
此外,令光盘的旋转频率为f时,光盘面的位移量y可以由y=(盘面抖动量)×sin(2πft) …(式2)求得。
图3表示根据上述x、y,令盘旋转频率为175.5Hz(CD 48倍速)、盘面抖动量为±500×10-6m、基准等待时间Twait为300×10-6s的情况下的、从聚焦偏离开始时刻(t=0)开始的、x、y和致动器电压Ea的变化状态。在图3中,在盘面抖动成为最大的时刻t=0时聚焦偏离,在该聚焦偏离发生的时刻(t=0),WD取为200×10-6m,y-x也为等于该聚焦偏离的200×10-6m。此外,在本仿真中,聚焦偏离在t=0的时刻发生时,聚焦误差信号因例如基于冲击力等的聚焦变动而紊乱,对于致动器8,使物镜5接近于光盘面而移动的方向上的最大致动器电压(5V)从t=0时刻施加到即将发生物镜退避的t=t1的时刻,在t2的时刻根据用于物镜退避的上述偏移电压,致动器电压切换成最小值的-5V。在图2中,该时刻t2与第三信号(FOK2)的电平切换的时刻t2对应。在图3中,物镜5的位移量x至少在时刻t2以后开始减少、也就是在离开光盘面的方向上开始增大。光盘面的位移量y也因光盘2的面抖动,在+500×10-6m与-500×10-6m之间根据盘旋转周期变化。在本仿真的结果中,在t=1300×10-6s的时刻,y-x成为大约40.1×10-6m的最小值,物镜5最接近于光盘面。在除了基准等待时间Twait以外不变化而仅将该基准等待时间Twait变更成400×10-6s的情况下的仿真的结果中,在t=1100×10-6s的时刻,y-x成为负的值,物镜5接触于(碰到)光盘面。
如果令y-x的最小允许值为100×10-6m,使基准等待时间Twait值变化而进行仿真,则在=200×10-6s的情况下,在t=1100×10-6s的时刻,y-x成为该最小允许值。结果,在使CD以48倍速旋转、盘面抖动量为±500×10-6m的情况下,基准等待时间Twait有必要缩短到大约200×10-6s以下。在实际的情况下,上述诸条件以外同样,由于装入盘的转盘的面抖动引起的盘面抖动增加,因为施加于光盘装置1的冲击力而在物镜5上产生加速度等,故如果考虑到这些,则有必要将可以允许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的最大值设定成小于200×10-6s的值。在盘面抖动量少于±500×10-6m的情况下,可使上述可以允许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的最大值大于上述值。
图4是用于判别聚焦偏离的基准等待时间的图表例,表示使盘面抖动量与基准等待时间Twait变化的情况下的、物镜5最接近光盘面时的y-x值与时刻t。各个的值是通过仿真求出的值。根据图4的图表值,如果盘面抖动量减少,则基准等待时间Twait的允许值增大。例如,在盘面抖动量为500×10-6m、基准等待时间Twait为300×10-6s的情况下,y-x值减少到40.1×10-6m,与此相反,如果盘面抖动量为400×10-6s,则即使在基准等待时间Twait为300×10-6s的情况下,作为y-x值也可以确保100×10-6m以上的值。在盘面抖动量进一步减小,成为300×10-6m的情况下,100×10-6m以上的y-x值即使在基准等待时间Twait长到400×10-6s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进而,在盘面抖动量成为200×10-6s的情况下,则即使将基准等待时间Twait取为500×10-6s也能够确保100×10-6m以上y-x值。
增大基准等待时间Twait的允许值,特别是,对于装置,因为不进行基于光盘面上的损伤等的物镜5的退避动作,也就是说,对物镜5不进行基于损伤的误动作(退避移动动作)是必要条件。例如,在光盘面上有宽度为3×10-3m的损伤的情况下,如果以48倍速使该光盘旋转,则该损伤的通过时间为大约51×10-6s。在该值与基准等待时间Twait之差少的情况下,该损伤的形状等的影响也增加,第三信号(FOK2)(图2)在微计算机13内误生成。结果,存在着物镜5进行退避移动动作的危险。根据这一点也优选48倍速再现时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取为200×10-6s以上。
上述图4那样的图表预先针对每种光盘记录在微计算机13内的存储器中,在发生聚焦偏离时,微计算机13根据图表,根据光盘的种类信息、记录或再现的速度信息(倍速信息等)、面抖动量信息,通过运算求出并设定基准等待时间Twait。在光盘的面抖动量大的情况下或者记录或再现速度高的情况下,作为上述基准等待时间Twait有必要设定短的时间,相反,在光盘的面抖动量小的情况下或者记录或再现速度低的情况下,作为该基准等待时间Twait设定长的时间成为可能。
图5是光盘装置进行再现动作的情况下的、物镜的退避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5中,(1)光盘2被装入光盘装置1中(步骤S501)。
(2)微计算机13判别装入的光盘的种类(步骤S502)。
(3)微计算机13根据上述步骤S502中的判别结果,切换针对各种光盘设定了初始基准等待时间Twait的图表(步骤S503)。
(4)微计算机13切换再现速度,切换成与光盘的转速对应的速度(步骤S504)。
(5)微计算机13切换设定了与上述切换的再现速度模式对应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的的图表(步骤S505)(6)由聚焦伺服补偿电路12提取聚焦误差信号的转速成分,通过由微计算机13监视该提取输出,该微计算机13检测(测定)光盘2的盘面抖动量。(步骤S506)。
(7)微计算机13根据检测到的盘面抖动量信息和设定了在上述步骤S505中切换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的图表,设定基准等待时间Twait(步骤S507)。
(8)在聚焦伺服处于接通(ON)状态时,比较电路10通过比较第一信号(FOK0)的电平与阈值E而进行监视(步骤508)。
(9)比较电路10通过上述比较而判别第一信号(FOK0)的电平是否降低到阈值E以下(步骤509)。
(10)在上述判别的结果为第一信号(FOK0)的电平降低到阈值E以下的情况下,比较电路10生成第二信号(FOK1)(步骤S510)。在判别的结果为第一信号(FOK0)的电平未降低到阈值E以下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508,比较电路10监视第一信号(FOK0)的电平。
(11)微计算机13测定第二信号(FOK1)的Low期间(第二部分B1)(步骤S511)。
(12)微计算机13将测定的第二信号(FOK1)的Low期间(第二部分B1)与预先设定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进行比较,判别该Low期间是否为该基准等待时间Twait以上(步骤S512)。
(13)微计算机13在步骤S512中的判别结果为第二信号(FOK1)的Low期间成为基准等待时间Twait以上的情况下,认为在物镜5上已发生聚焦偏离,生成第三信号(FOK2)(步骤S513)。在步骤S512中的判别结果为第二信号(FOK1)的Low期间未达到基准等待时间Twait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509。
(14)微计算机13在第三信号(FOK2)的电平切换时,切断(OFF)聚焦伺服补偿电路12的输出,对加法电路14输出用于使物镜5退避移动的偏移电压信号。驱动电路15根据该偏移电压信号生成聚焦驱动信号,由此驱动致动器8,使物镜5进行退避移动动作(步骤S514)。
(15)微计算机13在物镜5移动到规定的退避位置后,结束退避处理动作(步骤S515)。
图6是求得与光盘的旋转相位位置对应的光盘面抖动量,基于此改变基准等待时间Twait的设定的情况时的例子。
在图6中,根据盘电动机3内的旋转频率发生器(FGFrequencyGenerator)的输出、也就是作为旋转频率信号的FG脉冲来检测该盘电动机3的旋转角度,根据聚焦误差信号和聚焦驱动信号等检测该检测到的各个旋转角度的盘面抖动量,将该检测结果作为盘面抖动量的相位信息预先储存在微计算机13内的存储器中。在聚焦偏离发生时,根据盘面抖动量的相位信息,求得光盘的旋转相位位置的盘面抖动量和盘表面的位移方向,基于此,对各个旋转相位位置设定与该旋转相位位置对应的长度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例如,在盘电动机3转动一次产生的FG脉冲为n个的情况下,在微计算机13内设置有与各FG脉冲对应的n个存储器,由聚焦伺服补偿电路12检测与各FG脉冲对应的盘面抖动量,将该检测结果分别储存在微计算机13内的存储器中。在发生聚焦偏离的情况下,根据FG脉冲求得当时的盘电动机3的旋转角度,从存储器读取与之对应的盘面抖动量,以在光盘离开物镜5的方向上位移的相位设定长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相反,以在光盘靠近物镜5的方向上位移的相位设定短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可以利用储存在微计算机13内的存储器中的盘面抖动量信息,根据聚焦偏离发生的瞬间时物镜5的速度和加速度求得基准等待时间Twait。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谋求光盘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方便性的提高。也就是说,由于构成为在光盘装置中聚焦偏离发生时,根据光盘的种类、记录或再现速度、盘面抖动量等设定适当值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基于此驱动致动器8,故可以可靠地消除光盘面上的损伤等引起的物镜5的退避移动的误动作,并且可靠地防止光盘面与物镜5的接触,可以消除该接触引起的光盘面和物镜5的损伤。
此外,微计算机13除了光盘2的记录或再现速度、光盘2的面抖动量、光盘2的种类等之外,以物镜5的中立点位置与聚焦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条件来设定基准等待时间Twait也是可能的。
此外,在记录、再现中根据读通道时钟等始终检测记录、再现速度的变化,一边在记录、再现中始终监视盘面抖动量的变化,一边始终通过微计算机13在记录、再现中运算求出最佳的基准等待时间Twait,由此连续地切换基准等待时间Twait也是可能的。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的特征的情况下,也可以由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态来实施。因而,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不应理解成限定。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示。进而,属于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Claim)内的变形或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装置,使用光拾取器对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其特征在于,具有致动器,在所述光拾取器内使物镜对光盘面移动位移;驱动电路,驱动所述致动器;比较机构,比较对应于来自所述光盘面的反射光的光量的第一信号的电平和所述物镜能够维持聚焦状态的阈值,根据该比较的结果,生成并输出具有对应于所述物镜的聚焦状态的电平的第一部分和对应于非聚焦状态的电平的第二部分的第二信号;和控制机构,判别所述第二信号的所述第二部分的连续持续时间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基准等待时间以上,当该判别的结果是该连续持续时间为基准等待时间以上时,输出控制所述驱动电路的信号,所述光盘装置构成为根据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信号驱动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物镜在离所述光盘面的距离增大的方向上退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所述控制机构以光盘的种类、光盘的记录或再现速度和光盘的面抖动量为要素设定所述基准等待时间,作为该基准等待时间,设定至少所述物镜不接触光盘面的范围的时间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的面抖动量从聚焦误差信号中检测,在对应于旋转驱动所述光盘的盘电动机的旋转角度的多个旋转相位位置检测,所述基准等待时间与所述多个旋转相位位置中每一个的光盘的面抖动量分别对应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电动机的旋转角度的信息从所述盘电动机发生的旋转频率信号中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信号的所述第二部分的连续持续时间成为所述基准等待时间以上的时刻生成切换电平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信号的所述第二部分的连续持续时间成为所述基准等待时间以上的时刻生成切换电平的信号。
7.一种光盘装置中光拾取器的物镜的退避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使所述物镜退避第一步骤,生成对应于来自光盘面的反射光的光量的第一信号;第二步骤,比较所述生成的第一信号的电平与能够维持所述物镜的聚焦状态的阈值;第三步骤,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生成并输出具有对应于所述物镜的聚焦状态的电平的第一部分和对应于非聚焦状态的电平的第二部分的第二信号;第四步骤,判别所述第二信号的所述第二部分的连续持续时间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基准等待时间以上;第五步骤,当所述判别的结果是所述第二部分的持续时间为基准等待时间以上时,生成并输出控制所述驱动电路的信号;和第六步骤,根据在所述第五步骤生成的信号使所述物镜在离所述光盘面的距离增大的方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拾取器的物镜的退避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步骤中,以光盘的种类、记录或再现速度和光盘的面抖动量为要素设定所述基准等待时间,使用至少物镜不接触光盘面的范围的时间长度者。
全文摘要
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中,构成为将作为与来自光盘面的反射光的光量对应的总信号的第一信号的电平,与物镜能够维持聚焦状态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生成具有与物镜的聚焦状态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非聚焦状态对应的第二部分的第二信号,判别该第二信号的所述第二部分的连续持续时间是否成为设定的基准等待时间以上,在成为基准等待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认为发生聚焦偏离,通过致动器驱动使物镜退避移动。
文档编号G11B19/14GK1945706SQ200610115468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5日
发明者芦田明广, 鹿庭耕治, 池田仁也, 守屋理 申请人: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