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328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车记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行车i己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行车记录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其内部所装设的讯号处理用
主机板、硬碟等设计为抽取式而可快速抽换装设的行车记录器。背景技术
公车、客运巴士等营业载客车辆上,为避免于发生行车事故时责任归属无法厘清的问题,于车辆上可装设有一录影监视器,其是搭配摄影装置使用而可记录行车过程中该摄影装置所拍摄的影像,该影像可提供发生事故时肇事分析使用,此外,录影监视器亦可进一步配合其他装设于车内的摄影装置,而可记录车内的影像。 为达记录影像的目的,现有行车记录器是包含有用以处理讯号用的一主机板以及耦接该主机板的一硬碟,所述摄影机所拍摄的影像是透过可拆式连接缆线传输至该主机板而可记录于硬碟内,该主机板与硬碟并且装设于一可拆卸的机壳内,以该机壳作为安装用基座且提供保护作用。 然而,现有的行车记录器其主机板及硬碟多以螺丝固定于机壳内,一但发生故障,就必须使用工具方能将机壳拆开并且取出主机板及硬碟以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该拆装过程费时费力,因此现有的行车记录在维修保养上甚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将主机板或硬碟等装置设计为抽取式而便于拆装,据以解决现有录影监视器维修保养不易的缺点。 为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行车记录器,其包含有 —机壳,其呈中空而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分别位于相对两端的一前开口以及一后开口 ; —组第一横轨组以及一组第二横轨组,其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其中 该第一横轨组包含有两第一横轨,该两第一横轨呈长条体,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
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第一横轨纵长向两端分别朝向于前、后开口,并且沿纵长向凹设
有一滑槽,该滑槽是自两第一横轨相向的一面上内凹成型且相通至纵长向两端; 该第二横轨组包含有两第二横轨,该两第二横轨是呈长条体,分别设置于机壳容
置空间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并且与所述第一横轨呈平行间隔设置,两第二横轨上沿
纵长向突设有一凸条,该凸条是位于两第二横轨相向的一面上; —复合讯号转接板,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相邻于所述后开口以及该些第一、第二横轨的纵长向一端,复合讯号转接板上与第一横轨组及第二横轨组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至少一插槽; —硬碟,硬碟的两相对侧边分别设有一凹槽,该两凹槽可供所述第二横轨的凸条进入且滑动,硬碟一端且设有至少一接头,当硬碟滑动进入机壳内时,其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应的插槽,使硬碟与复合讯号转接板呈电性连接; —主机板,其相对两侧边可进入于所述第一横轨的滑槽内且滑动,主机板一端设
有至少一接头,当主机板滑动进入机壳内时,其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
应的插槽,使主机板与复合讯号转接板呈电性连接。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组第一横轨组以及一即时图资显示板,其中 该第一横轨组的两第一横轨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并且与另一组第一横轨组呈间隔设置; 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与该第一横轨组相对应处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插槽; 该即时图资显示板可接收卫星定位讯号显示即时位置,其相对两侧边可进入于该
第一横轨的滑槽内且滑动,即时图资显示板一端设有至少一接头,当主机板滑动进入机壳
内时,该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应的插槽,使主机板与复合讯号转接板
呈电性连接。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含有一抽取件,其具有一握持板,自该握持板一端朝向侧向弯折延伸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是朝向握持板另端弯折呈内凹状,于连接板自由端进一步延伸设有两插置片呈间隔设置; 所述主机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的另端分别组接有一面板,该面板上突设有两扣片,该两扣片配合所述两插置片的间距呈间隔设置,各扣片是由面板的部份材料经切割弯折成型而具有一位于纵向上的开口可供所述插置片进入。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包括有设置于相对上、下侧的一上盖与一下座,其中 该下座具有一底板以及自该底板相对两侧边朝向上盖弯折延伸的两内翼板,底板
上成型有数个突耳呈两列间隔配置,而该上盖具有一顶板以及自该顶板相对两侧边朝向下
座弯折延伸的两外翼板,该两外翼板且由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下座的两内翼板外侧,该
顶板、底板及两外翼板包围有所述容置空间以及位于相对两端的所述前开口以及后开口; 所述两组第一横轨组中的一组第一横轨组,其两第一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分别固
定于所述底板的一列突耳上。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前开口处突设有一前卡合片; 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前盖,该前盖呈一片体,其可盖设于所述本体的前开口处,前盖上一端设有一锁具,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所述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前卡合片内侧。[0027]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后开口处突设有一后卡合片; 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后盖,该后盖是一中空壳体,其是盖设于本体的后开口
处,后盖上穿设有一开口且一端设有一锁具,而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
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后卡合片内侧。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进一步包含有设置于所述上盖与下座之间的一中罩,该中罩具有一平板以及自该平板两侧边朝向下座弯折的两边板,该两边板由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下座的两内翼板内侧,而该平板的两侧分别突设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凸耳,该凸耳是由平板的部份材料经弯折而成型; 所述两组第一横轨组中的另一组第一横轨组,其两第一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平板两侧边的数个突耳上; 所述第二横轨组的两第二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组装于中罩的两边板内侧。[0033]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座的两内翼板于相邻前开口的一端上的相对应位置处,分别朝向两内翼板之间延伸成型设有两锁片呈间隔设置,于各锁片上成型有一螺孔; 所述主机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的面板的两侧进一步成型有两固定孔,于各固定孔内分别穿设有一螺丝,当主机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移入本体内时,其面板的两侧可分别抵于一锁片,并且位于该两侧的固定孔与锁片的螺孔呈相通,而该螺丝可结合于对应螺孔。[0036]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前开口处突设有一前卡合片; 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前盖,该前盖呈一片体,其可盖设于所述本体的前开口处,前盖上一端设有一锁具,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前卡合片内侧。[0039]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后开口处突设有一后卡合片; 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后盖,该后盖是一中空壳体,其是盖设于本体的后开口处,后盖上穿设有一开口且一端设有一锁具,而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后卡合片内侧。[004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行车记录器,包含 —机壳,呈中空而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分别位于相对两端的一前开口以及一后开□; 两组第一横轨组以及一组第二横轨组,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其特征在于[0045] 该两组第一横轨组分别包含有两第一横轨,该两第一横轨呈长条体,分别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两组第一横轨组之间且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横轨纵长向两端分别朝向于所述机壳的前、后开口,并且沿纵长向凹设有一滑槽,该滑槽自两第一横轨相向的一面上内凹成型且相通至纵长向两端; 该第二横轨组包含有两第二横轨,该两第二横轨呈长条体,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并且与所述第一横轨呈平行间隔设置,两第二横轨上沿纵长向突设有一凸条,该凸条位于两第二横轨相向的一面上; —复合讯号转接板,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相邻于所述后开口以及该些第一、第二横轨的纵长向一端,复合讯号转接板上与两组第一横轨组及第二横轨组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至少一插槽; —硬碟,硬碟的两相对侧边分别设有一凹槽,该两凹槽可供所述第二横轨的凸条进入且滑动,硬碟一端设有至少一接头,当硬碟滑动进入机壳内时,其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应的插槽,而与复合讯号转接板呈电性连接;[0049] —主机板,具有讯号转换处理功能,以及一电源供应电路板,设有电源转换电路,可将输入电源转换为适合的电压供其他元件使用,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的相对两侧边可分别进入于一组第一横轨组的两第一横轨的滑槽内滑动,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一端设有至少一接头,当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滑动进入机壳内时,其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应的插槽,而与复合讯号转接板呈电性连接。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组第一横轨组以及一即时图资显示板,其中 该第一横轨组的两第一横轨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并且与另两组第一横轨组呈间隔设置; 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与该第一横轨组相对应的位置处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插槽; 该即时图资显示板可接收卫星定位讯号显示即时位置,其相对两侧边可进入于该第一横轨的滑槽内且滑动,即时图资显示板一端设有至少一接头,当主机板滑动进入机壳内时,该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应的插槽,而与复合讯号转接板呈电性连接。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含有一抽取件,其具有一握持板,自该握持板一端朝向侧向弯折延伸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是朝向握持板另端弯折呈内凹状,于连接板自由端进一步延伸设有两插置片呈间隔设置; 所述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的另端是分别组接有一面板,该
面板上突设有两扣片,该两扣片配合所述两插置片的间距呈间隔设置,各扣片是由面板的
部份材料经切割弯折成型而具有一位于纵向上的开口可供所述插置片进入。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包括有设置于相
对上、下侧的一上盖与一下座,其中 该下座具有一底板以及自该底板相对两侧边朝向上盖弯折延伸的两内翼板,底板上成型有数个突耳呈两列间隔配置,而该上盖具有一顶板以及自该顶板相对两侧边朝向下座弯折延伸的两外翼板,该两外翼板且由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下座的两内翼板外侧,该顶板、底板及两外翼板包围有所述容置空间以及位于相对两端的所述前开口以及后开口;[0059] 所述三组第一横轨组中的一组第一横轨组,其两第一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一列突耳上; 所述三组第一横轨组中的另一组第一横轨组,其两第一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分别
组装于所述下座的两内翼板内侧。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前开口处突设有一前卡合片; 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前盖,该前盖呈一片体,其可盖设于所述本体的前开口处,前盖上一端设有一锁具,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前卡合片内侧。[0064]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后开口处突设有一后卡合片;
9[0066] 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后盖,该后盖是一中空壳体,其是盖设于本体的后开口
处,后盖上穿设有一开口且一端设有一锁具,而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
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后卡合片内侧。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进一步包含有设置于所述上盖与下座
之间的一中罩,该中罩具有一平板以及自该平板两侧边朝向下座弯折的两边板,该两边板
由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下座的两内翼板内侧,而该平板的两侧分别突设有数个间隔设置
的凸耳,该凸耳是由平板的部份材料经弯折而成型; 所述三组第一横轨组中的再一组第一横轨组,其两第一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分别 固定于所述平板两侧边的数个突耳上; 所述第二横轨组的两第二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组装于中罩的两边板内侧。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座的两内翼板于相邻前开口的一端上的相对应位置处,分别朝向两内翼板 之间延伸成型设有三锁片呈间隔设置,于各锁片上成型有一螺孔; 所述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的面板的两侧进一步成型有两固
定孔,于各固定孔内分别穿设有一螺丝,当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移入
本体内时,其面板的两侧可分别抵于一锁片,并且位于该两侧的固定孔与锁片的螺孔呈相
通,而该螺丝可结合于对应螺孔。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前开口处突设有一前卡合片; 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前盖,该前盖呈一片体,其可盖设于所述本体的前开口 处,前盖上一端设有一锁具,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 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前卡合片内侧。 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后开口处突设有一后卡合片; 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后盖,该后盖是一中空壳体,其是盖设于本体的后开口
处,后盖上穿设有一开口且一端设有一锁具,而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
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后卡合片内侧。 由上述可知,所述主机板以及硬碟于机壳内是分别受第一及第二横轨所支撑,并
且可分别沿第一及第二横轨纵长向滑移,据此,当主机板或硬碟损坏时,可将其自机壳前开
口抽取出机壳外以进行维修,而维修完毕后亦仅需令主机板或硬碟滑入相对横轨并与复合
讯号转接板相耦接即可完成装设,该拆装过程简便而不费时,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维修保
养易于进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本体与第一、第二横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本体与第一、第二横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抽取把手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抽取把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85]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本体、前盖与后盖的组合状态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前盖与本体呈分离状态的仰视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本体、前盖与后盖于另一角度的组合状态立体外观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盖与本体呈分离状态的仰视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记录器,其包含有一机壳A、三组第一横轨 组41、一组第二横轨组42、一复合讯号转接板50、一硬碟60、一主机板70、一电源供应电路 板80以及一即时图资显示板90。 所述机壳A包含有一本体10,该本体10包括有设置于相对上、下侧的一上盖11与 一下座12以及位于上盖11与下座12之间的一中罩13,其中该下座12具有一底板121以 及自该底板121相对两侧边朝向上盖11弯折延伸的两内翼板122,底板121的部份材料经 切割后弯折成型有数个突耳123且呈两列间隔配置,而该上盖11具有一顶板111以及自该 顶板111相对两侧边朝向下座12弯折延伸的两外翼板112,该两外翼板112且由数个固定 件113分别固定于下座12的两内翼板122外侧,如此由顶板111、底板121及两外翼板112 包围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位于相对两端的一前开口 114以及一后开口 115(配合参见图9所 示),而该中罩13具有一平板131以及自该平板131两侧边朝向下座12弯折的两边板132, 该两边板132由数个固定件133分别固定于下座12的两内翼板122内侧,于平板131与两 边板132相接处分别突设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凸耳134,该凸耳134是由平板131的部份材料 经切割后弯折而成型。 所述三组第一横轨组41各包含有两第一横轨411,并且该两第一横轨411分别设 置于机壳A本体10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各组第一横轨组41之间且呈上、下间隔设 置,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组第一横轨组41的两第一横轨411是分别以数个固定 件413组装于所述中罩13的平板131两侧边的数个凸耳134上,而另一组第一横轨组41的 两第一横轨411是以数个固定件414组装于本体10的两内翼板122内侧,而又一组第一横 轨组41的两第一横轨411是以数个固定件415分别固定于所述下座12底板121的一列突 耳123上,三组第一横轨组41的各第一横轨411是呈长条体,其纵长向两端分别朝向于前、 后开口 114、115,并且沿纵长向凹设有一滑槽412,该滑槽412是自各组第一横轨组41中的 两第一横轨411相向的一面上内凹成型且相通至纵长向两端。 该第二横轨组42是包含有两第二横轨421,该两第二横轨421呈长条体,以数个固 定件423组装于中罩13的两边板132内侧,与所述第一横轨组41呈间隔设置,两第二横轨 421上沿纵长向突设有一凸条422,该凸条422是位于两第二横轨421相向的一面上。 配合参见图9所示,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50设置于机壳A本体10内,相邻于本 体10的后开口 115以及所述第一横轨411与第二横轨421的纵长向一端,复合讯号转接板 50—面上与三组第一横轨组41与第二横轨组42相对应处分别设有至少一插槽51、52、53、 54,而其另一面上设有数个连接器,可供外接电源并且与摄影元件、声音接收元件图中未示 或显示器等进行连接。 该硬碟60的两相对侧边分别突设有呈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突缘61,该两突缘61之 间形成有一凹槽62,硬碟60可放置进入所述中罩13两边板132之间,并且其两相对侧边的
11两凹槽62可供设置于两边板132上的第二横轨421的凸条422进入且滑动,硬碟60的一 端设有一接头63,当硬碟60滑动进入本体10内时,该接头63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 板50上相对应的插槽52,使硬碟60与复合讯号转接板50呈电性连接,而硬碟60的另端是 设有一手把64可供抓取。 所述主机板70是具有讯号转换处理功能;所述电源供应电路板80设有电源转换
电路,可将输入电源转换为适合的电压供其他元件使用,于本实施例中虽将电源供应电路 独立设于一电路板上,但其亦可整合于所述主机板70内;所述即时图资显示板90可接收卫 星定位讯号显示即时位置; 上述主机板70、电源供应电路板80及即时图资显示板90的一端分别设有至少一 接头71、81、91,而另端分别组接有一面板72、82、92,主机板70、电源供应电路板80及即时 图资显示板90的相对两侧边是可分别进入于一组第一横轨组41的两第一横轨411的滑槽 412内,因而分别为一组第一横轨组41所支撑,并且可沿滑槽412滑动而自前开口 114移入 或移出本体10,当主机板70、电源供应电路板80及即时图资显示板90移入本体10内时, 其接头71、81、91可分别插设于复合讯号转接板50上相对应的插槽51、53、54,而与复合讯 号转接板50呈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该主机板70的两侧边是可进入于组装在所述中罩 13上的两第一横轨411的两滑槽412内,该电源供应电路板80的两侧边是可进入于组装在 下座12两内翼板122上的两第一横轨411的两滑槽412内,而该即时图资显示板90的两 侧边是可进入于组装在下座12底板121上的两第一横轨411的两滑槽412内,惟该主机板 70、电源供应电路板80及即时图资显示板90可配合的第一横轨组41并不受限定,视实际 装设需求可借由改变电路板的宽度以配合于两第一横轨411间距不同的第一横轨组41。 借由上述技术手段,主机板70、硬碟60、电源供应电路板80或即时图资显示板90 是可自本体10的前开口 114以抽取的方式取出或装入,该过程简便而不费时,使主机板70、 硬碟60、电源供应电路板80或即时图资显示板90的维修保养易于进行。 参见图2、3所示,所述下座12的两内翼板122于相邻前开口 114的一端上的相对 应位置处,可分别朝向两内翼板122之间延伸成型设有三锁片124呈间隔设置,于各锁片 124上成型有一螺孔125,而所述主机板70、电源供应电路板80及即时图资显示板90的面 板72、82、92的两侧可进一步成型有两固定孔721、821、921,于各固定孔721、821、921内分 别穿设有一螺丝73、83、93,当主机板70、电源供应电路板80及即时图资显示板90沿滑槽 412移入本体10内时,该面板72、82、92的两侧可分别抵于一锁片124,并且其固定孔721、 821 、921与锁片124的螺孔125是呈相通,而所述螺丝73、83、93可结合于对应螺孔125令 主机板70、电源供应电路板80或即时图资显示板90可确实固定于内翼板122上。 参见图4、5所示,为令所述主机板70、电源供应电路板80或即时图资显示板90 便于抽取,是进一步包含有一抽取把手B,其具有一握持板B10,自该握持板B10 —端朝向侧 向弯折延伸有一连接板Bl 1 ,该连接板Bl 1是朝向握持板B10另端弯折呈内凹状,于连接板 Bll自由端进一步延伸设有两插置片B12呈间隔设置,而所述主机板70、电源供应电路板80 或即时图资显示板90的面板72、82、92上分别进一步突设有两扣片722、822、922,该两扣 片722、822、922分别配合所述两插置片B12的间距呈间隔设置,各扣片722、822、922是由 面板72、S2、92的部份材料经切割后弯折成型而具有一位于纵向上的开口,于本实施例中, 所述主机板70的面板72上的两扣片722开口是朝向下方,而电源供应电路板80或即时图资显示板90的面板82、92上的两扣片822、922的开口是朝向上方,当所述插置片B12自开 口置入一扣片722、822、922开口内侧时,握持板B10 —端可抵接于其他面板72、82、92上, 以该抵接处为支点施力于握持板B10即可迫使主机板70、电源供应电路板80或即时图资显 示板90移动以取出本体10外。 参见图6至图9所示,所述机壳A可进一步包含有一前盖20以及一后盖30,其中 该前盖20是呈一片体,其可盖设于所述本体10的前开口 114处,前盖20上一端 设有一锁具21,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10处的卡制片22,该锁具21具有一锁片211, 而所述上盖11的顶板111相邻于前开口 114处可突设有一前卡合片116,以一钥匙驱动该 锁具21可使锁片211转动而位于前卡合片116内侧,令前盖20锁固于本体10上,借此可 避免主机板70、硬碟60、电源供应电路板80或即时图资显示板90遭任意取出; 该后盖30是一中空壳体,其是盖设于本体10的后开口 115处,后盖30上一端设 有一锁具31,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10处的卡制片34,该锁具31具有一锁片311,而 所述上盖11的顶板111相邻于后开口 115处可突设有一后卡合片117,以一钥匙驱动该锁 具31可使锁片311转动位于后卡合片117内侧,令后盖30稳固的安装于本体10上,后盖 30上穿设有一开口 32,于开口 32处设有一束套33供连接至复合讯号转接板50的连接线 穿设。
1权利要求一种行车记录器,包含一机壳,呈中空而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分别位于相对两端的一前开口以及一后开口;一组第一横轨组以及一组第二横轨组,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横轨组包含有两第一横轨,该两第一横轨呈长条体,分别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第一横轨纵长向两端分别朝向于前、后开口,并且沿纵长向凹设有一滑槽,该滑槽自两第一横轨相向的一面上内凹成型且相通至纵长向两端;该第二横轨组包含有两第二横轨,该两第二横轨呈长条体,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并且与所述第一横轨呈平行间隔设置,两第二横轨上沿纵长向突设有一凸条,该凸条位于两第二横轨相向的一面上;一复合讯号转接板,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相邻于所述后开口以及该些第一、第二横轨的纵长向一端,复合讯号转接板上与第一横轨组及第二横轨组相对应处分别设有至少一插槽;一硬碟,硬碟的两相对侧边分别设有一凹槽,该两凹槽可供所述第二横轨的凸条进入且滑动,硬碟一端且设有至少一接头,当硬碟滑动进入机壳内时,其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应的插槽,而与复合讯号转接板呈电性连接;一主机板,具有讯号转换处理及电源转换功能,其相对两侧边可进入于所述第一横轨的滑槽内且滑动,主机板一端设有至少一接头,当主机板滑动进入机壳内时,其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应的插槽,而与复合讯号转接板呈电性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组第一横轨组以及一即时图资显示板,其中该第一横轨组的两第一横轨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并且与另一组第一横轨组呈间隔设置;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与该第一横轨组相对应处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插槽;该即时图资显示板可接收卫星定位讯号显示即时位置,其相对两侧边可进入于该第一横轨的滑槽内且滑动,即时图资显示板一端设有至少一接头,当主机板滑动进入机壳内时,该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应的插槽,使主机板与复合讯号转接板呈电性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抽取件,其具有一握持板,自该握持板一端朝向侧向弯折延伸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是朝向握持板另端弯折呈内凹状,于连接板自由端进一步延伸设有两插置片呈间隔设置;所述主机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的另端分别组接有一面板,该面板上突设有两扣片,该两扣片配合所述两插置片的间距呈间隔设置,各扣片是由面板的部份材料经切割弯折成型而具有一位于纵向上的开口可供所述插置片进入。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包括有设置于相对上、下侧的一上盖与一下座,其中该下座具有一底板以及自该底板相对两侧边朝向上盖弯折延伸的两内翼板,底板上成型有数个突耳呈两列间隔配置,而该上盖具有一顶板以及自该顶板相对两侧边朝向下座弯折延伸的两外翼板,该两外翼板且由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下座的两内翼板外侧,该顶板、底板及两外翼板包围有所述容置空间以及位于相对两端的所述前开口以及后开口 ;所述两组第一横轨组中的一组第一横轨组,其两第一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一列突耳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前开口处突设有一前卡合片;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前盖,该前盖呈一片体,其可盖设于所述本体的前开口处,前盖上一端设有一锁具,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所述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前卡合片内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后开口处突设有一后卡合片;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后盖,该后盖是一中空壳体,其是盖设于本体的后开口处,后盖上穿设有一开口且一端设有一锁具,而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 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后卡合片内侧。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进一步包含有设置于所述上盖与下座之间的一中罩,该中罩具有一平板以及自该平板两侧边朝向下座弯折的两边板,该两边板由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下座的两内翼板内侧,而该平板的两侧分别突设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凸耳,该凸耳是由平板的部份材料经弯折而成型;所述两组第一横轨组中的另一组第一横轨组,其两第一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平板两侧边的数个突耳上;所述第二横轨组的两第二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组装于中罩的两边板内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的两内翼板于相邻前开口的一端上的相对应位置处,分别朝向两内翼板之间延伸成型设有两锁片呈间隔设置,于各锁片上成型有一螺孔;所述主机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的面板的两侧进一步成型有两固定孔,于各固定孔内分别穿设有一螺丝,当主机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移入本体内时,其面板的两侧可分别抵于一锁片,并且位于该两侧的固定孔与锁片的螺孔呈相通,而该螺丝可结合于对应螺孔。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前开口处突设有一前卡合片;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前盖,该前盖呈一片体,其可盖设于所述本体的前开口处,前盖上一端设有一锁具,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前卡合片内侧。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后开口处突设有一后卡合片;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后盖,该后盖是一中空壳体,其是盖设于本体的后开口处,后盖上穿设有一开口且一端设有一锁具,而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后卡合片内侧。
11. 一种行车记录器,包含一机壳,呈中空而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分别位于相对两端的一前开口以及一后开口;两组第一横轨组以及一组第二横轨组,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该两组第一横轨组分别包含有两第一横轨,该两第一横轨呈长条体,分别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两组第一横轨组之间且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横轨纵长向两端分别朝向于所述机壳的前、后开口 ,并且沿纵长向凹设有一滑槽,该滑槽自两第一横轨相向的一面上内凹成型且相通至纵长向两端;该第二横轨组包含有两第二横轨,该两第二横轨呈长条体,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并且与所述第一横轨呈平行间隔设置,两第二横轨上沿纵长向突设有一凸条,该凸条位于两第二横轨相向的一面上;一复合讯号转接板,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相邻于所述后开口以及该些第一、第二横轨的纵长向一端,复合讯号转接板上与两组第一横轨组及第二横轨组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至少一插槽;一硬碟,硬碟的两相对侧边分别设有一凹槽,该两凹槽可供所述第二横轨的凸条进入且滑动,硬碟一端设有至少一接头,当硬碟滑动进入机壳内时,其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应的插槽,而与复合讯号转接板呈电性连接;一主机板,具有讯号转换处理功能,以及一电源供应电路板,设有电源转换电路,可将输入电源转换为适合的电压供其他元件使用,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的相对两侧边可分别进入于一组第一横轨组的两第一横轨的滑槽内滑动,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一端设有至少一接头,当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滑动进入机壳内时,其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应的插槽,而与复合讯号转接板呈电性连接。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组第一横轨组以及一即时图资显示板,其中该第一横轨组的两第一横轨设置于机壳容置空间内两相对侧的相对应位置,并且与另两组第一横轨组呈间隔设置;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与该第一横轨组相对应的位置处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插槽;该即时图资显示板可接收卫星定位讯号显示即时位置,其相对两侧边可进入于该第一横轨的滑槽内且滑动,即时图资显示板一端设有至少一接头,当主机板滑动进入机壳内时,该接头可插设于所述复合讯号转接板上相对应的插槽,而与复合讯号转接板呈电性连接。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抽取件,其具有一握持板,自该握持板一端朝向侧向弯折延伸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是朝向握持板另端弯折呈内凹状,于连接板自由端进一步延伸设有两插置片呈间隔设置;所述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的另端是分别组接有一面板,该面板上突设有两扣片,该两扣片配合所述两插置片的间距呈间隔设置,各扣片是由面板的部份材料经切割弯折成型而具有一位于纵向上的开口可供所述插置片进入。
14.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包括有设置于相对上、下侧的一上盖与一下座,其中该下座具有一底板以及自该底板相对两侧边朝向上盖弯折延伸的两内翼板,底板上成型有数个突耳呈两列间隔配置,而该上盖具有一顶板以及自该顶板相对两侧边朝向下座弯折延伸的两外翼板,该两外翼板且由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下座的两内翼板外侧,该顶板、底板及两外翼板包围有所述容置空间以及位于相对两端的所述前开口以及后开口 ;所述三组第一横轨组中的一组第一横轨组,其两第一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一列突耳上;所述三组第一横轨组中的另一组第一横轨组,其两第一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分别组装于所述下座的两内翼板内侧。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前开口处突设有一前卡合片;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前盖,该前盖呈一片体,其可盖设于所述本体的前开口处,前盖上一端设有一锁具,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前卡合片内侧。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后开口处突设有一后卡合片;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后盖,该后盖是一中空壳体,其是盖设于本体的后开口处,后盖上穿设有一开口且一端设有一锁具,而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后卡合片内侧。
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进一步包含有设置于所述上盖与下座之间的一中罩,该中罩具有一平板以及自该平板两侧边朝向下座弯折的两边板,该两边板由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下座的两内翼板内侧,而该平板的两侧分别突设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凸耳,该凸耳是由平板的部份材料经弯折而成型;所述三组第一横轨组中的再一组第一横轨组,其两第一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平板两侧边的数个突耳上;所述第二横轨组的两第二横轨是以数个固定件组装于中罩的两边板内侧。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的两内翼板于相邻前开口的一端上的相对应位置处,分别朝向两内翼板之间延伸成型设有三锁片呈间隔设置,于各锁片上成型有一螺孔;所述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的面板的两侧进一步成型有两固定孔,于各固定孔内分别穿设有一螺丝,当主机板、电源供应电路板及即时图资显示板移入本体内时,其面板的两侧可分别抵于一锁片,并且位于该两侧的固定孔与锁片的螺孔呈相通,而该螺丝可结合于对应螺孔。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前开口处突设有一前卡合片;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前盖,该前盖呈一片体,其可盖设于所述本体的前开口处,前盖上一端设有一锁具,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前卡合片内侧。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行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顶板相邻于后开口处突设有一后卡合片;所述机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后盖,该后盖是一中空壳体,其是盖设于本体的后开口处,后盖上穿设有一开口且一端设有一锁具,而另一端形成有可插设在本体处的卡制片,该锁具具有一锁片,锁具可受一钥匙驱动使锁片转动而位于所述后卡合片内侧。
专利摘要一种行车记录器,其包含有一机壳,其呈中空且具有一前开口及一后开口;呈长条体的两第一横轨,分别设置于机壳内两相对侧且纵长向两端分别朝向于前、后开口,第一横轨上沿纵长向凹设有一滑槽;呈长条体的两第二横轨,分别设置于机壳内两相对侧,并且与第一横轨呈平行间隔设置,两第二横轨上沿纵长向突设有一凸条;一硬碟,其两相对侧边分别设有一凹槽供两第二横轨的凸条进入滑动;一主机板,其相对两侧边可进入于两第一横轨的滑槽内滑动;上述主机板及硬碟可分别沿第一及第二横轨纵长向滑移而自前开口取出或装入机壳,使维修保养易于进行。
文档编号G11B17/047GK201535924SQ20092014679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日
发明者汤兆麟 申请人:三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