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硬盘及车载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6653发布日期:2019-12-03 17:4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车载硬盘及车载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硬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载硬盘及车载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高清时代的来临(尤其5g时代即将来临),对硬盘的存储容量要求越来越大,目前2.5寸小硬盘的容量能做到5tb已经是极限,而且容量大的小硬盘内部碟片数量增多,抗振能力下降明显,已经不能满足车载行业的需求。3.5寸硬盘的容量目前可以做到15tb,因此引入3.5寸大硬盘方案势在必行。然而现有的3.5寸硬盘由于体积大,重量大,因此减震效果较差,容易导致硬盘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硬盘及车载监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硬盘存在的减震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硬盘,包括硬盘盒、硬盘本体、硬盘固定装置、以及硬盘减震组件,所述硬盘本体安装于所述硬盘固定装置上,所述硬盘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减震支架上的减震器,所述减震支架固定于所述硬盘盒上,所述减震器与所述硬盘固定装置连接以降低从震源传递到所述硬盘本体的能量。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支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减震器卡设于所述卡槽中,所述减震支架上还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减震器滑入所述卡槽中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卡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内环以及套设于所述减震内环外的耐磨外环,所述减震内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硬盘固定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紧固孔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硬盘固定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定位柱上,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支架包括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卡接板,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卡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硬盘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硬盘盒上设置有第二紧固孔,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二紧固孔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硬盘固定装置包括硬盘支架以及封盖于所述硬盘支架上的盖板,所述硬盘支架与所述盖板围合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硬盘本体的硬盘仓。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硬盘还包括用于加热所述硬盘本体的加热片,所述加热片设置于所述硬盘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硬盘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硬盘本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硬盘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监控设备,包括主机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机上的车载硬盘;所述车载硬盘为如上所述的车载硬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及车载监控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硬盘,通过在硬盘盒与硬盘固定装置之间设置硬盘减震组件,硬盘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支架以及安装于减震支架上的减震器,通过将减震支架固定于硬盘盒上,减震器与硬盘固定装置连接,从而可有效减少震动环境造成硬盘本体的冲击和损坏,有效提高硬盘本体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十分简单方便,满足车载场合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硬盘本体、硬盘固定装置、以及硬盘减震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7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硬盘减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减震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监控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监控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硬盘盒;11-硬盘盒底座;12-硬盘盒上盖;20-硬盘本体;30-硬盘固定装置;301-第一紧固孔;302-定位柱;31-硬盘支架;311-第四紧固孔;32-盖板;33-硬盘仓;40-硬盘减震组件;41-减震支架;411-卡槽;412-缺口;413-连接板;4131-第二通孔;414-卡接板;42-减震器;421-减震内环;4211-第一通孔;422-耐磨外环;50-第一紧固件;60-第二紧固件;70-第三紧固件;80-第四紧固件;90-加热片;91-温度传感器;100-车载硬盘;200-主机;210-安装脚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进行说明。车载硬盘100可用于车载监控设备上,包括硬盘盒10、硬盘本体20、硬盘固定装置30、以及硬盘减震组件40。该硬盘本体20安装于硬盘固定装置30上,硬盘减震组件40包括减震支架41以及安装于减震支架41上的减震器42,减震支架41固定于硬盘盒10上,减震器42与硬盘固定装置30连接,通过在硬盘盒10与硬盘固定装置30之间设置硬盘减震组件40,当震源从车载监控设备的主机传递到硬盘盒10,经过硬盘减震组件40后再到达硬盘固定装置30,最终到达硬盘本体20,从而可以大大降低传递到硬盘本体20的能量,有效减少震动造成硬盘本体20的冲击和损坏,有效提高硬盘本体20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十分简单方便,满足车载场合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硬盘盒10与硬盘固定装置30之间设置硬盘减震组件40,硬盘减震组件40包括减震支架41以及安装于减震支架41上的减震器42,通过将减震支架41固定于硬盘盒10上,减震器42与硬盘固定装置30连接,从而可有效减少震动环境造成硬盘本体20的冲击和损坏,有效提高硬盘本体20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十分简单方便,满足车载场合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减震支架41上设置有卡槽411,减震器42卡设于卡槽411中,减震支架41上还开设有用于供减震器42滑入卡槽411中的缺口412,缺口412与卡槽411连通。通过在减震支架41上设置卡槽411以及缺口412,从而使得减震器42可以通过缺口412滑入并卡设于卡槽411中,从而实现可减震器42与减震支架4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拆装十分简单方便,便于及时更换。应当说明的是,该减震器42与减震支架41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该减震器42还可以通过卡扣或者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减震支架41上。优选的,该减震支架41设置为两组,两组减震支架41分别设置于硬盘固定装置30的相对两侧,从而可以使得硬盘本体20受到的震动均衡。每组减震支架41上的卡槽411可以为间隔设置的多个,该减震器42的数量设置为与该卡槽411相等并一一对应,从而可以实现更佳的减震效果。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每组减震支架41上的卡槽411设置为三个。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减震器42包括减震内环421以及套设于减震内环421外的耐磨外环422。该减震内环421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该耐磨外环422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以防止减震内环421被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内环421可以为阻尼型减震硅胶内环,耐磨外环422可以为耐磨型橡胶外环。其材料成本较低,便于车载行业大批量生产使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内环421开设有第一通孔4211,硬盘固定装置3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孔301,第一紧固件50穿过第一通孔4211并与第一紧固孔301连接固定,通过第一紧固件50与第一紧固孔301的连接固定,从而实现了减震内环421与硬盘固定装置30的连接固定。优选的,该第一紧固件50可以为螺钉,该第一紧固孔301为螺孔,通过螺钉与螺孔的配合实现连接固定,连接十分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硬盘固定装置30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柱302,第一通孔4211开设于定位柱302上,定位柱302插入第一通孔4211中,从而可以在组装时实现减震内环421与硬盘固定装置30的定位。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减震支架41包括连接板413以及与连接板413连接的卡接板414,卡槽411开设于卡接板414上,连接板413与硬盘盒10连接。具体的,该连接板413与卡接板414为一体成型连接,从而使得加工十分简单方便,且连接更加可靠。优选的,该连接板413与卡接板414形成l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及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板41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131,硬盘盒10上设置有第二紧固孔(图中未示),第二紧固件60穿过第二通孔4131并与第二紧固孔连接固定,通过第二紧固件60与第二紧固孔的连接固定,从而实现了减震支架41与硬盘盒10的连接固定。优选的,该第二紧固件60可以为螺钉,该第二紧固孔为螺孔,通过螺钉与螺孔的配合实现连接固定,连接十分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至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硬盘固定装置30包括硬盘支架31以及封盖于硬盘支架31上的盖板32,硬盘支架31与盖板32围合形成用于安装硬盘本体20的硬盘仓33,该硬盘本体20安装于该硬盘仓33中。具体的,该硬盘支架31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图中未示),该硬盘本体20上开设有第三紧固孔(图中未示),第三紧固件70穿过第三通孔并与第三紧固孔连接,从而将硬盘本体20固定于硬盘支架31上。优选的,该第三紧固件70可以为螺钉,该第三紧固孔为螺孔,通过螺钉与螺孔的配合实现连接固定,连接十分简单方便。在本实施例中,该盖板32上开设有第四通孔(图中未示),该硬盘支架31上开设有第四紧固孔311,第四紧固件80穿过第四通孔并与第四紧固孔311连接,从而实现盖板32与硬盘支架31的连接固定。优选的,该第四紧固件80可以为螺钉,该第四紧固孔311为螺孔,通过螺钉与螺孔的配合实现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至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车载硬盘还包括用于加热硬盘本体20的加热片90,加热片90设置于硬盘支架31上。当硬盘本体20安装于硬盘仓33内时,此时该加热片90位于该硬盘本体20底部,当温度过低时,可以通过加热片90加热硬盘本体20,避免由于温度过低导致硬盘无法工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至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车载硬盘还包括用于检测硬盘本体20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1,温度传感器91设置于硬盘支架31上,通过温度传感器91的设置,可以实时检测硬盘本体20的温度,从而可以实现硬盘本体20的温度调节。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硬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硬盘盒10包括硬盘盒底座11以及与该硬盘盒底座11连接固定的硬盘盒上盖12,该减震支架41与该硬盘盒上盖12连接固定,该减震器42与硬盘固定装置30连接,从而使得该硬盘固定装置30可以悬空设置在该硬盘盒10内,该硬盘固定装置30仅通过硬盘减震组件40实现与硬盘盒10的固定,从而实现良好的减震效果。

请参阅图10至图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监控设备,包括主机200以及可拆卸安装于主机200上的车载硬盘100。其中,该车载硬盘100应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车载硬盘100,因此,可有效减少震动环境造成硬盘本体20的冲击和损坏,有效提高硬盘本体20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十分简单方便,满足车载场合的使用需求。该车载监控设备集成视频监控录像、智能调度、卫星定位、无线数据传输于一体,特别适合应用于公交车、校车、长途客车、双层大巴车等交通运输车辆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至及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监控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主机200的底部设置安装脚位210,当震动时,震源会从安装脚位210传递到硬盘盒10,接着通过硬盘减震组件40传递到硬盘固定装置30,最终传递到硬盘本体20上,由于硬盘减震组件40的存在,可以有效减少震动环境造成硬盘本体20的冲击和损坏,有效提高硬盘本体2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