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4323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器的电源开关,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
对笔记本电脑而言,除了组件不断朝向最小化的方向研发之外,组件间的功能整合也极受重视,如能将一个以上的组件功能整合在单一组件时,就能腾出多余的空间来添加配置新的功能组件,或者最直接的,是有助于笔记本电脑的轻薄化。
一般笔记本电脑的结构大多是板状对合的显示屏与主机,但以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历史来看,有两个必要装置多年来仅仅针对其个别功能上作提升,但在功能整合上却从未触及;其一是显示屏与主机的扣合开关,另一则是主机的电源开关。公知的笔记本电脑是将主机的电源开关直接设在主机上,而显示屏的扣合开关则设于显示屏上,并搭配主机上相对位置的嵌槽来作机械式的卡掣与松脱;而如前所述,此二装置分占独立的空间,实不符合笔记本电脑的日益狭小的空间配置需求,而且使用上掀起显示屏即表示要使用笔记本电脑了,但目前的结构却让使用者必须先开启显示屏扣合开关,再激活主机上的电源开关,这样的操作流程过于繁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整合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掀起开关与主机电源开关,以腾出空间布设其它功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开启动作激活该笔记本电脑的主机,并同时使一显示屏与该主机成解掣状态,该复合电源开关包含一嵌扣模块,位于该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上,包括一卡掣组件及用于将该卡掣组件保持在一掣固位置的至少一弹性组件,该卡掣组件在位于前述掣固位置时与该主机上的一嵌槽嵌合,而在该卡掣组件位于一解掣位置时,则与该嵌槽成可脱离状态;及一电源控制模块,具有相互耦接的一电源激活组件与一电源控制电路,该电源激活组件位于该卡掣组件的解掣位置邻侧,在该卡掣组件位于该解掣位置时,受该卡掣组件的触动而发出激活讯号,该电源激活组件发出的激活讯号通过该电源控制电路与该主机的电源相连。
该卡掣组件具有一勾固部与一外露的扳动部,该勾固部可嵌合于该嵌槽。
该嵌槽内更向掣固位置的方向侧延伸成一以嵌掣该勾固部的容室。
该电源激活组件通过与该卡掣组件的短暂接触产生电磁或电流脉冲讯号。
该电源激活组件为一按键式电源开关。
该电源控制电路由该电脑的显示屏连接至该电脑的主机上的电源输入端。
该卡掣组件的运动方向大约平行于该电脑的显示屏的平面。
该卡掣组件具有一外露于该显示屏外侧的矩形扳动部,及自该扳动部向该嵌槽方向延伸的一钩状勾固部,以及一与该弹性组件相触接的抵接部。
该弹性组件为一顶撑弹簧。
该卡掣组件的运动方向大约垂直于该电脑的显示屏的平面。
该卡掣组件呈饼状,在其对应该嵌槽处具有一钩状勾固部,该卡掣组件两侧边分别设有一轴柱,所述的弹性组件分别绕设于该轴柱上,且该卡掣组件可受扳动而以该轴柱为轴旋转至该解掣位置。
该弹性组件为一扭簧。
该嵌扣模块及该电源控制模块皆设置在所述的电脑主机上,而对应该卡掣组件的所述的嵌槽设置于该显示屏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简化笔记本电脑的开启操作,缩短开机操作的时间。
2、原有主机上的电源开关所占空间,可重新设计利用,例如设计为散热孔、喇叭或指纹扫描仪等,增加了附加功能的设计空间。
嵌扣模块200,包括一卡掣组件210,以及用以将卡掣组件210保持于一掣固位置(

图1中左侧)的一弹性组件220,此弹性组件220可为一顶撑弹簧,或其它替代物(如拉伸弹簧,只需将位置略作调整);卡掣组件210具有一外露于显示屏810前侧的矩形扳动部211,一由扳动部211背侧穿过显示屏810壁面向下延伸并向左弯曲的勾固部212,以及一供与该弹性组件220相触接的抵接部213。当卡掣组件210的勾固部212受弹性组件220向左顶撑,并嵌合于主机820的顶面近前端处的嵌槽830内左侧的容室831中,此时卡掣组件210即位于所谓的「掣固位置」;而当卡掣组件210受使用者向右拨动,使其勾固部212脱离嵌槽830的容室831而成可解掣状态,此时即谓卡掣组件210位于「解掣位置」。
电源控制模块300,具有相互耦接的一电源激活组件310与一电源控制电路320,该电源激活组件310位于嵌扣模块200的右侧,仅在卡掣组件210受使用者向右拨动至解掣位置时,才受卡掣组件211的触动而发出激活讯号,并经由电源控制电路320激活主机820的电源;电源控制电路320是由显示屏810连接至主机820上的电源输入端840,其布局方法属于公知技术,此处不予赘述。另外,实际上电源激活组件310可为一般电器上常见的各种按键式开关,或其它通过短暂接触提供电磁、电流脉冲讯号的结构皆可。
当然,实际应用中整个嵌扣模块200各构件的对应方向也可左右对调,只要相对将嵌槽830的容室831及电源控制模块300的位置与以对应调整即可。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各构件间的组合关系。卡掣组件210于掣固位置与解掣位置之间的水平左右移动(更确切的说,是平行于显示屏810的平面来移动),不仅可控制显示屏810与主机820的扣合与解掣,并同时能以卡掣组件210于解掣位置触动开关激活组件310;如此,即能让使用者通过平推卡掣组件210、上掀显示屏810的一贯动作同时激活主机820,不仅简化了笔记本电脑800的开启操作,也缩短开机操作的时间,就使用的便利性而言,显然具有相当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400,如图3所示,与前述较佳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嵌扣模块500为上扳开启的型式,即其卡掣组件510的动作轨迹是垂直笔记本电脑900的显示屏910平面。如图所示,嵌扣模块500的卡掣组件510本体呈饼状,左右二侧分别具有一轴柱513,两弹性组件520(扭簧)分别绕设于二轴柱513上,可将卡掣组件510保持于一掣固位置,当然,顶撑弹簧或拉伸弹簧等弹性体的替换运用也可行,此处恕不详述;卡掣组件510的扳动部511位于前端,勾固部512则位于底侧近前端处,而电源激活组件610则位于其底侧近尾端处。如此,当使用者向上扳动卡掣组件510时,即令其前端以二轴柱513为轴旋转上掀至一解掣位置,使其勾固部512脱离与主机920嵌槽930的扣固状态,并以卡掣组件510的尾端下压开关激活组件610,同样能透过电源控制电路620激活主机920,达到掀起显示屏910并同时开机的功效。实际上,电源激活组件610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卡掣组件510的尾端底侧,只要位于卡掣组件510的动作轨迹上可触及处即可。
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也可将嵌扣模块及电源控制模块都设置于主机上,而将对应嵌扣模块卡掣组件的嵌槽设置于显示屏上。
权利要求1.一种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电源开关包含一嵌扣模块,位于该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上,包括一卡掣组件及用于将该卡掣组件保持在一掣固位置的至少一弹性组件,该卡掣组件与该主机上的一嵌槽嵌合;及一电源控制模块,具有相互耦接的一电源激活组件与一电源控制电路,该电源激活组件位于该卡掣组件的邻侧,该电源激活组件发出的激活讯号通过该电源控制电路与该主机的电源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卡掣组件具有一勾固部与一外露的扳动部,该勾固部可嵌合于该嵌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嵌槽内更向掣固位置的方向侧延伸成一以嵌掣该勾固部的容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电源激活组件通过与该卡掣组件的短暂接触产生电磁或电流脉冲讯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电源激活组件为一按键式电源开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电源控制电路由该电脑的显示屏连接至该电脑的主机上的电源输入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卡掣组件的运动方向大约平行于该电脑的显示屏的平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卡掣组件具有一外露于该显示屏外侧的矩形扳动部,及自该扳动部向该嵌槽方向延伸的一钩状勾固部,以及一与该弹性组件相触接的抵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为一顶撑弹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卡掣组件的运动方向大约垂直于该电脑的显示屏的平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卡掣组件呈饼状,在其对应该嵌槽处具有一钩状勾固部,该卡掣组件两侧边分别设有一轴柱,所述的弹性组件分别绕设于该轴柱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为一扭簧。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嵌扣模块及该电源控制模块皆设置在所述的电脑主机上,而对应该卡掣组件的所述的嵌槽设置于该显示屏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的复合电源开关,包含有整合的嵌扣模块与电源控制模块,可供使用者在开启显示屏与主机间的嵌扣模块时,同步激活电源控制模块使主机进入开机程序,不仅简化了笔记本电脑的开启操作方式、缩短了开机程序的时间,更腾出空间布设其它功能装置,满足笔记本电脑多功能化、体积轻薄化的市场需求。
文档编号H01H15/00GK2586241SQ0229014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3日
发明者刘能 申请人: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