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线轮与线材的卷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838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线轮与线材的卷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线轮与线材(讯号线)的卷接装置,特别是一种卷绕连接于转轮面上的讯号线,其二端被受力抽出时,不虞讯号线与轮面的连接端彼此间产生剪力,可防止讯号线材与连接端产生硬磨擦而致线材表面或导电线受损。
背景技术
典型的卷线器,如台湾专利公告号第529819号“附有缆线卷取机构的USB传输线”,其线材与转轮的连接详细的结构如图6所示,它利用了一具有弹性转动的转轮体A活接于一固定轴B上,卷簧片C其内端固定于固定轴B上,外端固定于转轮体A的壁面;其中转轮体A的内壁面设有一环形沟槽A1,以及在轮面上设有二个卡掣槽A2、A3;一连续性的讯号线W,取其中段位置套入沟槽A,其左、右线W1、W2分别从卡掣槽A2、A3延伸出并分别互为反向的缠卷在转轮体A的外轮面上,沿左、右线W1、W2向外抽拉出,转轮体A以固定轴B为中心,做旋转,使左、右线W1、W2得以相等的长度被抽拉出,该线材在长期抽拉动作下,有如下的缺陷产生(1).如图8及图7所示,当左、右线W1、W2被外拉至外死点时,左、右线W1、W2与卡掣槽A2、A3端部的接触部位A5、A6由于硬磨擦(即剪力),使接触部位A5、A6非常容易与卡掣槽A2、A3的口缘边,硬磨擦而导致磨损,末导致表皮破裂而使导电的铜线断裂,产生导电(接触)不良。
(2).如图7所示,使用者倘针对左线W1(或右线W2)一端施拉力过大时,导致讯号线W会在环形沟槽A1,中沿一个方向滑动位移,末导致左线W1(或右线W2)的释出长度大于右线W2(或左线W1)的释出长度,当收线时,左线W1(或右线W2)会有预留一段多余的线材,无法被有效收入转轮面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线轮与线材的卷接装置,可以使线材(讯号线)在具有弹性旋转的卷线轮表面反复抽拉受力时,均不会使线材与卷线轮表面的卡掣槽产生硬磨擦而受损或异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线轮与线材的卷接装置,包括一受力可弹性转动的转轮体,可沿其中心所活接的固定轴为轴心做正、逆向弹性旋转,该转轮体具有轮表面,轮表面被区分为左轮面及右轮面,二个横向卡槽分别设于轮表面上,一环形凹槽在转轮体的内壁面形成;转轮体藉其中心孔活接于一固定轴中;一连续性的线材,取其适当段落卡入环形凹槽中,线材的一端从一卡槽穿出,另一端从另一卡槽穿出,以界定出左、右线,其左线由卡槽出口反折并卷绕于左轮面上,右线由卡槽出口顺向卷绕于右轮面上;其特征在于环卷于左轮面的左线环绕圈数比卷绕于右轮面上的右线环卷圈数至少增加一圈以上,左、右线释出左、右轮面外,而位于外死点时,左线存在有至一圈以上的基础线圈紧束于左轮面上,不被释出。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右线被抽拉出外死点的断面示意图;图3为沿图2A-A’线截面的断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右线被收线后的断面示意图;图5为沿图4B-B’线截面的断面图;图6为传统卷线器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传统卷线器其左、右线被拉出外死点的断面示意图;图8为传统卷线器其线材磨擦受损的放大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转轮体10;左轮面11;右轮面12;卡槽13、14;环形凹槽15;中心孔18;接触点131、141;固定轴20;螺孔22;卷簧片40;内端42;外端44;线材50;左线51;右线52;段落54;基础线圈511、521;右壳体60;插梢62;下导孔64;左壳体70;插孔72;上导孔74;螺栓77。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含一受力可弹性转动的转轮体10,可沿其中心所活接的固定轴20为轴心做正、逆向弹性旋转,该转轮体10具有轮表面,轮表面可区分为左轮面11及右轮面12,二个横向卡槽13、14分别设于轮表面上,一环形凹槽15在转轮体10的内壁面形成;转轮体10藉其中心孔18活接于一固定轴20中;一连续性的线材50,取其适当段落54卡入环形凹槽15中,线材50的一端从一卡槽13穿出,另一端从另一卡槽14穿出,以界定出左、右线51、52,其左线51由卡槽13出口反折并卷绕于左轮面11上,右线52由卡槽14出口顺向卷绕于右轮面12上,其特征在于在环卷左轮面11的左线51环绕圈数比卷绕于右轮面12上的右线52环卷圈数至少增加一圈以上,左、右线51、52释出左、右轮面11、12外,而位于外死点时,左线51存在有至一圈以上的基础线圈511紧束于左轮面11上,不被释出(如图2所示)。
依据上述结构装置,同理,其中右线52环卷于右轮面12的圈数亦可选择比左线51环卷于左轮面11的圈数至少增加一圈以上,而左、右线51、52释出死点时,右线52存在有基础线圈521紧束于右轮面12上,不被释出。
如图1所示,具有同一外径的转轮体10内环面套入卷簧片40,固定轴20凸出固定于右壳体60的内板面,左壳体70藉螺栓77螺接于固定轴20的端部螺孔22中,左、右壳体70、60再藉插梢62与插孔72互为插接,以形成卷线器并使左、右轮面11、12上方空间形成储线槽,其中卷簧片40的内端42固定于固定轴20上,外端44固定于转轮体10的壁面,藉此使转轮体10以固定轴20为转轴,做一弹性正、逆向旋转,如图2所示,其中左线51由上导孔74导出,右线52由下导孔64导出。
如图4、图5所示,左、右线51、52全部被收纳入转轮体10的左、右轮面11、12上的储线槽中,左、右线51、52卷绕于左、右轮面11、12上的圈数具有不相等的差数,左线51(或右线52)卷绕于左轮面11上的圈数至少比右线52(或左线51)卷绕于右轮面12(或左轮面11)上的圈数多一圈以上。当使用者对左、右线51、52向外施力抽出(释出)时,则转轮体10受扭力,乃以固定轴20(shaft)为轴心做同向旋转,当左、右线51、52互为反向被抽出到尽头时(即外死点),如图2、图3所示,左线51至少存在有一圈以上基础线圈511紧束于左轮面11上(图2显示为二圈基础线圈511),使“扭力矩”由基础线圈511及左轮面11、右轮面12平均分担吸收,进一步令应力不会集中于卡槽13、14与左、右线51、52接触点131、141,因此大量的剪力不会在接触点131、141形成,使磨擦力减至最少。这样的结果可使左、右线51、52的表皮不受硬磨擦而受磨损破裂,以及位于环形凹槽15中的段落54的线材更不易受力而在环形凹槽15中滑动位移,这样的结果,可达成左、右线51、52长期被受扭力抽出、收入于转轮体10轮表面上,均不虞左、右线51、52被拉出的长度与收入转轮体10上的长度异位而呈不等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左、右线51、52环绕于等外径的左、右轮面11、12上的圈数具有差数,确可增加整条线材50被抽拉后可原来转轮体10表面上的稳固性及可靠性,可克服线材50受磨损或滑动的弊病。
权利要求1.一种卷线轮与线材的卷接装置,包括一受力可弹性转动的转轮体,可沿其中心所活接的固定轴为轴心做正、逆向弹性旋转,该转轮体具有轮表面,轮表面被区分为左轮面及右轮面,二个横向卡槽分别设于轮表面上,一环形凹槽在转轮体的内壁面形成;转轮体藉其中心孔活接于一固定轴中;一连续性的线材,取其适当段落卡入环形凹槽中,线材的一端从一卡槽穿出,另一端从另一卡槽穿出,以界定出左、右线,其左线由卡槽出口反折并卷绕于左轮面上,右线由卡槽出口顺向卷绕于右轮面上;其特征在于环卷于左轮面的左线环绕圈数比卷绕于右轮面上的右线环卷圈数至少增加一圈以上,左、右线释出左、右轮面外,而位于外死点时,左线存在有至一圈以上的基础线圈紧束于左轮面上,不被释出。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轮与线材的卷接装置,其中右线环卷于右轮面的圈数亦可选择比左线环卷于左轮面的圈数至少增加一圈以上,而左、右线释出死点时,右线存在有基础线圈紧束于右轮面上,不被释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卷线轮与线材的卷接装置,包含一受力可弹性转动的转轮体,可沿其中心所活接的固定轴为轴心做正、逆向弹性旋转,该转轮体具有轮表面,轮表面被区分为左轮面及右轮面,其特征在于环卷于左轮面的左线环绕圈数比卷绕于右轮面上的右线环卷圈数至少增加一圈以上,左、右线释出左、右轮面外,而位于外死点时,左线存在有至一圈以上的基础线圈紧束于左轮面上,不被释出,使线材(讯号线)在具有弹性旋转的卷线轮表面反复抽拉受力时,均不虞线材与卷线轮表面的卡掣槽产生硬摩擦而受损或异位。
文档编号H01RGK2637451SQ03276949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8日
发明者魏国扬 申请人:魏国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