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齐纳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176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压齐纳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低压齐纳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技术中,PN结的特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正向导通和反向击穿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半导体器件中,尤其是其反向击穿后电流迅速上升而电压几乎不变的特性,在各种稳压器件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制作出不同击穿电压的稳压二极管。
但是,一般PN结的反向击穿电压都大于7伏,要制作击穿低于7伏的PN结二极管,通常都是增加PN结两端的杂质浓度,形成P+N+突变结来降低击穿电压。但在常规的掺杂源和掺杂方法下,P+和N+的浓度受到衬底中掺杂源的固溶度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度的增加,这就导致此方法在制作低压二极管时受到了限制。
为了制作出低于7伏的稳压齐纳二极管,目前常用的大剂量注入,高浓度衬底,外延对接等方法都遇到了工艺难于控制,反向漏电,导通电阻高和成本高昂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提到的困难,采用一种新的掺杂方式和掺杂源,在制作工艺简单可控的基础上,制作出低压齐纳二极管。所述低压是指低的反向击穿电压,一般低于7V。
本发明的低压齐纳二极管的制作方法中,是在N+高浓度衬底上,采用先P+扩散形成PN结,再在P+上蒸发铝金属,经过高温合金后形成器件。本发明的重点是在铝与P+之间有一层二氧化硅,这是关键所在,调整二氧化硅的厚度,采用不同的合金条件,就可制作出不同电压的低压齐纳二极管。
目前我公司已成功制作出电流49毫安下反向击穿达5.1伏的齐纳二极管,并已经通过一系列的可靠性测试,并成功地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中。
本发明的方法,与目前常规的制作方法不同,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重复性好等特点。


图1是衬底采用高浓度的N+衬底片,电阻率在0.005-0.02欧姆厘米。
图2是氧化在衬底上生长约16000埃厚度的二氧化硅。
图3是刻蚀采用湿法腐蚀出P+扩散的窗口。
图4是扩散采用硼源片经高温扩散,在衬底中形成P区域。
图5是再扩先生长二氧化硅层,再高温推进,将P+区域在衬底中再推深。
图6是蒸铝采用蒸发的方法,在硅片表面蒸发上一层厚度为1μm的铝。
图7是刻铝采用湿法腐蚀将铝腐蚀出来,只在P+区域上留下铝。
图8是合金将硅片在氮气和氢气气氛中,高温下退火一定的时间。
图9是蒸银在硅片表面蒸发一层钛银。
图10是刻银采用湿法腐蚀出铝上的钛银区域作为上电极。
图11是背面金属化在背面蒸发上一层镍银作为下电极。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1)P+预扩散后,并不漂掉表面的硼硅玻璃,而是直接做再扩。
2)再扩散时,必须先通氧气在P+表面生长一层二氧化硅,这是很重要的。二氧化硅的厚度控制是制作不同击穿电压的关键。
3)表面蒸发铝并形成电极后,必须经过一个高温合金的过程,这个温度必须高于铝硅共熔点摄氏577度。
以上这三个方面是本发明的新颖之处,也是与一般常规的制作方法最大不同的地方。
本发明的低压齐纳二极管的制作方法中,也是在N+高浓度衬底上,采用先P+扩散形成PN结,再在P+上蒸发铝金属,经过高温合金后形成器件。本发明的重点是在铝与P+之间有一层二氧化硅,这是关键所在,调整二氧化硅的厚度,采用不同的合金条件,就可制作出不同电压的低压齐纳二极管。
下面结合制作流程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制作方法。
衬底片是高浓度的N+片,电阻率在0.005-0.02欧姆厘米,晶向是(100)方向,厚度525微米。
1.首先初氧,工艺条件如下

2.P+光刻用负性光刻胶在衬底上涂1.4μm厚度,曝光后显影生成图形。
3.P+腐蚀先在烘箱中用150度,坚膜(固化)45分,然后用二氧化硅腐蚀液(HF+H2O2)将没有胶的区域的二氧化硅腐蚀干净到硅表面,露出将要进行P+扩散的窗口。
4.P+预扩将腐蚀好的片,放在半导体工业中用于P+掺杂的硼源片之间,进行高温扩散,使衬底中的P+浓度在5×1017-1×1020cm-3之间,具体工艺如下

5.P+再扩将进行了预扩的片,再在没有硼源片的高温炉管中进行再扩散。将预扩的杂质再向衬底中进行推进,工艺条件如下

6.蒸铝将扩散好的硅片,用半导体工业中的蒸发设备进行硅表面的蒸发铝膜,硅片温度100度,控制好时间,蒸发出厚度2μm的铝膜。
7.铝光刻用负性光刻胶涂覆1.4μm厚度,曝光后显影生成图形。在前面的P+扩散区上通过光刻保留铝,其他区域露出。
8.Al腐蚀用硫酸腐蚀,将不需要区域的铝腐蚀干净。
9.合金用620度,炉管通氮气和氢气情况下,合金30分钟。
10.钛银蒸发同样用蒸发设备在片表面先蒸发3000埃的钛,再蒸发5000埃的银。
11.钛银光刻用正性光刻胶1.3μm厚度,曝光后显影生成图形。在前面刻出的铝区域上通过光刻保留钛银,其他区域露出。
12.钛银腐蚀用硝酸和磷酸1∶1腐蚀钛,用100∶1的氢氟酸腐蚀银,将不需要区域的钛银腐蚀干净。
13.背面磨片用半导体工业中的磨片机将硅片背面磨片减薄到175微米。
14.背面蒸发镍银同样用蒸发设备在片表面先蒸发5000埃的镍,再蒸发10000埃的银。
按照上述方法,申请人已成功制作出电流49毫安下反向击穿达5.1伏的齐纳二极管,并已经通过一系列的可靠性测试,并成功地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中。
权利要求
1.一种低压齐纳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在N+高浓度衬底上采用P+扩散形成PN结,在P+层上蒸发铝金属,经过高温合金后形成器件;其特征在于在铝与P+层之间有一层二氧化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作方法,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二氧化硅的厚度的步骤,其中采用不同的合金条件以形成不同电压的低压齐纳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作方法,特征在于在所述P+扩散后,不去除表面的硼硅玻璃,直接做再扩。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制作方法,特征在于在所述再扩散的步骤中,先通氧气在P+表面生长一层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的厚度用于形成不同击穿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作方法,特征在于在表面蒸发铝的步骤中,所述铝还形成电极,然后所述二极管经过一个高温合金的过程,所述高温合金的过程的温度高于作为铝硅共熔点的摄氏577度。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作方法,特征在于所述N+高浓度衬底的电阻率在0.005-0.02欧姆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作方法,特征在于在硅片表面蒸发的铝的厚度为1-2μm。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作方法,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低达5.1V。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作方法,特征在于所述P+扩散后,衬底中P+浓度在5×1017-1×1020cm-3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齐纳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在N
文档编号H01L29/866GK1728348SQ20041005569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6日
发明者侯宇 申请人:华润半导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