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相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79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断相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电器设备保护器件,特别是断相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断相保护器件大多是电子结构,采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做检测和放大元件,一般有两类一类价格较低,但因为设计不到位,可靠性差,很难经受断相时产生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冲击,容易损坏,有的甚至根本不能使用;另一类采用单片机控制,设计完善,性能可靠,但价格较高,难以使广大用户普遍接受,限制了它的使用,仅用在一些大型重要设备上。市场上至今还没有一种价格较低,性能可靠的断相保护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价格低廉,性能可靠的断相保护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二极管全波整流桥经RC耦合电路与继电器联接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断相继电器,是一种三相交流用电设备断相保护器件,由外壳内安装机芯电路组成,机芯电路是由二极管三相全波整流桥D1-D6、RC电压耦合电路、交流继电器线圈K及其常闭触点K1接成断相继电保护电路,RC电压耦合电路的电阻为热敏电阻RT1。


图1是断相继电器外形结构图,其外壳主要是由供热敏电阻散热的散热片构成;图2是机芯电路,即断相继电保护电路联接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具体实施例参见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一种断相继电器,是一种三相交流用电设备断相保护器件,它是由外壳1内安装机芯电路构成,外形结构参见附图1,外壳1主要由散热片组成,散热片与机芯电路中的热敏电阻联接。
机芯电路参见附图2,它是由二极管三相全波整流桥D1-D6、RC电压耦合电路、交流继电器线圈K及其常闭触点K1接成断相继电保护电路,RC电压耦合电路的电阻R为热敏电阻RT1。
使用时,三相整流桥D1-D6的输入端接至给用电设备供电的三相交流电源A、B、C,继电器常闭触点K1接在三相交流用电设备控制电路的接触路线圈支路中,接触器触点接在用电设备的三相供电线路中。
为了使断电继电器的保护性能更加可靠,消除在用电设备启动时,或断电保护过程中,继电器触点K断开、断电保护后再次合闸时,继电器触点K断开时产生抖动的影响,在触点K1两端并联热电阻RT2,作为延时电阻,起延时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三电交流电源正常工作时,三相交流电压经三相全波整流桥整流后获得一个波纹频率为300赫芝的直流脉动电压,经热敏电阻RT1与电容C接成的RC耦合电路耦合后得到一个300赫芝的交流电压,当发生断相时,则变成两相供电的单相电源,经D1-D6整流桥获得的是一个100赫芝频率的直流脉动电压,经RC耦合后得到的是一个100赫芝的交流电压,由于交流继电器线圈K对于100赫芝与300赫芝交流电压呈现的感抗不同,而继电器是按100赫芝电压动作设计的,当电源三相正常时,它在300赫芝电压下,继电器线圈K感抗大,流过它的电流小,其常闭触点K1不动作,只有发生断相时,继电器线圈K呈现低感抗,流过它的电流大,其常闭触点K1断开,切断接触器电路,接触器触点断开用电设备供电电路,使用电设备获得保护。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简单,断相保护性能可靠,而造价低,易于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断相继电器,是一种三相交流用电设备断相保护器件,由外壳内安装机芯电路组成,机芯电路是由二极管三相全波整流桥D1-D6、RC电压耦合电路、交流继电器线圈K及其常闭触点K1接成断相继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RC电压耦合电路的电阻为热敏电阻RT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相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其断相继电保护电路中的交流继电器常闭触点K1两端并联联接一个热敏电阻RT2。
专利摘要一种断相继电器,是一种三相交流用电设备断相保护器件,由外壳内安装机芯电路组成,机芯电路是由二极管三相全波整流桥D
文档编号H01H83/00GK2729895SQ20042006851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6日
发明者刘探宇 申请人:刘探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