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排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207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汇流排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用来将蓄电池中极群组的极耳焊接在一起的汇流排模。
背景技术
在生产蓄电池的工艺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将极群组的极耳焊接融合在一起。在这道工序中通常要使用到汇流排模,目前所使用的汇流排模的结构十分简单,如图1所示,即在汇流排模的模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汇流排型腔2,其工序过程是将高温铅液放置在汇流排模的汇流排型腔2中,然后将由极群组模夹持好的极群组的极耳倒浸在铅液中,再对汇流排模强制通风使模体1冷却,铅液凝固,这样,极群组的极耳就会被融合焊接在一起而形成汇流排。上述结构的汇流排模的缺点是模体比较笨重,加热及冷却的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加热及冷却效果更好的汇流排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汇流排模,主要包括模体,在模体上设置有若干汇流排型腔;其特点是在相邻汇流排型腔之间的模体开设有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可减轻模体的重量,既节约了原材料,搬运又比较轻便;二、由于模体重量得到减轻,因而可缩短加热时间,通风冷却的效果也更好,这样就可减少能源的消耗。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汇流排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汇流排模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汇流排模,主要包括模体1,在模体1上设置有若干汇流排型腔2;在相邻汇流排型腔2之间的模体1上开设有通风孔3和4,如图中所示,在实际制作中,通风孔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圆形、扁长弧形等。在模体1上开设了通风孔后,不仅可减轻模体1的重量,节约原材料,缩短加热时间,而且可大大提高模体通风冷却的效果,减少能源的消耗。
权利要求1.汇流排模,主要包括模体,在模体上设置有若干汇流排型腔;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汇流排型腔之间的模体上开设有通风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用来将蓄电池中极群组的极耳焊接在一起的汇流排模;其结构主要包括模体,在模体上设置有若干汇流排型腔;其特点是在相邻汇流排型腔之间的模体上开设有通风孔。在模体上开设了通风孔后,不仅可减轻模体的重量,节约原材料,缩短加热时间,而且可大大提高模体通风冷却的效果,减少能源的消耗。
文档编号H01M2/22GK2754219SQ20042010958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6日
发明者彭正雄 申请人:张家港市金帆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