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280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且成为现代人生活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配备。因此,笔记本电脑在使用上的功能性、方便性以及变化性与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或生活娱乐密切相关。而各个笔记本电脑厂商亦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进行笔记本电脑的改良,无论在增加新功能或在降低制造成本方面,均以图可以提高竞争力。
图1为公知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公知的笔记本电脑100包括主机110以及显示器120。其中,主机110主要包括枢轴部112、多个按键114及多个功能按键116。此枢轴部112枢接于显示器120,使显示器120可相对于主机110旋转。此按键114设置于笔记本电脑100的上盖110a,而功能按键116同样设置于笔记本电脑100的上盖110a,且位于按键114的外围。使用者可通过按键114将信息输入于主机110内,此外,使用者亦可通过按压功能按键116,以启动各个功能按键116所对应的功能,例如启动省电模式...等。
一般而言,功能按键116的下方会设置伸缩弹簧(图中未标出)。当使用者欲启动某个功能时,向下按压主机110上的功能按键116,以切换开关元件(图中未标出)的开关状态,进而启动其相对应的功能,反之,当使用者解除按压动作后,伸缩弹簧会使功能按键116回复至原来位置。
然而,由于笔记本电脑100的上盖110a的使用空间有限,因此,若将功能按键116设置于一般按键114的外围时,易使得上盖110a看起来较为复杂。此外,上述功能按键116的设计虽然较为简单方便,但由于电源开关或省电模式等功能较不频繁使用,若采用上述功能按键116的设计以启动相对应的功能,则会大幅度地降低笔记本电脑100的质感,进而让使用者觉得单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于电子装置上设置旋钮,而使用者可通过拨动此旋钮以启动其相对应的功能,让使用者在操作时有较佳的感觉,且可提高电子装置的质感。
基于上述或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包括机壳、旋钮以及开关元件。其中,机壳具有开口,且旋钮枢接于机壳上,此旋钮位于开口,且其具有第一结合部,用以与开关元件的第二结合部彼此啮合。当旋钮受到外力作用而旋转时,会使得其第一结合部带动开关元件的第二结合部,以使第二结合部由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以此切换开关元件,以启动对应的功能。
在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中,旋钮可为环形,且旋钮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凹凸外形,以方便使用者施力而拨动此旋钮。
在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中,此电子装置例如可包括显示器及主机,显示器枢接于主机的枢轴部,且上述开口位于枢轴部。
在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中,此电子装置还包括电路板,其中,电路板位于机壳内,而开关元件位于电路板上。因此,当切换此开关元件时,即可通过电路板而启动对应的功能。
在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中,此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一复位元件,此第一复位元件设置于旋钮的旋转杆上。其中,第一复位元件的一端抵接于旋钮,而另一端抵接于机壳,如此一来,当外力解除后,旋钮可以通过第一复位元件回复至第一位置。此第一复位元件可为扭簧。
在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例如可为凹槽,而此第二结合部例如可为拨杆,此拨杆卡合于凹槽内。
在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中,此开关元件还包括第二复位元件。当第二结合部由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时,通过第二复位元件使第二结合部回复至第一位置。而第二复位元件可为伸缩弹簧。
在本发明所披露的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中,将旋钮的设计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枢轴中,如此一来,使用者可利用旋拨此旋钮,以启动此旋钮相对应的功能,让使用者在操作时觉得较有质感。此外,由于本发明将传统笔记本电脑中的功能按键设置于其枢轴上,因此,亦可使笔记本电脑的上盖设计较为简洁。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公知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之一种具有旋钮之笔记本电脑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之具有旋钮之笔记本电脑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为笔记本电脑之枢轴部的内部立体图。
图5A及5B为由不同视角观看旋钮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之旋钮组装于枢轴部上的立体图。
图7A及7B为本发明之旋钮的运动示意图。
图8A及8B分别为开关元件的第二结合部位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时的透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100笔记本电脑110主机110a上盖112枢轴部
114按键116功能按键120显示器200笔记本电脑210主机220显示器230枢轴部230’机壳232开口234轴承236定位孔240旋钮242第一部分242a凹槽244第二部分246第一结合部246’凹槽248枢接轴250开关元件252第二结合部252’拨杆254第一位置256第二位置258第二复位元件258’弹簧260第一复位元件260’扭簧270电路板S1第一支撑面
S2第二支撑面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笔记本电脑为例,说明本发明之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仅能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其亦可应用于其它具有机壳之电子装置。
图2为本发明之一种具有旋钮之笔记本电脑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2,本发明之具有旋钮之笔记本电脑200包括主机210、显示器220、枢轴部230以及旋钮240。其中,显示器220枢接于主机210的枢轴部230,使显示器220可相对于主机210旋转。枢轴部230可为具有开口232的弧形机壳。旋钮240设置于主机210的枢轴部230中,且由开口232中露出。使用者可通过拨动旋钮240,以启动旋钮240所对应的功能,例如启动省电模式...等。如此一来,可让使用者在操作时觉得较有质感,此外,由于本发明将旋钮240设置于主机210的枢轴部230中,更增加了主机210上盖的可利用空间。
以下将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之具有旋钮的笔记本电脑所包含的元件及各元件之间的组合关系。
图3为本发明之具有旋钮之笔记本电脑的局部立体分解图。请参考图2及图3,此具有旋钮之笔记本电脑200包括枢轴部230、旋钮240以及开关元件250。其中,枢轴部230为剖面为弧形的机壳230’,且其具有开口232,此旋纽240由开口232曝露出来,以供使用者操作。此旋钮240枢接于机壳230’,且其具有第一部分242、第二部分244及第一结合部246。此旋钮240的第一部分242位于枢轴部230的开口232内,且其第二部分244凸出于枢轴部230,以方便使用者拨动此旋钮240。而此第一结合部246用以带动开关元件250的运动,在此实施例中,此第一结合部246可为凹槽246’。此开关元件250具有第二结合部252,且第二结合部252与旋钮240的第一结合部246相啮合。此外,第二结合部252具有第一位置254及第二位置256,当旋钮240受到外力作用而旋转时,会造成此旋钮240的第一结合部246带动开关元件250的第二结合部252,使得第二结合部252由第一位置254移至第二位置256,以切换开关元件250。在此实施例中,此第二结合部252可为拨杆252’,此拨杆252’的形状及尺寸需与凹槽246’的形状及尺寸相搭配。
图4为笔记本电脑之枢轴部的内部立体图。请参考图4,枢轴部230具有开口232,且枢轴部230内对应于开口23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234,而此轴承234上分别具有定位孔236,以供旋钮240枢设之用。此外,此枢轴部230上邻近于其中一个轴承234的一侧还包含有第一支撑面S1。
图5A及5B为由不同视角观看旋钮的立体图。请参考图5A及5B,旋钮240除了具有上述第一部分242、第二部分244及第一结合部246之外,其还包括凹槽242a、枢接轴248、第二支撑面S2。此凹槽242a设置于旋钮240的第一部分242,以方便使用者施力而拨动此旋钮240。此外,旋钮240通过枢接轴248而枢设于枢轴部230的轴承234上。更进一步而言,旋钮240可为环形状,以配合枢轴部230的形状。
图6为本发明之旋钮组装于枢轴部上的立体图。请参考图5A及图6,旋钮240的枢接轴248穿设于轴承234的定位孔236中,使旋钮240的第二部分244凸出于枢轴部230,且可相对于枢轴部230旋转。此外,旋钮240的旋转杆248上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元件260,此第一复位元件260的一端抵接枢轴部230的第一支撑面S1,而其另一端抵接于旋钮240的第二支撑面S2。当旋钮240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原位置时,第一复位元件260可以在外力解除后,使旋钮240回复至起始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元件260可为扭簧260’,然而,本发明对于第一复位元件260的型式不作任何的限制。
图7A及7B为本发明之旋钮的运动示意图。请参考图7A,旋钮240的第一结合部246与开关元件250的第二结合部252彼此啮合。请参考图7B,当使用者拨动旋钮240而使其旋转时,旋钮240的第一结合部246会带动开关元件250的第二结合部252移动,以使第二结合部252由第一位置254移至第二位置256,以切换开关元件250,进而启动相对应的功能。更进一步而言,此笔记本电脑200还可包含电路板270,此开关元件250位于电路板270上。当第二结合部252由第一位置254移至第二位置256以切换开关元件250时,开关元件250可通过电路板270而启动其相对应的功能。
图8A及8B分别为开关元件的第二结合部位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时的透视示意图。请参考图8A及8B,开关元件250内还可包括第二复位元件258。当开关元件250的第二结合部252由第一位置254移至第二位置256时,会造成第二复位元件258压缩变形。因此,当外力解除后,第二复位元件258所累积的弹性位能可使第二结合部252由第二位置256回复至第一位置25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复位元件258可为弹簧258’,然而,本发明对于第二复位元件258的型式不作任何的限制。
在前述实施例中,本发明于旋钮及开关元件上设置有第一复位元件及第二复位元件,以确保旋钮及开关元件的回弹动作确实,但在实际使用时,只需其中之一即可达到相同的功效,故亦可以任意设置其中之一,以减少成本。此外,由于目前一般的电子装置均不会在枢轴部设置按键开关,但在本发明中,还利用到枢轴部环状造型的空间,配合设置旋钮作为开关。如此不但可使外观较为新颖,亦可以增加整体的空间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之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由于设置旋钮连接开关元件,使用者可旋动此旋钮以启动对应的功能,此方式可让使用者感觉较有质感。此外,旋钮还可设置于电子装置的枢轴部,以增加整体的空间利用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改进,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开口位于该机壳;旋钮,枢接于该机壳,且该旋钮位于该开口,该旋钮具有第一结合部;以及开关元件,第二结合部位于该开关元件,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彼此啮合;其中,当该旋钮受到外力作用而旋转时,该第一结合部带动该第二结合部,使该第二结合部由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钮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及主机,该显示器枢接于该主机的枢轴部,且该枢轴部邻近该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连接于该机壳,其中该开关元件位于该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元件,设置于该旋钮的旋转杆上,该第一复位元件的一端抵接于该旋钮,而另一端抵接于该机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复位元件为扭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为该旋钮的凹槽,而该第二结合部为拨杆,该第二结合部卡合于该第一结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元件还包括第二复位元件,当该第二结合部由该第一位置移至该第二位置时,通过该第二复位元件使该第二结合部回复至该第一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复位元件为伸缩弹簧。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旋钮之电子装置,包括机壳、旋钮以及开关元件,其中,机壳具有开口,而旋钮枢接于机壳,且旋钮位于此开口,此外,旋钮包括第一结合部,用以与开关元件的第二结合部彼此啮合,当旋钮受到外力作用而旋转时,旋钮的第一结合部会带动开关元件的第二结合部移动,以使第二结合部由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以此切换开关元件,以启动对应的功能。
文档编号H01H21/22GK1897195SQ20051008393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4日
发明者林山峰, 邱慧雯, 陈彦毓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