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805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相关一种电灯开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室内电灯开关。
背景技术
室内电灯为现代建筑物内,如住家,办公室,主要的光源之一。一般室内电灯的开关多为安装在墙壁上的壁装式电灯开关。传统的壁装式电灯开关,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一安装底座1用来安装至墙壁上,一开关单元2其可拆解地装附在安装底座1的一中央开孔3中,一按钮4其可操作地与该开关单元2上的一切换件5相结合用以实施电灯ON/OFF的操作,及一单件式的侧盖6盖住该安装底座1。此外,为了要让人们在完全漆黑的室内,特别是在夜晚未开灯的室内,能够轻易地找到电灯开关所在的位置,在开关单元2上设有一小灯泡7其在室内灯被关掉时会被点亮并通过在该按钮4上的一对应的透明窗8让人看见,藉以标示出电灯开关的位置。
虽然此种传统的电灯开关可提供基本的开关及指示功能,但在现代讲究个人风格及生活品味的室内建筑设计中,此种传统电灯开关往往无法融入室内的装璜设计中,因而在一精心设计的室内中常显得特别的突兀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与质感。因此,近年来在电灯开关业中,对于能够提供基本的开关功能之外的装饰功能,及具有美感及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一直存在着殷切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兼具开/关室内电灯、在黑暗中指出开关位置及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壁装式电灯开关,主要包含一本体,其包括一可安装到墙壁上的安装基座,及一由不透明、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的侧盖组件其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安装基座之外围上;至少一开关单元,其可拆卸地安装于该本体中,该开关单元包含一可安装至该本体中的壳体,一切换组件其可操作地容纳在该壳体内,及一上盖其可结合至该壳体上且具有至少一光源,该至少一光源被设置在可照射该侧板组件的位置处,其中该切换组件具有一电力输入件,一第一电力输出件其与该电路输入件相隔开且电气地连接至该至少一光源,一第二电力输出件其与该电路输入件相隔开且电气地连接至受此开关控制的室内电灯,及一切换机构其可选择性地电气桥接该电力输入件与该第一电力输出件,或电气地桥接该电力输入件与该第二电力输出件;及至少一按钮,其可操作地结合至该上盖且具有作动结构用以作动该切换组件,实施开/关操作。


图1为习知壁装式电灯开关的立体分解图。
图2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举例性实施例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之外观立体图。
图2b为图2a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2a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的基座及侧盖的底视分解立体图。
图4a及4b分别为图2a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的开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及组装立体图。
图5a为开关单元的桥接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b为图5a的组合立体图。
图6为图2a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的按钮的一底视立体图。
图7显示图2a所示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的开/关状态图,其中图7a为开关单元处于开(ON)状态的部分剖面的前视图;图7b为图7a的部分剖面的左侧视图;图7c为图7a的部分剖面的右侧视图;图7d为开关单元处于关(OFF)状态的部分剖面的前视图;图7e为图7d的部分剖面的左侧视图;图7f为图7d的部分剖面的右侧视图。
图8a及8b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开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及组装立体图。
图9a及9b分别为图8a及8b所示的开关单元中的切换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及组装立体图。
图10为用来配合图8a的开关单元的按钮的另一实施例的底视立体图。
图11a-11d为图8a及8b所示的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图2至10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10之外观立体图;图2b为图2a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1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a及2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壁装式电灯开关10主要包括一本体100,按钮200及开关单元300。本体100包含一安装基座101,四片侧盖102,103,104,105它们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基作101之外围上。在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座101的中央开设有一容纳孔106用来容纳开关单元300。在此实施例中,该容纳孔106可容纳3个开关单元300。开关单元300系通过设在其两端垂直壁上的扣合件301与形成在容纳孔106侧壁上相对应位置处的卡合件108的卡合而被安装在容纳孔106内。此外,在基座101的短侧边上分别设有螺钉穿孔107,供螺钉(未示出)穿过,将基座101安装至墙上。
现参照图3所示的基座101及侧盖102,103,104,105的底视分解立体图来说明侧盖与基座的结合。如图3所示,侧盖102,103为一概成’L’型的构件,其在垂直壁的自由端延伸出一弹性卡合件102a,103b且在卡合件的两侧边的前半部形成斜边102b,103b,在侧边的后半部形成卡合凹部102c,103c。在基座101的短侧边的底部形成有一滑槽110介于两螺钉孔107之间。在将侧盖102,103安装于基座101上时,将卡合件102a,103a沿着滑槽110滑入并让卡合凹部102c,103c与螺钉孔107的侧壁相卡合,如此即可将侧盖102,103安装到基座101上。基座101的两长侧边的底部上分别形成有一卡合突起111,111。侧盖104,105为一长矩形的中空构件其可分别套于基座的两长侧边上,且在其底壁上分别设有两个卡合孔104a,105a,用来分别与基座的长侧边底部上的卡合突起111,111相卡合藉此将侧盖104,105安装于基座101上。
此外,侧盖102,103,104,105中的至少一者是由不透明、具有特定颜色的半透明及透明的材质所制成的。例如,在此实施例中,侧盖104及105是由透明的板材所制成。因此,当有特定颜色的光源被提供在侧盖104及105的端侧时即可使整片侧板散发出特定颜色光彩。或者,当使用白色光源时,只要配合使用由具有特定颜色的半透明的材质制成的侧盖,亦可使侧盖散发出特定颜色,使整个电灯开关成为具有光影效果的开关。或者,当侧盖是使用不透明材质制成时,亦可通过光源投射在墙壁上的反射光线经由侧盖与墙壁之间之间隙从侧盖边缘发散出来,而形成具有光晕效果的开关。
现参照图4a及4b来说明开关单元300。开关单元300主要包含一壳体310,一切换组件320及一上盖330。壳体310为一概成长矩形的容器其包含两短边侧壁311,两长边侧壁312及一底壁。在两短边侧壁311上分别形成有一扣合件301用来与基座101的容纳孔106侧壁上的卡合件108相卡合。在两长边侧壁312上分别形成有两个凹部302,302且在凹部内形成有卡合块303,303。此外,有两个根相面对的支柱304(在图中只有一根支柱被示出)从底壁向上突伸出。
切换组件320被容纳在该壳体310内且包含一电力输入导电片321,一电力输入端夹紧件323其可操作地紧抵着该电力输入导电片321,一第一电力输出导电片322,一第二电力输出导电片322’,一第一电力输出夹紧件324其可操作地紧抵着该第一电力输出导电片322,一第二电力输出导电片324’其可操作地紧抵着该第二电力输出导电片322’,及切换机构340其被可操作地支撑在支柱304上用以选择性地导通电力输入导电片321与第一电力输出导电片322或第二电力输出导电片322’,这将于下文中详细说明。
上盖330的两侧边在对应于壳体310的凹部302处分别向下突伸出两扣耳332,332且每一扣耳都具有一卡合孔334,334与卡合件302,302相卡合,藉以将上盖330固定在壳体310上。在此实施例中,上盖330具有两个LED灯泡336,336,其分别电气地连接至切换组件320的第一电力输出导电片322。此外,在外盖330的中央处开设一穿孔335以供切换组件320通过。另,有两根支柱338,338设置在上盖330两侧边的中间处,其近上端处形成有一卡合孔339,339用来与按钮200上的卡合突块210(参见图6a)相卡合藉以将按钮200结合到开关单元300上。图4b显示开关单元300组合起来之外观立体图。
现参照图5来说明切换机构340的结构。切换机构340主要包含一第一桥接脚件341,一第二桥接脚件341’其紧邻第一桥接脚件341,一摇晃件350其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41,341’之间,一夹紧件360将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41,341’可滑动地夹紧在一起,及一第一导电片370及第二导电片370’其分别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41,341’的底端。
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41,341’分别为一长矩形体且两相邻接。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41,341’的顶端上分别开设一与相邻接的侧壁平行的深槽342,342’且在该深槽的底部形成有一突起的作用部343,343’(参见图7)。此外,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41,341’的远离彼此的侧壁顶端处形成有卡合结构344,344’,且在彼此相面对的侧面的下部形成有切除部347,347’。此外,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41,341’的另两个侧壁上形成有穿孔345,345’且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41,341’的底端形成有与与深槽342,342’垂直的凹部(在此图中只有一凹部348’被示出),且在凹部两侧壁外侧的底端上形成有卡合部346,346’。
摇晃件350为一概成’V’字形的构件,其在两自由端处各形成有一圆柱351,351’及在顶点处形成有一顶点圆柱352其长度大于圆柱351,351’。夹紧件360为一概成’U’形的弹性夹紧件,其在靠近两自由端处形成有突起部361,361’。第一导电片370及第二导电片370’则分别在其自由端向上弯折并形成卡合部371,371’。组合时,首先将摇晃件350的圆柱351,351’分别套设在第一桥接脚件341的穿孔345及第二桥接脚件341’的穿孔345’藉以让顶点圆柱352位在第一桥接脚件341及第二桥接脚件341’的切除部347,347’之间。然后,用夹紧件360将第一桥接脚件341与第二桥接脚件341’夹紧并通过突起361,361’与卡合结构344,344’的啮合来固定。最后,通过第一导电片370及第二导电片370’的卡合部371,371’与第一桥接脚件341及第二桥接脚件341’底端的卡合部346,346’的啮合将第一导电片370及第二导电片370’分别安装到第一桥接脚件341及第二桥接脚件341’上,而完成如图5b所示的切换机构340。当要将切换机构340组合到开关单元300内时系将顶点圆柱352的两自由端放置在壳体310的两支柱304上,且当上盖330扣合于壳体310上时,第一桥接脚件341及第二桥接脚件341’可从上盖310的穿孔335穿出,如图4b所示。
图6为图2a所示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的按钮200的一实施例的底视立体图。如图所示,按钮200除了在其两侧壁的内侧中间位置形成有用来与开关单元300的上盖330卡合的突块210,210之外,另在其底部形成有第一作动脚211及第二作动脚211’且在每一只作动脚211,211’的底端分别形成有作动斜面212,212’,其中第一作动脚211系插入到第一桥接脚341的深槽342中及第二作动脚211’系插入到第二桥接脚341的深槽342中。
接下来将参照图7来说明图2a所示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的开/关状态。
图7a为开关单元300处于开(ON)状态的部分剖面的前视图;图7b为图7a的部分剖面的左侧视图;图7c为图7a的部分剖面的右侧视图;图7d为开关单元处于关(OFF)状态的部分剖面的前视图;图7e为图7d的部分剖面的左侧视图;及图7f为图7d的部分剖面的右侧视图。
如图7a所示,在此ON状态时,因按钮200受按压(如图7e中的箭头所示)摆动而使其第二作动脚211’的作动斜面212’沿第二桥接脚341’的作动部343’施加向下的力量,来让第二桥接脚341’位在如图7a及7b所示的桥接位置。在此位置时,第二桥接脚341’上的第二导电片370’电气地连接电力输入导电片321与第二电力输出导电片322’,导通连接至此开关所控制的室内电灯(未示出)的电路,使得该室内电灯被点亮。此外,第一桥接脚341因与第二桥接脚341’同时耦合至摇晃件350而与第二桥接脚341’产生跷跷板式的连动关系,所以在此同时,第一桥接脚341被向上顶起至断路位置,使得电力输入导电片321与电气地连接至LED灯336的第一电力输出导电片322之间形成断路(如图7c所示),让LED灯336不亮。
当要关掉室内灯时,只要沿着图7c所示的箭头按压按钮200,使其第一作动脚211的作动斜面212沿第一桥接脚341的作动部343施加向下的力量,来让第一桥接脚341位在如图7d及7f所示的桥接位置。在此位置时,第一桥接脚341上的第一导电片370电气地连接电力输入导电片321与第一电力输出导电片322,导通连接至LED灯336的电路并点亮LED灯336。在此同时,第二桥接脚341’被向上顶起至断路位置,使得电力输入导电片321与第二电力输出导电片322’之间形成断路(如图7e所示),以关掉室内电灯。当LED灯336被点亮时,可让侧盖104,105整片被照亮而产生具有美观及装饰作用的光影效果。
此实施例的开关单元300因其与按钮200的转动接合处设在两侧的中间位置,所以电灯开关的开/关操作会让按钮200的两端相对于开关单元300形成交替上下摆动的”跷跷板运动”。亦即,电灯开关的开/关状态可由按钮200所处的位置来加以判别,如图7所示。
现参照图8a、8b、9a及9b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单元的另一实施例300’,其中图8a及8b分别为本实施例的开关单元300’的分解立体图及组装立体图,图9a及9b分别为图8a及8b所示的开关单元300’中的切换机构380的分解立体图及组装立体图。
此一实施例的开关单元300’与上述的开关单元300相类似,除了切换组件320中的切换机构380与前一实施例的切换机构340不同及上盖330的支柱338的位置由中间位置移到一端之外,其余的结构皆相同。因此,为了简化起见,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只针对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主要的差异所在的切换机构380来加以说明。此外,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相同的构件将被标以与前一实施例相同的标号,用以帮助了解。
如图8a及8b所示,此实施例的开关单元300’包含一壳体310,一切换组件320及一上盖330,其中壳体310及上盖330的结构与前一实施例相同,除了上盖330上的支柱338从中间位置移到了上盖的一端。而,本实施例的切换组件320除了切换机构380不同于前一实施例的切换机构340之外,其于的构件及结构,如电力输入导电片321,电力输入端夹紧件323,第一电力输出导电片322,第二电力输出导电片322’,第一电力输出夹紧件324,第二电力输出导电片324’等,皆与前一实施例相同。这些与前一实施例相同的构件的结构将不再于本实施中赘述。
现参照图9a及9b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切换机构380的结构。切换机构380主要包含一第一桥接脚件381,一第二桥接脚件381’其紧邻第一桥接脚件381,一摇晃件390其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81,381’之间,一夹紧件360将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81,381’可滑动地夹紧在一起,及一第一导电片370及第二导电片370’其分别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81,381’的底端。
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81,381’分别为一中空的长矩形体且两相邻接。此外,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81,381’的远离彼此的侧壁顶端处形成有卡合结构344,344’,且在彼此相面对的侧面的下部形成有切除部347,347’。此外,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81,381’的另两个侧壁上形成有穿孔345,345’且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81,381’的底端形成有凹部(在图9a中只有一凹部348被示出),且在凹部348两侧壁外侧的底端上形成有卡合部346,346’。
摇晃件390为一概成’V’字形的构件,其在两自由端处各形成有一圆柱391,391’及在顶点处形成有一顶点圆柱392其长度大于圆柱391,391’。在自由端处的圆柱391,391’之外侧壁上形成有一沿着长度方向向上延伸的突出件393,393’。夹紧件360为一概成’U’形的弹性夹紧件,其在靠近两自由端处形成有突起部361,361’。第一导电片370及第二导电片370’则分别在其自由端向上弯折并形成卡合部371,371’。此外,切换机构380进一步包含第一及第二作动件382,382’,其分别可滑动地套入到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81,381’中且在其底端分别形成有作用斜面383,383’。
组合时,首先将摇晃件350的圆柱351,351’分别套设在第一桥接脚件341的穿孔345及第二桥接脚件381’的穿孔345’藉以让顶点圆柱352位在第一桥接脚件381及第二桥接脚件341’的切除部347,347’之间。然后,用夹紧件360将第一桥接脚件341与第二桥接脚件341’夹紧并通过突起361,361’与卡合结构344,344’的啮合来固定。接着,将第一及第二作动件382,382’套入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381,381’中,使得第一及第二作动件382,382’的作用斜面383,383’与摇晃件390的突起件393,393’形成如图11a或图11c所示的作动关系。最后,通过第一导电片370及第二导电片370’的卡合部371,371’与第一桥接脚件381及第二桥接脚件381’底端的卡合部346,346’的啮合将第一导电片370及第二导电片370’分别安装到第一桥接脚件381及第二桥接脚件381’上,而完成如图9b所示的切换机构380。
图10为用来配合图8a的开关单元300’的按钮200’的另一实施例的底视立体图。如图所示,按钮200’除了在其两侧壁的一端形成有用来与开关单元300’的上盖330卡合的突块210’,210’之外,另在其底部对应于开关单元300’的第一及第二作动件382,382’处形成有一突块220。
接下来将参照图11来说明图8a所示的开关单元300’的开/关状态。
图11a为开关单元300’处于开(ON)状态的部分剖面的前视图;图11b为开关单元300’由ON状态转换至OFF状态的过渡阶段的部分剖面的前视图;图11c为开关单元300’处于关(OFF)状态的部分剖面的前视图;图11d为开关单元300’由OFF状态转换至ON状态的过渡阶段的部分剖面的前视图。
如图11a所示,在此ON状态时,第二桥接脚381’位在如图11a所示的桥接位置。在此位置时,第二桥接脚381’上的第二导电片370’电气地连接电力输入导电片321与第二电力输出导电片322’,导通连接至此开关所控制的室内电灯(未示出)的电路,使得该室内电灯被点亮。此外,第一桥接脚381因与第二桥接脚381’同时耦合至摇晃件390而与第二桥接脚381’产生跷跷板式的连动关系,所以在此同时,第一桥接脚381被向上顶起至断路位置且,使得电力输入导电片321与电气地连接至LED灯336的第一电力输出导电片322之间形成断路,让LED灯336不亮。此外,当第一桥接脚381被向上顶起至断路位置时,第一作动件382亦因突起件393与斜面383的作用而被向上推进而将按钮200’顶起。
当要关掉室内灯时,只要按压图11a的按钮200’,来将第一作动件382下压,使其经由第一作动件382的斜面383与突起件393之间的作用而连带地将第一桥接脚381下压,并通过摇晃件390的连动关系将第二桥接脚381’抬起,此时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上的卡合结构344,344’会将夹紧件360的两端撑开,形成如图11b所示的过渡状态。当第一桥接脚381的向下运动及第二桥接脚381’的向上运动的通过此转折点时,它们的运动惯性会让它们持续向下、向上运动到达如图11c所示的OFF状态。在此状OFF状态时,第一桥接脚381上的第一导电片370电气地连接电力输入导电片321与第一电力输出导电片322,导通连接至LED灯336的电路并点亮LED灯336。在此同时,第二桥接脚381’被向上推起至断路位置,使得电力输入导电片321与第二电力输出导电片322’之间形成断路,以关掉室内电灯,此时,第二作动件382’会将按钮200’向上顶回到其原始位置。
当要打开室内灯时,只要按压图11c的按钮200’,来将第二作动件382’下压,使其经由第二作动件382’的斜面383’与突起件393’之间的作用而连带地将第二桥接脚381’下压,并通过摇晃件390的连动关系将第一桥接脚381抬起,此时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上的卡合结构344,344’会将夹紧件360的两端撑开,形成如图11d所示的过渡状态。当第一桥接脚381的向上运动及第二桥接脚381’的向下运动的通过此转折点时,它们的运动惯性会让它们持续向上、向下运动到达如图11a所示的ON状态,如此即完成室内灯的一完整的开/关(ON/OFF)操作循环。
此实施例的开关单元300’因其与按钮200’的转动结合处设在一端部,再配合上其切换机构380的第一及第二作动脚382,382’无论何者在上都会将按钮200’向上推,所以按钮200’无论其是处在ON状态或是OFF状态,其外观都是与开关单元300’结合的一端低,而另一端高的形态,如图8b所示。这有别于图4b所示的实施例的操作形态。
有别于传统的壁装式室内灯开关的单调、缺乏变化且仅在按钮上提供一小小的亮点来指示开关位置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光影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通过新颖、独特的设计使得整个开关可散发出多变、迷人的光影效果,增添电灯开关的质感与价值,让电灯开关本身变成为一兼功能性与装饰性的装置。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于上文中加以说明,但这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只局限于上述的结构。熟悉此技艺者在阅读上述的说明的后将可很容易地发展出等效的替代结构,而这些等效的替代结构亦是在本案权利要求项所界定的范围的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其包括一可安装到墙壁上的安装基座,及一由不透明、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的侧盖组件其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安装基座的外围上;至少一开关单元,其可拆卸地安装于该本体中,该开关单元包含一可安装至该本体中的壳体,一切换组件其可操作地容纳在该壳体内,及一上盖其可结合至该壳体上且具有至少一光源,该至少一光源被设置在可照射该侧板组件的位置处,其中该切换组件具有一电力输入件,一第一电力输出件其与该电路输入件相隔开且电气地连接至该至少一光源,一第二电力输出件其与该电路输入件相隔开且电气地连接至受此开关控制的室内电灯,及一切换机构其可选择性地电气桥接该电力输入件与该第一电力输出件,或电气地桥接该电力输入件与该第二电力输出件;及至少一按钮,其可操作地结合至该开关单元的上盖且具有作动结构用以作动该切换组件,实施开/关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其特征在于,该侧盖组件包含至少片两片侧盖件,其中至少一侧盖件是由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切换机构包含一第一桥接脚件,一第二桥接脚件其紧邻第一桥接脚件,一概成V形的摇晃件其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之间且其两自由端分别耦合至该第一桥接脚件及该第二桥接脚件,一夹紧件其将该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可滑动地夹紧在一起,及一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其分别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的底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的顶端上分别开设一与彼此平行的深槽且在该深槽的底部形成有一突起的作用部,及该按钮的作动结构包含一第一作动脚及一第二作动脚其可分别插入到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的深槽内且在每一只作动脚的底端分别形成有作动斜面与深槽底的作用部相协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切换机构包含一第一桥接脚件其包含一中空的柱体及一第一作动件套设于该中空柱体内且在该第一作动件的底端形成有第一作用斜面,一第二桥接脚件其紧邻第一桥接脚件且包含一中空的柱体及一第二作动件套设于该中空柱体内且在该第二作动件的底端形成有第二作用斜面,一概成V形的摇晃件其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之间且其两自由端分别耦合至该第一桥接脚件及该第二桥接脚件且其上分别形成有突出件用来与第一及第二作用斜面协作,一夹紧件其将该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可滑动地夹紧在一起,及一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其分别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桥接脚件的底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按钮在其两侧的中间位置各设有一卡合突块用来与设在上盖的两侧的中间位置的支柱形成可转动的耦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按钮在其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合突块用来与设在上盖的一端的两侧上支柱形成可枢转的耦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光影视觉效果的壁装式电灯开关,主要包含一本体,其包括一可安装到墙壁上的安装基座,及一由不透明、半透明或透明材质制成的侧盖组件其包含四片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安装基座的外围上的侧盖件;至少一开关单元,其包含一切换组件其可操作地容纳在一壳体内,及一上盖其可结合至该壳体上且具有至少一LED灯其可照射该侧盖组件,其中该切换组件可选择性地将电流导通至受开关控制的室内电灯或导中至LED灯;及至少一按钮,其可操作地结合至该上盖且具有作动结构用以作动该切换组件。
文档编号H01H9/02GK2814648SQ20052000451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5日
发明者B·马瑞兹, P·乔纳克 申请人:旭明佳(暹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