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993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电源转换开关也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适用于高层建筑、医院、商场、银行、消防、化工、冶金等要求提供不间断正常供电的场所,完成双回路供电系统(两路市电或一路市电+发电机)或三回路供电系统(两路市电+发电机)的电源自动转换,以保证重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自动电源转换开关逐渐成为供电系统不可缺少的设备。
自动电源转换开关可分为PC级或CB级两个级别。PC级是能够接通、承载、但不用于分断短路电流的自动电源转换开关。CB级是配备过电流脱扣器的自动电源转换开关,它的主触头能够接通并用于分断短路电流,一般同时具备过载保护功能。PC级自动电源转换开关与CB级自动电源转换开关体积及成本、价格相当。但PC级自动电源转换开关无短路保护及过载保护功能,所以配电线路得增加保护元件(如断路器或熔断器),而一般CB级自动电源转换开关本身具备短路保护及过载保护功能,因此由CB级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组成的配电箱(柜)体积更小,成本更低,使用量远远超过PC级。
CB级自动电源转换开关主要组成部件有控制器、操作机构和二只断路器。对于采用塑壳断路器的自动电源转换开关操作机构来说,常见的有双电操式、单电机双向操作式两种,均具有机械联锁功能。双电操式操作机构的特点为两只断路器分别装上电操,通过两只独立的电操分别带动断路器手柄实现开关分闸、合闸、再扣、电源转换。但双电操式操作机构成本高,体积大,自动转换时噪音大,对断路器手柄冲击大,易造成断路器手柄断裂,导致机械联锁失效,从而造成两路电源短路的严重后果。
单电机双向操作式目前有“转盘—滑板双向操作机构”、“转盘—摆杆双向操作机构”及“齿轮—滑板双向操作机构”。“转盘—滑板双向操作机构”的特点为单电机驱动中置转盘带动左右两只滑板作上下直线运动,滑板的外侧为叉形,带动断路器手柄实现开关分闸、合闸、再扣、电源转换,机构本身具有机械联锁功能。但中间机构体积较大,且机构效率偏低,机械强度差,一般用于100A(125A)或以下壳架自动电源转换开关中。
“转盘—摆杆双向操作机构”如图1所示,其特点为单电机驱动中置转盘带动左右两只摆杆摆动,摆杆的轴心在断路器外侧,摆杆的近中间开有异形孔,断路器手柄落在异形孔中,摆杆摆动时带动断路器手柄实现开关分闸、合闸、再扣、电源转换。且机构本身具有机械联锁功能。但其中置转盘直径很大,几乎与断路器长边相当,两只断路器中间开距也大,且因摆杆的轴心在断路器外侧,虽其机构厚度可以做得很薄,但其正面面积偏大,总体体积还是较大。同时因为用于支撑摆杆轴心的轴设在操作机构底板的两侧边缘,操作机构底板的厚度又不能设计过厚(一般不会超过3mm,否则很不经济),轴的直径又不能设计过大,否则自动电源转换开关体积更大,用户难以安装,因此,这类结构自动电源转换开关最大壳架电流一般只做到630A(800A)。
“齿轮—滑板双向操作机构”的特点为单电机驱动中置齿轮带动左右两只齿轮,再由这两只齿轮分别带动外侧的另两只齿轮,这两只齿轮近边缘装有滚珠,滚珠转动时带动滑板作上下直线运动,滑板带动断路器手柄实现开关分闸、合闸、再扣、电源转换。且机构本身具有机械联锁功能。该操作机构正面面积较小,厚度比双电操式操作机构薄,但比“转盘—摆杆双向操作机构”厚,外观总体比较协调。但其制造成本最高,且受其结构限制,一般用于225A(250A)或以下壳架自动电源转换开关中,否则机械强度难以保证。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结构简单,厚度薄,体积小,机械强度高,操作时动作平稳,机械联锁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底板、转盘、摇臂、单电机,单电机装在底板下面,单电机驱动置于底板上面中部的转盘,转盘带动左右摇臂摆动,其特征是摇臂中部开有一圆孔,圆孔内有轴固接在底板上,摇臂以摇臂中部圆孔轴为轴心摆动,摇臂另一端装有两只滚轮,两只滚轮相对安装,断路器手柄置于两只滚轮间,转盘圆周边上有一凸块,在转盘下方装有二个限位开关,凸块与限位开关配合对应于转盘转动位置,一侧摇臂断路器接常用电源,另一侧摇臂断路器接备用电源,转盘转动可先后带动左右摇臂摆动,并实现机械联锁,摇臂内两只滚轮带动断路器手柄动作。
上述的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所述转盘由上下二块转盘板组成,在上下转盘板上沿径向的不同直径圆周上开有圆孔,在直径最大的圆周上开有二个圆孔,圆孔间的夹角为120°至150°,以转盘圆周边上的凸块和圆心为中心线呈对称分布,在直径次之的圆周上开有圆弧槽,相应在底板上固定装有短轴,转盘转动使圆弧槽沿短轴移动,圆弧槽的角度与转盘旋转的角度相关,直径最小的圆周上也开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过圆心与直径最大圆周上圆孔成180°,在上下转盘板的圆孔间装有滚子和轴,轴与上下转盘板固接。
上述的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所述摇臂与转盘相配合一端开有通槽,通槽由直段和斜段组成,直段位于中间且与摇臂边平行,斜段为引导段,通槽与位于转盘直径最大的圆周上的滚子相配合,滚子插入通槽驱动摇臂摆动,通槽与位于转盘直径最小的圆周上的滚子相配合,实现机械联锁。摇臂与断路器连接端为矩形孔道,矩形孔道两长边上装有滚轮,滚轮与断路器手柄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是由单电机驱动中置转盘带动左右两只摇臂摆动,摇臂中部的圆孔套在操作机构底板的轴上,以此圆心为轴心摆动,摇臂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两只滚轮带动断路器手柄运动,实现开关分闸、合闸、再扣、电源转换。该操作机构结构简单,厚度薄,体积小,机构耗材少,制造容易,成本低;开关转换时噪音小,动作平稳,对断路器手柄无冲击,机械联锁可靠,不会造成两路电源短路的故障。由于轴心在断路器手柄与转盘之间,而转盘直径适当,设在底板上的轴径可根据断路器分合闸力的大小而变化,不会因轴径加大而增加操作机构体积。因此该操作机构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可以带动2500A壳架断路器实现开关分闸、合闸、再扣、电源转换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转盘—摆杆双向操作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仰视示意图;图3为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转盘结构示意图;图5(a)、图5(b)为左、右摇臂结构示意图;图6为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常用电源合—备用电源分状态示意图;图7为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常用电源分—备用电源全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轴(摆杆旋转中心),2摆杆,3断路器手柄,4转盘,5操作机构底板,6断路器;10断路器手柄,11电动机,12轴,13转盘,14摇臂(左摇臂),15右摇臂,16底板,17摇臂轴,18短轴,19凸块,20限位开关,21上、下转盘板,22外层滚子(最大直径处的滚子),23内层滚子(最小直径处的滚子),24转盘轴,25圆弧槽,26摇臂轴,27摇臂滚轮,28摇臂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3、图5,一种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底板16、转盘13、摇臂14、单电机11,单电机11装在底板16下面,单电机11驱动置于底板16上面中部的转盘13,转盘13带动左右摇臂14、15摆动。在摇臂14中部开有一圆孔,圆孔内有轴17固接在底板16上,摇臂14以摇臂中部圆孔轴17为轴心摆动。摇臂14另一端为矩形孔道,矩形孔道两长边上装有滚轮27,断路器手柄10置于矩形孔道内,滚轮27与断路器手柄10相接触,带动断路器实现开关分闸、合闸、再扣、电源转换功能。转盘13圆周边上有一凸块19,在转盘13下方装有二个限位开关20,凸块19与限位开关20配合对应于转盘13转动位置,对转盘13转动角度进行限位。左右摇臂14、15的一侧摇臂断路器接常用电源,另一侧摇臂断路器接备用电源,在本实施例中左侧摇臂14断路器接常用电源,右侧摇臂15断路器接备用电源。转盘13转动可先后带动左右摇臂14、15摆动,并实现机械联锁,摇臂14内两只滚轮27带动断路器手柄10动作。
参见图4,转盘13由上下二块转盘板21组成,在上下转盘板21上沿径向的不同直径圆周上开有圆孔,在直径最大的圆周上开有二个圆孔,圆孔间的夹角为120°至150°,本实施例取135°,以转盘13圆周边上的凸块19和圆心为中心线呈对称分布。在直径次之的圆周上开有圆弧槽25,相应在底板16上固定装有短轴18,转盘13转动使圆弧槽25沿短轴18移动,圆弧槽25的角度与转盘13旋转的角度相关,该圆弧槽25的角度从机械上限定了转盘13转动的角度。直径最小的圆周上也开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过圆心与直径最大圆周上圆孔成180°,并且在上下转盘板21的圆孔间装有滚子和轴24,轴24与上下转盘板21固接。这样就形成了最大直径处的滚子,即外层滚子22,和最小直径处的滚子,即内层滚子23。
参见图5,摇臂14与转盘13相配合一端开有通槽28,通槽28由直段和斜段组成,直段位于中间且与摇臂14边平行,斜段为引导段,如成45°角,通槽28与位于转盘13直径最大的圆周上的滚子22相配合,滚子22插入通槽28驱动摇臂14摆动。通槽28与位于转盘13直径最小的圆周上的滚子23相配合,实现机械联锁。
参见图6,当需要左侧断路器(一般接常用电源)合闸时,转盘13向左侧旋转,手动或由控制器发指令使可逆电动机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外层滚子22带动左侧摇臂14顺时针旋转,使左侧断路器手柄10向上运动完成左侧断路器合闸动作,同时转盘13内侧滚子23与摇臂15共同作用使右侧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实现机械联锁。
参见图7,当需要右侧断路器(一般接备用电源)合闸时,转盘13向右侧旋转,手动或由控制器发指令使可逆电动机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外层滚子22带动左侧摇臂14逆时针旋转,首先完成左侧断路器分闸,使左右断路器均处于分闸状态,如图3所示。转盘13继续向右侧旋转,通过外层滚子22带动左侧摇臂14继续逆时针旋转,同时使右侧断路器手柄向上运动完成右侧断路器合闸动作,同时转盘13内侧滚子23与摇臂14共同作用使左侧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实现机械联锁。反之亦然。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的短轴18与转盘圆弧槽25共同实现转盘13旋转的机械限位作用;通过转盘13或摇臂14碰触限位开关实现电动机11在终点位置停止运转,限位开关起到了电气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结构简单,厚度薄,体积小,机械强度高,操作时动作平稳,机械联锁可靠,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底板、转盘、摇臂、单电机,单电机装在底板下面,单电机驱动置于底板上面中部的转盘,转盘带动左右摇臂摆动,其特征是摇臂中部开有一圆孔,圆孔内有轴固接在底板上,摇臂以摇臂中部圆孔轴为轴心摆动,摇臂另一端装有两只滚轮,两只滚轮相对安装,断路器手柄置于两只滚轮间,转盘圆周边上有一凸块,在转盘下方装有二个限位开关,凸块与限位开关配合对应于转盘转动位置,一侧摇臂断路器接常用电源,另一侧摇臂断路器接备用电源,转盘转动可先后带动左右摇臂摆动,并实现机械联锁,摇臂内两只滚轮带动断路器手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是转盘由上下二块转盘板组成,在上下转盘板上沿径向的不同直径圆周上开有圆孔,在直径最大的圆周上开有二个圆孔,圆孔间的夹角为120°至150°,以转盘圆周边上的凸块和圆心为中心线呈对称分布,在直径次之的圆周上开有圆弧槽,相应在底板上固定装有短轴,转盘转动使圆弧槽沿短轴移动,圆弧槽的角度与转盘旋转的角度相关,直径最小的圆周上也开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过圆心与直径最大圆周上圆孔成180°,在上下转盘板的圆孔间装有滚子和轴,轴与上下转盘板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摇臂与转盘相配合一端开有通槽,通槽由直段和斜段组成,直段位于中间且与摇臂边平行,斜段为引导段,通槽与位于转盘直径最大的圆周上的滚子相配合,滚子插入通槽驱动摇臂摆动,通槽与位于转盘直径最小的圆周上的滚子相配合,实现机械联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摇臂与断路器连接端为矩形孔道,矩形孔道两长边上装有滚轮,滚轮与断路器手柄相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一种自动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底板、转盘、摇臂、单电机,单电机驱动置于底板中部的转盘,转盘带动左右摇臂摆动,其特征是摇臂中部开有一圆孔,圆孔内有轴固接在底板上,摇臂以摇臂中部圆孔轴为轴心摆动,摇臂另一端装有两只滚轮,断路器手柄置于两只滚轮间,转盘圆周边上有一凸块,在转盘下方装有二个限位开关,凸块与限位开关配合对应于转盘转动位置,转盘转动可先后带动左右摇臂摆动,并实现机械联锁,摇臂内两只滚轮带动断路器手柄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结构简单,厚度薄,体积小,机械强度高,操作时动作平稳,机械联锁可靠,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H01H3/00GK2829053SQ20052004499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4日
发明者陈建民, 邵忠 申请人:上海华通电气有限公司, 浙江电器开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