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弧室和包括该灭弧室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7847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灭弧室和包括该灭弧室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灭弧室和包括该灭弧室的双电源转换开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灭弧室。灭弧室包括限定灭弧空间的壳体组件,在灭弧空间中设置有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单个动触头、与第一电源连接的第一输入定触头、与第二电源连接的第二输入定触头以及与电负载连接的输出构件。动触头能够运动而选择性地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动触头连接第一输入定触头与输出构件从而将第一电源连接至电负载,在第二位置动触头连接第二输入定触头与输出构件从而将第二电源连接至电负载。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双电源转换开关中设置单个动触头,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灭弧室零部件数目、简化灭弧室结构并减小灭弧室尺寸。
【专利说明】
灭弧室和包括该灭弧室的双电源转换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开关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在简化结构和/或减小尺寸方面具有改进之处的灭弧室和相关的双电源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0002]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一般用在紧急供电系统(例如医院供电系统)中,以确保重要电负载的连续和可靠运行。在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每极中,通常包括两组触头(开关元件)并且每组触头容置在各自的分体式灭弧室(灭弧结构)中。另外,两组触头中的每组触头通常各自包括输入定触头、动触头和输出定触头,两个输入定触头分别连接至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而两个输出定触头则例如通过布置在外侧的额外短接铜排来相互连接以连接至电负载。
[0003]特别地,两组触头中的每组触头各自包括动触头,这会使得灭弧室零部件数目增多、灭弧室结构变得复杂并且灭弧室尺寸增大。而且,在开关的驱动部中,还需要为每个动触头设置相应的输出轴,这也会使得驱动部零部件数目增多、驱动部结构变得复杂并且驱动部尺寸增大。
[0004]这里,应当指出的是,本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内容旨在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在本部分中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总概要,而不是本实用新型完全范围或本实用新型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单个动触头而能够减少灭弧室零部件数目的灭弧室。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单个动触头而能够简化灭弧室结构的灭弧室。
[000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单个动触头而能够减小灭弧室尺寸的灭弧室。
[000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单个动触头而允许相关联的驱动部的零部件数目、结构和尺寸得以改进的灭弧室。
[00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单个动触头接触端在与输入定触头和输出定触头分合时均能够有效地引弧的灭弧室。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灭弧室的双电源转换开关。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限定灭弧空间,在所述灭弧空间中设置有触头组件。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单个动触头、与第一电源连接的第一输入定触头、与第二电源连接的第二输入定触头以及与电负载连接的输出构件。所述动触头能够运动而选择性地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与所述输出构件从而将所述第一电源连接至所述电负载,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与所述输出构件从而将所述第二电源连接至所述电负载。
[0013]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输出构件包括与所述电负载连接的第一输出定触头以及与所述电负载连接的第二输出定触头,以及,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与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从而将所述第一电源连接至所述电负载,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与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从而将所述第二电源连接至所述电负载。
[0014]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动触头包括接触构件,所述接触构件包括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以及,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接触端与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连接而所述第二接触端与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接触端与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连接而所述第二接触端与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连接。
[0015]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动触头还包括轴部,所述轴部适于与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驱动部的输出轴联接从而能够随着所述输出轴的旋转而旋转,并且,所述接触构件在其中央部处连接至所述轴部。
[0016]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接触构件包括相对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此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弟一.接触端分别构造为夹持式接触端。
[0017]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动触头还包括适于抵靠所述轴部从而将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部分偏置的第一弹性构件和/或适于抵靠所述轴部从而将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第一部分偏置的第二弹性构件,使得所述夹持式接触端具有预定夹持力。
[0018]在上述灭弧室中,至少在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或所述第二接触端处,所述第一部分的面向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呈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处做曲面处理的平面状表面,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部分的面向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呈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处做曲面处理的平面状表面。
[0019]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第一部分的面向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面向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突起,使得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抵接在一起时至少在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处形成有间隙。
[0020]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突起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处的第一突起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处的适于与所述第一突起抵接的第二突起。
[0021]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第一突起成对地设置并且一对所述第一突起间隔开地且以关于所述动触头的旋转中心对称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中间区段处,以及,所述第二突起成对地设置并且一对所述第二突起间隔开地且以关于所述动触头的旋转中心对称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中间区段处。
[0022]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二接触端中的至少一者形成为具有切口的接触端。
[0023]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二接触端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位于所述切口两侧的朝向末端渐缩的两个引弧角部。
[0024]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切口为大致V形切口并且形成在相应接触端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
[0025]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和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一体地形成为单个输出定触头。
[0026]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单个输出定触头呈大致T形并且包括主臂以及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主臂连接至所述电负载,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分别构成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和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
[0027]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的接触端、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的接触端和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中的至少一者构造成具有稳定接触部和往回弯折的钩角部,使得所述动触头脱离相应定触头时所产生的燃弧点与所述稳定接触部分离。
[0028]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适于连接在一起而限定所述灭弧空间。
[0029]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动触头包括接触构件,所述接触构件包括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以及,在所述灭弧空间中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分开的用于所述第一接触端的第一灭弧区和用于所述第二接触端的第二灭弧区。
[0030]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一体地形成的位于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与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之间的输入侧分隔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与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之间的输出侧分隔件,所述输入侧分隔件和所述输出侧分隔件位于所述第一灭弧区与所述第二灭弧区之间以便为所述第一灭弧区与所述第二灭弧区提供电绝缘和热隔绝。
[0031]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动触头还包括轴部,所述轴部由绝缘及隔热材料制成并且也位于所述第一灭弧区与所述第二灭弧区之间以便也为所述第一灭弧区与所述第二灭弧区提供电绝缘和热隔绝。
[0032]在上述灭弧室中,在所述灭弧空间中形成有:将所述第一灭弧区与所述灭弧室的外部连通的第一泄放通道;以及将所述第二灭弧区与所述灭弧室的外部连通的第二泄放通道。
[0033]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第一泄放通道包括输入侧第一泄放通道和输出侧第一泄放通道,所述第二泄放通道包括输入侧第二泄放通道和输出侧第二泄放通道,以及所述输入侧第一泄放通道、所述输出侧第一泄放通道、所述输入侧第二泄放通道和所述输出侧第二泄放通道中的至少一者为曲折地延伸的迷宫式泄放通道。
[0034]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和/或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形成有适于限制电弧烟气直线流动的延伸壁体,由此限定所述迷宫式泄放通道。
[0035]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延伸壁体沿着电弧烟气泄放方向多排地设置,每一排延伸壁体中的壁体与相邻的其它排延伸壁体中的壁体错开地布置。
[0036]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输入侧第一泄放通道的出口、所述输出侧第一泄放通道的出口、所述输入侧第二泄放通道的出口和所述输出侧第二泄放通道的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灭弧室的相应拐角处或附近。
[0037]在上述灭弧室中,在所述灭弧空间中还设置有栅片灭弧装置。
[0038]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栅片灭弧装置包括多个金属栅片和多个栅片插槽,所述栅片插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内表面处并且适于容纳所述金属栅片,以及,所述金属栅片限定有栅片通道,当所述动触头运动以接合或脱离相应定触头时所述动触头的接触端在所述栅片通道中移行。
[0039]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栅片插槽为凹陷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壳体本体壁中的凹槽,或者,所述栅片插槽为凹陷于所述壳体本体壁中的凹槽并且在所述栅片插槽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从所述壳体本体壁延伸的大致U形的止挡突壁,或者,所述栅片插槽为由从所述壳体本体壁延伸的一体突壁限定的一体槽,或者,所述栅片插槽为由从所述壳体本体壁延伸的分离突块限定的插槽。
[0040]在上述灭弧室中,在所述栅片插槽实施为所述一体槽的情况下,所述一体突壁的轴向自由端面为从径向外端向径向内端倾斜的端面,或者,所述一体突壁的轴向自由端面为由径向外端平直端面、中间台阶状端面和径向内端倾斜端面构成的端面。
[0041]在上述灭弧室中,在所述栅片插槽实施为由所述分离突块限定的插槽的情况下,对于多个所述栅片插槽中的至少一个栅片插槽,由构成所述分离突块的一对径向内侧突块和一对径向外侧突块限定,所述一对径向内侧突块限定该栅片插槽的径向内侧部分而所述一对径向外侧突块限定该栅片插槽的与所述径向内侧部分分离的径向外侧部分。
[0042]在上述灭弧室中,在所述灭弧空间中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分开的第一灭弧区和第二灭弧区,以及,所述栅片灭弧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灭弧区中的输入侧第一栅片灭弧装置和输出侧第一栅片灭弧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灭弧区中的输入侧第二栅片灭弧装置和输出侧第二栅片灭弧装置。
[0043 ]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所述栅片插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者处的栅片插槽贴合地容纳所述金属栅片的一个轴向侧,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者处的栅片插槽的尺寸略大于所述金属栅片的另一轴向侧的尺寸、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者处的栅片插槽包括槽底部和槽开口部并且所述槽底部的尺寸与所述金属栅片的另一轴向侧的尺寸相同而所述槽开口部的横向截面呈喇叭状从而所述槽开口部的宽度朝向开口侧逐渐增大。
[0044]在上述灭弧室中,在多个所述金属栅片中的相邻两个金属栅片之间形成有供电弧烟气流动的流动通路,以及,所述壳体组件形成有适于限制电弧烟气直线流动的延伸壁体,所述延伸壁体中的与所述栅片灭弧装置相邻的延伸壁体布置成面向所述流动通路。
[0045]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动触头还能够运动而选择性地处在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动触头既不连接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也不连接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
[0046]在上述灭弧室中,所述输出构件包括与所述电负载连接并且与所述动触头连接从而随着所述动触头的运动而运动的输出导线。
[004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灭弧部和驱动部,所述灭弧部包括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灭弧室,所述驱动部包括适于驱动设置在所述灭弧室中的所述触头组件的自动驱动机构和/或手动驱动机构。
[0048]在上述双电源转换开关中,还包括与所述灭弧部和所述驱动部集成在一起的控制部。
[0049]在上述双电源转换开关中,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为包括四个所述灭弧室的四极转换开关或者包括两个所述灭弧室的二极转换开关。
[0050]在上述双电源转换开关中,所述驱动部设置有适于将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限制在预定位置的限位机构,使得所述动触头能够被选择性地限位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动触头既不连接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也不连接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的第三位置。
[0051]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双电源转换开关中设置单个动触头,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灭弧室零部件数目、简化灭弧室结构并且减小灭弧室尺寸。而且,由于相应地可以将驱动部中的用于驱动动触头的输出轴也实施为单个输出轴,因此也可以减少驱动部零部件数目、简化驱动部结构并且减小驱动部尺寸。
[0052]另外,由于通过设置切口而使单个动触头接触端形成有位于切口两侧的两个引弧角部,因此使得单个动触头接触端在与输入定触头分合时以及与输出定触头分合时均能够有效地引弧从而使燃弧点与稳定接触点相分离。
【附图说明】
[0053]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0054]图1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立体图;
[0055]图2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立体分解图;
[0056]图3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灭弧室的立体分解图;
[0057]图4A和图4B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灭弧室的第一壳体的平面图和立体图;
[0058]图5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灭弧室的第二壳体的平面图;
[0059]图6A和图6B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灭弧室的组装有触头和灭弧栅片的第一壳体的平面图和立体图;
[0060]图7A和图7B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头组件的第一输入定触头的平面图和立体图;
[0061]图8A和图SB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头组件的第二输入定触头的平面图和立体图;
[0062]图9A和图9B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头组件的输出定触头的平面图和立体图;
[0063]图1OA和图1OB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头组件的动触头的立体分解图和截面图;
[0064]图1OC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动触头的接触构件的平面图;
[0065]图1lA和图1lB分别为示出示例性金属栅片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以及
[0066]图12至图14分别为示出处于I位置、O位置和II位置的触头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7]下面参照附图、借助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以下详细描述仅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途的限制。
[0068]首先参照图1和图2概要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电源转换开关(下文中也称为开关HO的总体结构,其中,图1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立体图,而图2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立体分解图。
[006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10优选地适于在小电流应用场合中使用。开关10可以包括结合(集成)在一起的灭弧部(开关部)30、驱动部50和控制部70。这里,由于结合有内置式控制部,实现了控制器与开关本体的一体化设计从而能够改进开关的自动化控制。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并且开关10也可以不集成有控制部70或者甚至可以省略控制部70。
[0070]控制部70可以包括控制印刷电路板(PCB)。驱动部50可以包括马达、齿轮减速箱和传动机构,并且在传动机构中可以设置有传动输出轴。在控制部70的控制下,马达可以沿正反两个方向旋转预定角度。从马达输出的动力经由齿轮减速箱传递至传动机构(具体为传动机构的输入轴),然后经由传动输出轴传递至下文将做进一步描述的灭弧部30的触头组件130。这样,实现了开关10的自动驱动,亦即,驱动部50可以具有自动驱动机构。在驱动部50中,还可以设置离合机构和手动操纵机构。这样,在例如手动地使离合机构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中断齿轮减速箱与传动机构之间的传动路径(亦即,从自动状态切换至手动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手动地驱动传动输出轴进而手动地驱动灭弧部30的触头组件130。换言之,驱动部50还可以具有手动驱动机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仅具有自动驱动机构或仅具有手动驱动机构的开关。
[0071]在优选的示例中,驱动部50设置有适于将驱动部50的传动输出轴限制在预定位置的限位机构。传动输出轴的预定位置可以包括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由此,下文将做进一步描述的触头组件130的动触头133能够被选择性地限位在第一位置1、第二位置II或第三位置O。这样,可以避免动触头意外脱离预定位置。
[0072]下面参照图3、图4A、图4B和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灭弧室100,其中,图3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灭弧室的立体分解图,图4A和图4B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灭弧室的第一壳体的平面图和立体图,而图5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灭弧室的第二壳体的平面图。
[0073]在图示的示例中,开关10为(模块化)四极转换开关并且灭弧部30包括四个灭弧室100(灭弧室100例如呈大致四边形)。在其它示例中,灭弧室的数目可以为其它数目,例如,可以包括两个灭弧室从而形成两极转换开关。
[0074]灭弧室100可以包括壳体组件110,壳体组件110进而可以包括第一壳体IlOa(参见图4A和图4B并且例如位于灭弧部侧)和第二壳体110b(参见图5并且例如位于驱动部侧)。第一壳体IlOa与第二壳体IlOb可以连接在一起而限定灭弧空间(灭弧室空间)AS。在灭弧空间AS中可以设置有触头组件130。
[0075]触头组件130可以包括动触头133、与第一电源(例如常用电源)连接的第一输入定触头131A、与第二电源(例如备用电源)连接的第二输入定触头131B、与电负载连接的第一输出定触头135A以及与电负载连接的第二输出定触头135B。动触头133可以实施为单个动触头。相应地,驱动部50中的用于驱动动触头133的(传动)输出轴也可以实施为单个输出轴。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输出定触头和第二输出定触头用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构件 135。
[0076]附加地参照图9A和图9B(图9A和图9B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头组件的输出定触头的平面图和立体图),在优选的示例中,第一输出定触头135A和第二输出定触头135B可以一体地形成为单个输出定触头。由于采用一体地形成的单个输出侧触头的方案,因此能够避免使用两个独立的输出侧触头并且避免需要例如布置在外侧的短接铜排来将两个输出侧触头相互连接,由此可以减小灭弧部(开关部)进而开关的尺寸、简化灭弧部进而开关的结构并且能够降低成本。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排除两个分体的输出定触头。
[0077]单个输出定触头可以呈大致T形并且可以包括主臂135-1以及第一支臂135-3和第二支臂135-5。主臂135-1可以连接至电负载,而第一支臂135-3和第二支臂135-5则可以分别构成第一输出定触头135A的接触端和第二输出定触头135B的接触端。
[0078]附加地参照图7A和图7B以及图8A和图8B(图7A和图7B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头组件的第一输入定触头的平面图和立体图,而图8A和图SB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头组件的第二输入定触头的平面图和立体图),第一输入定触头131A的接触端、第一输出定触头135A的接触端、第二输入定触头13IB的接触端和第二输出定触头135B的接触端中的至少一者可以构造成具有稳定接触部(定触头臂)SP和往回弯折的钩角部(引弧角)HP。由此,动触头133脱离相应定触头时所产生的燃弧点(定触头与动触头接合时的最初接触的点以及脱离时的最后接触的点)可以与稳定接触部(稳定接触点一一定触头与动触头最终配合位置即工作位置)SP相分离。而且,由于这两个点分离,也有利于确保定触头与动触头最终接触的低电阻和低功耗。
[0079]附加地参照图1OA至图1OC(图1OA和图1OB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头组件的动触头的立体分解图和截面图,而图1OC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动触头的接触构件的平面图),在优选的示例中,动触头133可以包括接触构件(接触臂)133-3,接触构件133-3可以包括第一接触端133-31和第二接触端133-32。
[0080]动触头133还可以包括轴部133-1,轴部133-1可以与双电源转换开关10的驱动部50的输出轴联接从而能够随着输出轴的运动(例如旋转)而运动(例如旋转)ο接触构件133-3可以在其中央部133-33处连接至轴部133-1从而随着轴部133-1的旋转而旋转。在一些示例中,轴部133-1可以由绝缘及隔热材料制成。
[0081]在图示的示例中,接触构件133-3可以包括相对置的第一部分133_3a和第二部分133-3b,由此通过第一部分133-3a与第二部分133_3b的配合第一接触端133-31和第二接触端133-32可以分别构造为夹持式接触端。
[0082]动触头133还可以包括适于抵靠轴部133-1从而将第一部分133_3a朝向第二部分133-3b偏置的第一弹片(第一弹性构件)133-5a和/或适于抵靠轴部133-1从而将第二部分133-3b朝向第一部分133-3a偏置的第二弹片(第二弹性构件)133-5b,使得夹持式接触端具有预定夹持力。以此方式,使得定触头与动触头能够适当地接触从而具有适当的接触压力以减小接触电阻(例如接触电阻可以低至0.1m Ω)、减少弹跳拉弧并且减小接触端的发热(即提高热稳定和降低功耗),同时,也使得在定触头与动触头滑动接触时(即分合时)易于刮除接触端表面上的氧化物和熔焊等杂质以清洁接触端而实现自洁效果并且提高接触端的导电性。
[0083]在一些示例中,动触头可以构造成:至少在第一接触端133-31和/或第二接触端133-32处,第一部分133-3a的面向第二部分133-3b的表面可以呈在两个边缘(宽度方向上的边缘)处做曲面处理(倒角处理)的平面状表面,并且/或者,第二部分133-3b的面向第一部分133-3a的表面可以呈在两个边缘(宽度方向上的边缘)处做曲面处理(倒角处理)的平面状表面。以此方式,使得动触头的夹持式接触端能够顺利地滑动至与定触头处于稳定接触状态,同时确保定触头与动触头之间的足够接触面积。
[0084]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133_3a的面向第二部分133_3b的表面和第二部分133_3b的面向第一部分133-3a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设置有突起133-3p,使得至少在第一接触端133-31和第二接触端133-32处可以形成有间隙A。由此,可以确保在夹持式接触端中具有预定间隙,从而有助于定触头与动触头的顺利接合。
[0085]特别地,突起133-3p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133-3a处的第一突起133-3p和设置在第二部分133-3b处的适于与第一突起133-3p抵接的第二突起133-3p。
[0086]在优选的示例中,第一突起133-3p可以成对地设置并且一对第一突起133-3p可以间隔开地且以关于动触头133的旋转中心R对称的方式布置在第一部分133-3a的中间区段处,第二突起133-3p可以成对地设置并且一对第二突起133-3p可以间隔开地且以关于动触头133的旋转中心R对称的方式布置在第二部分133-3b的中间区段处。以此方式,可以确保接触构件133-3中第一部分133-3a与第二部分133-3b的平衡和稳定接合从而可靠地维持夹持式接触端中的间隙。
[0087]在优选的示例中,第一接触端133-31和第二接触端133-32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形成为具有切口 NT的接触端(特别参照图10C)。特别地,第一接触端133-31和第二接触端133-32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形成有位于切口 NT两侧的朝向末端渐缩的两个引弧角部CP。在一些示例中,切口NT可以为大致V形切口并且可以形成在相应接触端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在其它示例中,切口NT可以为呈其它合适形状的切口(例如,大致半圆形切口或大致U形切口)并且可以在宽度方向上非居中地形成在相应接触端上。由此,由于在动触头中形成有引弧角部CP并且动触头的引弧角部CP与定触头的钩角部HP相互配合,因此可以进一步确保燃弧点与稳定接触点相分离。特别地,由于通过设置切口 NT而使单个动触头接触端形成有位于切口 NT两侧的两个引弧角部CP(—个引弧角部CP适于与输入定触头的钩角部配合而另一引弧角部CP适于与输出定触头的钩角部配合),因此使得单个动触头接触端在与输入定触头分合时以及与输出定触头分合时均能够有效地引弧从而使燃弧点与稳定接触点相分离。
[0088]在参照图4A、图4B和图5,在灭弧空间AS中可以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分开的第一灭弧区ACl和第二灭弧区AC2(参见图5)。动触头133的第一接触端133-31可以位于第一灭弧区ACl中,而动触头133的第二接触端133-32可以位于第二灭弧区AC2。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双灭弧区一体形成例如可以指:通过将两个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接即可以形成两个灭弧区,而不是,通过将两个壳体对接而形成单个灭弧区、通过将另外两个壳体对接而形成另一单个灭弧区、然后通过将两组壳体侧向地组合而构成双灭弧区(双灭弧腔)。以此方式,由于在灭室空间中一体地形成有两个灭弧区(亦即,在单个壳体模块中形成两个灭弧区),因此实现了所谓的双灭弧腔一体化设计,从而可以减小灭弧部进而开关的尺寸、简化灭弧部进而开关的结构并且能够降低成本。
[0089]特别地,壳体组件110可以包括一体地形成(一体地形成例如可以包括一体地模制等等)的位于第一输入定触头131A与第二输入定触头131B之间的输入侧分隔件115以及位于第一输出定触头135A的接触端与第二输出定触头135B的接触端之间的输出侧分隔件116(参见图4B)。由此,输入侧分隔件115和输出侧分隔件116位于第一灭弧区ACl与第二灭弧区AC2之间,从而能够为第一灭弧区ACl与第二灭弧区AC2提供可靠的电绝缘和热隔绝。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分隔件115和/或分隔件116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IlOb中的一者或两者上。在形成在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IlOb中的两者上的情况下,当第一壳体I 1a与第二壳体I 1b连接在一起时,形成在第一壳体I 1a上的分隔件部分与形成在第二壳体IlOb上的分隔件部分可以匹配地接合(例如相互抵接或者凹凸插接)而构成该分隔件。
[0090]另外,如上所述,动触头133的轴部133-1可以由绝缘及隔热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位于第一灭弧区ACl与第二灭弧区AC2之间从而也可以为第一灭弧区ACl与第二灭弧区AC2提供可靠的电绝缘和热隔绝。
[0091 ] 参照图6A和图6B (图6A和图6B分别为不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不例性实施方式的灭弧室的组装有触头和灭弧栅片的第一壳体的平面图和立体图),在灭弧空间AS中可以形成有:将第一灭弧区ACl与灭弧室100的外部连通的第一泄放通道PCl;以及将第二灭弧区AC2与灭弧室100的外部连通的第二泄放通道PC2。第一泄放通道PCl和第二泄放通道PC2可以由一体地形成于第一壳体IlOa的内表面和/或第二壳体IlOb的内表面的延伸壁体、壁体缺口和/或通路等限定。
[0092]第一泄放通道PCl可以包括输入侧第一泄放通道PCli和输出侧第一泄放通道PClo,而第二泄放通道PC2可以包括输入侧第二泄放通道PC2i和输出侧第二泄放通道PC2o。每个泄放通道可以与相应的弧柱(燃弧)区域相关联,并且用于消散电弧所产生的热。这样,由于为每个弧柱区域设置相应的泄放通道,能够可靠地和均匀地消散电弧所产生的热。
[0093]在优选的示例中,输入侧第一泄放通道PCI1、输出侧第一泄放通道PClo、输入侧第二泄放通道PC2i和输出侧第二泄放通道PC2o中的至少一者可以为曲折地延伸的迷宫式泄放通道。以此方式,可以在确保散热的情况下有效地限制过热的电弧烟气泄放至灭弧室100的外部。
[0094]如图6A和图6B所不,第一壳体11Oa的内表面和/或第二壳体11Ob的内表面可以形成有适于限制电弧烟气直线流动的延伸壁体118,由此限定出迷宫式泄放通道。
[0095]延伸壁体118可以沿着电弧烟气泄放方向多排地设置,每一排延伸壁体118中的壁体与相邻的其它排延伸壁体118中的壁体可以错开地布置。以此方式,可以限定出多重曲折的迷宫式泄放通道,从而可以进一步有效地限制过热的电弧烟气泄放至灭弧室100的外部。
[0096]在优选的示例中,输入侧第一泄放通道PCIi的出口 OLl 1、输出侧第一泄放通道PClo的出口 OLlo、输入侧第二泄放通道PC2i的出口 0L2i和输出侧第二泄放通道PC2o的出口0L2o可以分别位于灭弧室100的相应拐角处或附近。以此方式,可以避免电弧烟气集中地泄放至灭弧室100的外部的某一方位。
[0097]在优选的示例中,壳体组件110的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IlOb可以由尼龙和玻璃纤维制成。例如,壳体组件110由80% (重量百分比)的尼龙和20% (重量百分比)的玻璃纤维制成。尼龙可以为壳体组件110提供绝缘性能,而玻璃纤维可以为壳体组件110提供强度,尼龙和玻璃纤维的适当配比为壳体组件110提供适当的绝缘性能和强度。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壳体组件110的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IlOb也可以由其它材料以其它配比制成,只要制成壳体组件110的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IlOb的材料具有足够抗压强度、绝缘性能和阻燃性能。
[0098]在优选的示例中,制成壳体组件110的第一壳体I1a和第二壳体I 1b的材料可以包括在电弧的高温作用下能够气化的产气材料。以此方式,可以利用所产生的气体吹弧从而有利于灭弧。
[0099]在一些示例中,壳体组件110的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IlOb可以由产气材料直接制成。在这方面,尼龙即为在电弧的高温作用下能够气化的产气材料并且能够用于直接制成壳体组件。在其它示例中,可以在制成壳体组件110的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IlOb之后再将产气材料施加至壳体组件上。在这方面,优选地,可以将产气材料施加在第一壳体IlOa和/或第二壳体IlOb的与第一灭弧区ACl和/或第二灭弧区AC2中的弧柱区域相邻的部位处。
[0100]在优选的示例中,在灭弧空间AS中还可以设置有栅片灭弧装置150。栅片灭弧装置150可以包括金属栅片灭弧装置150或其它栅片灭弧装置(例如绝缘栅片灭弧装置)。
[0101 ]金属栅片灭弧装置150可以包括多个金属栅片151和多个栅片插槽153,金属栅片151可以呈大致U形(例如,通过对呈大致四边形的金属片进行加工使得金属片具有从金属片的一边凹入的凹口而制成金属栅片),栅片插槽153可以设置在壳体组件110的第一壳体I 1a和/和第二壳体I 1b的内表面处并且适于容纳金属栅片151。金属栅片151可以限定有栅片通道,当动触头133运动以接合或脱离相应定触头1314、135六、1318、1358时动触头133的接触端133-31、133-32可以在栅片通道中移行。栅片通道可以大致弧状地延伸以适应于接触端的移行轨迹。金属栅片151的具体形状可以参见图1lA和图1lB(图1lA和图1lB分别为示出示例性金属栅片的平面图和立体图)。
[0102]金属栅片灭弧装置可以包括多组,每组设置在相应的弧柱区域处或附近。特别地,栅片灭弧装置15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灭弧区ACl中的输入侧第一栅片灭弧装置150和输出侧第一栅片灭弧装置150以及位于第二灭弧区AC2中的输入侧第二栅片灭弧装置150和输出侧第二栅片灭弧装置150。
[0103]栅片插槽153可以实施为凹陷于壳体组件110的壳体本体壁111中的凹槽,或者,栅片插槽153可以实施为凹陷于壳体本体壁111中的凹槽并且在栅片插槽153的一端或两端(径向内端和径向外端)设置有从壳体本体壁111延伸的大致U形的止挡突壁,或者,栅片插槽153可以实施为由从壳体本体壁111延伸的一体突壁112限定的一体槽153a(参见图4B),或者,栅片插槽153可以实施为由从壳体本体壁111延伸的分离突块113限定的插槽153b(参见图5)。
[0104]如图4B所示,在栅片插槽153实施为一体槽153a的情况下,一体突壁112的轴向自由端面112a可以为从径向外端向径向内端倾斜的端面,或者,一体突壁112的轴向自由端面112a可以为由径向外端平直端面112a1、中间台阶状端面112a2和径向内端倾斜端面112a3构成的端面。
[0105]如图5所示,在栅片插槽153实施为由分离突块113限定的插槽的情况下,对于多个栅片插槽中的至少一个栅片插槽,可以由构成分离突块113的一对径向内侧突块113a和一对径向外侧突块113b限定。一对径向内侧突块113a可以限定该栅片插槽的径向内侧部分而一对径向外侧突块113b可以限定该栅片插槽的与径向内侧部分分离的径向外侧部分。在一些示例中,一对径向内侧突块113a的径向内端可以由弧形突壁连接,从而使栅片插槽的径向内侧部分的径向内端是闭合的(参见图5)。
[0106]在栅片灭弧装置150中,可以灵活地采用上述多种栅片插槽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便在确保金属栅片151得以稳定地定位的同时适应于灭弧空间AS的内部结构和电弧烟气的与放要求等等。
[0?07] 在一些不例中,栅片插槽153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IlOb两者处。设置在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IlOb中的一者处的栅片插槽153(例如一体插槽153a)可以贴合地容纳金属栅片151的一个轴向侧。设置在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IlOb中的另一者处的栅片插槽153 (例如由分离突块113限定的插槽153b)的尺寸可以大于(优选为略大于)金属栅片151的另一轴向侧的尺寸从而该栅片插槽可以例如略微宽松地容纳金属栅片151的另一轴向侧。以此方式,可以在确保金属栅片151得以稳定地定位的同时有利于组装的顺利完成。作为替代方案,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另一者处的栅片插槽可以包括槽底部和槽开口部,槽底部的尺寸可以与金属栅片的另一轴向侧的尺寸(大致)相同,而槽开口部的横向截面可以呈大致喇叭状从而槽开口部的宽度从槽开口部的与槽底部交界的部分处朝向槽开口部的开口侧逐渐增大。以此方式,在组装时,在金属栅片151的一个轴向侧已经贴合地容纳在位于一个壳体处的栅片插槽之后,当将另一壳体连接至一个壳体时,金属栅片的另一轴向侧通过位于另一壳体处的栅片插槽的喇叭状槽开口部而能够顺利地插入至该栅片插槽的槽底部(此时,槽开口部的侧壁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并且由于槽底部的尺寸与金属栅片的另一轴向侧的尺寸相同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对金属栅片进行定位。
[0108]在一些示例中,在多个金属栅片151中的相邻两个金属栅片151之间可以形成有供电弧烟气流动的流动通路FP(参见图6B)。延伸壁体118中的与栅片灭弧装置150相邻的延伸壁体118可以布置成面向流动通路FP的出口(参见图6B)。以此方式,有助于限定曲折地延伸的迷宫式泄放通道,从而有助于限制过热的电弧烟气径直地泄放至灭弧室100的外部而对开关1周围的人或物体造成损伤。
[0109]参照图12至图14(图12至图14分别为示出处于I位置、O位置和II位置的触头组件的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开关10可以处于I状态(第一电源接通状态)、0状态(双路电源断开状态)和II状态(第二电源接通状态)。在I状态下,开关10的触头组件130处于如图12所示的I位置(第一位置),亦即,动触头133的第一接触端133-31与第一输入定触头131A连接而动触头133的第二接触端133-32与第一输出定触头135A连接,从而将第一电源连接至电负载。在O状态下,开关10的触头组件130处于如图13所示的O位置(第三位置),亦即,动触头既不连接第一输入定触头与第一输出定触头也不连接第二输入定触头与第二输出定触头,从而电负载既不与第一电源连接也不与第二电源连接。在II状态下,开关10的触头组件130处于如图14所示的II位置(第二位置),亦即,动触头133的第一接触端133-31与第二输出定触头135B连接而动触头133的第二接触端133-32与第二输入定触头131B连接,从而将第二电源连接至电负载。
[0110]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双电源转换开关中设置单个动触头,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灭弧室零部件数目、简化灭弧室结构并且减小灭弧室尺寸。而且,由于相应地可以将驱动部中的用于驱动动触头的输出轴也实施为单个输出轴,因此也可以减少驱动部零部件数目、简化驱动部结构并且减小驱动部尺寸。
[0111]另外,由于通过设置切口而使单个动触头接触端形成有位于切口两侧的两个引弧角部,因此使得单个动触头接触端在与输入定触头分合时以及与输出定触头分合时均能够有效地引弧从而使燃弧点与稳定接触点相分离。
[0112]本实用新型可以容许多种不同的变型。
[0113]例如,触头组件的结构可以适当地变化。在一种变型中,可以省略输出定触头而替代性地设置用作输出构件的输出导线。特别地,输出导线可以与电负载连接并且可以与动触头133连接(例如连接至接触构件的位于轴部中的中央部)从而能够随着动触头133的运动而运动。通过采用输出导线作为输出构件的这种所谓“软连接”输出方案,也可以实现触头组件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的切换。在另一变型(也属于所谓“软连接”输出方案)中,同样可以省略输出定触头而替代性地设置用作输出构件的输出导线,而且,动触头的接触构件可以仅设置有与第一输入定触头和第二输入定触头选择性地连接的单个接触立而。
[0114]在本说明书中,每当提及“示例性实施方式”、“图示的示例”、“一些示例”、“其它示例”、“优选的示例”等时意味着针对该实施方式/示例描述的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点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示例中。这些用词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的出现不一定都指代同一实施方式/示例。此外,当针对任一实施方式/示例描述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点时,应当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在所有所述实施方式/示例中的其它实施方式/示例中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点,除非互不兼容。
[0115]在本申请文件中,当提及“连接”等时,除非明确指明,否则意味着涵盖“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等情况。另外,当对于某个零部件未明确限定为多个或单个时,意味着涵盖“多个(零部件)”和“单个(零部件)”情况。
[0116]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示例。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10)的灭弧室(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弧室包括壳体组件(110),所述壳体组件限定灭弧空间(AS),在所述灭弧空间中设置有触头组件(I 30), 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单个动触头(133)、与第一电源连接的第一输入定触头(131A)、与第二电源连接的第二输入定触头(131B)以及与电负载连接的输出构件(135),以及 所述动触头能够运动而选择性地处在第一位置(I)和第二位置(II),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与所述输出构件从而将所述第一电源连接至所述电负载,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与所述输出构件从而将所述第二电源连接至所述电负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 所述输出构件(135)包括与所述电负载连接的第一输出定触头(135A)以及与所述电负载连接的第二输出定触头(135B),以及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与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从而将所述第一电源连接至所述电负载,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与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从而将所述第二电源连接至所述电负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 所述动触头包括接触构件(133-3),所述接触构件包括第一接触端(133-31)和第二接触端(I33-32),以及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接触端与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连接而所述第二接触端与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接触端与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连接而所述第二接触端与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动触头还包括轴部(133-1),所述轴部适于与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驱动部(50)的输出轴联接从而能够随着所述输出轴的旋转而旋转,并且,所述接触构件在其中央部(133-33)处连接至所述轴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接触构件包括相对置的第一部分(133-3a)和第二部分(133-3b),由此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分别构造为夹持式接触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动触头还包括适于抵靠所述轴部从而将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部分偏置的第一弹性构件(133-5a)和/或适于抵靠所述轴部从而将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第一部分偏置的第二弹性构件(133-5b),使得所述夹持式接触端具有预定夹持力。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至少在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或所述第二接触端处,所述第一部分的面向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呈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处做曲面处理的平面状表面,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部分的面向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呈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处做曲面处理的平面状表面。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面向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面向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突起(133-3p),使得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抵接在一起时至少在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处形成有间隙(A)。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突起(133-3p)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处的第一突起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处的适于与所述第一突起抵接的第二突起。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 所述第一突起成对地设置并且一对所述第一突起间隔开地且以关于所述动触头的旋转中心(R)对称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中间区段处,以及 所述第二突起成对地设置并且一对所述第二突起间隔开地且以关于所述动触头的旋转中心(R)对称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中间区段处。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二接触端中的至少一者形成为具有切口(NT)的接触端。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二接触端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位于所述切口(NT)两侧的朝向末端渐缩的两个引弧角部(CP)。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切口为大致V形切口并且形成在相应接触端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14.如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和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一体地形成为单个输出定触头。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单个输出定触头呈大致T形并且包括主臂(135-1)以及第一支臂(135-3)和第二支臂(135-5),所述主臂连接至所述电负载,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分别构成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和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16.如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的接触端、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的接触端和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中的至少一者构造成具有稳定接触部(SP)和往回弯折的钩角部(HP),使得所述动触头脱离相应定触头时所产生的燃弧点与所述稳定接触部分离。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110b),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适于连接在一起而限定所述灭弧空间(AS)。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 所述动触头包括接触构件(133-3),所述接触构件包括第一接触端(133-31)和第二接触端(I33-32),以及 在所述灭弧空间中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分开的用于所述第一接触端的第一灭弧区(ACl)和用于所述第二接触端的第二灭弧区(AC2)。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一体地形成的位于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与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之间的输入侧分隔件(115)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与所述第二输出定触头的接触端之间的输出侧分隔件(116),所述输入侧分隔件和所述输出侧分隔件位于所述第一灭弧区与所述第二灭弧区之间以便为所述第一灭弧区与所述第二灭弧区提供电绝缘和热隔绝。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动触头还包括轴部(133-1),所述轴部由绝缘及隔热材料制成并且也位于所述第一灭弧区与所述第二灭弧区之间以便也为所述第一灭弧区与所述第二灭弧区提供电绝缘和热隔绝。21.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在所述灭弧空间中形成有:将所述第一灭弧区与所述灭弧室的外部连通的第一泄放通道(PCI);以及将所述第二灭弧区与所述灭弧室的外部连通的第二泄放通道(PC2)。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 所述第一泄放通道包括输入侧第一泄放通道(PCli)和输出侧第一泄放通道(PClo),所述第二泄放通道包括输入侧第二泄放通道(PC2i)和输出侧第二泄放通道(PC2o),以及 所述输入侧第一泄放通道、所述输出侧第一泄放通道、所述输入侧第二泄放通道和所述输出侧第二泄放通道中的至少一者为曲折地延伸的迷宫式泄放通道。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第一壳体(IlOa)的内表面和/或第二壳体(IlOb)的内表面形成有适于限制电弧烟气直线流动的延伸壁体(118),由此限定所述迷宫式泄放通道。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延伸壁体沿着电弧烟气泄放方向多排地设置,每一排延伸壁体中的壁体与相邻的其它排延伸壁体中的壁体错开地布置。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输入侧第一泄放通道的出口(OLli)、所述输出侧第一泄放通道的出口(OLlo)、所述输入侧第二泄放通道的出口(0L2i)和所述输出侧第二泄放通道的出口(0L2o)分别位于所述灭弧室的相应拐角处或附近。2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在所述灭弧空间中还设置有栅片灭弧装置(150)。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栅片灭弧装置(150)包括多个金属栅片(151)和多个栅片插槽(153),所述栅片插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内表面处并且适于容纳所述金属栅片,以及 所述金属栅片限定有栅片通道,当所述动触头(133)运动以接合或脱离相应定触头(131A,135A;131B,135B)时所述动触头的接触端(133-31,133-32)在所述栅片通道中移行。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 所述栅片插槽为凹陷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壳体本体壁(111)中的凹槽,或者 所述栅片插槽为凹陷于所述壳体本体壁中的凹槽并且在所述栅片插槽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从所述壳体本体壁延伸的大致U形的止挡突壁,或者 所述栅片插槽为由从所述壳体本体壁延伸的一体突壁(112)限定的一体槽(153a),或者 所述栅片插槽为由从所述壳体本体壁延伸的分离突块(113)限定的插槽(153b)。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在所述栅片插槽实施为所述一体槽的情况下,所述一体突壁的轴向自由端面(112a)为从径向外端向径向内端倾斜的端面,或者,所述一体突壁的轴向自由端面(112a)为由径向外端平直端面(112al)、中间台阶状端面(112a2)和径向内端倾斜端面(112a3)构成的端面。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在所述栅片插槽实施为由所述分离突块(113)限定的插槽的情况下,对于多个所述栅片插槽中的至少一个栅片插槽,由构成所述分离突块的一对径向内侧突块(113a)和一对径向外侧突块(113b)限定,所述一对径向内侧突块限定该栅片插槽的径向内侧部分而所述一对径向外侧突块限定该栅片插槽的与所述径向内侧部分分离的径向外侧部分。31.如权利要求26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 在所述灭弧空间中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分开的第一灭弧区(ACl)和第二灭弧区(AC2),以及 所述栅片灭弧装置(15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灭弧区中的输入侧第一栅片灭弧装置和输出侧第一栅片灭弧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灭弧区中的输入侧第二栅片灭弧装置和输出侧第二栅片灭弧装置。32.如权利要求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IlOa)和第二壳体(I 1b),以及 所述栅片插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者处的栅片插槽贴合地容纳所述金属栅片的一个轴向侧,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者处的栅片插槽的尺寸略大于所述金属栅片的另一轴向侧的尺寸,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者处的栅片插槽包括槽底部和槽开口部,并且所述槽底部的尺寸与所述金属栅片的另一轴向侧的尺寸相同,而所述槽开口部的横向截面呈喇叭状从而所述槽开口部的宽度朝向开口侧逐渐增大。33.如权利要求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 在多个所述金属栅片中的相邻两个金属栅片之间形成有供电弧烟气流动的流动通路(FP),以及 所述壳体组件形成有适于限制电弧烟气直线流动的延伸壁体(118),所述延伸壁体中的与所述栅片灭弧装置相邻的延伸壁体布置成面向所述流动通路。3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动触头还能够运动而选择性地处在第三位置(O),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动触头既不连接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也不连接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100),其中,所述输出构件包括与所述电负载连接并且与所述动触头连接从而随着所述动触头的运动而运动的输出导线。36.—种双电源转换开关(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灭弧部(30)和驱动部(50),所述灭弧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灭弧室(100),所述驱动部包括适于驱动设置在所述灭弧室中的所述触头组件的自动驱动机构和/或手动驱动机构。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10),还包括与所述灭弧部和所述驱动部集成在一起的控制部(70)。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10),其中,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为包括四个所述灭弧室的四极转换开关或者包括两个所述灭弧室的二极转换开关。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10),其中,所述驱动部设置有适于将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限制在预定位置的限位机构,使得所述动触头能够被选择性地限位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动触头既不连接所述第一输入定触头也不连接所述第二输入定触头的第三位置。
【文档编号】H01H9/36GK205542495SQ20152105372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发明人】李帆
【申请人】Asco电力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