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409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开关,且特别涉及一种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
背景技术
薄膜开关(thin film switch)是利用分别位于两相对薄膜(thin film)内表面上的多个触控部(touch portion)在经过外力挤压后,令两相对应的触控部互相接触而使电路形成导通,进而达成预期的开关作用以产生信号。将多组薄膜开关组合并通过电路连接后即可成为一组输入装置,常见于笔记本电脑(Notebook PC)键盘(keyboard)所使用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
图1A为公知的一种运用于笔记本电脑键盘中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的示意图。一般来说,如图1A所示的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10a在设计制造时,除了薄膜开关主体20a之外,通常还包含一组引出线头30a用来连接其他硬件如主板(motherboard)等,但因为客户化时各类产品以及各家厂商所设计的按键或触控部22a位置与数量、薄膜开关主体20a规格、出线端24a位置与引出线头30a的方向、长度及位置等都不尽相同,致使薄膜开关10a供应商的生产线与生产排程很难有弹性空间。
举例来说,如图1B所示的另一种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10b的薄膜开关主体20b中,触控部22b的位置与数量、薄膜开关主体20b的规格以及出线端24b的位置与图1A所示的薄膜开关主体20a皆相同,但却因为引出线头30b的方向、长度及位置与图1A所示的公知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10a的引出线头30a不同,因此,无法排进同一生产线中。而如图1C所示的另一种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10c则是触控部22c的位置与数量、薄膜开关主体20c的规格以及引出线头30c的位置与图1A所示的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10a皆相同,但却因为出线端24c所设计的位置与图1A所示的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10a的出线端24a不同,因此,也无法排进同一生产线中。另外,也因为各家厂商所设计的薄膜开关规格不尽相同,致使薄膜开关供应商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多样化,更容易造成供应商库存量的控管问题更加复杂。
图2为图1A所示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10a叠合对位前的展开图。由图2可知,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10a容易受限于其几何图形,致使生产所需的薄膜片50尺寸较大,并且容易造成留白部分所产生的薄膜废料60过多,进而造成薄膜片50材料过多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以提高生产线的弹性空间与降低库存控管的复杂度,并减少薄膜材料的浪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以提高生产线的弹性空间与降低库存控管的复杂度,并减少薄膜材料的浪费。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包括两片薄膜、触控电路及软排线。两片薄膜具有有相对应的两个内表面。触控电路具有多个触控部以及一个出线端,其设置于薄膜的相对应的两内表面,且触控部的二者对应接收按压动作而导通,以传输信号至出线端。软排线具有接合部,软排线是以接合部可接合地设置于出线端上,以形成引出线头。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软排线包括薄膜排线。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接合部包括自粘胶带或热压粘着剂。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接合部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薄膜。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薄膜开关还包括绝缘层,设置于所述两薄膜之间,绝缘层具有多个开孔,其分别对应于触控部的二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包括多个按键、薄膜开关及软排线。薄膜开关用来接收按键动作。软排线具有接合部,软排线是以接合部可接合地设置于薄膜开关上,以形成引出线头。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薄膜开关包括两片薄膜及触控电路。两片薄膜具有相对应的两内表面。触控电路具有多个触控部以及一个出线端,其设置于所述薄膜相对应的两内表面,且触控部的二者对应接收按键的按压动作而导通,以传输信号至出线端,其中出线端与接合部相连接。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薄膜开关还包括绝缘层,设置于所述两片薄膜之间,绝缘层具有多个开孔,其分别对应于触控部的二者。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软排线包括薄膜排线。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接合部包括自粘胶带或热压粘着剂。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接合部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薄膜。
本发明由于将软排线与薄膜开关分开设计制造而不再局限于传统设计图,因此,对于生产线及库存的弹性大增,同时也可有效的减少薄膜材料的浪费,并可提高产品的可替代性。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是公知的一种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示意图。
图1B是不同于图1A所示的一种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示意图。
图1C是不同于图1A与图1B所示的一种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示意图。
图2是图1A所示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叠合对位前的展开图。
图3A是本发明的一种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的组合图。
图3B是图3A的薄膜开关主体与软排线的分解图。
图3C是不同于图3B所示的一种软排线示意图。
图4是图3A的触控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图3B的薄膜开关模拟用于生产所需薄膜大小的示意图。
图6A是图3B的软排线模拟用于生产所需薄膜大小的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另一种排列组合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运用于笔记本电脑上的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10a、10b、10c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20a、20b、20c薄膜开关主体22a、22b、22c触控部24a、24b、24c出线端30a、30b、30c引出线头50薄膜片60薄膜废料100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110薄膜开关主体112出线端120a、120b软排线122a、122b接合部124a、124b末端130a、130b薄膜132a、132b内表面134绝缘层136开孔140触控电路142触控部210薄膜212电路
214触控部216出线端218对折线220薄膜废料230a、230b软排线232a、232b薄膜片234a、234b薄膜废料300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302按键具体实施方式
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100的组合图,其包括薄膜开关主体110以及软排线120a,薄膜开关主体110包括多个触控单元130。图3B为图3A的薄膜开关主体110与软排线120a的分解图。参照图3B可知,软排线120a以接合部122a可接合地设置于薄膜开关主体110的出线端112上后,软排线120a的末端124a即形成如图3A所示的软排线120a的末端124a。软排线120a可选用公知的薄膜排线或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制品,本发明说明选用与薄膜开关材质、工艺相同的薄膜排线。接合部122a则可选用如自粘胶带、热压粘着剂或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等各式接合材质。
图3C为适用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软排线120b的示意图。其接合部122b与图3B所示的接合部122a相同,而其末端124a与图3B所示的末端124b方向位置均不相同。由此可知,如图1A与图1B所示的公知薄膜开关10a、10b因引出线头30a、30b方向与位置不同,必须分为两条生产线制造。但与如图3B与图3C所示相比较,本发明可运用相同的薄膜开关主体110,以配合不同的软排线120a、120b方式而组成如图1A与图1B所示的两公知薄膜开关10a、10b。而且,如图1A与如图1C所示,当所需薄膜开关10a、10c因出线端24a、24c位置不同,但所有触控部22a、22c的数量、位置与出线端24a、24c的组成均相同时,可将如图1C所示的薄膜开关20c修正为如图3B所示的薄膜开关主体110于同一生产线制造,并与另一软排线配合使用。由此可见,本发明可有效增加生产线与生产排成的弹性与薄膜开关的可替代性,并可以有效地减少供货商库存的种类,以简化库存量控管的复杂度。
图4为图3A的薄膜开关主体110的触控单元130的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触控单元130包括两片薄膜130a、130b及一个触控电路140。两片薄膜130a、130b具有相对应的两内表面132a、132b。触控电路140具有多个触控部142,其设置于薄膜130a、130b的相对应的两内表面132a、132b,且触控部142的二者对应接收按压动作而导通,以传输信号至如图3B所示出线端112。触控单元130还包括绝缘层134,设置于两个薄膜130a、130b之间,绝缘层134具有多个开孔136,其分别对应于这些触控部142的二者。
本发明的薄膜开关可延用公知的薄膜开关或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式。如图5所示,于薄膜210的表面上形成金属层及光刻胶层(图中未表示),并对光刻胶层进行曝光与显影以形成预定线路图案,然后对暴露于光刻胶层下的金属层进行蚀刻工艺以形成所需的电路212、触控部214及出线端216。将薄膜210依所需外型将薄膜废料220部分裁切掉后再沿对折线218对折,然后加入绝缘层并将其压合后即可形成如图3B所示的薄膜开关110。
如图6A所示,本发明的软排线230a可依其几何形状以成对方式排列于同一薄膜片232a上同时加工。其制造方式与公知的薄膜开关或可挠性电路板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加工完成后再依其外型所需将薄膜废料234a裁切掉即可。图6B为图6A的另一实施例,软排线230b以另一排列方式在薄膜片232b上加工,然后切除薄膜废料234b部分即完成两组软排线230b。
参照图5、图6A与图6B的薄膜废料220、234a、234b后,再与如图2所示公知的薄膜开关10a的薄膜废料60相比较可知,公知的具有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10a因受限于薄膜开关主体部分与软排线间的几何图形,加工后将产生较多薄膜废料60。在本发明将其分开加工生产后,将可更有效的利用薄膜材料并减少加工后所产生的薄膜废料。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运用于笔记本电脑上的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300的立体图,而其键盘底部薄膜开关(图中未表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与标号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A。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300包括多个按键302、薄膜开关110及软排线120a。薄膜开关110与软排线120a的组成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如图3A所示的薄膜开关110安装在如图7所示的键盘部310下方,且各个按键302应与如图3A所示各相对应的触控单元130对齐,同时,如图3A所示的软排线120a的末端124a应连结至如图7所示的笔记本电脑300的主板插槽(图中未表示)。使用者可通过键盘部310的各按键302的工作,令如图3A所示的相对应触控单元130产生信号,并通过软排线120a将信号传达至主板,以达成预期的数据输入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因于设计时将薄膜开关与软排线分开生产制造,因此,功能、尺寸相同的薄膜开关不再因为引出线头所设计的长度或位置不同而必须分为多条生产线。同时,原本设计时因功能、尺寸相同但出线端位置不同而必须分别生产制造的薄膜开关也可通过适当的修正来统一规格。故本发明不仅可使生产线与生产排程的弹性增加,也可同时增加薄膜开关可替代性。同时,因为薄膜开关与软排线分别生产制造后排除了传统设计图上薄膜开关与软排线间无可避免的留白,也可减少薄膜材料运用上的浪费。不仅如此,原本产品的多样化所造成的薄膜开关供应商库存量控管复杂度也可有效降低。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改进,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其特征是包括两片薄膜,具有相对应的两个内表面;触控电路,具有多个触控部以及一个出线端,其设置于与所述薄膜相对应的两内表面,且上述这些触控部的二者对应接收按压动作而导通,以传输信号至该出线端;以及软排线,具有接合部,该软排线是以该接合部可接合地设置于该出线端上,以形成引出线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其特征是该软排线包括薄膜排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其特征是该接合部包括自粘胶带或热压粘着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其特征是该接合部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其特征是该薄膜开关还包括绝缘层,设置于所述两薄膜之间,该绝缘层具有多个开孔,其分别对应于上述这些触控部的二者。
6.一种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其特征是包括多个按键;薄膜开关,用以接收上述这些按键动作;以及软排线,具有接合部,该软排线是以该接合部可接合地设置于该薄膜开关上,以形成引出线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其特征是该薄膜开关包括两片薄膜,具有相对应的两内表面;以及触控电路,具有多个触控部以及出线端,其设置于所述薄膜相对应的两内表面,且上述这些触控部的二者对应接收按键的按压动作而导通,以传输信号至该出线端,其中该出线端与该接合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其特征是该薄膜开关还包括绝缘层,设置于所述两薄膜之间,该绝缘层具有多个开孔,其分别对应于上述这些触控部的二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其特征是该软排线包括薄膜排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其特征是该接合部包括自粘胶带或热压粘着剂。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更换引出线头的键盘,其特征是该接合部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薄膜。
全文摘要
一种可更换引出线头的薄膜开关,包括两片薄膜、触控电路及软排线。两片薄膜具有相对应的两个内表面。触控电路具有多个触控部以及一个出线端,其设置于两片薄膜相对应的两内表面,且触控部二者对应接收按压动作而导通,以传输信号至出线端。软排线具有接合部,软排线是以接合部可接合地设置于出线端上,以形成引出线头。
文档编号H01H13/702GK101064224SQ20061007813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6日
发明者许逢庭 申请人:许逢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