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呆功效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5672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防呆功效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呆功效的连接器,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宽度较小的接头插入具有宽度较宽的开口处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不同的电子装置间通常以讯号传输线相连以便彼此传输讯号,而目前讯号传输线与电子装置多半利用传输线一端上的接头与电子装置上的连接器,以可拆卸的方式来进行连接。
请参照图8、9,现有的连接器包括有一中空的壳体(30)、第一插座(31)与第二插座(32)。
第一插座(31)设置于壳体(30)内,且前端设有一第一开口(312),并于第一插座(31)内固设有第一端子组(311)。
第二插座(32)设置于壳体(30)内,且前端设有第二开口(322),第二开口(322)的宽度小于第一开口(312),并于第二插座(32)内固设有第二端子组(321)。
请再次参照图9,即为现有的连接器与接头(20)连接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将连接有传输线(图中未示)的接头(20)插入第一开口(312)内,使得第一端子组(311)与接头(20)相互接触,藉此达到资料互相传输的功用。
请配合参考图9、10所示,由于目前业界通用的接头(20)、(21)有着两种不同的规格,一为RJ45,其宽度为11.68mm,另一为RJ12,其宽度为9.65mm,因此当使用者很可能不慎误操作将尺寸较小的接头(21)插入不符合其规格的开口内,例如将宽度较小的RJ12的接头(21)插入宽度较宽的第一开口(312)内,虽然接头(21)可插入第一开口(312)内,并与第一端子组(311)接触,但是接头(21)所设有的接触端子数与位置与第一端子组(311)不符合,而与传输线另端所连接的机器,如电脑或电话等等,将无法接受到来自于接头的讯号。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的连接器有着会将宽度较小的接头插入宽度较宽的开口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呆功效的连接器,可防止使用者误操作。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呆功效的连接器,包含有一中空的壳体,其内设有第一插座,该第一插座形成有一第一开口,于第一开口的边缘处分别设有二容置孔,第一插座内固设有第一端子组;二防呆片,是固设在第一开口内且分别位于左右侧,各防呆片后端分别固设于第一开口内壁,各防呆片前端分别向前突伸有一相对应该容置孔的导引片,各防呆片的内侧分别向第一开口中心突伸有一挡片。
于使用时,使用者若不慎将宽度较小的接头插入宽度较宽的第一开口时,接头就会受到挡片的阻挡,使得接头无法进入第一插座内。
反之,如接头的宽度与第一开口相符时,当接头插入时,接头就会将导引片推压入容置孔内,与导引片相互连接的挡片就会产生位移,使得接头可插入第一插座内。
藉由上述技术手段,接头的宽度如小于第一开口的宽度时,当接头插入时,导引片就不会被推压入容置孔内,而挡片就会阻挡接头进入第一插座内,反之,接头的宽度如与第一开口处相符时,当接头插入时,导引片就会被推压入容置孔内,而同时挡片亦会产生位移,使得接头可进入第一插座内,因此可防止使用者操作使用上的不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接头结合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接头结合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接头结合的另一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宽度较小的接头结合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与宽度较小的接头结合的前视图。
图8是现有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现有的第一插座与相符接头结合的平面图。
图10是现有的现有的第一插座与不符接头结合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防呆功效的连接器,包括有一中空的壳体(10)、第一插座(11)与第二插座(13)。
第一插座(11)是设置于壳体(10)内,且前端设有一第一开口(112),于第一开口(112)的边缘处分别设有二容置孔(113),第一插座(11)内固设有第一端子组(111),于第一开口处(112)设有一防呆片(12)。
两防呆片(12)是分别固设在第一开口内(112)且分别位于左右侧,两防呆片(12)之间形成有适当间距供第一端子组(111)通过,各防呆片(12)后端经弯折形成有一固定端(123),固定端(123)与第一插座(11)内壁处相互固接,藉此将防呆片(12)固定于第一插座(11)内,各防呆片(12)内侧分别向第一开口(112)中心突伸有一挡片(121),各防呆片(12)前端分别向前突伸有一朝向容置孔(113)弯折倾斜的导引片(122)。
第二插座(13)是设于壳体(10)内,且前端形成有一口径及宽度小于第一开口(112)的第二开口(132),第二插座(13)的宽度小于第一插座(11),于第二插座(13)内固设有第二端子组(131),并且第一插座(11)与第二插座(13)可依不同的需求于壳体(10)内的更改其位置。
请参照图3、4、5,当宽度与第一开口(112)相符的接头(20)(如RJ45)插入第一开口(112)时,接头(20)的边缘处就会与防呆片(12)的导引片(122)相互接触,并将导引片(122)推压入容置孔(113)内,此时挡片(121)随着导引片(122)而下移而不阻碍接头(20)的进入,故接头(20)而可由第一开口(112)处完全插入第一插座(11)内。
反之,请参照图6、7,当宽度小于第一开口(112)处的接头(21a)(如RJ12)插入第一开口(112)时,由于其宽度较小,接头(21a)与挡片(121)相互卡抵,因此接头(21a)与导引片(122)不会相互接触,如此导引片(122)就不会被推压入容置孔(113)内,而接头(21)就会受到挡片(121)的阻碍,使接头(21a)无法进入第一插座(11)内,如此使用者就可得知将宽度较小的接头(21a)插入宽度较宽的第一开口(112)处。
藉由上述技术手段,导引片(122)可被宽度与第一插座(11)相符的接头(20)所推压入容置孔(113)内,并使得挡片(121)可产生位移,如此,接头(20)不会受到阻挡,并可正常进入第一插座(11)内,反的,当宽度较小的接头(21a)插入第一开口(112)处时,导引片(122)就不会被推压入容置孔(113)内,而挡片(121)将阻碍并令接头(21)无法进入进入第一插座(11),同时提醒使用者误用了不同规格的接头,因此,可有效的达到防呆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防呆功效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中空的壳体,其内设有第一插座,该第一插座形成有一第一开口,于第一开口的边缘处分别设有二容置孔,第一插座内固设有第一端子组;二防呆片,是固设在第一开口内且分别位于左右侧,各防呆片后端分别固设于第一开口内壁,各防呆片前端分别向前突伸有一相对应该容置孔的导引片,各防呆片的内侧分别向第一开口中心突伸有一挡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呆功效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片呈倾斜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呆功效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有一第二插座,该第二插座的宽度小于第一插座,于第二插座前端设有第二开口,在第二插座内固设有一第二端子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防呆功效的连接器,其包括有壳体,其内设有第一插座,该第一插座前端设有第一开口与容置孔,又于第一插座内固设第一端子组与二防呆片,该等防呆片为是分别固设在第一开口的左右内侧,各防呆片前端朝前突伸有有一导引片,各防呆片的内侧向第一开口中心突伸有一挡片,使用者若不慎将宽度较小的接头插入宽度较宽的第一开口时,接头就会受到挡片的阻挡,使得接头无法进入第一插座内,反之,如接头的宽度与第一开口相符时,当接头插入时,接头就会将导引片下压入容置孔内,与导引片相互连接的挡片就会产生位移,使得接头可插入第一插座内。
文档编号H01R27/02GK2884595SQ20062000311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3日
发明者黄凰洲 申请人:实盈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