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在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中错误插塞的闭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822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在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中错误插塞的闭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子印制电路板错误地插塞在母印制电路板上的 闭锁装置,特别是在多个子印制电路板组装成一个插塞单元并且在所述 母印制电路板上接触至少两个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的情况下。
背景技术
这种装置是需要的,以便防止在具有大量同样的印制电路板插塞连 接器的母印制电路板上, 一个或多个又重新组装成一个插塞单元的子印
制电路板不会插入到该母印制电路板上的、并非为该结构而设置的且在 这种情况下可能引起系统故障的区域中。
就具有配属于MicroTCA系统的同样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的广泛 的背板系统、即大的母印制电路板而言,可以插有两种不同的模块式插 塞连接器。 一种系统以名称"高级夹层卡"(AMC)公知,另一种系统以 "带有辅助连接的夹层,,(Multitongue-AMC )公知,它也接纳MicroTCA - Carrier-Hub-Module ( MCH )。
Multitongue-AMC模块是带有被附接的印制电路板的卡缘插塞连接 器,其中在印制电路板上设有大量信号接点,从而为了信号传递必需母 印制电游^板上的至少两个单独的插塞区域。
如果此外对两个子印制电路板进行组装,因而必需三个或四个插塞 区域,它们通过相同数量的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将其信号传递到背板 上。
在此,所组装的子印制电路板作为卡缘插塞器通过其印制导线端部 被直接插接,或者借助所谓的多层印制电路板插塞套接件被插到母印制 电路板上的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中。
该多层印制电路板插塞套接件单独制造,与印制电路板连接,并且
接触背板上的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
但是因为母印制电路板上的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对于AMC和 Multitongue-AMC来说都是一样的,然而具有不同的接线图,所以必需 确保避免错误插塞或插塞到不允许的印制电路板插塞区域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由多个子印制电路板构成的插塞单元不会 插到母印制电路板上的、并非为该插塞单元设置的区域中。
所述目的通过如下措施得以实现,即在以规则的插塞间距设置的两 个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之间插入一个闭锁块,在该闭锁块上设有卡锁 接板,这些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在其纵向侧面上具有窗口状的下凹, 闭锁块的卡锁接板卡锁到这些下凹中,其中闭锁块防止被组装成插塞单 元的子印制电路板插塞在母印制电路板上。
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形式由从属权利要求2-6给出。
为了传递可插塞到母印制电路板上的一个或多个子印制电路板的大 量信号,原则上两种可行的接触方案,其一是将子印制电路板的印制导 线端部直接插塞到母印制电路板上的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中,其二是 实现插塞要求有附加的插塞连接器,该插塞连接器与子印制电路板固定 连接,然后被插塞到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中。如果并排设置的或者以 夹层卡片的形式上下叠置的所述信号接点不再能由一个插塞连接器传 递,那么使用由多个分级的插塞连接器构成的复合体,其在这里称为多 层印制电路板插塞套接件。因为在对较大的母印制电路板的多种应用场 合下,即使同样的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也具有不同的接线图,所以存 在子印制电路板被插塞在错误的插塞位置上的危险,从而会导致整个的 系统故障。
为了闭锁这种插塞区域,将闭锁部件插入到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 的规则插塞间距的中间空间中,该闭锁部件防止子印制电路板插塞单元 的错误插塞。为此,最好在背板或母印制电路板上的印制电路板插塞连 接器在其纵向侧面上设有窗口状的下凹,这些下凹由纵向肋和与纵向肋
交叉的横向肋构成。此外,所设置的闭锁部件最好具有柔性的卡锁接板, 这些卡锁接板在插入在两个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之间时卡锁在纵向肋 上,由此防止插塞单元的插塞。
其中可以为编码块设置不同的大小,这些编码块也可以插入到相互 隔开不同间距地设置的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之间。


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对其加以详细说明。
其中
图1示出一种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 1图2a为一种闭锁块的立体图2b为该闭锁块的俯视图3显示具有设于其间的闭锁块的多个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的俯 视图4为图3的剖4见图5示出借助闭锁块对插塞单元的编码。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3在其纵向侧的侧视图,这里可看到 四个窗口状的下凹4。这些窗口状的下凹4被构造为凹槽,它们由多个竖 直的横向肋6和与其相交的水平的纵向肋5形成。
图2a、 2b示出本发明的闭锁块。其中图2a为该闭锁块的立体图, 图2b为该闭锁块的俯视图。闭锁块10具有方形的基本形状,并且被构 造为中空体。在其纵向侧面11的两侧分别构造有两个向外突出的、三面 空闲的卡锁接板15,它们被中间的支撑部13分隔。此外在每个卡锁接板 15上,在中间的支撑部13的两侧,设有局部为楔形的下凹16。在该区 域中,中间的支撑部13比纵向侧面11的其余水平降低一个台阶14。此 外在四个角边上成形有凸起17,这些凸起在闭锁块插入到两个印制电路 板插塞连接器3之间时保持位于水平的纵向肋5的上方,而卡锁接板15
在纵向肋5的下方卡锁在窗口状的下凹4之一中(为此还可参见图3)。 为了能够将已卡锁的闭锁块再次去除,与中间的支撑部13邻接的两个卡 锁接板15的一部分被制成楔形下凹。因为中间的支撑部13在此被降低, 所以产生一个插塞空隙18,相应的工具、例如螺丝刀的尖端可以插入到 该插塞空隙中, 一直插到台阶14,从而使每两个相邻的卡锁接板15往回 弯曲并可以将闭锁块去除。
图3为多个平行设置的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3的俯视图,在它们 之间已分别插有一个闭锁块IO。其中原则上并不重要的是,无论将闭锁 块10插在四个可能的窗口状下凹中的哪一个上,以防止插上一定形式的 插入卡。
图4为图3的多个并排间隔设置在母印制电路板1上的印制电路板 插塞连接器3的剖视图,其中在插塞连接器之间插有闭锁块IO。其中可 清楚地看到,卡锁接板15的端部是如何卡锁在水平的纵向肋5上的。由 此可见,已插入的闭锁块IO是如何有效地防止包括多个子印制电路板的 插塞单元20的插入的。其中用于直接插塞的子印制电路板2可以被构造 为卡缘插塞器,或者被组装为多层印制电路板插塞套接件22。这里当然 可以毫无问题地插塞单个的子印制电路板。
如图5所示,但也可以借助成型在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3中的窗 口 4和至少一个闭锁块10对插塞单元20进行编码。在这里所示的插塞 单元20中组装了三个子印制电路板2,它们祐:设置用于直接插到印制电 路板插塞连接器3中,其中中间的子印制电路板具有一个缺口 24。在示 意示出的母印制电路板1上设有两个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3和一个卡 锁在这两个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之间的闭锁块10。所述插塞单元可以 毫无问题地进行插塞,因为闭锁块IO精确地适配到中间的子印制电路板 的缺口 24中。其中在该插塞单元中确保中间的子印制电路板将其信号经 由两个相邻的印制电路板传递。
因此,尽管有闭锁块真正的闭锁任务,只有这样一个插塞单元才能 插入,上述闭锁任务在中间的子印制电路板没有缺口时会得到。
附图标记列表
1母印制电路板
2子印制电路板
3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
4下凹
5纵向肋
6横向肋
7接点
10编码块
11纵向侧面
12凸起
13支撑部
14台阶
15卡锁接板
16下凹
17凸起
18插塞空隙
20插塞单元
22多层印制电路板插塞套接件
24缺口
权利要求
1.防止子印制电路板(2)错误地插塞在母印制电路板(1)上的闭锁装置,特别是在多个子印制电路板(2)组装成一个插塞单元(20)并且在所述母印制电路板(1)上接触至少两个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3)的情况下,其特征在于,在以规则的插塞间距设置的两个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3)之间插入一个闭锁块(10),在该闭锁块(10)上设有卡锁接板(15),这些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3)在其纵向侧面上具有窗口状的下凹(4),所述闭锁块(10)的卡锁接板(15)卡锁到这些下凹中,其中所述闭锁块(10)防止被组装成插塞单元(20)的子印制电路板(2)插塞在所述母印制电路板(1)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制电路板 插塞连接器(3)的纵向侧面上的窗口状的下凹(4)借助于纵向肋(5) 和与这些纵向肋交叉的横向肋(6)构成。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块(10) 的卡锁接板(15)在局部区域具有楔形的下凹(16)。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锁接板(15 ) 之间设有一个带有台阶(14)的中间的支撑部(13)。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插入到两个 卡锁接板(15)的楔形下凹(16)中的扁平工具,通过卡锁接板逆着印 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3)的纵向肋(5)的往回弯曲,已卡锁的闭锁块(10)可以;陂解锁。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插塞单元(20) 的至少一个子印制电路板(2)上的在插塞侧上的一个或多个缺口 (24) 的相互作用中,所述闭锁块(10)设置用于所述插塞单元的编码。
全文摘要
为了防止被组装成一个插塞单元(20)的多个子印制电路板(2)错误地插塞到母印制电路板(1)上的相应的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3)中,本发明提出,借助闭锁块(10)来有效地防止所述插塞单元(20)的插塞,该闭锁块(10)卡锁在以规则的插塞间距相间隔的两个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3)之间的中间空间中,并卡锁在印制电路板插塞连接器(3)的窗口状的下凹(4)中。
文档编号H01R13/64GK101197477SQ200710198918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8日
发明者G·哈弗曼 申请人: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