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按键及按键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605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向按键及按键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向按键及按键组合。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装置中均会在操作面板上装设多种按键以满足多功能的操作需求,出于对产品 制造过程中成本及电子装置表面面积的考虑,电子装置的多个键位常常会紧密排列在一起, 且常会出现多个按键一体成形于同一支撑框架的情形,以节省操作面板上的空间,并提高产 品组装的效率。但相互靠近且一体成形于同一支撑框架上的键位之间常常会发生干涉现象, 使得电子装置的操作不畅,甚至产生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多向按键,其键位排列紧密且互不干涉。 此外,还需提供一种按键组合,其键位排列紧密且互不干涉。
一种多向按键,包括中空框架、按键座、多向按键键体及第一支撑框架。中空框架至少 包括一对第一对边与一对第二对边,第一对边与第二对边的中垂面大致垂直。按键座的相对 两侧通过一对第一连接部分别与中空框架的第一对边连接。多向按键键体设于按键座上。第 一支撑框架通过一对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中空框架的第二对边连接。
一种按键组合,包括多向按键及单向按键。多向按键包括中空框架、按键座、多向按键 键体及第一支撑框架。中空框架至少包括一对第一对边与一对第二对边,第一对边与第二对 边的中垂面大致垂直。按键座的相对两侧通过一对第一连接部分别与中空框架的第一对边连 接。多向按键键体设于按键座上,其中部设有开口。第一支撑框架通过一对第二连接部分别 与中空框架的第二对边连接。单向按键包括单向按键键体及第二支撑框架。单向按键键体收 容于多向按键键体的开口中。第二支撑框架连接于单向按键键体,用于支撑及固定单向按键 键体。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向按键及按键组合能有效避免在按压某一方向的键位时触动到邻近的 键位,使得键位紧密排列且互不干涉。


图l为本发明多向按键一实施方式的外表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向按键一实施方式的内表面示意图。
4图3为本发明按键组合的单向按键一实施方式的外表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按键组合的单向按键一实施方式的内表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按键组合一实施方式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使用本发明按键组合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面板内表面示意图。 图7为按键组合一实施方式与图6所示面板装配的内表面示意图。 图8为使用本发明按键组合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示意图。 图9为使用本发明按键组合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外表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阅图1和图2,分别为本发明多向按键l 1 一实施方式的外表面示意图和内表面示意图。 多向按键11包括中空框架100、按键座110、多向按键键体120及第一支撑框架140。 中空框架100至少包括一对第一对边102与一对第二对边104,第一对边102与第二对边 104的中垂面大致垂直。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空框架100为矩形,其第一对边102与第二对边 104的连接处设计为圆弧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中空框架100可整体设计为圆形或其它形状
中空框架100的每一第一对边102的中部设有台肩部1020 ,使得第一对边102的中部向多 向按键ll的外表面突起,而在内表面形成一个向多向按键ll外表面凹陷的凹槽。在本发明的 另一实施方式中,台肩部1020所形成的凹槽中设有一对小支柱1022。
中空框架100的每一第二对边104的中部设有支撑部1040,其向多向按键ll的内表面凸起 ,用于架空中空框架IOO,便于中空框架100在受到外力时以其为支点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 ,支撑部1040呈半圆形。
按键座110至少包括一对第三对边112,第三对边112是按键座110上与中空框架100的第 一对边102相对的两侧。第三对边112通过一对第一连接部130分别与中空框架100的第一对边 102的台肩部1020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键座110为矩形,收容于中空框架100中,第一 连接部130的一端连接于中空框架100的第一对边102的台肩部1020,另一端连接于多向按键 键体120的第三对边112的中部,所以多向按键键体120能够以第一连接部130为轴上下小幅度 的转动。
按键座110还包括一对第四对边114,第四对边114的中垂面与第三对边112的中垂面大致 垂直,第四对边114是按键座110上与中空框架100的第二对边104相对的两侧。在其它实施方 式中,按键座110也可设计为圆形或其它形状。
按键座110的第四对边11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按压部1140,其一面向按键座110的中心凸起,用于顶住及固定多向按键键体120,另一面向多向按键ll的内表面凸起。在本实施方式 中,第一按压部1140呈十字柱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按压部1140也可设计为圆柱形或 其它形状。
多向按键键体120设置于按键座110上,为了标示按键方向,方便使用,多向按键键体 120的表面设有一组第一键位124与一组第二键位126。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多向按 键键体120与按键座110可一体成形。
多向按键键体120的中部设有开口122。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122呈矩形。在本发明的 其它实施方式中,多向按键键体120也可不设开口。
第一支撑框架140通过一对第二连接部150分别与中空框架100的第二对边104相连。在本 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框架140包括一对第一支撑臂142,第二连接部150与中空框架100的第 二对边104的中部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增加本发明按键组合10使用时的弹性,第一支 撑臂142设计为蜿蜒状。
第一支撑框架140还包括第一固定部14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44呈长条状, 其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一支撑臂142相连,其上设有一对第一装配孔1440,用于与 使用本发明按键组合中多向按键11的电子设备进行装配。
参阅图3和图4,分别为本发明按键组合的单向按键16—实施方式的外表面示意图和内表 面示意图。单向按键16包括单向按键键体160以及第二支撑框架170。同时请参阅图5,所示 为本发明按键组合10的多向按键11与单向按键16的组装示意图。按键组合10由多向按键11及 单向按键16组合构成。
单向按键键体160收容于多向按键键体120的开口122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向按键键 体160呈矩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单向按键键体160也可设计为圆形或其它形状。
单向按键键体160包括第二按压部162,其向按键组合10的内表面凸起。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二按压部162呈十字柱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按压部162也可以设计为圆柱形或其 它形式。
第二支撑框架170连接于单向按键键体160,用于支撑及固定单向按键键体160。 第二支撑框架170包括一对第二支撑臂172,与单向按键键体160相连,用于支撑单向按 键键体16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臂172包括前支撑臂1720与后支撑臂1722,用于增加 本发明单向按键16使用时的弹性,前支撑臂1720与后支撑臂1722皆弯曲成U型,且前支撑臂 1720与后支撑臂1722弯曲成U型所在的平面大致垂直。
第二支撑框架170还包括第二固定部174,其两端分别设有一对装配支柱176,其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1760,用于与使用本发明按键组合10的电子设备进行装配。第二固定部174通 过装配支柱176与第二支撑臂172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支柱176呈圆柱体形,第二固 定部174连接于装配支柱176的一个侧面,第二支撑臂172连接于装配支柱176的另一个侧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组装多向按键11与单向按键16时,第二固定部174及其上的装配支 柱176收容于中空框架100的第二对边104与按键座110的第四对边114所形成的空间内。
使用按键组合10的电子设备还包括面板20及电路板30。
参阅图6至图9,图6为使用本发明按键组合10—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面板20内表面示 意图,图7为本发明按键组合10与图6所示面板20装配的内表面示意图,图8为使用本发明按 键组合10—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板30的示意图,图9为使用本发明按键组合10—实施 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外表面示意图。
面板20的内侧设有抵靠部200,用于卡住按键座IIO。抵靠部200的中央设有装配开口 202,用于收纳多向按键键体120及单向按键键体160。抵靠部200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凸部 204,用于卡入第二装配孔1760,与装配支柱176—起将单向按键16装配于面板20上。面板20 的内侧还凸设有一对固定柱206,用于与第一装配孔1440—起将多向按键11装配于面板20上
组装时,将按键组合10安装于面板20的内侧,多向按键键体120自抵靠部200上的装配开 口202中伸出,按键座110抵靠于面板20的抵靠部200上,这样,面板20上的凸部204恰好突出 于中空框架1 OO与按键座110之间。多向按键11的第一固定部144通过其两端的装配孔1440套 设于面板20的固定柱206上。将单向按键键体160抵靠于第一按键座110上,且自多向按键键 体120上的开口122中伸出。将抵靠部200上的凸部204卡入装配支柱176的第二装配孔1760中 ,这样,单向按键16的第二固定部174通过其两端的装配支柱176固定于面板20上。
电路板30设于按键组合10的内表面,电路板30上固设有一对第一开关组件32、 一对第二 开关组件34及一第三开关组件36,其上凸设有触控部320、 340及36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 一开关组件32收容于中空框架100的台肩部1020所形成的凹槽中,第二开关组件34设于按键 座110的第一按压部1140的正对面,第三开关组件36设于单向按键键体160的第二按压部162 的正对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组件32的触控部320收容于台肩部1020所形成的凹 槽中的一对小支柱1022之间。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多向按键11与单向按键16装配于电路板30上。
当多向按键键体120上的第一键位124受到外力时,由于与台肩部1020固定连接的第一连 接部130的联动作用,多向按键键体120及按键座110就会以第二连接部150为轴、以支撑部1040为支点上下小幅度旋转,中空框架100上的台肩部1020就会抵靠到第一开关组件32,下 压其触控部320,这样,电路板30上第一开关组件32所对应的电路就会接通,从而实现第一 键位124的功能。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开关组件32的触控部320被下压一定程度后,小 支柱1022就会顶住第一开关组件32,防止触控部320因过度下压所造成的易损坏及键位联动 的问题。
当多向按键键体120上的第二键位126受到外力时,由于支撑部1040的支撑作用,多向按 键键体120会连同中空框架100以第一连接部130为轴上下小幅度旋转,按键坐110上的第一按 压部1140就会抵靠到第二开关组件34,下压其触控部340,这样,电路板30上其所对应的电 路就会接通,从而实现第二键位126的功能。
当单向按键键体160受到外力时,单向按键键体160上的第二按压部162就会抵靠到第三 开关组件36,下压其触控部360,这样,电路板30上其所对应的电路就会接通,从而实现单 向按键键体160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多向按键11及按键组合10通过加装两组互相独立且与方向键位 所代表的方向平行的转动轴,当按压方向键位时,两组转动轴分别起引导与限制作用,有效 避免按压某一方向的键位时,触动到邻近的键位,使得键位排列紧密且互不干涉。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多向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框架,至少包括一对第一对边与一对第二对边,所述第一对边与所述第二对边的中垂面大致垂直;按键座,其相对两侧通过一对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中空框架的第一对边连接;多向按键键体,设置于所述按键座上;及支撑框架,通过一对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中空框架的第二对边连接。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向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一 对支撑臂,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二连接部相连。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向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框架的每一 第一对边的中部设有台肩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向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座的相对两 侧通过所述一对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中空框架的台肩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按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台肩部所形成 的凹槽中设有一对小支柱。
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向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框架的每一 第二对边的中部设有支撑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向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所 述一对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中空框架的第二对边的中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向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框架及所述 按键座为矩形或圆形。
9.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向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座与所述多 向按键键体一体成形。
10.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向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按键键体 的中部设有开口。
11. 一种按键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l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向按键,所述多向按键的多向按键键体的中部设有 开口;及单向按键,包括单向按键键体,收容于所述多向按键键体的开口中;及第二支撑框架,连接于所述单向按键键体,用于支撑及固定所述单向按键键体。
12.如权利要求ll项所述的按键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包括一对第二支撑臂,分别与所述单向按键键体相连。
13.如权利要求12项所述的按键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包括固定部,与所述一对第二支撑臂相连,所述固定部收容于所述中空框架的第二对边与按键座的相对两侧所形成的空间内。
全文摘要
一种多向按键,包括中空框架、按键座、多向按键键体及支撑框架。中空框架至少包括一对第一对边与一对第二对边,第一对边与第二对边的中垂面大致垂直。按键座的相对两侧通过一对第一连接部分别与中空框架的第一对边连接。多向按键键体设于按键座上。支撑框架通过一对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中空框架的第二对边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向按键能有效避免按压某一方向的键位时触动到邻近的键位,使得键位紧密排列且互不干涉。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多向按键的按键组合。
文档编号H01H13/04GK101483107SQ20081030007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1日
发明者陈伟熙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