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插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033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插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板。
背景技术
现在通用的电源插板不具有台式电脑或其他用电设备关机后插线板自动断电的作用,需要使用者手工将电源插板上的开关关闭,但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关闭开关,造成电能浪费。专利号ZL200420117597.X的实用新型中虽然提出通过判断主用电器的工作状态控制其它辅助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但是其电路不能在主用电器停止工作时切断主用电器的电源,并且在用电器不工作时电路本身依然也在消耗电能,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关闭用电设备后,可以自动切断电源的电源插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有按钮和至少一个插头孔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电路包括设于所述按钮对应位置处的无锁按钮开关(4)和设于所述插头孔对应位置处的第一插孔(CB1),所述无锁按钮开关(4)包括均为常开开关的第一电路开关(AN1)和第二电路开关(AN2),所述内部电路还包括一个提供工作电压并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电源电路(8)、包括控制端和被控端的继电器(J)、三极管(T1)、第一电解电容(C3)、和第一电阻(R2),检测第一插孔(CB1)的用电状况并根据用电状况输出信号控制所述三极管(Tl)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3)正极之间的导通的电流检测电路(9);所述电源电路的两输入端(Ul、 U2)之一与第一电路开关(AN1)串联,所述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U3)与所述三极管(Tl)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Tl)的发射极与继电器(J)的控制端串接后接入所述电源电路的负极输出端(U4),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3)与所述第二电路开关(AN2)串接后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U3)和负极输出端
(U4)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2)连接于所述三极管(Tl)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3)的正极端,所述继电器(J)的被控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开关(AN1)的两端,所述继电器
(J)的控制端两端并联有所述第一二极管(D3)。
本实用新型内部电路还包括一光电耦合器(IC),所述光电耦合器(IC)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D7)与光敏三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7)的两端为所述光电耦合器(IC)的输入端;.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12)与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13)为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插孔(CB1)串接后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两输入端(Ul、 U2)上,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的输出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的输入端相连,作为光电耦合器(IC)的输出端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13)与第二电阻(R3)串接后连与所述三极管(Tl)的集电极,作为光电耦合器(IC)的输出端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12)连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3)上。
所述电源电路(8)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三电阻(Rl)、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为电解电容。所述电源电路(8)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Rl)两端的第一电容(Cl)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l),所述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容(C2)串联后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l)并联。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包括互感线圈(L)及第三二极管(D4),所述互感线圈(L)的初级线圈与所述第一插孔(CB1)串接后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两输入端(Ul、 U2)上,所述第三二极管(D4)与所述互感线圈(L)的次级线圈串接。所述互感线圈(L)的次级线圈上串接有第三电容(C4)和并联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输出端上的第二稳压二极管(D5)。
所述内部电路还包括由第一发光二极管(D6)和第四电阻(R4)构成的指示电路,所述指示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两输入端上。
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插头孔,所述内部电路还包括设于所述插头孔对应位置处的第二插孔(CB2),所述第二插孔(CB2)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两输入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板,当使用者在按下按钮开关并及时使用所述插头孔中的设备时,电源插板正常供电,保证所述设备的正常运行;当使用者按下设置在外壳中的按钮但并没有开启插在所述插头孔中的设备时或者在使用完毕所述插头孔中的设备并关闭该设备后,由于电流检测电路没有输出信号,导致第一三极管闭合,则继电器的被控部分断开,电路断电。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有效节约电能,还可以防止安全隐患。


图l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和内部电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采用绝缘材料,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双刀无锁按钮开关4,所述双刀无锁按钮开关包括均为常开开关的所述内部电路中的第一电路开关AN1、第二电路开关AN2。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插头孔,其中插头孔5与内部电路中的第一插孔CB1位置相对应,插头孔6与内部电路中的第二插孔CB2位置相对应。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与内部电路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6位置相对应的电源指示灯孔7。
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电路的所有元器件按照如图2所示的连接方式,封装于外壳内。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电路包括与所述插头孔5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插孔CB1,与所述插头孔6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插孔CB2,所述内部电路中的第一电路开关AN1、第二电路幵关AN2,由第一发光二极管D6和第四电阻R4构成的指示电路,由控制端和被控端构成的继电器J,电源电路8,电流检测电路9,光电耦合器IC,三级管T1,第一电解电容C3,第一二极管D3以及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
所述电源电路8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并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所述电源电路8的正极输出端U3与所述三极管Tl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Tl的发射极与继电器J的控制端串接后接入所述电源电路的负极输出端U4,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3与所述第二电路开关AN2串接后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U3和负极输出端U4相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3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3。所述继电器J被控端的两端并联有第一电路开关AN1。
所述电源电路8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三电阻R1、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容C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Rl两端的第一电容Cl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l,所述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容C2串联后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l并联。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用以检测第一插孔CB1的用电状况,并根据用电状况输出信号来控制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3的正极之间的导通。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插孔CB1串接后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两输入端U1、 U2上,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的输出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包括互感线圈L、第三二极管D4、第三电容C4、第二稳压二极管D5.所述互感线圈L的初级线圈作为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插孔CB1串接后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两输入端U1、 U2上,所述第三二极管D4与所述互感线圈L的次级线 圈串接,所述互感线圈L的次级线圈上并连有第三电容C4,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5并联于所 述电流检测电路9的输出端上。
所述光电耦合器IC用以接收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从而控制三极管Tl基极与集电 极的导通,并阻断了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对所述光电耦合器IC输出端电路的电器干扰。
所述光电耦合器IC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D7及光敏三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7作为 所述光电耦合器IC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即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5的两 端相连;所述光敏三极管为所述光电耦合器IC的输出端,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13通过 第二电阻R3与三极管Tl的集电极相连,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12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3 的正极相连。
所述指示电路由第一发光二极管D6和第四电阻R4构成,所述指示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 电路的两输入端上。所述指示电路的两端并联有与所述设置在外壳上的插头孔6位置相对应 的第二插孔CB2。
使用中,首先按下设置在外壳上的双刀无锁按钮开关4,第一电路开关AN1、第二电路 开关AN2被接通。电源电路8的正极输出端U3与负极输出端U4之间的输出电压为12V,此 时,第一电解电容C3开始充电,当第一电解电容C3两极电压稳定在12V后,所述三极管 Tl被导通,所述继电器J的控制部分有电流通过,从而使得继电器J的被控部分吸合,内部 电路导通,所述指示电路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6发光。
放开所述设置在外壳上的双刀无锁按钮开关4,第一电路开关AN1和第二电路开关AN2
均断开,由于第一电解电容C3中充入一定的电量,在第一电解电容C3处于放电过程中时, 第一电解电容C3的两端依然有一定的电势,所述三极管T1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导通,从而保 证继电器J的控制部分有电流通过,继电器J的被控部分在一定时间内处于闭合状态。
此时,如果及时将用电设备插头插入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插头孔5中,并开启所述用电 设备,所述信号检测电路9中的互感线圈L的初级线圈中将有大量电流通过,所述互感线圈L 的次级线圈将有感应电流产生,并将信号传输给所述光电耦合器IC,此时,光电耦合器IC中 的第二发光二极管D7发光,导致作为光电耦合器IC的输出端的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 13和发射极12之间导通,使得所述第一三极管T1保持导通,从而继电器J的控制部分中有 电流通过,保证继电器J的被控部分处于闭合状态,保证电路导通,用电设备正常使用;此时, 如果不及时将用电设备插头插入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插头孔5中,并开启所述用电设备,所
7述电流检测电路9无输出信号,所述光电耦合器IC中的第二发光二极管D7不发光,作为光 电耦合器IC的输出端的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13和发射极12之间无法导通,待第一电解 电容C3放电完毕后,所述第一三极管T1将闭合,从而所述继电器J的控制部分中无电流通 过,所述继电器J的被控部分断开,导致电路断开,用电设备断电。
另外,在使用完毕插入所述设置在外壳上的插头孔5中的设备后,关闭该设备,所述电流 检测电路9中互感线圈的输入端电流相应减少,则光电耦合器IC两输入端之间电势降低,不 足以激发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6发光,作为光电耦合器IC的输出端的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 电极13和发射极12之间无法导通。此时,第一电解电容C3处于放电状态,待第一电解电容 C3放电完毕后,所述第一三极管Tl将闭合,从而所述继电器J的控制部分中无电流通过, 所述继电器J的被控部分断开,整个电路断电,继而插接在所述设置在外壳上的插头孔6中的 设备也断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板,当使用者在按下按钮开关并及时使用所述插头孔中的设备 时,电源插板正常供电,保证所述设备的正常运行;当使用者按下设置在外壳中的按钮但并 没有开启插在所述插头孔中的设备时或者在使用完毕所述插头孔中的设备并关闭该设备后, 由于电流检测电路没有输出信号,导致第一三极管闭合,则继电器的被控部分断开,电路断 电。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有效节约电能,还可以防止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插板,包括设置有按钮和至少一个插头孔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电路包括设于所述按钮对应位置处的无锁按钮开关(4)和设于所述插头孔对应位置处的第一插孔,所述无锁按钮开关(4)包括均为常开开关的第一电路开关和第二电路开关,所述内部电路还包括一个提供工作电压并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电源电路(8)、包括控制端和被控端的继电器、三极管、第一电解电容、和第一电阻,检测第一插孔的用电状况的并根据用电状况输出信号控制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正极之间的导通的电流检测电路(9);所述电源电路的两输入端之一与第一电路开关串联,所述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继电器的控制端串接后接入所述电源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与所述第二电路开关串接后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端,所述继电器的被控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开关的两端。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源插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电耦合器,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插孔串接后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两输入端上,所述电流检测电 路(9)的输出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电耦合器的两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正极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与 光敏三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两端为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 射极(12)与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13)为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源插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两端的第一二极管。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源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光电耦合器中的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13)之间还串接有第二电阻。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8)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三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二电容。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为电解电容。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8)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两端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容串联后与所述第一 稳压二极管并联。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包括互感线圈 及第三二极管,所述互感线圈的初级线圈与所述第一插孔串接后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两输 入端上,所述第三二极管与所述互感线圈的次级线圈串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线圈的次级线圈上串接有第 三电容和并联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9)输出端上的第二稳压二极管。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电路还包括由第一发光二极 管和第四电阻构成的指示电路,所述指示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两输入端上。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插头孔,所述内 部电路还包括设于所述插头孔对应位置处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 两输入端上。
专利摘要一种电源插板,包括外壳和内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电路包括第一插孔和包括均为常开开关的第一电路开关和第二电路开关的无锁按钮开关。所述内部电路还包括电源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继电器、三极管、第一电解电容及第一电阻。当使用者在按下按钮开关并及时使用第一插孔中的设备时,电源插板正常供电;当使用者按下按钮但并没有开启插在所述第一插孔中的设备或者在使用完毕所述第一插孔中的设备并关闭该设备后,电路自动断电。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有效节约电能,还可以防止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H01R25/00GK201285945SQ20082005668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8日
发明者刘宝林, 吕福扣, 李维杰, 光 杨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