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168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10kV真空断路器,尤其是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
技术背景
目前三菱的弹簧操作机构(简称BH-2)结构简单紧凑,但其与VD4 (ABB 公司10kV真空断路器型号)框架配合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第一、BH-2机 构高而窄,底部安装面积小。这样就要求框架安装板平面度和垂直度非常高, 但是由于框架加工方法是钣金折弯、焊接加工,精度无法达到机构安装要求。 第二、机构工作时,震动大,由于框架上部板薄弱,直接安装在框架上部板上 无法消减机构的震动,从而导致断路器合闸弹跳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断路器 机构安装底座,能够保证机构安装精度,使机构活动正常可靠,并有效减小机 构震动,从而减小弹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包括 若干焊接螺柱,焊接螺柱穿过框架的上部板焊接在框架的底板上,焊接螺柱的 上端面高出框架的上部板,平板安放在焊接螺柱与机构侧板之间,机构侧板用 螺栓和安装方块固定在框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焊接螺柱的数量为4个。
作为优选,所述焊接螺柱的上端面高出框架的上部板20-30um。
作为优选,所述平板的厚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机构侧板利用四个焊接螺柱固 定,这样机构的安装精度就取决于焊接螺柱的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焊接螺柱 采用圆钢车铣加工,比板材折弯焊接加工精度高很多。利用底板定位孔焊接螺 柱,也能保证很高的定位精度,从而保证机构的安装精度。焊接螺柱上端面高 出框架的上部板,平板垫在机构侧板和焊接螺柱中间,既起到增加安装接触面 的作用,又避免机构和框架上部板直接连接,机构震动从焊接螺柱传递到框架 底板,有效吸收震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剖视图2是图1中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 2,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包括若干焊接螺柱6,焊接螺柱6穿过框架7的上部板焊接在框架7的底板上,焊接螺柱6的上端面高出框架7的 上部板,平板4安放在焊接螺柱6与机构侧板3之间,机构侧板3用螺栓5和 安装方块2固定在框架7上。所述焊接螺柱6的数量为4个。所述焊接螺柱6 的上端面高出框架7的上部板20-30um。所述平板4的厚度为5mm。该结构能够 保证机构安装精度,使机构活动正常可靠,有效减小机构震动,从而减小弹跳。 螺栓5与焊接螺柱6之间设置了弹簧垫圈1,起防松作用。机构侧板3利用四个 焊接螺柱6固定,这样机构的安装精度就取决于焊接螺柱6的加工精度和定位 精度,焊接螺柱6采用圆钢车铣加工,比板材折弯焊接加工精度高很多。利用 底板定位孔焊接螺柱6,也能保证很高的定位精度,从而保证机构的安装精度。 焊接螺柱6上端面高出框架7的上部板,平板4垫在机构侧板3和焊接螺柱6中间,既起到增加安装接触面的作用,又避免机构和框架7的上部板直接连接, 机构震动从焊接螺柱6传递到框架7的底板,有效吸收震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 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 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焊接螺柱(6),焊接螺柱(6)穿过框架(7)的上部板焊接在框架(7)的底板上,焊接螺柱(6)的上端面高出框架(7)的上部板,平板(4)安放在焊接螺柱(6)与机构侧板(3)之间,机构侧板(3)用螺栓(5)和安装方块(2)固定在框架(7)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螺柱(6) 的数量为4个。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螺柱(6) 的上端面高出框架(7)的上部板20-30um。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4)的厚 度为5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机构安装底座,包括若干焊接螺柱,焊接螺柱穿过框架的上部板焊接在框架的底板上,焊接螺柱的上端面高出框架的上部板,平板安放在焊接螺柱与机构侧板之间,机构侧板用螺栓和安装方块固定在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中机构侧板利用四个焊接螺柱固定,这样机构的安装精度就取决于焊接螺柱的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焊接螺柱采用圆钢车铣加工,比板材折弯焊接加工精度高很多。利用底板定位孔焊接螺柱,也能保证很高的定位精度,从而保证机构的安装精度。焊接螺柱上端面高出框架的上部板,平板垫在机构侧板和焊接螺柱中间,既起到增加安装接触面的作用,又避免机构和框架上部板直接连接,机构震动从焊接螺柱传递到框架底板,有效吸收震动。
文档编号H01H33/662GK201181672SQ200820085988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3日
发明者钟建斌, 顾学明 申请人:湖州电力局;湖州泰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