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线对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988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屏线对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地说是一种屏线对接器。
2背景技术
屏线是计算机必要的零部件,在生产时屏线及航插连接线经常需要在装配过 程中对焊,焊接时难度较大, 一人又无法操作。因屏线与显示屏连接在一起,其 他设备又无法使用,所以焊接过程复杂。人工焊接又难以保证屏线、以及航插线 的导电质量。这样即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又难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 可靠性。
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将线缆 对接的屏线对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由对接器底座、引线装 置、对接器下模、基座、装订槽、对接器上模和弹簧板构成,对接器底座的一端 设置有基座,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引线装置和对接器下模,装订槽后端与基座 铰接,装订槽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器上模,对接器上模固定有弹簧板,装订槽的端 部与对接器上模的端部铰接。
上述的对接器下模的两端固定为引线装置。
上述的对接器上模的前端设置有压板,压板的下端设置有规则的凸起。
上述的对接器下模的上端设置有与压板相对应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屏线对接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 加工等特点,同时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屏线对接的操作,有效的提高焊接质 量,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省大量的焊锡,降低生产 成本。


附图l为屏线对接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对接器底座;2、引线装置;3、对接器下模;4、 基座;5、装订槽;6、对接器上模;7、弹簧板;8、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l对本实用新型的屏线对接器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屏线对接器由对接器底座l、引线装置2、对接器 下模3、基座4、装订槽5、对接器上模6和弹簧板7构成,对接器底座l的一端设置 有基座4,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引线装置2和对接器下模3,装订槽5后端与基座 4铰接,装订槽5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器上模6,对接器上模6固定有弹簧板7,装订 槽5的端部与对接器上模6的端部铰接。
对接器下模3的两端固定为引线装置2。
对接器上模6的前端设置有压板8,压板8的下端设置有规则的凸起,对接 器下模3的上端设置有与压板8相对应的凹槽。
对接器上模、下模加工后进行热处理,淬火硬度45°左右。然后需要进行回 火处理以增强其韧性。
操作方法
1、 将紫铜空心管装入对接器的装订槽5中(一次可装若干),然后通过弹簧 板7推进同时限位。
2、 将与线缆直径所匹配的热縮管穿入待连接的线缆上。
3、 将所需要连接的线缆按照紫铜空心管长度的二分之一拨去外皮露出铜 芯,然后顺引线装置2穿入对接器下模中。
4、 用手下压对接器上模6,等到对接器上模6、下模3完全吻合后,将连 接在一起的线缆取出。然后将热縮管推至能完全覆盖住紫铜空心管后,用热吹风 机将热縮管吹热后并能完全縮紧到紫铜空心管上,操作结束。
本实用新型的屏线对接器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照说明书附图所示即 可加工。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屏线对接器,其特征在于由对接器底座、引线装置、对接器下模、基座、装订槽、对接器上模和弹簧板构成,对接器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基座,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引线装置和对接器下模,装订槽后端与基座铰接,装订槽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器上模,对接器上模固定有弹簧板,装订槽的端部与对接器上模的端部铰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线对接器,其特征在于对接器下模的两端固定 为引线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线对接器,其特征在于对接器上模的前端设置 有压板,压板的下端设置有规则的凸起。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线对接器,其特征在于对接器下模的上端设置 有与压板相对应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线对接器,其结构由对接器底座、引线装置、对接器下模、基座、装订槽、对接器上模和弹簧板构成,对接器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基座,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引线装置和对接器下模,装订槽后端与基座铰接,装订槽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器上模,对接器上模固定有弹簧板,装订槽的端部与对接器上模的端部铰接。该屏线对接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等特点,同时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屏线对接的操作,有效的提高焊接质量,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省大量的焊锡,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1R43/04GK201298653SQ20082022576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王学昆 申请人: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